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572406
编辑推荐
日本孕产类超级畅销书!
“孤岛”拯救书!生命总有一天会结束,孩子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孕育!
作者在分娩现场采访20多年,也是高龄生育的亲历者!
“严谨的文字”加“各类数据、插图”,解决精英妈妈们*想刨根问底的那些孕产事。
一手资料,完全原创,拒绝人云亦云,只提供先进、思辨、科学的孕产知识。
大龄妈妈*贴心的怀孕指南!*冷静的孕产解惑书!*靠谱的孕产解压书!
无论是渴望当妈妈的女性,准备生二胎的家庭,还是为未来做规划的年轻人、担心妻子和女儿未来的读者,都适合阅读本书!
“孤岛”拯救书!生命总有一天会结束,孩子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孕育!
作者在分娩现场采访20多年,也是高龄生育的亲历者!
“严谨的文字”加“各类数据、插图”,解决精英妈妈们*想刨根问底的那些孕产事。
一手资料,完全原创,拒绝人云亦云,只提供先进、思辨、科学的孕产知识。
大龄妈妈*贴心的怀孕指南!*冷静的孕产解惑书!*靠谱的孕产解压书!
无论是渴望当妈妈的女性,准备生二胎的家庭,还是为未来做规划的年轻人、担心妻子和女儿未来的读者,都适合阅读本书!
内容简介
“我这个年龄,还能要孩子吗?”
“人工受精适合所有人吗?”
“妈妈年纪越大,胎儿异常的风险越高?”
“40岁的产妇还能顺产吗?”
对现代人来说,30岁以后生孩子再正常不过了,然而无论外表多么年轻,相比20多岁的时候,妈妈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书是日本分娩领域记者、高龄生育亲历者河合兰女士历时三年的经典之作,试图帮助30岁以上的准妈妈们解决从不孕治疗、产检到高龄分娩、育儿的各种烦恼。无论是备孕——“如何增加怀孕力”;产检、分娩——“如何应对各种高风险”;育儿——“困境和误区”等,作者都结合专业医生和助产师的看法,并转述了多位过来人的真实心声,给读者以真诚的介绍和建议,是一本以专业精神为指导,又饱含温暖、慈悲的大龄妈妈孕产指导书。
“人工受精适合所有人吗?”
“妈妈年纪越大,胎儿异常的风险越高?”
“40岁的产妇还能顺产吗?”
对现代人来说,30岁以后生孩子再正常不过了,然而无论外表多么年轻,相比20多岁的时候,妈妈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书是日本分娩领域记者、高龄生育亲历者河合兰女士历时三年的经典之作,试图帮助30岁以上的准妈妈们解决从不孕治疗、产检到高龄分娩、育儿的各种烦恼。无论是备孕——“如何增加怀孕力”;产检、分娩——“如何应对各种高风险”;育儿——“困境和误区”等,作者都结合专业医生和助产师的看法,并转述了多位过来人的真实心声,给读者以真诚的介绍和建议,是一本以专业精神为指导,又饱含温暖、慈悲的大龄妈妈孕产指导书。
目 录
第1章 孕育生命的年龄上限
女性的平均初产年龄为30.1岁
将军后宫奉行”30岁以上女性不侍寝”的原则
曾经的”高”字图章已成为历史
”闭经前10年”是最后的怀孕机会
体外受精也无法阻止卵子老化
日本体外人工受精的受孕率在50个国家中位列45
每天可以制造1亿个精子的男性与出生后不再产生新卵子的女性
700万个卵子在青春期时已锐减至20万个
最终没能入选的卵子
高龄女性的卵巢如同陈旧的橘子盒
如果卵子不再发育,激素将会失控
卵子老化与孩子的优秀与否没有关系
35岁以上女性的自然孕育力只有”20多岁女性的一半”
35岁以后结婚的女性,有3成”没孩子”
成功实现高龄分娩的众多明治女性
”孕妇很年轻”是昭和时代的特殊现象
多产时代的子宫,血液循环好
不趁年轻孕育生命的理由
49岁自然分娩的实例 白桦八青(分别在27岁、29岁、49岁分娩)
克服乳腺癌后成功怀孕的实例 渡部麻由(分别于36岁、47岁分娩)
第2章 备 孕 50
35岁以上高龄女性的怀孕方法 50
”精液变稀”是谎言
在医生指导下的时机法
比体外人工受精负担少的人工授精
每36人中有1人通过体外人工受精技术降临人世
体外人工受精的费用是1次30万~80万日元
用冻结的受精卵孕育弟弟或妹妹
什么时候去妇产科就诊为好
医院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未做任何检查就推荐体外人工受精的”名医”
体外人工受精儿的追踪调查
运用时机法让3成40多岁女性成功怀孕的医院
”自然周期”与”低刺激法”的陷阱
为了不浪费宝贵的时间
有可能难以怀孕的情况
切勿在大脑中装满数字
怀孕力检查
”卵子库存量检查”的精神打击
擅长不孕治疗的夫妇们
高龄分娩才是抗老化的最佳措施?
”神秘流产”的悲哀
36岁的激素数值接近46岁的实例 匿名(36岁,怀孕中)
花费500万日元治疗不孕症的实例 门胁昌子(分别于39岁、44岁分娩)
因工作调动而耽误怀孕的实例 匿名(分别于39岁、43岁分娩)
第3章 高龄分娩
因年龄增长引发的染色体异常是先天异常的
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的高龄分娩
正确把握”个人面临的风险”
健康经产妇的分娩与年轻女性几乎相同
流产和染色体异常与年龄同步增长
怀孕是”老化的模拟训练”
高血压患者、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患者的高龄分娩
”出生前诊断”最前线
存在流产危险的羊水检查
被遗弃在新生儿集中治疗室的宝宝
”并没有那么痛苦”
大家都怎么做?怎么想?
被海啸冲走的患有13-三体综合征的孩子及其母亲
不接受出生前诊断的高龄孕妇没有责任?
用自己的意志决定,而非迫于社会以及祖父母的压力
什么是遗传咨询
胎儿检查的未来
选择适合高龄孕妇的产科医院
”高龄孕妇的就诊时间长”
热情饱满的40多岁产妇可以顺产?
没有自信是难产的原因之一
阵痛与登山类似
即使不是理想的分娩方式,也不要自责
高龄分娩者以努力者居多
助产院的产后护理
生下唐氏儿的实例 匿名(42岁分娩)
第4章 高龄母亲的育儿
高龄初产母亲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
育儿无法依靠老家的父母
产后的激素平衡与母乳喂养
追求完美的高龄分娩母亲
被误认为是孩子的奶奶
未达到平均值的父母容易被孤立
职业女性容易陷入的误区
放弃晚年梦想的丈夫们
想再生一个宝宝
养育独生子的艰辛
高龄产妇孕育的孩子通常发育良好、身体健康
高龄分娩也有优点
”卵子的老化”是来自身体的反驳
想要二宝的实例 匿名(41岁分娩)
视工作不是唯一的一代人 匿名(分别于38岁、41岁分娩)
后 记
女性的平均初产年龄为30.1岁
将军后宫奉行”30岁以上女性不侍寝”的原则
曾经的”高”字图章已成为历史
”闭经前10年”是最后的怀孕机会
体外受精也无法阻止卵子老化
日本体外人工受精的受孕率在50个国家中位列45
每天可以制造1亿个精子的男性与出生后不再产生新卵子的女性
700万个卵子在青春期时已锐减至20万个
最终没能入选的卵子
高龄女性的卵巢如同陈旧的橘子盒
如果卵子不再发育,激素将会失控
卵子老化与孩子的优秀与否没有关系
35岁以上女性的自然孕育力只有”20多岁女性的一半”
35岁以后结婚的女性,有3成”没孩子”
成功实现高龄分娩的众多明治女性
”孕妇很年轻”是昭和时代的特殊现象
多产时代的子宫,血液循环好
不趁年轻孕育生命的理由
49岁自然分娩的实例 白桦八青(分别在27岁、29岁、49岁分娩)
克服乳腺癌后成功怀孕的实例 渡部麻由(分别于36岁、47岁分娩)
第2章 备 孕 50
35岁以上高龄女性的怀孕方法 50
”精液变稀”是谎言
在医生指导下的时机法
比体外人工受精负担少的人工授精
每36人中有1人通过体外人工受精技术降临人世
体外人工受精的费用是1次30万~80万日元
用冻结的受精卵孕育弟弟或妹妹
什么时候去妇产科就诊为好
医院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未做任何检查就推荐体外人工受精的”名医”
体外人工受精儿的追踪调查
运用时机法让3成40多岁女性成功怀孕的医院
”自然周期”与”低刺激法”的陷阱
为了不浪费宝贵的时间
有可能难以怀孕的情况
切勿在大脑中装满数字
怀孕力检查
”卵子库存量检查”的精神打击
擅长不孕治疗的夫妇们
高龄分娩才是抗老化的最佳措施?
”神秘流产”的悲哀
36岁的激素数值接近46岁的实例 匿名(36岁,怀孕中)
花费500万日元治疗不孕症的实例 门胁昌子(分别于39岁、44岁分娩)
因工作调动而耽误怀孕的实例 匿名(分别于39岁、43岁分娩)
第3章 高龄分娩
因年龄增长引发的染色体异常是先天异常的
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的高龄分娩
正确把握”个人面临的风险”
健康经产妇的分娩与年轻女性几乎相同
流产和染色体异常与年龄同步增长
怀孕是”老化的模拟训练”
高血压患者、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患者的高龄分娩
”出生前诊断”最前线
存在流产危险的羊水检查
被遗弃在新生儿集中治疗室的宝宝
”并没有那么痛苦”
大家都怎么做?怎么想?
被海啸冲走的患有13-三体综合征的孩子及其母亲
不接受出生前诊断的高龄孕妇没有责任?
用自己的意志决定,而非迫于社会以及祖父母的压力
什么是遗传咨询
胎儿检查的未来
选择适合高龄孕妇的产科医院
”高龄孕妇的就诊时间长”
热情饱满的40多岁产妇可以顺产?
没有自信是难产的原因之一
阵痛与登山类似
即使不是理想的分娩方式,也不要自责
高龄分娩者以努力者居多
助产院的产后护理
生下唐氏儿的实例 匿名(42岁分娩)
第4章 高龄母亲的育儿
高龄初产母亲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
育儿无法依靠老家的父母
产后的激素平衡与母乳喂养
追求完美的高龄分娩母亲
被误认为是孩子的奶奶
未达到平均值的父母容易被孤立
职业女性容易陷入的误区
放弃晚年梦想的丈夫们
想再生一个宝宝
养育独生子的艰辛
高龄产妇孕育的孩子通常发育良好、身体健康
高龄分娩也有优点
”卵子的老化”是来自身体的反驳
想要二宝的实例 匿名(41岁分娩)
视工作不是唯一的一代人 匿名(分别于38岁、41岁分娩)
后 记
免费在线读
如果能趁年轻孕育宝宝,那最好不过。但是,不论哪个年龄生下宝宝,都有其不可言喻的优势和价值。而这优势和价值,只有当事家庭才清楚。
我那热爱工作的母亲生我时也是高龄初产,而且只生了我一个。受战争的影响,晚婚的父母起初并没有要孩子的打算。据说他们当时最期待的事是能入住宽敞明亮的公团住宅(译注:政府出资建设的具有保障福利性质的住房,相当于我国的保障房)。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45岁。在我的印象里,从小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每当父亲外出工作,我从窗户看着他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就会有“父亲离我而去,不再回来”的奇怪感觉。最终我的预感应验,在我20岁时,父亲与我阴阳两隔。
提到高龄分娩,人们都会想到“父母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倒下”等诸多缺点。但对我而言,不仅博学广闻的父亲让我特别自豪,护理父亲的那些日子也让我收获颇丰。父亲去世后,我开始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后我意识到:虽然父亲的生命已结束,但我身上还有父亲的遗传因子。
在这时首次思考是否生孩子的我,分别于26岁和29岁各产下一子。35岁时,我打算生第三个宝宝。在经历一次流产和短暂的不孕后,于37岁生下三宝。因此,我可以说是高龄分娩的过来人。在托儿所的妈妈中,我年龄最大。不过,转眼间,三宝都上高中了。
我开始注意到现代分娩中隐藏的危机——“卵子老化”,是在三宝7岁的2003年。当时我正在某周刊杂志从事不孕治疗的采访工作。我在美国CDC(美国疾病管理预防中心)的网页上浏览日本尚未统计过的体外受精怀孕率时发现,与我的年龄相仿的40多岁女性的怀孕率几乎为零。看到这个数据,我备受打击。这让我想起了一直想生宝宝却未能如愿的朋友们。
本书及前著《未孕——无法决定是否“生”》(NHK出版生活人新书)都是这次打击的产物。最初文春新书编辑部请我写一本关于高龄分娩的书,由于我想加入“怀孕的阶段”,于是便有了现在这本书。
囊括了从怀孕到育儿等多方面内容的本书,从构思到形成文字都颇为艰难。虽然高龄分娩以普通分娩居多,只有极个别人会经历惊心动魄的场面,但经常撰写分娩方面文章的我,清楚地知道高危分娩者的辛酸与不易。有段时间,我在拥有宝宝的幸福和高龄的风险间犹豫不决,对于高龄分娩,不知是该劝阻还是应鼓励。在我写不下去的时候,编辑部的池延朋子告诉我:“是否选择高龄分娩,应由读者本人决定。”她的话,让我豁然开朗。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多方人士的帮助。除了本书介绍过的人物外,还有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母性医疗诊疗部不孕诊疗科主任斋藤英和医生、东邦大学医学部名誉教授久保春海医生、广岛HART医院理事长高桥克彦医生、府中之森土屋妇产科院长土屋清志医生、东京大学医学部加龄医学讲座助教近藤祥司医生、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吉泽丰予、日本遗传顾问协会理事田村智英、育儿研究班“see mom、be mon”代表木野内叶子、抱着“如果能让今后分娩的人受益”的心态与我分享分娩经验的24名高龄女性等。此外,Digital Boutique株式会社的安西正育社长与社员俵屋昭、原社员仓本淑子等人,在该公司运营的日本屈指可数的分娩、育儿信息网“Baby Come”开展多次网络调查,为我收集了近900位育儿人士的心声。平井樱帮我把复杂繁琐的数据制成了简单明了的图表。
包含医学上建议的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由梅之丘妇产科医院院长辰巳贤一医生,第三章、第四章由日本红十字会医疗中心第一妇产科副部长笠井靖代医生审阅。对这两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我审阅的医生,以及一直耐心等待我完稿的文春新书编辑部的池延朋子,我深表感谢!
生命总有一天会结束,孩子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孕育。
但是,正因为我们知道它有时间上的限制,所以才有其光辉灿烂的价值。本书若能唤起更多的人关注孕育孩子这件朴素而神奇的事,我将倍感荣幸。
……
我那热爱工作的母亲生我时也是高龄初产,而且只生了我一个。受战争的影响,晚婚的父母起初并没有要孩子的打算。据说他们当时最期待的事是能入住宽敞明亮的公团住宅(译注:政府出资建设的具有保障福利性质的住房,相当于我国的保障房)。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45岁。在我的印象里,从小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每当父亲外出工作,我从窗户看着他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就会有“父亲离我而去,不再回来”的奇怪感觉。最终我的预感应验,在我20岁时,父亲与我阴阳两隔。
提到高龄分娩,人们都会想到“父母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倒下”等诸多缺点。但对我而言,不仅博学广闻的父亲让我特别自豪,护理父亲的那些日子也让我收获颇丰。父亲去世后,我开始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后我意识到:虽然父亲的生命已结束,但我身上还有父亲的遗传因子。
在这时首次思考是否生孩子的我,分别于26岁和29岁各产下一子。35岁时,我打算生第三个宝宝。在经历一次流产和短暂的不孕后,于37岁生下三宝。因此,我可以说是高龄分娩的过来人。在托儿所的妈妈中,我年龄最大。不过,转眼间,三宝都上高中了。
我开始注意到现代分娩中隐藏的危机——“卵子老化”,是在三宝7岁的2003年。当时我正在某周刊杂志从事不孕治疗的采访工作。我在美国CDC(美国疾病管理预防中心)的网页上浏览日本尚未统计过的体外受精怀孕率时发现,与我的年龄相仿的40多岁女性的怀孕率几乎为零。看到这个数据,我备受打击。这让我想起了一直想生宝宝却未能如愿的朋友们。
本书及前著《未孕——无法决定是否“生”》(NHK出版生活人新书)都是这次打击的产物。最初文春新书编辑部请我写一本关于高龄分娩的书,由于我想加入“怀孕的阶段”,于是便有了现在这本书。
囊括了从怀孕到育儿等多方面内容的本书,从构思到形成文字都颇为艰难。虽然高龄分娩以普通分娩居多,只有极个别人会经历惊心动魄的场面,但经常撰写分娩方面文章的我,清楚地知道高危分娩者的辛酸与不易。有段时间,我在拥有宝宝的幸福和高龄的风险间犹豫不决,对于高龄分娩,不知是该劝阻还是应鼓励。在我写不下去的时候,编辑部的池延朋子告诉我:“是否选择高龄分娩,应由读者本人决定。”她的话,让我豁然开朗。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多方人士的帮助。除了本书介绍过的人物外,还有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母性医疗诊疗部不孕诊疗科主任斋藤英和医生、东邦大学医学部名誉教授久保春海医生、广岛HART医院理事长高桥克彦医生、府中之森土屋妇产科院长土屋清志医生、东京大学医学部加龄医学讲座助教近藤祥司医生、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吉泽丰予、日本遗传顾问协会理事田村智英、育儿研究班“see mom、be mon”代表木野内叶子、抱着“如果能让今后分娩的人受益”的心态与我分享分娩经验的24名高龄女性等。此外,Digital Boutique株式会社的安西正育社长与社员俵屋昭、原社员仓本淑子等人,在该公司运营的日本屈指可数的分娩、育儿信息网“Baby Come”开展多次网络调查,为我收集了近900位育儿人士的心声。平井樱帮我把复杂繁琐的数据制成了简单明了的图表。
包含医学上建议的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由梅之丘妇产科医院院长辰巳贤一医生,第三章、第四章由日本红十字会医疗中心第一妇产科副部长笠井靖代医生审阅。对这两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我审阅的医生,以及一直耐心等待我完稿的文春新书编辑部的池延朋子,我深表感谢!
生命总有一天会结束,孩子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孕育。
但是,正因为我们知道它有时间上的限制,所以才有其光辉灿烂的价值。本书若能唤起更多的人关注孕育孩子这件朴素而神奇的事,我将倍感荣幸。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