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73430
本书对各类电气设备的电气图作了具体分析,通过对电气图的识读、分析,能帮助人们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从而更好地使用、维护这些设备,并在故障出现的时候能够迅速查找出故障的根源,进行维修。
本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常用电气图形符号、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电气图和连接线的表示方法、工厂供电系统电气图、建筑电气安装图、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常用电气控制电路图、电子电路图、逻辑功能图等。
本书适合作为本科、高职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适用于具有一定电工知识的青年电工自学,还可供电气技术人员作参考。
第一章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
第一节 电路图常用文字符号
第二节 常用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第三节 部分新旧电路图形符号对照
第四节 常用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二章 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
第一节 图纸的幅面和分区
第二节 图线、字体及其他
第三节 简图的布局方法
第四节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第五节 电气图常用名词术语
第三章 电气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电气图的分类
第二节 电气图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电气制图与电气图形符号国家标准
第四节 电气识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骤
第四章 电气图和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第一节 电路的多线表示法和单线表示法
第二节 电气元件的集中表示法和分开表示法
第三节 元件接线端子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 连接线的一般表示方法
第五节 元器件触点位置和工作状态表示方法
第六节 导线的识别标记及其标注
第七节 接线文件
第五章 工厂供电系统电气图
第一节 电力输配电系统
第二节 电气主接线的形式
第三节 识读电气主接线图
第六章 建筑电气工程图
第一节 建筑电气工程识图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动力和照明工程图
第三节 防雷和接地平面图
第七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
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图形
第二节 电气控制线路图中基本环节的识读
第三节 学画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图
第四节 电动机控制电路识读实例
第八章 常用电气控制电路图
第一节 电气控制(PLC)系统电路图
第二节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图
第三节 起重设备控制线路图
第九章 电路图
第一节 电路图的绘制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第三节 电路图示例
第十章 电子电路图
第一节 电子电路识图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怎样识读电子电路图
第十一章 逻辑功能图
第一节 逻辑和逻辑功能图
第二节 二进制逻辑单元图形符号及其应用
第三节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 组合逻辑电路部件
第五节 识读集成电路图
第六节 集成电路计数器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种电气设备也随之增加,各种电子电路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看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电气图形是电气技术人员和电工进行技术交流和生产活动的“语言”,是电气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资料,是设计、生产、维修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对电气图的识读、分析,能帮助人们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从而更好地使用、维护这些设备,并在故障出现的时候能够迅速查找出故障的根源,进行维修。
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由于近年来可编程序控制器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增加了相关内容。书中对各类电气设备的电气图做了具体分析,适用于具有一定电工知识的电工爱好者自学,也可作为本、专科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亦可供电气技术人员参考。
识读电气图应掌握以下三点。
(1)结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识读电气图。要想准确、迅速地看懂电气图,必须具备一定的电气制图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结合电气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识读电气图。电路是由各种电气设备、元器件和装置组成的,如生产实际中常见的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等有触点电器组成的控制线路。因此,只有熟悉这些有触点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及其与周围器件的关系以及在整个电路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正确识读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图。
(3)结合典型电路识读电气图。无论电路有多么复杂,都是由典型电路组成、派生的,因此,熟悉各种典型电路,在识读分析时,就可以迅速分清主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主要矛盾,从而达到正确识图的目的。
本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常用电气图形符号、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电气图的基本知识、电气图和连接线的表示方法、工厂供电系统电气图、建筑电气工程图、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常用电气控制电路图、电子电路图、逻辑功能图等。
本书从生产实际出发,从制图与识图的基础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地介绍学看电气图的方法和步骤,内容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兼顾覆盖面,并注意培养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供电气设备维修时参考。
本书由张宪、张大鹏主编,王冠群、李玉轩、孙昱、沈虹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人员还有李振兴、谭振东、赵慧敏、付兰芳、李志勇、赵建辉、林秀珍、安居、何惠英、陈影、范毅军、张淼、胡云鹏等,全书由李良洪、付少波主审。
在编写本书时,引用了一些成功经验和资料,难以一一列举,谨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鉴于实践经验和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