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07702
继《张思莱育儿手记》之后,张思莱医师的又一原创力作。张医师每天都在线回答网友们的问题,她*了解父母们的需求,是广大网友妈妈们信赖的专家朋友,本书是《张思莱育儿手记》的理论篇,为新手父母提供*前沿的、适合中国孩子的育儿理念,解读育儿难题,帮助新手父母走出育儿误区。
张思莱医师针对目前比较热点的育儿话题与读者进行探讨,从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为新手父母解开育儿难题,告诉年轻的父母怎样才能科学、安全地养育自己的孩子。张教授语言犀利、言简意赅,将育儿理念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广大读者,作为《张思莱育儿手记》的理论篇,是不可多得的一部育儿原创图书。
书中热点话题:“孩子发烧了怎么办”“如何进行物理降温”“如何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婴幼儿是需要补钙还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婴幼儿有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正确认识早期教育和亲子班”“孩子认汉字的*年龄”“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养 育 篇
发热及发热恐惧症
对发热的恐惧主要源于对发热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发热的过度处理影响孩子免疫力的生成。
物理降温操作中的对与错
退热措施必须符合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酒精擦浴不可取。
宝宝发热该看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取长补短。盲目捂汗和过度输液均不可取。
静脉输液治疗的是与非
过度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巨大的、长远的伤害,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的创伤。
如何提高免疫力——谈婴幼儿免疫力种种
免疫力是在机体与各种致病因子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加强的,婴幼儿阶段容易生病是很正常的,没必要过于紧张。
如何正确认识预防接种
人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免疫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特异性免疫力,才能真正做到少生病或者使患病的程度减轻。
婴幼儿是需要补钙还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
家长和一部分医务人员所说的“缺钙”,实质是维生素D的缺乏。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出生后不久即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
婴幼儿没有必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
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测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微量元素检测不应成为儿童的常规体检项目。
锌剂是治疗药物不是保健品
过多地补充锌剂不但人体无法吸收,还会影响铁、钙、铜等元素的吸收。食物是锌的最佳来源,我不认可通过补充锌剂来满足孩子对锌的需求。
益生菌不能滥用
益生菌不是保健药物,更不是万能药。生长发育中的身体健康的孩子,完全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益生菌。
漫谈婴幼儿睡眠问题
如果家长了解孩子睡眠发生的机理,就会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睡眠出现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不要把食物不耐受误认为是食物过敏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同为变态反应,但发病机理并不相同。食物不耐受有时效性,而食物过敏则可能是终生的。
如何看待纸尿裤的利与弊
只要正确使用,纸尿裤是不会影响宝宝的腿型、走路姿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的。但我建议,还是纸尿裤和传统的布尿布交替使用最好。
争论不休的如厕训练
儿科医生,尤其是行为儿科学的医生认为,在婴儿期就应该进行大小便学习和如厕训练,争取2岁至2岁半完成。
胎教是“教”胎儿还是“教”孕妇
胎教就是保证孕妇能够顺利地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方面的保健措施,胎教没有教育学的意义,更谈不上是隶属于早教的内容。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并不矛盾
母乳喂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喂养孩子的方式。对于不能接受母乳喂养的或者母乳喂养不能获得满足的孩子有权获得除母乳以外、其营养配方能够接近母乳的代乳品。
早 教 篇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蛊惑人心的口号
在人生的赛场上,任何时候起跑都不算晚。早期教育必须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来进行,任何超前或滞后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正确认识早期教育和亲子班
在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是其他任何教育不可替代的。亲子班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谈谈我对小婴儿游泳训练的看法
“游泳”确实可促进小婴儿的生长发育,但家长必须高度关注“游戏”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否则容易埋下交叉感染疾病和意外伤害婴儿生命安全的隐患。
不能拿孩子的一生去赌明天
当你决定要生育自己的孩子时,就要做好为孩子负责的心理准备。养育孩子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应通过细心观察,总结出一套解决自己孩子问题的办法来。
孩子认汉字的最佳年龄
3~6岁是孩子认字的最佳年龄,父母应帮助孩子通过阅读和游戏自然而然地学习认字,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认知水平的提高。
孩子应该几岁开始学习外语
脑科专家认为,3~12岁是孩子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超过这个时期,母语保护系统的阻力就会加大,学习起来就困难了。
是家长想得太复杂,还是孩子真的变坏了
学龄前孩子之间的爱,是小朋友之间有好感的一种表示,不是爱情中的“爱”。
当孩子与人发生争执时
理性分析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的原因,适时对孩子进行物权和分享教育,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看浮躁的社会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上所宣扬的阶段观严重地影响了这一代的孩子们,孩子们不再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而是自觉不自觉地逐渐演变成一个自私、虚伪的既得利益者。
教育应该尊重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别
我们既要正视男孩和女孩之间存在的差别,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习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也会扩大或缩小这些差别。
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吗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教育理念是封建思想的育儿观,在当今时代应该坚决摒弃。
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简单地认为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会有负面影响是不正确的,隔代教育也能教出好孩子。
挫折教育是独二代的必修课
对婴幼儿进行挫折教育,逐步提高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利于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录
孩子的成长没有第二次,我们希望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的童年,同时也希望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修正自己的错误。育儿的过程就是孩子与父母共同成长的过程。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让父母有一个无悔的育儿经历,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很久以前一个教育专家问我:“你会当妈妈吗?”他没等我回答自己给出答案:“你从没当过,怎么就会呢?!”是啊,我们其实都是生手,等明白的时候没机会再来一次。我们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吸取的知识,无法分辨对错。所以,当我看到张思莱大夫的新书目录,立刻就有买几本送人的欲望。因为目录里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我能够清楚自信地说——我知道。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泉灵
刚当妈妈头一年里,张医师的书几乎成了我这个新手妈妈的秘籍型育儿宝典。她在书中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己帮助女儿女婿陪伴长外孙铭铭成长,我读着他们一家人每天日常育儿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身临其境地感受张医师诚恳专业的育儿理念,既有西方科学人性化的灵活,又兼顾东方优质传统的精粹,不徐不疾又坚定有力,缓解我初为人母突遇状况的紧张无助,以至于四年后有机缘认识张医师,见到书中的小铭铭,那一刻倍感亲切到几乎落泪。诚挚
荐张思莱医师的新作,与更多妈妈一起亲近正确开放轻松有序的育儿方式。
东方卫视少儿频道著名主持人豆豆姐姐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习惯称呼张思莱医师为“张教授”,虽然张医生并不在学校任教,但我心里觉得这个称谓对她所做的事情而言,特别贴合。教而授之,传道解惑,张医生一直做的就是“教授”的事。她以儿科医生的从业经历,十几年前即开始在论坛上为父母做答疑。她跟新浪育儿的渊源关系比我都要长。张医生还是很“潮”的奶奶,带外孙,玩微博,回答网友问题,传播科学育儿。跟着张医生,我们学习养育小孩,努力做个好父母。
新浪育儿频道执行主编郑先子
……
儿子在北京的持续雾霾中住进了医院,是支原体肺炎。看着他每天10个小时的打点滴,我相当内疚。我认为是我的疏忽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在两周之前,儿子有过一次感冒,我坚信感冒是自愈性疾病,多喝点水也就好了。一周前,他有点咳嗽,我妈让我送他去医院看看,我给我妈看一项专业研究报告,咳嗽也是自愈性疾病,18天就好了。我给儿子煮了点罗汉果水,我妈的意见在她自己看到了新闻中北京儿童医院的盛况而自动放弃了。再然后,儿子的咳嗽的确不那么频繁了,可却突然开始发烧了,说实话,我依然没有太重视,迫于我妈我爸的严峻表情,我答应第二天一早就带他去医院。
大夫才听了听肺,就招呼实习医生:“来,都听一下,典型的肺炎!”我被惊到了,难道不是发烧好几天,上呼吸道顶不住了才肺炎的吗?可这才开始发烧不到16小时啊!医生说:“还有不发烧就肺炎的呢!”
我自以为是的知识结构在瞬间崩塌了。孩子不要过度治疗不要频繁送医院,这一直是我坚持的。可是不发烧就可能肺炎,这在一个娃的时代,谁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呢?
我把我的困扰发上了微博,数千个评论中充满了我这样的焦虑的妈妈。
第二天,专项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是比较难治又爱复发的支原体肺炎,这加重了我的担忧和内疚。我的各种朋友开始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曾经经历的孩子肺炎的种种麻烦,诸如,对药物不敏感啦,打了人体白蛋白才好的啦,后来变成心肌炎啦….总之,如果我不是胆儿大的,就先吓死了。好在,儿子好转恢复的速度很快,6天出院了。后面都是在家的口服药疗程。也还好,这一切都发生在寒假里,没有再并发缺课的烦恼。
儿子所有的口服药疗程、复查都结束了之后,也快开学了。我把儿子的复课证明放进了他的书包,他显示出明显的犹豫。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说:“姥姥姥爷说,不要告诉小朋友我得的是支原体肺炎,不然他们会不理我的……”我的心又痛了一下,不好马上反驳我爸妈的话,只好说我咨询下医生,再给他答案。一会儿,我告诉他:“医生说,你完全不可能传染给别人,所以你放心,同学们不会歧视你的。”儿子长长舒了口气。我想说谎和可能的被孤立都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这是我在2013年的2月经历的事情。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一个教育专家问我的话:“你会当妈妈吗?”。我更记得,他没等我回答自己给出的答案:“你从没当过,怎么就会呢?!”是啊,我们其实都是生手,等明白的时候没机会再来一次。我们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吸取的知识,无法分辨对错。
所以,当我看到张思莱大夫的新书目录,立刻就有买几本送人的欲望。因为目录里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我能够清楚自信地说——我知道。
张泉灵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