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69563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6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实验涉及的过程控制工程基础知识:第2~4章是常规过程控制实验部分,分为过程动态特性测试及建模实验、单回路过程控制实验及复杂过程控制实验;第5章为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部分,设计了五种典型的计算机过程控制应用实例;第6章是复杂流程对象先进控制实验。每个实验后均附有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 录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1过程控制工程预备知识3
1?1常规过程控制系统3
1?2复杂过程控制系统16
1?3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22
2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实验26
2?1CS4000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26
2?2单容水箱液位动态特性测试实验35
2?3双容水箱液位动态特性测试实验40
2?4加热水箱温度动态特性测试实验43
2?5滞后对象动态特性测试实验45
3单回路过程控制实验48
3?1加热水箱温度位式控制实验48
3?2单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51
3?3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54
3?4加热水箱水温控制实验57
3?5流量控制实验59
4复杂过程控制实验62
4?1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62
4?2液位?流量串级控制实验65
4?3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实验66
4?4双闭环流量比值控制实验69
4?5液位前馈?反馈控制实验71
4?6加热水箱温度滞后控制实验75
5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实验78
5?1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实验78
5?2工控组态软件基本实验96
5?3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102
5?4基于组态王及PLC的计算机控制实验107
5?5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研究实验124
6复杂流程对象先进控制实验125
6?1化工流程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125
6?2化工流程型对象建模及常规控制研究实验130
6?3化工流程型对象换热器解耦控制实验131
6?4化工流程型对象先进控制提高实验134
参考文献138
1过程控制工程预备知识3
1?1常规过程控制系统3
1?2复杂过程控制系统16
1?3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22
2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实验26
2?1CS4000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26
2?2单容水箱液位动态特性测试实验35
2?3双容水箱液位动态特性测试实验40
2?4加热水箱温度动态特性测试实验43
2?5滞后对象动态特性测试实验45
3单回路过程控制实验48
3?1加热水箱温度位式控制实验48
3?2单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51
3?3双容水箱液位控制实验54
3?4加热水箱水温控制实验57
3?5流量控制实验59
4复杂过程控制实验62
4?1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62
4?2液位?流量串级控制实验65
4?3单闭环流量比值控制实验66
4?4双闭环流量比值控制实验69
4?5液位前馈?反馈控制实验71
4?6加热水箱温度滞后控制实验75
5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实验78
5?1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实验78
5?2工控组态软件基本实验96
5?3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102
5?4基于组态王及PLC的计算机控制实验107
5?5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研究实验124
6复杂流程对象先进控制实验125
6?1化工流程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125
6?2化工流程型对象建模及常规控制研究实验130
6?3化工流程型对象换热器解耦控制实验131
6?4化工流程型对象先进控制提高实验134
参考文献138
前 言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我国工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举措,自动化正是承载两化融合乃至社会发展的核心。自动化既是工业化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根本保障,也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发展目标,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水平在很大意义上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传统的化工、炼油、冶金、制药、机械、电力等产业,到能源、材料、环境、军事、国防等新兴战略发展领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和自动化息息相关,自动化无处不在。
本系列教材是在建设浙江大学自动化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围绕自动化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新时期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为培养新一代的自动化后备人才而编写的,体现了我们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控制系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浙江大学于1956年创立的化工自动化专业,这也是我国个化工自动化专业。1961年该专业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以浙江大学化工自动化专业为基础建立的“工业自动化”学科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1988年被原国家*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确定为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成立了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原国家计委批准成立了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启动了由国家*和国家外专局资助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引智计划)。经过5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建立了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整体实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一贯重视教材的建设工作,历史上曾经出版过很多优秀的教材和著作,对我国的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引领作用。当前,加强工程教育是高等学校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导方针,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正是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对自动化专业的培养主线、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布局和优化,对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性重新组编,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统一,使该系列教材能和研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相适应。
本系列教材涉及范围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控制工程、检测和传感、网络通信、信号和信息处理、建模与仿真、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综合实验等方面,所有成果都是在传承老一辈教育家智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形成的。大部分教材和其前身在我国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培养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过程控制工程》的前身是过程控制的经典教材之一、王骥程先生编写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已出版的教材,既有国家“九五”重点教材,也有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多数教材或其前身曾获得过教学成果奖或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本系列教材主要面向自动化(含化工、电气、机械、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等)、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航空航天工程等学科和专业有关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工作于相应领域和部门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我希望,这套教材既能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拓展提供学习参考,也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知识更新提供指导帮助。
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得到了很多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我代表系列教材的作者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要感谢使用本系列教材的广大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支持,并热忱欢迎提出批评和意见。
本系列教材是在建设浙江大学自动化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围绕自动化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新时期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为培养新一代的自动化后备人才而编写的,体现了我们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控制系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浙江大学于1956年创立的化工自动化专业,这也是我国个化工自动化专业。1961年该专业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以浙江大学化工自动化专业为基础建立的“工业自动化”学科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1988年被原国家*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确定为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成立了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原国家计委批准成立了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启动了由国家*和国家外专局资助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引智计划)。经过5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建立了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整体实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一贯重视教材的建设工作,历史上曾经出版过很多优秀的教材和著作,对我国的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引领作用。当前,加强工程教育是高等学校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导方针,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正是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对自动化专业的培养主线、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布局和优化,对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性重新组编,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统一,使该系列教材能和研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相适应。
本系列教材涉及范围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控制工程、检测和传感、网络通信、信号和信息处理、建模与仿真、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综合实验等方面,所有成果都是在传承老一辈教育家智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形成的。大部分教材和其前身在我国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培养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过程控制工程》的前身是过程控制的经典教材之一、王骥程先生编写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已出版的教材,既有国家“九五”重点教材,也有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多数教材或其前身曾获得过教学成果奖或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本系列教材主要面向自动化(含化工、电气、机械、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等)、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航空航天工程等学科和专业有关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工作于相应领域和部门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我希望,这套教材既能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拓展提供学习参考,也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知识更新提供指导帮助。
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得到了很多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我代表系列教材的作者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要感谢使用本系列教材的广大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支持,并热忱欢迎提出批评和意见。
2011年6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