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57431
自序:让戏剧回归文学
庄先生
广陵绝
让戏剧回归文学
(自序)
戏剧是不是文学?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持此疑问的人早已忘了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只是一个剧作家,而他却是人类文学的“众神之神”。时间再拉近些,我们看到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也有尤金?奥尼尔、萨缪尔?贝克特和哈罗德?品特等人纯粹是以自己的戏剧创作获得这项大奖。在世界文学的大视野中,戏剧当然是文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话剧是中国人的舶来品,而在西方文化的原典时代,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讲的就是戏剧。那么,为何我们这里的某些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和谬见?说来也是情有可原,这是因为他们见识有限,他们本来看戏就少,也很少有机会看到文学品质高的戏剧。更为可观的原因是,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的戏剧离文学越来越远了,正如当下的中国电影,充斥舞台的大多是脑残而热闹的搞笑作品(以喜剧的名义),就数量而言,这类快餐式作品俨然已成市场主流;也有各地政府重金加持的艺术性和市场性都可疑的大量“主旋律”作品(以所谓“正剧”的名义),这其中有很多作品因其形象单薄、立意肤浅、语言粗糙的概念化倾向而饱受诟病,于是便有 了这样的现状,人们看到的是一片肤浅的热闹,一片平庸的繁华。
当今中国戏剧形形色色“去文学化”现象的出现,也与西方“后戏剧剧场”之类理论的影响有关。《后戏剧剧场》是德国戏剧家汉斯?蒂斯?雷曼于1999年推出的划时代力作,雷曼用“后戏剧剧场”这一术语,涵盖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欧美剧场艺术中的一种变革趋势。“后戏剧剧场”反对以文本(剧本)为中心,更强调剧场艺术各种手段(文本、舞台美术、音响音乐、演员身体等等)的平等关系。在欧美剧场,“后戏剧剧场”理论的实践已产生了不少杰作,然而,这个理论被我们搬过来,照例又遭到了误读和误用,虽然也有一些创作者力图按“后戏剧剧场”理论打造新作品,更突出演员身体的表意能力及舞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但更多的情况却是很多人将这一理论当作贬低剧本重要性的借口,于是便有种种即兴和拼凑式炮制,徒有东施效颦的形式,却无戏剧所有应有的力度、美感、精神和灵魂。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当今中国戏剧在原创性和艺术性上并无多大进步,在诸多方面反倒是有很多退步。这已是戏剧界明智之士的共识。导致这个结果的客观原因是“人傻钱多”和粗制滥造的生态,而主观原因的很多创作者“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而戏剧之文学性的流失便与此互为因果。
2016年4月15日晚,第10届“华文戏剧节”颁奖盛典在香港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内地话剧《庄先生》夺得“华文戏剧节”编剧奖。2016年适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位东西方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纪念,他们是以自己的戏剧文本而不朽。华文戏剧节评委会认为,《庄先生》的出现是中国原创戏剧向文学性回归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当今戏剧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的大趋势,本届大奖褒扬文学性强的高品质戏剧作品,亦是向所有经典戏剧大师和经典剧作文本致敬的一种方式。
《庄先生》是一部好看的戏剧,也是一部有营养的戏剧。在中华文明原生时代的诸多先哲中,唯有庄子契合现代人心灵的魅力。《庄先生》呈现给观众的是我们曾经有过的一种文化资源,这是一种足可使迷失在物欲中的今人有所感悟的精神气质。
这是一部有灵魂的戏剧,这部戏的创作无疑是有来自契诃夫和贝克特的启示,而在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的首演中,导演和演员们也是以排练契诃夫戏剧的方式做出了精彩的呈现。这也是一部有形式的戏剧。戏剧形式究竟还有多少突破的空间?在一个线性故事中实现多维叙事的可能性有多大?《庄先生》便是在一个“历时性复调”的结构中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人:古代的庄周与现代的庄生,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确切来说,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维度中的形象,而不同时空中的叠影却是以线性顺序来串连。这无疑是一种具有原创意义的戏剧叙事方式,也是切合此剧主题的“有意味的形式”。庄周梦蝶,蝶梦庄生,剧情主题本身即是一种结构性隐喻。与此相应,极简主义的舞美设计也为此剧营造出另类“盗梦空间”。《庄先生》以此呈现庄子哲学的现代启示,以文学性为戏剧招魂。
自2014年12月首演至2016年7月,短短一年多时间此剧即在国内外演出近逾百场,其国内演出多是在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香港文化中心等高端话剧演出场所进行。这部2015年度中国小剧场票房十佳作品也以其卓尔不群的人文品质和文学性赢得了好口碑。
著名戏剧评论家王蕴明先生如此描述初读剧本的感受:“亦古亦今,亦真亦幻,亦庄亦谐,亦情亦思,这是一部不同凡俗的剧作。数十年间,读戏、看戏,诚可谓多矣。或如登名岳大川,气势恢宏,心旷神怡;或如入嘉林蕙苑,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而读此剧,如入莽林幽谷,别有洞天,渺然冥濛,思深怀远。”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教授如此描述他的观感:“很久没看到这样成熟的国内原创戏剧了,感到很震动!如此的思想力度和文化含量,在荒诞和反讽中把这样一种悲剧性写得如此深刻,当今的戏剧创作中实属鲜见。与其他艺术品种不同,甚至也与戏曲不同,话剧艺术更依赖“一剧之本”,而此剧的文本构思竟是如此缜密,复调结构的场景转换也可谓天衣无缝,近两个小时无幕间休息的演出能让人安静地看完,足以说明这部戏很有魅力很有张力,也很抓人。对于这部作品的主题,可以有很多的解读方式,也有无限的解读空间。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也是与西方现代戏剧的对话。终于有这样一部戏剧作品,对于西方现代艺术不是“跟着说”或“接着说”,而是“对着说”,这是真正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前提是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激活、拓展和转化。往大处说,文化战略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只有基于无数像《庄先生》这样的作品积累,才有望构建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
这的确是一部可以“走出去”与世界戏剧对话的作品。2016年6月,《庄先生》作为获邀的中国戏剧赴第34届韩国戏剧节演出,受到韩国观众的热情追捧。一个有趣的背景是,在21世纪这十几年的韩国大学论文中,庄子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古今其他名人,包括韩国本土的历史名人。
韩国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的近邻,而在人文背景与东亚中国不同的西欧,此剧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2016年7月,《庄先生》在当今国际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25场,成为近年赴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场次多的中国戏剧之一,且被国际戏剧节权威人士评价为阿维尼翁好的中国戏剧,也被国内权威媒体誉为中国戏剧“走出去”的又一成功范例。因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2017年7月《庄先生》再度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
欧洲观众看到了庄子的现代性,他们从庄子身上看到了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等西方现代哲学家的身影。英国诗人西蒙?狄金森看完演出说,他虽然跟不上法文字幕,但仍可“凭感觉”看懂故事。“《庄先生》像我的诗歌一样,探讨的是在物质社会如何保持个体尊严的主题,也有一种流浪的情绪。”
狄金森先生说。
《庄子》是中国文学的原典和,庄子与亚里士多德算是同时代人。在人类文明的那个轴心时代,东西方文明的智者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感应。庄子的自然哲学不仅与古希腊文化有着种种神秘感应,庄子的生命哲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也有着诸多契合。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弗洛伊德的梦学,尤其是尼采的超人哲学,我们可以从庄子思想中找到很多与之对应的元素。这便是庄子哲学的现代性。
庄子的《齐物论》讲的是平等,《逍遥游》讲的是自由,这都是当今国际语境中能够引发共鸣的艺术元素,也是能令法国乃至欧洲观众感到亲切的价值理念。
法国戏剧编导朱利安?哲拉斯是中国戏剧人赴阿维尼翁之路的见证者,他是土生土长的阿维尼翁人,其父杰拉尔?哲拉斯是所有中国戏剧参加的戏剧节OFF单元创始人之一。朱利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来阿维尼翁的中国戏剧苦于语言障碍常过度依赖肢体表现,或仅满足于展示中国文化符号,甚至只为来“镀金”而非为艺术;而《庄先生》内涵深刻,将一位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塑造得具象生动,同时表达了人类向往自由的生存状态。“毫无疑问,《庄先生》是近年来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中国戏剧中好的一部。”
透过岁月的迷雾,我们看见那些不灭的身影。他们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坐标。有哲人言:中国人外表是儒家,内心却都有一个庄子。有外人言:庄子哲学有现代感。
庄子是“千古逍遥人”,他也是中国历“任性”的人。“任性”是时下的热词,而庄子早就在那里。无论你见或不见,他就在那里,在我们文化的源头。为“任性”一词正本清源,我们看见了庄子。
他是一个“任性”的人,他也是一位“真人”。庄周何以成为庄子?庄周何以成为“真人”?这便是《庄先生》这部舞台剧所要展现的主题之一。同为道家创始人,庄子却不同于老子。这也是清人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的洞见:庄子眼极冷,心肠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真人不“装”。这是一个会生气的庄子。他会生气,也会拒绝,终也能超脱。不为物役,回归生命的本真与自然。《庄先生》呈现给观众的是我们曾经有过的一种文化资源,这是一种足可使迷失在世俗中的今人有所感悟的精神气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若有所悟,你将拥有“一种可能的生活”,你将活得更自在。这是一种生命的大自在。我们来到剧场,其实是跟庄子一起深呼吸。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无疑是那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庄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你可以在一个无趣的世界活得有趣些。
《庄先生》便是如此以原创性舞台剧形式还原庄子形象,国内外巡演的成功也佐证一种意义,这便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
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座高峰,那是中国人精神的原乡。逮至秦汉之后,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另一高峰,这实乃一场文化复兴,而在这场文化复兴中,嵇康成了庄子生命哲学的殉道者。
舞台剧《广陵绝》呈现给观众的是嵇康的生命体验。嵇康临刑弹一曲《广陵散》,《广陵散》再现古义士聂政事迹,而聂政姊聂嫈故事堪与古希腊经典悲剧《安提戈涅》(Antigone)相媲美。
曹魏末年,司马氏篡位在即,魏都洛阳一片血雨腥风。“天下男神”嵇康隐居山阳竹林,时以打铁为乐。他因为朋友冤案申辩而受牵连入狱,实因是他傲世独立的作派早已为司马氏所不容。在朝为官的好友山涛好心斡旋,嵇康可免一死,但要以出卖人格为代价。君子行道,忘其为身。嵇康选择了死亡。临刑前,嵇康从容弹一曲《广陵散》。
神秘古曲《广陵散》呈现战国末年聂政刺韩相故事。聂政流落齐国以打铁为生,韩大夫严仲子有意与他结交。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聂政信守诺言赴韩国为他复仇。在韩都阳翟,聂政以琴艺进见韩相。韩相虽是恶人,但也有琴乐之雅好。聂政从琴匣取剑刺杀韩相,尔后逃离相府。为使严仲子和家人免受连累,聂政以剑挖眼毁容,又剖腹自杀,其身份遂不可辨识。聂政姊聂嫈孤身来韩都,她不顾国君禁葬令,决意要掩埋弟弟的尸体。她要为弟弟扬名,且至死不肯说出聂政的雇主,她不想为一己求生而辱没聂政的义名。
时辰到。琴弦断。嵇康引颈就戮。
这古曲余韵袅袅,历千载而不绝。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