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903454
★梁启超一天读三次,从曾国藩千万字遗著中,精选出这221句,句句讲透人生根本!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摘自本书第33页)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摘自本书第35页)
★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摘自本书第73页)
年轻的曾国藩,家境普通,天赋一般。但他不甘平庸,持续改善,终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成为近代以来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评价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认为“曾公乃国人精神典范”。
梁启超称赞曾国藩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对于他的遗著则是“一日三复”。为了便于每日诵读和自省,更是从上千万字遗著中,精选出*精华部分,摘抄成册。就是这本《曾文正公嘉言钞》。
梁启超在本书后面还附录了晚晴名士胡林翼、左宗棠的名言摘抄和《曾文正公国史本传》,以此和曾国藩的见解互相印证。
梁启超序 原文
梁启超序 译文
钞例 原文
钞例 译文
书札
家书
家训
日记
文集
附:胡文忠公嘉言钞
附:左文襄公嘉言钞
附:国史本传 正文
附:国史本传 译文
□梁启超序 译文
曾国藩,不仅仅是近代,也是有史以来难得一见的大人物,不仅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然而,曾国藩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超出常人的才能,在他那个时代的许多贤才俊杰中他被认为是最驽钝的,他的一生也是在坎坷沉浮中度过,然而却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让后世铭记,由此成就了震古烁今、无人能比的成就,这都来源于他能够树立不甘于平庸的的远大志向。在困境中学习,在勤勉中前进,经历千难万险而不屈不挠,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进步。他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终生勤奋不倦,做人刚正不阿,做事持之以恒,以真诚为立身之本,无论如何艰苦,都能勇敢地追求上进。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尧舜,我不敢随便断言。如果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达到曾国藩的高度,我就可以给予肯定的回答。为什么呢?上天赋予曾国藩的和别人实在没有什么不同。况且,哪个人不希望干出一番事业呢?然而,生在一个真学问断绝、道德沦丧、欲望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时代,肮脏的社会习气以雷霆万钧的力量笼罩下来,挤压过来,不是性格刚强、意志坚定的人是难以招架抵抗的。荀子也说过平庸懒散的民众需要老师、朋友来激发,然而严格的老师、值得敬畏的朋友却很难在末落的世道中轻易遇到,就这样,整个社会不可遏止地走向崩溃,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其中有一两个有志向的人,也只是从古人典籍中寻找灵药,觅得一两句格言警句作为自己坚守的目标,自我鞭策,自我辅助,自我支持,这样或许还可以防止堕落,从而逐渐达到高尚圣明的境界。
古人得到一句警句名言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且能够一天之内多次默念,以至于一生都在诵读,那是因为古代的圣哲用来扶助社会、教导人心的言辞语句,《四书》、《六经》收录已经很齐备了。然而,经典虽然涵义丰富但却言辞简约,那些学问粗浅的人往往难以马上领会,况且他们从儿童时期就研读学习,有的人以为这些经典的话语都是些陈词滥调而不能够据此自我反省。近古的很多贤达之士提出了很多很多匡救社会与人心的箴言高论,然而他们的主旨往往是教导人如何收敛欲望,对于如何发挥个人能力涉及得极少。人的一生有几十个春秋,他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群体,难道他不需要对社会群体有所回报吗?要回报就要出来做事,很显然,逃避现实、独守平静是不可能回报社会的,这已经很清楚了。这样的话,如果他不得不天天与外界周旋往来,秉持自己的信念来改变世界,而且能够终其一生都在这个污浊的世道下坚强地活着,由此,如何能够磨炼自己身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遇到的任何事情,心想事成?天下最大的学问,也不过如此。如果没有自己的信条并且在平时持之以恒地坚持,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曾国藩去世离现在不过几十年,当今的社会现实,与曾文正生活的时代差别并不大。然而曾文正却能凭借质朴鲁钝的天分,平民的出身,历经千难万险,在厄运不断、一生遭到猜忌的情况下,完全凭借自己的心力,刚正不阿,百折不挠,最终能够改变颓败的世风,挽救国家的浩劫。他的言论,每个字都来自亲身经历并且切合实际。所以读上去感到亲切而有深意,足以为当今希望有一番作为的人提供思想指导,其作用完全不是唐宋以后的那些前辈名儒的言论所能比的。孟子说过:“听到伯夷的事迹,懦夫也会树立远大的志向。”又说:“历史上的那些奋勇的人,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他的事迹没有不发愤图强的。”何况现在距曾国藩去世仅有几十年,他对后代的影响还在扩大,他的光辉形象还没有泯灭!因此,这本《嘉言钞》,无疑就像是全国百姓的衣服食物一样,不能一刻离身。
□原文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与王璞山
□译文
古时候的名将能得到士卒的衷心拥护,不只是依靠钱财笼络人心。后世的将领只会用粮食与丰厚的军饷作为笼络士卒的工具,这种办法是经不起考验的。钱财丰厚时,兵士会争先恐后地跟着你,钱财用完了,就会作鸟兽散。与王璞山
□原文
愚民无知,于素所未见未闻之事,辄疑其难于上天。一人告退,百人附和,其实并无真知灼见;假令一人称好,即千人同声称好矣。复褚一帆
□译文
民众愚昧无知,对于平时从未见过听过的事情,就怀疑它们做起来难如登天。一旦有一人提出来要退后,就有一百个人附和,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了解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一个人赞成,就会有一千个人同声赞成。复褚一帆
□原文
时事愈艰,则挽回之道,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傲兀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太易,亦是一弊。与罗罗山、刘霞仙
□译文
时事越来越艰难,如果要挽救,首先应该勇敢和谨慎。胸中积聚了舍我其谁的霸气,才可以肩负艰巨的责任。然而,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往往也是一种缺点。与罗罗山、刘霞仙
□原文
急于求效,杂以浮情客气,则或泰山当前而不克见。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外重而内轻,其为蔽也久矣。与李次青
□译文
急于短期取得成效,再加上虚浮之气夹杂其中,这样的人即使泰山立在面前也可能看不到。只以瓦片为赌注的人心态放松,以稍微贵重的钩带为赌注的人内心开始有所忌惮,而以非常贵重的黄金为赌注的人就变得彻底昏昏然,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对于心外之物过于关注,内心反而会变得轻浮,没有主见。这个问题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与李次青
□原文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与吴翔冈
□译文
处理事情以明最为重要。明有两层意义:一是高明,一是精明。同一个地方,只有登山的人才能看到辽阔的远方,只有登城的人才能看到空旷的四野。这就是高明的意思。同一个东西,估计分量不如用秤量得精确,目测大小不如用尺量得准确。这就是精明的意思。凡是高明的人,想把他过高的心气降下来,让他迅速达到平实的境地,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每一件事都能追求精明,做到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就会渐渐变得务实;能务实也就能渐渐达到心态平实了。与吴翔冈
□原文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复邓寅皆
□译文
心智要常常运用才能灵活,不用就会呆滞,就像泉水在地下,不经过开凿汲引就得不到甘甜的泉水,就像玉在璞石之中不显眼,不经过打磨就不可能成为宝贝。复邓寅皆
□原文
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译文
身体即使虚弱,也不应该过于爱惜。精神越使用就会越充沛,阳气越提升就会越旺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那夜间睡觉前就越舒心;一旦有了爱惜精神的念头,既想前进又想后退,有气无力,绝对难成大事。
□原文
吾辈所最宜畏惧敬慎者,第一则以方寸为严师,其次则左右近习之人,又其次乃畏清议。
□译文
我们最应该担心并且需要小心处理的,第一就是把自己的良知作为约束自己的严师,其次就是左右亲近的人是否依仗自己的权位做不好的事情,再次就是畏惧背后的议论。
□原文
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彼小人者,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慎独论》
□译文
独处的经历,君子与小人都会碰到。小人因为没有人监督,就会产生非分的念头,非分的念头累积的时间长了,便滋生出不正当的想法,这样就会做出欺世盗名的事情来了。君子因为没有人监督而战战兢兢,更加体会到诚信的可贵,诚信的念头不断累积,便会生出审慎的想法来,这样自我鞭策的功夫就更周密了。那些小人,遇到一件善事的时候,因为别人察觉不到自己的行为,就会对是否行善犹豫不决。面对一件恶事的时候,庆幸别人或许不会看到,就不会坚决抵制它。小人在独处没人监督的时候,性情中伪善的一面便会显现出来,这就是欺。只有君子才会担心因为一件善事做得不彻底,感觉自己的品行在慢慢地堕落,才会担心一件恶事自己不去抵制,那自己恶的念头就会绵绵不断,没有了时。在自己的家中都会觉得上天一直在监督,内心坚毅如同金石,身处在一个只有自己一人知道的境地,实在应当慎之又慎。《慎独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