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506856丛书名: 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与科学利用丛书
编辑推荐
科学研究者、大专院校师生、政府管理人员,渔业捕捞、养殖生产等人员
内容简介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增殖技术》根据笔者多年来研究工作成果资料撰写而成,阐述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人工增殖技术。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长江口生态环境与资源、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状况、中华绒螯蟹洄游亲蟹对盐度的响应、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培育技术、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增殖放流技术、中华绒螯蟹增殖效果评估以及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评估。书后附有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照片。
目 录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 长江口生态环境与资源 1
1.1 水域环境 / 1
1.2 动植物资源 / 10
1.3 水生动物资源 / 19
1.4 长江口咸潮入侵及其对资源影响 / 28
第2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 34
2.1 生物学 / 35
2.2 生活史 / 48
2.3 洄游 / 51
2.4 资源 / 53
第3章 中华绒螯蟹洄游亲蟹对盐度的响应 59
3.1 洄游亲蟹对盐度的行为响应 / 59
3.2 洄游亲蟹对盐度的生理响应 / 71
第4章 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培育 99
4.1 幼体培育 / 99
4.2 扣蟹培育 / 112
4.3 成蟹养殖 / 115
4.4 亲蟹培育 / 122
第5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增殖放流 126
5.1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策略 / 126
5.2 长江口亲蟹人工增殖放流 / 134
第6章 中华绒螯蟹增殖效果评估 151
6.1 生境适应性评估 / 151
6.2 洄游群体形态判别 / 163
6.3 中华绒螯蟹资源评估 / 175
第7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评估 178
7.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179
7.2 中华绒螯蟹亲蟹超声波标志跟踪 / 193
7.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苗种生态学 / 200
参考文献 223
序言
前言
第1章 长江口生态环境与资源 1
1.1 水域环境 / 1
1.2 动植物资源 / 10
1.3 水生动物资源 / 19
1.4 长江口咸潮入侵及其对资源影响 / 28
第2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 34
2.1 生物学 / 35
2.2 生活史 / 48
2.3 洄游 / 51
2.4 资源 / 53
第3章 中华绒螯蟹洄游亲蟹对盐度的响应 59
3.1 洄游亲蟹对盐度的行为响应 / 59
3.2 洄游亲蟹对盐度的生理响应 / 71
第4章 中华绒螯蟹放流亲蟹培育 99
4.1 幼体培育 / 99
4.2 扣蟹培育 / 112
4.3 成蟹养殖 / 115
4.4 亲蟹培育 / 122
第5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蟹增殖放流 126
5.1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策略 / 126
5.2 长江口亲蟹人工增殖放流 / 134
第6章 中华绒螯蟹增殖效果评估 151
6.1 生境适应性评估 / 151
6.2 洄游群体形态判别 / 163
6.3 中华绒螯蟹资源评估 / 175
第7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评估 178
7.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179
7.2 中华绒螯蟹亲蟹超声波标志跟踪 / 193
7.3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苗种生态学 / 200
参考文献 223
前 言
`
媒体评论
`
在线试读
第1章 长江口生态环境与资源
河口是江河的入海口,是指下游通向大海、上游延伸到潮汐所至河道段的宽广半开放沿岸水体。河口是江海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在这里河流的径流与海洋的潮汐交汇,海水被来自内陆河流的淡水所稀释。从潮汐作用的范围可将河口分为三部分,即通向大海的下游部分、海水与淡水高度混合的中游部分以及以淡水为主但潮汐所至界面的上游部分。河口是地球上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物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地,也是*敏感和*重要的生物栖息地之一,许多广盐性的生物种类在这里完成部分或全部生活史。河口是许多水生动物重要的觅食、生殖和栖息场所。
1.1 水域环境
1.1.1 地理位置
长江口位于中国东南海岸带的中部,是太平洋西岸的**大河口。长江河口区包括上游延伸到潮汐所至河道段(安徽大通)、下游通向东海的宽广半开放水体,全长约700km。
长江口可以分为三个区段:①河流近口段。长江口枯季潮汐影响到安徽大通,称为潮区界。洪季潮流抵达江苏江阴,称为潮流界。从潮区界至潮流界之间全长约400km,为长江河口区的河流近口段。此段河水受潮汐的涨落影响,表现有一定潮差,河床内的水流表现是向海呈单一流向,在地貌上完全是河流形态。②河口段。江阴至河口口门,全长220km,为长江河口区的河口段。此段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河床分汊多变,咸淡水直接交锋、混合和相互影响,潮流往复作用明显,是河口的核心部位。③口外海滨。口门至嵊泗列岛一带径流入海与海水混合的冲淡水范围为长江河口的口外海滨。此段潮流作用为主,水下三角洲发育,水体底层由海洋盐水控制,表层为冲淡水所覆盖(图1-1)。
图1-1 长江口区段划分示意图
长江河口段自江苏徐六泾以下开始分汊,首先被崇明岛分隔为北支和南支,然后南支经长兴岛、横沙岛又被分隔为北港和南港,*后南港在口门附近被九段沙分隔为北槽和南槽,因此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图1-2)。从北面的江苏省启东市蓼角嘴到南面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角之间形成了宽达91km的长江出海口。
图1-2 长江口分汊形势图
长江口受长江干流淡水径流与海洋咸水潮汐的交互影响,同时具有淡水、咸淡水和海水三种特性。陆海物质交汇、咸淡水混合、径流和潮汐相互作用,产生了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过程,形成了长江口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多样的生境,构成了复杂多变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长江口是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渔产潜力**的区域,水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
1.1.2 水质
长江为我国**大河,也是水量*丰沛的河流,平均年径流量9793×108m3,约占全国各河径流总量的38%。长江河口多年平均流量91060m3/s,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流域及河口地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使得河口水域的生态环境,包括水文泥沙、河势演变、盐水入侵、水温等水环境演变规律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显著变化。
长江口为咸淡水混合区域,盐度平面分布变化极大。夏季长江口内南支水道的盐度一般在1以下,北支水道盐度稍高。在长江口外佘山岛、鸡骨礁和大戢山附近形成三个低盐舌,长江冲淡水由长江口先向东南伸展,然后在122°30′E左右转向东或东北,扩散到海区东部广大海域,形成本海区在夏季近表层低盐的特征,其影响可达到韩国的济州岛附近。但在水面10~12m以下的水层,由于台湾暖流水和南黄海混合水组成的外海水将长江内陆水压制在口门处,盐度则达到30以上。受长江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长江口盐度季节变化也很大,冬季盐度比夏季高。近年来由于长江口河势改变和沿江水利工程的综合作用,北支径流量逐年减少,潮流作用相应增强,使其成为涨潮流占优势的河道,在径流量小和潮差大时,盐水从北支倒灌至南支,盐水入侵加剧。
长江口年平均水温17.0~17.4℃,8月水温**,平均28.9℃,****33.1℃;2月水温**,平均5.6℃,****2.0℃。整个水域是一个梯度很小、基本均匀一致的温度场,冬季无冰冻。
长江口的含沙量分布受上游径流和潮汐往返运动,以及各河段地形、汊口分流、盐淡水混合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总体上悬沙浓度分布是西高东低,在122°30′E以东海域悬沙浓度显著降低,而向西在长江口拦门沙一带悬沙浓度较高。涨潮时悬沙浓度明显大于落潮时悬沙浓度。122°30′~123°00′E是长江悬沙向东扩散的一条重要界限,它大致与长江水下三角洲外缘相吻合。长江口悬沙属细颗粒范畴,悬沙颗粒组成主要在0.001~0.050mm。入海泥沙主要向东偏南扩散,并成为杭州湾和浙江沿海细颗粒泥沙的重要来源之一。
强大的长江径流不断向河口输送大量营养物质,为生物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生源要素,每年输送无机氮(∑N)88.81×108t,磷酸盐(PO4P)1.36×104t,硅酸盐(SiO3Si)204.44×104t,硝酸盐(NO3N)63.57×104t。这一水域是我国近海初级生产力和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域,为各种经济鱼类及其幼鱼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基础。
营养盐的表层分布趋势是河口高、由河口向外海方向逐渐降低,表层分布在时间上的差异与长江径流量的大小和外海水团影响有很大关系。在丰水期8月,长江冲淡水主流转向东北,多种营养盐等值线亦从长江口呈舌状向东北方向延伸,与盐度分布趋势十分相似。由于台湾暖流侵入,低含量区均出现在海区东南部小片水域。枯水期,长江径流量锐减,长江冲淡水流向东南,各种营养盐分布随之也向东南偏移,高浓度等值线向长江口方向收缩,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水域。硅酸盐和硝酸盐的底层分布与表层分布趋势相似,唯浓度梯度比表层小,平均浓度也比表层低,在8月、10月与5月比较明显,冬季由于水体垂直对流,上下层差别小。磷酸盐的底层分布在8月、10月和11月与表层相似,平均含量除8月比表层高外,其他月份表、底层一致。亚硝酸盐(NO2N)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底层分布较为复杂,总的来说,亚硝酸盐平均含量表底层变化很小。长江口海区营养盐垂直分布由于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因素影响,呈现较为复杂的变化。
化学需氧量(COD)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含量分别为1.66mg/L、2.01mg/L、1.78mg/L和1.70mg/L,污染指数分别为0.83、1.01、0.88和0.85。长江口受有机污染相对较轻,仅夏季有所超标。水体中油污染较为严重,平均含量为0.078mg/L,污染指数为1.57,其中夏季水体中油污染*为严重,平均含量达到0.111mg/L,污染指数为2.22。挥发酚春、夏、秋和冬季平均含量分别为7.58μg/L、7.40μg/L、9.05μg/L和6.05μg/L,污染指数分别为1.52、1.48、1.81和1.21,秋季超标*为严重。
水体受到铅、铜、汞和锌的污染,未受到镉和砷的污染(图1-3)。其中铅、铜的超标率相对较高,污染指数值大;其次为汞和锌,但监测数据同时也表明近年来铅、铜的超标率明显下降,污染程度减轻,基本趋于海水水质Ⅰ类标准。从涨、落潮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来看,锌、铅和镉的平均含量和超标率均表现为落潮高于涨潮,这与长江径流的输入有关。
图1-3 长江口水质状况
近年来,工农业发展导致流域用水量增加,长江径流量减少。2003年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下游大通断面的径流量减少1/3至1/2,河口水文变化明显。流域农业发展导致农药、化肥施用量极大增加,加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污染物排放,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营养盐严重超标,特别是无机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水体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铜、镉和铅等重金属含量不同程度增加,重金属污染加重;有机污染严重,COD超标率较高。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总体水质属Ⅲ类,部分水域达到Ⅳ类和Ⅴ类,已成为我国沿海水质恶化范围**、富营养化乃至赤潮多发和低氧状况严重的区域(图1-4)。
综上所述,长江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图1-5),长江口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无机磷、石油类、挥发酚、铜和铅,存在较大的面源污染风险。
图1-4 长江口污染情况(后附彩图)(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国家海洋局)
图1-5 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河口是江河的入海口,是指下游通向大海、上游延伸到潮汐所至河道段的宽广半开放沿岸水体。河口是江海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在这里河流的径流与海洋的潮汐交汇,海水被来自内陆河流的淡水所稀释。从潮汐作用的范围可将河口分为三部分,即通向大海的下游部分、海水与淡水高度混合的中游部分以及以淡水为主但潮汐所至界面的上游部分。河口是地球上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物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地,也是*敏感和*重要的生物栖息地之一,许多广盐性的生物种类在这里完成部分或全部生活史。河口是许多水生动物重要的觅食、生殖和栖息场所。
1.1 水域环境
1.1.1 地理位置
长江口位于中国东南海岸带的中部,是太平洋西岸的**大河口。长江河口区包括上游延伸到潮汐所至河道段(安徽大通)、下游通向东海的宽广半开放水体,全长约700km。
长江口可以分为三个区段:①河流近口段。长江口枯季潮汐影响到安徽大通,称为潮区界。洪季潮流抵达江苏江阴,称为潮流界。从潮区界至潮流界之间全长约400km,为长江河口区的河流近口段。此段河水受潮汐的涨落影响,表现有一定潮差,河床内的水流表现是向海呈单一流向,在地貌上完全是河流形态。②河口段。江阴至河口口门,全长220km,为长江河口区的河口段。此段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河床分汊多变,咸淡水直接交锋、混合和相互影响,潮流往复作用明显,是河口的核心部位。③口外海滨。口门至嵊泗列岛一带径流入海与海水混合的冲淡水范围为长江河口的口外海滨。此段潮流作用为主,水下三角洲发育,水体底层由海洋盐水控制,表层为冲淡水所覆盖(图1-1)。
图1-1 长江口区段划分示意图
长江河口段自江苏徐六泾以下开始分汊,首先被崇明岛分隔为北支和南支,然后南支经长兴岛、横沙岛又被分隔为北港和南港,*后南港在口门附近被九段沙分隔为北槽和南槽,因此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图1-2)。从北面的江苏省启东市蓼角嘴到南面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角之间形成了宽达91km的长江出海口。
图1-2 长江口分汊形势图
长江口受长江干流淡水径流与海洋咸水潮汐的交互影响,同时具有淡水、咸淡水和海水三种特性。陆海物质交汇、咸淡水混合、径流和潮汐相互作用,产生了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沉积过程,形成了长江口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多样的生境,构成了复杂多变的水生动物栖息地、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长江口是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渔产潜力**的区域,水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
1.1.2 水质
长江为我国**大河,也是水量*丰沛的河流,平均年径流量9793×108m3,约占全国各河径流总量的38%。长江河口多年平均流量91060m3/s,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流域及河口地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使得河口水域的生态环境,包括水文泥沙、河势演变、盐水入侵、水温等水环境演变规律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显著变化。
长江口为咸淡水混合区域,盐度平面分布变化极大。夏季长江口内南支水道的盐度一般在1以下,北支水道盐度稍高。在长江口外佘山岛、鸡骨礁和大戢山附近形成三个低盐舌,长江冲淡水由长江口先向东南伸展,然后在122°30′E左右转向东或东北,扩散到海区东部广大海域,形成本海区在夏季近表层低盐的特征,其影响可达到韩国的济州岛附近。但在水面10~12m以下的水层,由于台湾暖流水和南黄海混合水组成的外海水将长江内陆水压制在口门处,盐度则达到30以上。受长江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长江口盐度季节变化也很大,冬季盐度比夏季高。近年来由于长江口河势改变和沿江水利工程的综合作用,北支径流量逐年减少,潮流作用相应增强,使其成为涨潮流占优势的河道,在径流量小和潮差大时,盐水从北支倒灌至南支,盐水入侵加剧。
长江口年平均水温17.0~17.4℃,8月水温**,平均28.9℃,****33.1℃;2月水温**,平均5.6℃,****2.0℃。整个水域是一个梯度很小、基本均匀一致的温度场,冬季无冰冻。
长江口的含沙量分布受上游径流和潮汐往返运动,以及各河段地形、汊口分流、盐淡水混合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总体上悬沙浓度分布是西高东低,在122°30′E以东海域悬沙浓度显著降低,而向西在长江口拦门沙一带悬沙浓度较高。涨潮时悬沙浓度明显大于落潮时悬沙浓度。122°30′~123°00′E是长江悬沙向东扩散的一条重要界限,它大致与长江水下三角洲外缘相吻合。长江口悬沙属细颗粒范畴,悬沙颗粒组成主要在0.001~0.050mm。入海泥沙主要向东偏南扩散,并成为杭州湾和浙江沿海细颗粒泥沙的重要来源之一。
强大的长江径流不断向河口输送大量营养物质,为生物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生源要素,每年输送无机氮(∑N)88.81×108t,磷酸盐(PO4P)1.36×104t,硅酸盐(SiO3Si)204.44×104t,硝酸盐(NO3N)63.57×104t。这一水域是我国近海初级生产力和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域,为各种经济鱼类及其幼鱼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基础。
营养盐的表层分布趋势是河口高、由河口向外海方向逐渐降低,表层分布在时间上的差异与长江径流量的大小和外海水团影响有很大关系。在丰水期8月,长江冲淡水主流转向东北,多种营养盐等值线亦从长江口呈舌状向东北方向延伸,与盐度分布趋势十分相似。由于台湾暖流侵入,低含量区均出现在海区东南部小片水域。枯水期,长江径流量锐减,长江冲淡水流向东南,各种营养盐分布随之也向东南偏移,高浓度等值线向长江口方向收缩,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水域。硅酸盐和硝酸盐的底层分布与表层分布趋势相似,唯浓度梯度比表层小,平均浓度也比表层低,在8月、10月与5月比较明显,冬季由于水体垂直对流,上下层差别小。磷酸盐的底层分布在8月、10月和11月与表层相似,平均含量除8月比表层高外,其他月份表、底层一致。亚硝酸盐(NO2N)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底层分布较为复杂,总的来说,亚硝酸盐平均含量表底层变化很小。长江口海区营养盐垂直分布由于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因素影响,呈现较为复杂的变化。
化学需氧量(COD)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含量分别为1.66mg/L、2.01mg/L、1.78mg/L和1.70mg/L,污染指数分别为0.83、1.01、0.88和0.85。长江口受有机污染相对较轻,仅夏季有所超标。水体中油污染较为严重,平均含量为0.078mg/L,污染指数为1.57,其中夏季水体中油污染*为严重,平均含量达到0.111mg/L,污染指数为2.22。挥发酚春、夏、秋和冬季平均含量分别为7.58μg/L、7.40μg/L、9.05μg/L和6.05μg/L,污染指数分别为1.52、1.48、1.81和1.21,秋季超标*为严重。
水体受到铅、铜、汞和锌的污染,未受到镉和砷的污染(图1-3)。其中铅、铜的超标率相对较高,污染指数值大;其次为汞和锌,但监测数据同时也表明近年来铅、铜的超标率明显下降,污染程度减轻,基本趋于海水水质Ⅰ类标准。从涨、落潮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来看,锌、铅和镉的平均含量和超标率均表现为落潮高于涨潮,这与长江径流的输入有关。
图1-3 长江口水质状况
近年来,工农业发展导致流域用水量增加,长江径流量减少。2003年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下游大通断面的径流量减少1/3至1/2,河口水文变化明显。流域农业发展导致农药、化肥施用量极大增加,加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污染物排放,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营养盐严重超标,特别是无机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水体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铜、镉和铅等重金属含量不同程度增加,重金属污染加重;有机污染严重,COD超标率较高。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总体水质属Ⅲ类,部分水域达到Ⅳ类和Ⅴ类,已成为我国沿海水质恶化范围**、富营养化乃至赤潮多发和低氧状况严重的区域(图1-4)。
综上所述,长江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图1-5),长江口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无机磷、石油类、挥发酚、铜和铅,存在较大的面源污染风险。
图1-4 长江口污染情况(后附彩图)(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国家海洋局)
图1-5 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