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297859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史料记载为基本依据,采用史事叙述与故事描述相结合,文字叙述与图画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以重要事件和人物为主线,介绍了明朝走向灭亡,清朝逐步兴起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主要过程。内容有努尔哈赤的兴起、争夺战略主动权、决战时刻和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四章,图画近300副。图文并茂,既勾画了明朝灭亡、清朝兴起的历史转折轮廓,也对重要事件和人物有具体的描述,还有相应的点评分析。
目 录
章 努尔哈赤的兴起(万历时代)
节 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八旗军的兴起
一、八旗军的前身与女真人分布情况
二、努尔哈赤的生平
三、努尔哈赤外祖父王杲
四、努尔哈赤祖父、父亲惨死
五、努尔哈赤起兵攻打尼堪外兰
六、古勒山之战
七、灭亡哈达之战
八、乌碣岩大战
九、两征乌拉统一女真各部
十、创立武装八旗军对明朝开战
第二节 明清战——萨尔浒之战
一、战前背景
二、兵力部署
三、萨尔浒之战过程
四、萨尔浒之战点评
第二章 争夺战略主动权(天启时代)
节 明宫三案
一、国本之争
二、梃击案
三、红丸案
四、移宫案
五、明宫三案对明朝历史的影响
第二节 争夺战略主动权的沈(阳)辽(阳)之战
一、熊廷弼守辽
二、熊廷弼去职和袁应泰上位
三、八旗军攻克沈阳
四、浑河血战
五、八旗军攻克辽阳
六、沈、辽战役点评
第三节 广宁战役
一、明廷再次起用熊廷弼
二、经府不合
三、广宁战役过程
四、努尔哈赤轻取广宁
五、广宁战役的影响
第四节 宁远之战
一、袁崇焕守辽
二、孙承宗去职和宁锦撤防
三、宁远激战
四、宁远之战点评
第三章 决战时刻(崇祯时代)
节 崇祯登基
一、明熹宗天启帝
二、魏忠贤乱政
三、明思宗崇祯
四、天启死亡和崇祯登基
第二节 清阉党
一、铲除魏忠贤
二、铲除崔呈秀、客氏
三、昭雪冤狱
四、钦定逆案
五、崇祯清阉党“矫枉过正”
第三节 北京战役
一、八旗军千里奔袭进攻北京
二、京师保卫战
三、追回关宁军
四、点评京师保卫战
第四节 温体仁乱政
一、东林内阁
二、东林内阁瓦解
三、温体仁垮台
四、温体仁的历史评价
第五节 大凌河之战
一、大凌河之战全过程
二、大凌河之战点评
第六节 孔有德山东叛乱
一、山东兵变的原因
二、孔有德叛乱
三、孑L有德叛乱的影响
第七节 崇祯庸臣杨嗣昌
一、无首辅之名却有首辅之实
二、点评杨嗣昌
第八节 频换首辅江河日下
一、张至发“遵旨患病”
二、孔贞运和刘宇亮
三、薛国观贪污被杀范复粹致仕退休
第九节 松锦大战
一、松锦之战爆发的背景
二、松锦之战过程
三、松锦之战点评
第四章 清军入关明朝灭亡
节 甲申之变
一、李白成成势
二、战略选择
三、迁都
四、明朝灭亡
第二节 清军问鼎中原的山海关之战
一、战前态势
二、山海关之战过程
三、山海关战役点评
第三节 清朝定鼎中原
一、征伐李白成的潼关之战
二、灭亡南明弘光政权的扬州之战
三、灭亡南明隆武政权
四、灭亡广州绍武政权
五、李定国誓死保卫南明永历政权
六、民族英雄郑成功
第四节 明朝灭亡的原因
一、白银征税危害
二、畸形赋税影响
三、统治集团危机
四、朝廷“党争”内耗
五、奸臣和庸臣乱政
六、军事建设失败
七、农民起义作用
八、天灾疫情因素
节 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八旗军的兴起
一、八旗军的前身与女真人分布情况
二、努尔哈赤的生平
三、努尔哈赤外祖父王杲
四、努尔哈赤祖父、父亲惨死
五、努尔哈赤起兵攻打尼堪外兰
六、古勒山之战
七、灭亡哈达之战
八、乌碣岩大战
九、两征乌拉统一女真各部
十、创立武装八旗军对明朝开战
第二节 明清战——萨尔浒之战
一、战前背景
二、兵力部署
三、萨尔浒之战过程
四、萨尔浒之战点评
第二章 争夺战略主动权(天启时代)
节 明宫三案
一、国本之争
二、梃击案
三、红丸案
四、移宫案
五、明宫三案对明朝历史的影响
第二节 争夺战略主动权的沈(阳)辽(阳)之战
一、熊廷弼守辽
二、熊廷弼去职和袁应泰上位
三、八旗军攻克沈阳
四、浑河血战
五、八旗军攻克辽阳
六、沈、辽战役点评
第三节 广宁战役
一、明廷再次起用熊廷弼
二、经府不合
三、广宁战役过程
四、努尔哈赤轻取广宁
五、广宁战役的影响
第四节 宁远之战
一、袁崇焕守辽
二、孙承宗去职和宁锦撤防
三、宁远激战
四、宁远之战点评
第三章 决战时刻(崇祯时代)
节 崇祯登基
一、明熹宗天启帝
二、魏忠贤乱政
三、明思宗崇祯
四、天启死亡和崇祯登基
第二节 清阉党
一、铲除魏忠贤
二、铲除崔呈秀、客氏
三、昭雪冤狱
四、钦定逆案
五、崇祯清阉党“矫枉过正”
第三节 北京战役
一、八旗军千里奔袭进攻北京
二、京师保卫战
三、追回关宁军
四、点评京师保卫战
第四节 温体仁乱政
一、东林内阁
二、东林内阁瓦解
三、温体仁垮台
四、温体仁的历史评价
第五节 大凌河之战
一、大凌河之战全过程
二、大凌河之战点评
第六节 孔有德山东叛乱
一、山东兵变的原因
二、孔有德叛乱
三、孑L有德叛乱的影响
第七节 崇祯庸臣杨嗣昌
一、无首辅之名却有首辅之实
二、点评杨嗣昌
第八节 频换首辅江河日下
一、张至发“遵旨患病”
二、孔贞运和刘宇亮
三、薛国观贪污被杀范复粹致仕退休
第九节 松锦大战
一、松锦之战爆发的背景
二、松锦之战过程
三、松锦之战点评
第四章 清军入关明朝灭亡
节 甲申之变
一、李白成成势
二、战略选择
三、迁都
四、明朝灭亡
第二节 清军问鼎中原的山海关之战
一、战前态势
二、山海关之战过程
三、山海关战役点评
第三节 清朝定鼎中原
一、征伐李白成的潼关之战
二、灭亡南明弘光政权的扬州之战
三、灭亡南明隆武政权
四、灭亡广州绍武政权
五、李定国誓死保卫南明永历政权
六、民族英雄郑成功
第四节 明朝灭亡的原因
一、白银征税危害
二、畸形赋税影响
三、统治集团危机
四、朝廷“党争”内耗
五、奸臣和庸臣乱政
六、军事建设失败
七、农民起义作用
八、天灾疫情因素
前 言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很有特点的朝代更替。研究总结明朝灭亡、清朝兴起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认识历史,思考现实都是很有意义的。因此,笔者对这段历史一直情有独钟,坚持不断学习研究。一边经商,一边写作,奋斗了二十年,才完成本书的写作,这部书倾注了笔者的心血。
在写作中,笔者学习研究了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还学习参考了《明朝那些事》《明亡清兴六十年》等著作,以史料记载为基本依据,本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原则,采用史事叙述和故事描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以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为主线,对历史事件具体细节的描述简洁利索,不拖泥带水,对人物活动的刻画也很生动,还有对重要事件的点评独树一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突出阅读性,请著名画家王志恒、王伟辰两位先生专门为本书定制了精美的手绘插图近300幅,使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形成了本书的独有特点,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欣赏中学习了解历史知识。
本书分为四章。章写的是万历时代努尔哈赤武装八旗军的兴起,共两节,节讲述的是努尔哈赤的生平和如何建立兴起八旗军。第二节讲述的是努尔哈赤兴起之后,掠夺杀戮,激起明朝愤怒,调兵征讨,在抚顺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萨尔浒之战。结果明军被强悍的八旗大军各个击破,死伤五六万人,而八旗军几乎没有任何伤亡。萨尔浒之战是明清的次大战,反映出八旗军的战斗力强大,明王朝面临亡国的危机。
第二章是天启时代,讲述的是天启年间,明军和八旗军激烈的战略主动权的争夺,共四节,分别是明宫三案、沈(阳)辽(阳)战役、广宁战役和宁远之战。萨尔浒之战后,熊廷弼守卫辽东,兴屯田,以屯田之法练兵,获得了大批的兵员补给,迅速地稳定了辽东形势。但是,此时明廷党争很严重。熊廷弼是楚党,受到当时执政的东林党人的排挤,被迫去职,继任者是袁应泰。袁应泰完全摒弃了熊廷弼稳固防守的正确的策略,造成了沈阳、辽阳战役中,明军被强悍的八旗军全歼,明朝丢失辽沈,努尔哈赤终于来到了辽沈平原地区;之后,熊廷弼再次守辽,然而,再次受到陷害,被魏忠贤杀害,明朝自毁长城;熊廷弼死后,明朝没有人守卫辽东,这就给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袁崇焕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袁崇焕利用八旗军没有发动进攻、弃守关外的机会,建立了以宁远为核心、以山海关为后续、以锦州为前锋的宁锦防线,从而将努尔哈赤的八旗军完全围困在辽沈地区,为明朝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说的是明朝和八旗军的决战时刻。从节崇祯登基说起,第二节崇祯就开始清除魏忠贤阉党集团,朝政为之一新,但是,崇祯在清阉党中“矫枉过正”,把前朝很多不是阉党成员的无辜之人列入阉党逆案之中,造成打击面过大,崇祯朝政不稳,陷入混乱之中。第三节讲述的是崇祯清阉党之后迅速找回袁崇焕,委任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全面负责抗清事宜。虽然袁崇焕星夜奔师勤王,打退了八旗军的进攻,但是,好猜忌的崇祯皇帝还是听信流言蜚语,杀害了袁崇焕,明朝自毁长城。第四节是崇祯宠信小人温体仁,终造成动乱亡国的悲剧。第五节,讲述的是袁崇焕去职后,继任者孙承宗志大才疏,没有袁崇焕的治辽方略,盲目出击,造成袁崇焕辛苦创立的关宁铁骑在大凌河城被全歼,明朝失去未来百万大军的种子部队。第六节,讲述的是孔有德山东叛乱,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镇压,虽然镇压成功了,但是,明王朝耗尽了元气。第七节,崇祯宠信庸臣杨嗣昌,杨嗣昌并没有真才实学,其加征赋税的错误政策终导致了流民遍地,农民起义成势,杨嗣昌难辞其咎。第八节,崇祯重病,谁也不相信,苛责臣下,造成人人自危,不勇于任事。频换首辅,党争愈演愈烈,恶性循环,明朝江河日下。第九节,讲述的是明朝和八旗军之间有战略意义的战略决战—— 松锦之战。松锦之战中,明朝因为实力不足,崇祯催战,导致全线惨败,十五万军队被全歼,清朝八旗军入关成为定局。
第四章写的就是清军入关的全过程。节,甲申之变是多年的社会矛盾积累,终于在甲申这一年爆发。李自成歼灭孙传庭主力之后,乘胜挥师东进,直捣北京,一路之上,明军驻有坚城重兵,但是,腐朽涣散,丧失战斗力,望风而降,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攻克了北京,灭亡了明朝。第二节,讲述的是李自成和吴三桂、清军在山海关地区的决战,李自成战败,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第三节,讲述的是清军再接再厉,消灭南明政权,因为崇祯没有留下继承人,后续的南明都是混乱的,群龙无首,被清军不断瓦解,各个击破,大批明军投降,利用投降的明军攻占了南中国,真的是很滑稽的。后一节是对明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此书是了解认识明末清初这段重要历史的窗口,希望得到读者朋友们的喜爱。当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著者
在写作中,笔者学习研究了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还学习参考了《明朝那些事》《明亡清兴六十年》等著作,以史料记载为基本依据,本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原则,采用史事叙述和故事描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以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为主线,对历史事件具体细节的描述简洁利索,不拖泥带水,对人物活动的刻画也很生动,还有对重要事件的点评独树一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突出阅读性,请著名画家王志恒、王伟辰两位先生专门为本书定制了精美的手绘插图近300幅,使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形成了本书的独有特点,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欣赏中学习了解历史知识。
本书分为四章。章写的是万历时代努尔哈赤武装八旗军的兴起,共两节,节讲述的是努尔哈赤的生平和如何建立兴起八旗军。第二节讲述的是努尔哈赤兴起之后,掠夺杀戮,激起明朝愤怒,调兵征讨,在抚顺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萨尔浒之战。结果明军被强悍的八旗大军各个击破,死伤五六万人,而八旗军几乎没有任何伤亡。萨尔浒之战是明清的次大战,反映出八旗军的战斗力强大,明王朝面临亡国的危机。
第二章是天启时代,讲述的是天启年间,明军和八旗军激烈的战略主动权的争夺,共四节,分别是明宫三案、沈(阳)辽(阳)战役、广宁战役和宁远之战。萨尔浒之战后,熊廷弼守卫辽东,兴屯田,以屯田之法练兵,获得了大批的兵员补给,迅速地稳定了辽东形势。但是,此时明廷党争很严重。熊廷弼是楚党,受到当时执政的东林党人的排挤,被迫去职,继任者是袁应泰。袁应泰完全摒弃了熊廷弼稳固防守的正确的策略,造成了沈阳、辽阳战役中,明军被强悍的八旗军全歼,明朝丢失辽沈,努尔哈赤终于来到了辽沈平原地区;之后,熊廷弼再次守辽,然而,再次受到陷害,被魏忠贤杀害,明朝自毁长城;熊廷弼死后,明朝没有人守卫辽东,这就给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袁崇焕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袁崇焕利用八旗军没有发动进攻、弃守关外的机会,建立了以宁远为核心、以山海关为后续、以锦州为前锋的宁锦防线,从而将努尔哈赤的八旗军完全围困在辽沈地区,为明朝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说的是明朝和八旗军的决战时刻。从节崇祯登基说起,第二节崇祯就开始清除魏忠贤阉党集团,朝政为之一新,但是,崇祯在清阉党中“矫枉过正”,把前朝很多不是阉党成员的无辜之人列入阉党逆案之中,造成打击面过大,崇祯朝政不稳,陷入混乱之中。第三节讲述的是崇祯清阉党之后迅速找回袁崇焕,委任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全面负责抗清事宜。虽然袁崇焕星夜奔师勤王,打退了八旗军的进攻,但是,好猜忌的崇祯皇帝还是听信流言蜚语,杀害了袁崇焕,明朝自毁长城。第四节是崇祯宠信小人温体仁,终造成动乱亡国的悲剧。第五节,讲述的是袁崇焕去职后,继任者孙承宗志大才疏,没有袁崇焕的治辽方略,盲目出击,造成袁崇焕辛苦创立的关宁铁骑在大凌河城被全歼,明朝失去未来百万大军的种子部队。第六节,讲述的是孔有德山东叛乱,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镇压,虽然镇压成功了,但是,明王朝耗尽了元气。第七节,崇祯宠信庸臣杨嗣昌,杨嗣昌并没有真才实学,其加征赋税的错误政策终导致了流民遍地,农民起义成势,杨嗣昌难辞其咎。第八节,崇祯重病,谁也不相信,苛责臣下,造成人人自危,不勇于任事。频换首辅,党争愈演愈烈,恶性循环,明朝江河日下。第九节,讲述的是明朝和八旗军之间有战略意义的战略决战—— 松锦之战。松锦之战中,明朝因为实力不足,崇祯催战,导致全线惨败,十五万军队被全歼,清朝八旗军入关成为定局。
第四章写的就是清军入关的全过程。节,甲申之变是多年的社会矛盾积累,终于在甲申这一年爆发。李自成歼灭孙传庭主力之后,乘胜挥师东进,直捣北京,一路之上,明军驻有坚城重兵,但是,腐朽涣散,丧失战斗力,望风而降,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攻克了北京,灭亡了明朝。第二节,讲述的是李自成和吴三桂、清军在山海关地区的决战,李自成战败,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第三节,讲述的是清军再接再厉,消灭南明政权,因为崇祯没有留下继承人,后续的南明都是混乱的,群龙无首,被清军不断瓦解,各个击破,大批明军投降,利用投降的明军攻占了南中国,真的是很滑稽的。后一节是对明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此书是了解认识明末清初这段重要历史的窗口,希望得到读者朋友们的喜爱。当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著者
在线试读
《明史》上载:“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袁崇焕出身于艰苦家庭,受到儒家思想熏陶,靠自己的努力中进士,为人正义感很强,《邵武府志》记载袁崇焕的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一是袁崇焕曾经救火,“素捷有力,尝出救火,着靴上墙屋,如履平地”;二是 “明决有胆略,尽心民事,冤抑无不伸”。
说明袁崇焕有正义感,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关心民生疾苦,而且,还记载着袁崇焕没有任何家资,是个难得的清官。
袁崇焕有正义感,1619年中进士时,正是萨尔浒之战爆发之时,努尔哈赤武装八旗军的兴起,深深地刺激了袁崇焕,他关心国家大事,好谈兵事,遇老兵退卒,即召其前来,进行谈论。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到京师,接受朝廷的政绩考核。本来是正常的政绩考核,但是,由于袁崇焕对努尔哈赤兴起边事的担忧和见地,被御史侯恂赏识推荐,被破格提拔为正六品的兵部主事。此次,袁崇焕才步人心中向往已久的军界,决心一展宏图,平定八旗军叛乱。史载,袁崇焕在兵部期间,看望了熊廷弼,也得到熊廷弼面授机宜,和熊廷弼推心置腹谈了许久,熊廷弼将自己多年研究的平定八旗军的方略,即以防守为主要手段,屯田养兵,然后,各方面条件都具备后,再反击,完完全全地告诉了袁崇焕,袁崇焕深为熊廷弼的抗击后金的热血激情所感动,决心誓死保卫明朝。和熊廷弼推心置腹长谈后,袁崇焕单骑出塞,深入已经残破、无人防守的辽西走廊,实地勘察后,胸中澎湃着抗击后金的激情,决心要按照熊廷弼防御战略思路保卫辽西宁锦防线,所以,袁崇焕是熊廷弼的继承者。
袁崇焕单骑出塞,回来后,他将考察结果汇报给了兵部尚书孙承宗,并慷慨陈词:“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担负起防守大任。”孙承宗深受感动,为袁崇焕的精神胆略所折服,破格提拔袁崇焕为兵部佥事,监关外军。
广宁失陷后,辽东一片残破,明朝军事力量全线崩溃,已无力量阻止努尔哈赤的八旗军队的入侵,王化贞被捕,熊廷弼革职,朝廷任命王在晋为经略,坐镇山海关。王在晋对广宁沦陷痛心疾首,他说:“东事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王在晋到任时,山海关外已全部放弃,无力组织任何抵抗,等待着灭亡的命运。
王在晋多次强调的就是这个具体情况,为此,主张放弃关外诸城,死守山海关。而监军道袁崇焕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时努尔哈赤没有发动任何攻势。袁崇焕经过熊廷弼面授机宜和自己单骑出塞的实际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既然努尔哈赤八旗军未进攻,那么就给了我们建立宁锦防线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关外,要在努尔哈赤八旗军大规模进攻之前,修筑关外城堡,建立以宁远为核心的整个关外宁锦防线,守住山海关前的后一道防线,守住宁锦防线,才能重新组织起军队,后消灭武装八旗军,赢得战争胜利。
袁崇焕和王在晋的主张格格不入,二人水火不容,就如同熊廷弼和王化贞的争执一样,争得很厉害,孙承宗不得不亲自赴辽东去调解二人的争执。
孙承宗到了辽东以后,倾听双方面意见,认为王在晋的意见属于消极防守,袁崇焕主张利用努尔哈赤未进攻的机会,建立宁锦防线突出城堡和纵深梯次防御阵地,阻止八旗军攻击山海关的建议切实可行。因为宁锦防线是一个狭长的走廊防线,而不是一字平行阵地,这正好是一个天然的纵深梯次配置的坚固堡垒防御阵地,即使突破一个防御阵地,攻克一个城堡,后面还有很多城堡可坚守。八旗军不善于攻击城池,所以,宁锦防线走廊是天然的阻击八旗铁骑大军的理想阵地,是不易被攻克的;而且,这个宁锦走廊的左边是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不适合部队前进,右边是大海,八旗军要入关灭亡明朝,就必须攻克宁锦走廊,以便将八旗军基地和内地联系起来,这只有通过宁锦走廊一线才能做到的。而攻克宁锦走廊就必须要攻击连绵不断的明军在宁锦的各个城堡,这就正中明军下怀,消耗八旗军军力,在对峙中锻炼和组建新式军队,终,就是要大反攻,击溃八旗军。P82-83
说明袁崇焕有正义感,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关心民生疾苦,而且,还记载着袁崇焕没有任何家资,是个难得的清官。
袁崇焕有正义感,1619年中进士时,正是萨尔浒之战爆发之时,努尔哈赤武装八旗军的兴起,深深地刺激了袁崇焕,他关心国家大事,好谈兵事,遇老兵退卒,即召其前来,进行谈论。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到京师,接受朝廷的政绩考核。本来是正常的政绩考核,但是,由于袁崇焕对努尔哈赤兴起边事的担忧和见地,被御史侯恂赏识推荐,被破格提拔为正六品的兵部主事。此次,袁崇焕才步人心中向往已久的军界,决心一展宏图,平定八旗军叛乱。史载,袁崇焕在兵部期间,看望了熊廷弼,也得到熊廷弼面授机宜,和熊廷弼推心置腹谈了许久,熊廷弼将自己多年研究的平定八旗军的方略,即以防守为主要手段,屯田养兵,然后,各方面条件都具备后,再反击,完完全全地告诉了袁崇焕,袁崇焕深为熊廷弼的抗击后金的热血激情所感动,决心誓死保卫明朝。和熊廷弼推心置腹长谈后,袁崇焕单骑出塞,深入已经残破、无人防守的辽西走廊,实地勘察后,胸中澎湃着抗击后金的激情,决心要按照熊廷弼防御战略思路保卫辽西宁锦防线,所以,袁崇焕是熊廷弼的继承者。
袁崇焕单骑出塞,回来后,他将考察结果汇报给了兵部尚书孙承宗,并慷慨陈词:“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担负起防守大任。”孙承宗深受感动,为袁崇焕的精神胆略所折服,破格提拔袁崇焕为兵部佥事,监关外军。
广宁失陷后,辽东一片残破,明朝军事力量全线崩溃,已无力量阻止努尔哈赤的八旗军队的入侵,王化贞被捕,熊廷弼革职,朝廷任命王在晋为经略,坐镇山海关。王在晋对广宁沦陷痛心疾首,他说:“东事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王在晋到任时,山海关外已全部放弃,无力组织任何抵抗,等待着灭亡的命运。
王在晋多次强调的就是这个具体情况,为此,主张放弃关外诸城,死守山海关。而监军道袁崇焕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这时努尔哈赤没有发动任何攻势。袁崇焕经过熊廷弼面授机宜和自己单骑出塞的实际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既然努尔哈赤八旗军未进攻,那么就给了我们建立宁锦防线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关外,要在努尔哈赤八旗军大规模进攻之前,修筑关外城堡,建立以宁远为核心的整个关外宁锦防线,守住山海关前的后一道防线,守住宁锦防线,才能重新组织起军队,后消灭武装八旗军,赢得战争胜利。
袁崇焕和王在晋的主张格格不入,二人水火不容,就如同熊廷弼和王化贞的争执一样,争得很厉害,孙承宗不得不亲自赴辽东去调解二人的争执。
孙承宗到了辽东以后,倾听双方面意见,认为王在晋的意见属于消极防守,袁崇焕主张利用努尔哈赤未进攻的机会,建立宁锦防线突出城堡和纵深梯次防御阵地,阻止八旗军攻击山海关的建议切实可行。因为宁锦防线是一个狭长的走廊防线,而不是一字平行阵地,这正好是一个天然的纵深梯次配置的坚固堡垒防御阵地,即使突破一个防御阵地,攻克一个城堡,后面还有很多城堡可坚守。八旗军不善于攻击城池,所以,宁锦防线走廊是天然的阻击八旗铁骑大军的理想阵地,是不易被攻克的;而且,这个宁锦走廊的左边是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不适合部队前进,右边是大海,八旗军要入关灭亡明朝,就必须攻克宁锦走廊,以便将八旗军基地和内地联系起来,这只有通过宁锦走廊一线才能做到的。而攻克宁锦走廊就必须要攻击连绵不断的明军在宁锦的各个城堡,这就正中明军下怀,消耗八旗军军力,在对峙中锻炼和组建新式军队,终,就是要大反攻,击溃八旗军。P82-8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