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327797
《法大诉讼法学博士文库: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系统梳理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实践当中的典型案例,探讨了现阶段制约该规则发展的相关制度因素,进一步厘清了非法证据的范围、证明及程序等关键性问题。
通过《法大诉讼法学博士文库: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读者能够加深对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实施情况的整体了解,引发对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一重要刑事司法制度的深入思考。
序
导论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成要素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和价值
三、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研究方法
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研究意义
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
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前的探索
一、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的理论探索
二、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探索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初步确立
一、“两个证据规定”对非法言词证据的界定和排除
二、“两个证据规定”对非法实物证据的界定和排除
三、“两个证据规定”中的证据审查与非法证据排除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正式确立
一、“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界定
二、从“影响公正审判”到“影响司法公正”
三、排除主体和阶段的变化
四、从“相关线索或证据”到“相关线索或材料”
五、庭前会议的引入
六、辩方证据不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七、非法证据排除结论告知控辩双方
八、完善二审非法证据处理
九、调查顺序由法官裁量
十、证据排除后仍旧随案移送
第四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典型案例分析
节 章国锡受贿案一审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一、前期侦查行为瑕疵对证据合法性的影响
二、证据印证规则不能证明取证合法性
三、情况说明不宜作为取证合法之依据
第二节 章国锡受贿案二审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一、检察院能否在二审中提出新证据证明取证合法
二、证人证言能否成为非法证据排除对象
三、疲劳讯问的界定问题
第三节 郭宗奎贩毒案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一、庭前会议中的证据展示和非法证据排除申请
二、威胁能否作为排除有罪供述的理由
三、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效果亟待提高
四、排除非法证据并非宣告无罪
第四节 梁献省合同诈骗案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一、非法证据的法庭调查应优先于实体调查
二、指定管辖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三、讯问笔录不规范能否作为排除供述的理由
四、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要求排除供述
第五节 陆武非法持有毒品案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一、录音录像质量和保管规范问题
二、重复供述的认定及效力问题
三、“疑罪从无”还需“刑疑从轻”
第六节 其他典型案例分析
一、金玉山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合同诈骗案
二、董铭杰抢劫案
第三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节 公检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解读
二、互相配合制度的异化
三、实现彻底的相互制约——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第二节 绩效考评机制
一、检察机关的考评指标及其问题
二、人民法院的考评指标及其问题
第三节 侦查中心主义
一、司法实践中的侦查中心主义
二、侦查中心主义的特征以及弊端
三、从侦查中心主义转向审判中心主义
第四节 卷宗移送主义
一、卷宗移送主义的不同模式
二、全案卷宗移送与非法证据排除
三、降低卷宗移送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非法证据的范围问题
节 非法言词证据的范围
一、“自白任意规则”探析
二、我国非法供述的判断标准:从“痛苦规则”向“自白任意规则”转变
三、确保自白任意性的配套制度
四、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不应成为非法言词证据的对象
第二节 非法实物证据的范围
一、我国搜查扣押制度
二、完善我国搜查扣押制度的初步设想
三、非法实物证据的界定与排除
第三节 美国非法证据范围的发展
一、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案例
二、美国联邦法院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三、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证明问题
节 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设定标准
二、非法言词证据的证明责任
三、非法实物证据的证明责任
第二节 非法证据的证明标准
一、域外比较法考察
二、我国非法证据证明标准的现行规定
三、非法证据证明标准的完善
四、对证明标准的反思
第三节 非法证据调查程序中的证明方式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二、询问办案人员、在场人员及证人
三、调取相关检查记录和伤情鉴定
四、调取讯问录音录像
五、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六、庭外调查核实
第六章 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问题
节 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
一、法律法规中侦查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
二、公安机关内部排除非法证据
三、审查批捕中排除非法证据
第二节 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
一、审查起诉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必要性
二、审查起诉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设想
第三节 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
一、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理想模式
二、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三、庭审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四、二审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常指执法人员及其授权的人员通过非法方法所收集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为对非法取证行为所侵犯权利的人不利的证据。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立法层面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是我国刑事司法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表明贯彻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刑事诉讼法》生效以后,如何有效地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成为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这需要法学界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考察,总结经验并探索解决有关问题的具体途径。
郭旭博士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期间,担任我的学术秘书,他单独或和我合作在《中国法学》(英文版)、《法律科学》、《证据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他广泛研读中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方面的文章资料,跟随我多次到北京、江苏、湖南、河南、陕西等地的司法实务部门考察刑事诉讼法实施情况,特别是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先进经验和问题,掌握了大量的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一书。
该书系统梳理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发展脉络,收集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处理的相关典型案例,总结了基层司法人员在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分析了公检法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原则,绩效考评机制,侦查中心主义和卷宗移送主义等司法制度对有效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影响及其应对。该书还从理论上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重要的非法证据范围问题、证明问题以及程序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其中一些创新观点无疑为应对目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存在的困境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尽管书中对某些问题的阐述还难免有一定的不成熟性,有些内容只是提出了问题和研究思路,尚待更为深入地论证。但是,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不可毕其功于一役。该规则的完善和实施,还需要理论和实务人士的共同关注、共同推动,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具体实践情况以推动其不断发展。
该书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对推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与司法实践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意义。通过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系统总结有关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写作方式也值得肯定。
郭旭博士毕业以后,参军入伍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军事刑事司法、武装冲突法和国际人权法。军事刑事司法涉及军队内部人员的处理程序问题,武装冲突法、国际人权法则是军队在对外行动,特别是在战争中行为的规范和操作,也涉及刑事司法、国际人权法等学科的一系列程序、原则和基本制度。这些方面的内容对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增强我军的战斗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依法治军,特别是进一步发挥我军在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国际武装冲突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些领域法律问题的研究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向世界充分展示我军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光辉形象,有助于在军事领域发挥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应有作用。
我本人年轻时无缘参军,但对军旅生涯非常向往,长期以来对军事法,特别是武装冲突法、国际人权法、涉及军事的国际条约以及军事伦理等学科颇感兴趣。我现已年老,遗憾此生没有机会万里赴戎机,征战沙场,报效祖国,所以寄希望于我的学生,盼望郭旭在军事法相关领域多出成果,为国效力!作为导师,我很高兴学生学术成果的出版,希望他能够继续努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是为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