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13669
《2016年民间金融法治发展报告》作为民间金融法治发展报告的第三期,集中梳理了2016年我国有关民间金融研究的学术文献、学术活动、各级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并选取了10个为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例,以期通过每年定期发布民间金融法治发展报告,为学者和实务界人士研究民间金融提供完整的知识地图,为企业规范融资提供法律文献参考。
编民间金融法治理论研究
章民间金融法治理论研究概述
一、数据采集说明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民间金融法治综合研究综述
第二章民间借贷法律问题研究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第三章私募法律问题研究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第四章股权投资法律问题研究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第五章信托法律问题研究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第六章互联网法律问题研究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趋势预测
第二编民间金融国内法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七章民间金融国内立法综述
一、数据采集说明
二、民间金融立法概况和特点
第八章民间金融国内法制创新及其影响分析
一、民间借贷
二、私募
三、信托
四、股权投资
五、互联网金融
第九章民间金融国内立法趋势和完善建议
一、民间金融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民间金融监管规则不断完善
三、民间金融行业自律规则不断完善
四、民间金融裁判规则不断完善
五、民间金融机构立法不断完善
六、民间金融促进政策不断完善
第三编民间金融域外法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十章域外互联网金融法制的新发展
一、域外众筹的法制发展
二、域外P2P的法制发展
三、其他类型的法制发展
第十一章域外信托法制的新发展
一、美国信托法的新发展
二、澳大利亚信托法的新发展
三、我国台湾地区“信托业法”的新发展
第十二章域外私募法制的新发展
一、美国私募法制新发展
二、欧盟私募法制新发展
三、我国香港特区私募法制新发展
四、我国台湾地区私募法制新发展
第十三章域外民间借贷法制的新发展
一、欧盟民间借贷法律制度的发展
二、其他地区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
第四编2016民间金融十大案例
一、“万宝之争”
二、P2P案——“e租宝”案件
三、“中晋系”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
四、江西赛维破产重整案
五、票交所成立:票据市场发展里程碑
六、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
七、“裸条借贷”事件
八、“校园贷”传销事件
九、供应链金融发展迅速,助力民间中小企业融资
十、民营银行加速扩容
十一、启示与建议
附录:规范民间金融的法律文本
一、相关法律
二、部门规章
三、主要部门规范性文件
四、地方规范性文件
五、行业规定
民间金融是相对正规金融而言的一种融资模式,两者的差距在过去较明显,区分的依据在于从事融资服务的金融中介是否得到了政府的有效控制。但是,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这种泾渭分明的区别却在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逐步被纳入政府监管的背景下模糊起来。尤其是前几年互联网金融游离于政府的严格监管之外时,网络借贷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银行借贷、更接近于民间借贷的融资模式。但是,互联网金融逐步遍及各个行业,对国家金融安全、金融稳定的影响日益显著,政府监管亦日趋强化。比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就对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准入、资金账户管理、资金运用情况、内控管理等予以明确要求。这些受到严格监管的互联网金融已不再符合民间金融的传统定义,但是,无论是网络借贷、众筹还是虚拟货币,其和银行、证券等传统的正规金融又有明显不同。这意味着,要么扩大民间金融的范畴,要么扩大正规金融的外延,要么以新的概念来涵括各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将各种新的金融现象纳入”民间金融”这一更具生命力的分析框架下。
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跨入”20万亿元”时代。基金业协会已登记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17,433家,认缴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7781家,规模27,661亿元。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网络借贷平台共4856家,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达到4.75亿,手机支付用户达到4.69亿。在民间金融野蛮生长的同时,2016年更引人关注的是各种问题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校园裸贷、平台跑路等饱受关注。以网络借贷为例,近5000家平台正常运营的仅有1625家,无故关闭的平台共有433家,歇业停业的平台共395家,失联跑路及提现困难的平台分别有181家和79家。参见徐锻:《2016中国P2P网贷年度报告:全年交易额近两万亿》,载零壹财经网:http://www.01caijing.com/article/12992.htm,后访问日期:2017年3月20日。基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彰显,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整顿步伐明显加快,监管部门颁发了大量监管文件。仅2016年10月13日,中央部委就颁发了7份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文件,涉及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2016年国务院和中央部委制定了10多部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总共制定了90多部涉及民间金融的专门规范性文件,其中,绝大多数与互联网金融相关,与股权投资、民间借贷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也不少。
民间金融在前几年的狂奔后开始逐步回归理性、规范发展,政策收紧必然会带来民间金融市场的一次重新洗牌。从长远来看,有效的政府监管将有利于民间金融的有序发展。重建民间金融的声誉机制,防止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有助于发挥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作用,有助于落实民间金融的普惠化。但是,既往的实践亦表明,不当的监管反而可能扭曲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极容易导致”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监管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界对民间金融监管的强化有期待,亦有担忧。过去一年,理论界对民间金融法治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研究热度,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继续大幅度增加,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有一定提升。随着有关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颁布,以及案件获取更便利,对民间金融的实证研究亦得以增多。总的来讲,有关民间金融法治发展的理论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学科交叉的研究趋势。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现有学术研究结构上存在的不均衡,即对股权投资、信托的研究较少,对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等热点问题的研究增长迅速;法学领域的规范性分析较多,实证研究、案例分析较少。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期望通过每年定期发布民间金融法治发展报告,为学者和实务界人士研究民间金融提供完整的知识地图,为企业规范融资提供法律文献参考,为*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风险防范法律问题研究》(12JZD038)以及该课题的深化研究提供理论上资料与数据的支撑。本报告作为民间金融法治发展报告的第三期,集中梳理了2016年我国有关民间金融研究的学术文献、学术活动、各级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并选取了10个为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例。报告撰写一如既往坚持三个特色:一是事实性,即报告主要是向读者提供案例、学术研究活动和学术成果、法律文件等信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解释。二是及时性,即展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成果和实践探索。当然,我们更希望能够从每年的变化中捕捉具有规律性的问题。三是突出比较视野,尽可能收集国内外的典型案例、法律文件和学术文献,全面展示民间金融法治建设和学术研究在每个年度所取得的进展。我们期望,这种形式的年度报告可以为那些对民间金融感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全面的参考资料。同时,我们希望持续性的年度报告能够勾勒出我国民间金融法治发展的路径和发展方向。
作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两江学者”特聘教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文献梳理是学术研究基本的功底和素养,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全面梳理有关民间金融的理论文献、法律文件、制度改革和典型案例,是学科建设和培养青年学术人才的有效措施,也希望通过每年编写民间金融法治发展报告,助力西南政法大学的人才培养。报告的编写分工如下:编由闫夏秋、徐玖玖、陈彤、张卓、孙进丽、青彤编写;第二编由范水兰编写;第三编由万江、徐新星、戴航宁、徐玖玖、翟书珍编写;第四编由龚暄杰、宣潇然编写。
在此还必须说明,本研究报告的编写是对民间金融法治研究的新尝试,民间金融涉及范围相当广范,信息与资料的收集比较困难,受时间、人力及编写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难免还存在不少问题,离预期还有很大差距,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来年改进。
岳彩申
2017年5月12日
总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法治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急需从理论上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两江经济法治文丛》紧扣中国经济法治建设的主线,围绕如何实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制化、如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地位等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力求通过出版一批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著作,寻求经济法治理论的创新,为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两江经济法治文丛》是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推动学科建设的平台,是服务重庆及全国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系列成果。”两江学者”计划作为重庆市高层次人才计划,被公认为”重庆院士工程”,是重庆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重大专项,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市科委等市级有关单位共同实施,在全市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领域设立100个特聘岗位,以带动全市重大项目、支柱产业和优势学科发展。其中,应用技术领域60个,基础研究领域25个,人文社科领域15个。该计划面向海内外延揽一流精英,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一批高层次学术技术领军人才,提升重庆核心竞争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西部人才中心。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于2003年和2007年两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入选设立”两江学者”岗位的单位,2013年我本人有幸受聘为”两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
为实现”两江学者”计划及特聘教授岗位设置的目标,《两江经济法治文丛》以推动经济法学科建设和服务重庆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选择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教师及博士研究生的优秀著作出版,重点资助专门研究经济法基本理论、财税金融法、竞争法、消费者保护法、农村经济法制等领域重大问题的优秀著作。文丛的出版坚持前沿性、科学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著作形式,不仅包括个人专著,还包括合著、论文集等形式。根据申请出版的书稿质量,坚持择优资助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每年资助出版著作2~5部。
我们期待《两江经济法治文丛》的出版能为重庆及我国经济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同时欢迎各界朋友不吝赐教,对文丛的出版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