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02724丛书名: 北仲争议解决新视野译丛
◎全美争议解决领域Top30 专家的无私分享: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他们在走向事业*过程中的想法、态度和路径;不仅仅局限于执业技巧,涉及执业领域的各个层面(厚利市场的寻找、收费模式的选择、市场推广的经验之谈、商业规划的制作等)。
◎42个秘而不宣的成功秘诀,71条全方位的”经营心经”,全部以真实案例的形式呈现,看到,马上就可以学到!
全美前30名*法律执业者的经验总结和智慧分享,不局限于执业技巧,更侧重于分析他们选择职业的初衷和思量,以及他们的法律职业经营的如何成功的原因,涉及职业发展的各个侧面(如何运用各种宣传营销的策略、案源拓展及客户关系维系的关键点、商业运作的经验之谈、职业培训和持续学习的价值等等),对于所有的法律执业者,都具有非常强的指引价值。
致 谢
第壹课
调解何以为贵
调解之路在何方
调解如何让你在迅猛发展的法律
猎富时代站稳脚跟
第贰课
看调解人如何改变自己
做坚持到后的20%当中的一员
矢志不渝是你我唯有的精神名片
成就调解人获得成功的六个关键
第叁课
砥砺前行的极致追求才是调解的初心
表里如一是调解服务准则
信任是你面对客户的攻城利器
开诚布公才能获得信任体验感
开启调解之门的六把钥匙
调解是我们的使命召唤
第肆课
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学会讲故事——让别人记住你
调解事业中的转折点
初次印象重要
律师是争议解决市场的看门人
共同共通拉近彼此的距离
持续地联络增加亲近感
做解决难题的“及时雨”
为争议解决创造价值
成交是对调解人莫大的信任
分享案源的实质其实是种相互提携
平常心对待拒绝
心怀感恩才可以让你我走得更远
第伍课
把调解还给市场
市场推广的蝴蝶效应
市场推广应主动出击
公开演讲的策略一二
参与调解组织利弊谈
创建良好用户体验感
互联网有效推广价值
慎重投放平面广告
写作让你值得信任
培训让客户近在咫尺
开始工作!
第陆课
调解也是一个商业行业
认知不断迭代的业务模式
模式一:师徒沿袭模式
必不可少的商业规划
模式二:专职顾问模式
模式三:调解人名册模式
关于工作场所的抉择
关于团队人员的取舍
这不是一个寻常职业!
第柒课
业务守住钱?合作守住义
看准利润丰厚的领域着手
落脚在厚利市场的迎风面
设计好调解费率的坐标系
选择适合自己的收费模式
成功的投资是地利与人和
努力营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第捌课
从容应对波峰与低谷才是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周期波动与淡旺季
心怀耐心、信心和恒心
如何合理规划闲暇时间
时间是成功必须的酵母
规划财务发展的路线图
克服负能量的四条铁律
第玖课
遇见法律职业的未来
调解人的明天会怎样
实践是未来的“试金石”
调解人生何以被规划
第拾课
金牌调解人的执业指南
调解理念
调解目标
调解业务
工作场所
市场定位
宣传营销
收入与支出
业务发展
创造价值
专家推介
原著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可以说,综观全文,精彩的文字表达给人印象极为深刻。不仅行文流畅简练,也极为精炼。原著是资深调解人合著,可以说是经验之谈,也可以说是对调解行业的实证研究,对争议解决行业具有较高的启发作用。
——宋连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内外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和调解人)
美国读者五星评价
如果你的调解收入还没有达到六位数(美元),这就是书目
本书用*视角详尽地描述了一个调解人伴随着调解行业日渐兴盛的过程而产生的忙碌和思虑。不能指望一篇短评能评判和呈现如这本书200多页的各种实践小贴士以及优秀调解人的经验心得。这本书内容丰富且轻松易读。
——cebepe
选择调解事业前的书目
对于想要投身调解事业的人来说,本书是一本重要的读物。我在调解行业15年的从业经验证实了作者许多观点,远不像想象中的轻松。本书作者提到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人希望找一个“什么都会”的调解人。当事人需要的是能够解决特定问题的专家。
——Don C. Hampton
针对市场化的调解服务更有帮助
如果你希望“经营”调解业务,本书无疑是书目之一。本书作者用一种精彩绝伦的方式解读了如何进入并扎根于这一竞争激烈的行业之中。我认为,许多“和事佬”性格的人还对调解业务的发展抱有浪漫的幻想。
——Say What
市场化竞争的本质就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法治框架下积极就各自利益诉求进行博弈。这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法治框架的多元化内涵提出了要求。在民商事争议解决领域,仍有许多人对于法治框架的认识局限在侧重权利救济和私法秩序维护的传统诉讼机制上。但是,这种单一价值取向的认识恐难匹配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经济发展现实。
从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上来看,自2005年以来,全国人民法院审理民事一审案件数量逐年以高速递增。截至2014年,全国人民法院民事一审案件数量高达8,307,450件,相较于2005年的数据几近翻番。进入2015年后,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全国法院在2015年5月1日正式推行立案登记制,现行诉讼机制在争议解决功能上的局限性再次吸引了各方的关注。
2016年6月,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法发〔2016〕14号)。该份文件将调解作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重申了各类调解形式在未来司法改革中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诸多重要的司法配套保障措施。其中关于人民法院与”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的对接”、”发挥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国际化发展”的平台设想实质上拉开了调解机制市场化发展的序幕;关于”特邀调解”、”专职调解人”、”律师调解”的制度设计更直截了当地为广大法律从业者勾勒了新的职业规划方向。
虽然,调解制度市场化具备了经济上的必要性和制度上的可行性,但具体落实仍然需要广大从业者不断探索和尝试。在这方面,美国作为调解制度市场化发展较为成功的样本国家,详细观察其调解行业的发展经验乃至每个调解人的职业历练,都将有助于缩短我国调解行业由体制附庸向市场化发展转轨的过度期,并有利于尽快发挥调解制度应有的争议解决功能。
”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步入了经济滞胀所导致的衰退之中。巨大的经济转型需求使传统商业环境中的各类民商事争议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也正是在该时期,日益增加的案件负担让美国各级法院难堪重负,转而开始在联邦和各州广泛推行和支持替代争议解决服务项目的发展。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弗兰克·桑德尔(Frank Sander)甚至提出”多门法院”(multidoor courthouse)的制度设想也是该时期美国司法改革方兴未艾的一例佐证。此后,在美国建设多元化争议解决体系并加以完善的过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法律从业者(包括律师和法官),乃至许多其他专业领域的从业者抓住了替代争议解决服务的市场机遇,纷纷投身于谈判协助、第三方调解、第三方争议评估、不具有约束力的仲裁、具有强制约束力的仲裁等多元化争议解决事业的创新和发展之中。调解,作为能够化限度发挥争议解决效果的替代争议解决方式之一,也为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为广阔的舞台。调解制度以及包含调解性质的多种替代争议解决服务因此在美国司法改革中备受推崇。同时,通过调解的方式,法律从业者(以律师为主)能够低成本地接触更多的案源和客户,争议当事人之间以及调解人与客户之间可以进行更为充分的双向沟通,法律从业者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调解的方式找到了解决”好律师与好人”的职业心理矛盾。因此,越来越多的优秀法律从业者转型投身于调解事业之中,并逐渐成为了促进美国调解行业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尤其在收费调解服务的细分领域,原先作为法律从业者的调解人创造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部分调解人的单日调解收费标准甚至超过6000美元。这些现象表明调解制度市场化的发展是充分发挥调解制度优势的正确方向。如若能够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摒弃管制思维,调解从业者的努力必将大幅提升调解行业的经济价值。”政府补贴”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标签之外,”投入等于产出”的利益考量也必将会极大地提升调解行业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
本书作者以及内容贡献者均为美国调解行业中的佼佼者。本书热情的语言风格将调解人从默默无闻走向舞台中央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读者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或许能够看到未来我国调解制度市场化的无限可能。这种艺术性的叙事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与调解特有的”艺术性”魅力相得益彰–让争议双方当事人情绪得到充分释放、理性地建立对于合理争议解决方案的预期和渴望。我在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参加工作六年有余,处理大量商事仲裁案件的同时,有幸也参与到了北仲调解中心的各项工作之中。对于仲裁,对于调解,对于多元化争议解决体系的未来,我充满了信心。基于此,我不仅希望通过本书的翻译让国内诸多关心调解行业发展、关心多元化争议解决体系发展的朋友了解到全面的信息和真实的经验,我更希望将自己对于调解、对于多元化争议解决体系的信心传递给更多同行者!
尽管翻译过程中,我丝毫不敢懈怠,但本书涉及美国法律行业的诸多人物,许多具体细节和特定事件背景难以考证,于翻译而言难度颇大,译文中的错误和疏漏也在所难免。在此,恳请读者诸君不吝批评指正!我的电子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我要感谢我的同事林晨曦先生帮助我完成了”30名调解人简介”部分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翻译,感谢北京大学的张冰凌女士以其精湛的文字功底协助我对译文初稿精雕细琢。我还要感谢法律出版社的编辑赵明霞女士,没有她帮助校译并提出建议,本书的出版恐将遥遥无期。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陈聿文,在历时一年的翻译过程中,全由她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刚出生孩子的全部责任。没有她与我的讨论,她对我的鼓励,很难想象我能够赶在自己三十而立的年龄里完成本书的翻译。因此,这本书也是我献给妻子陈聿文和孩子许熠朗的一份礼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