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827565
《正能力十书》套装是撷取古人经典著作的智慧精华,加以翻译,附以古今中外案例,予以评述,在轻松的阅读中掌握成功的密钥。
打开该书,您会轻轻松松地丰富国学知识,提升内在管理气质;合上该书,您会感受到古人伟大的管理智慧,人生经验,犹如醍醐灌顶般通彻明亮。
为官经商之人一般都处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要像弹钢琴一样,在各键的和谐配合中,才能弹出美妙的乐曲。
这意味着为官经商之人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智慧和手腕,宽严并济,
奖惩分明,识人辩物,妥善地区分轻重缓急,抓住重点,找到办事的合适时机,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修身卷 /
001
准则卷
第二 /
025
才能卷
第三 /
055
事上卷
第四 /
081
同僚卷
第五 /
107
忠奸卷
第六 /
139
御下卷
第七 /
167
爱民卷
第八 /
191
清廉卷
第九 /
219
晚节卷
第十 /
245
修身卷
原文
凡欲治人,先须正己。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邑自箴》)
译文
凡是想要治理好民众的人,首先必须要端正自己。孔子说:“统治者自己的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百姓也会服从,做自己应做的事;但如果统治者自己的行为不端正,那么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
解读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当官的人都是有严格要求的,首先要求的就是自身要端正。因为一个官员就是一个榜样,如果这个榜样自身没有一身正气,如何来管理别人、教化别人呢?所以当官者必须要有一身正气。
案例
包拯教子
俗话说,身不正则影子歪,如果一个官员不能自己做出榜样,而希望管理好老百姓,这就如同身歪却要求影子正直一般荒唐。所以,管理者要想管理好百姓,就必须端正好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信赖和支持。
北宋的名臣包拯为官公正清廉,被老百姓尊敬地称为“包青天”。他不仅在官场上清正廉明,对待自己的家人也一样铁面无私。
有一天,包拯去陈州灾区放粮,灾民们纷纷跑来向他告状,而被告正是他的亲人包勉。一问才知,原来包勉在沙县做知县时,私自吞占了救灾粮款而闹出人命。尽管包勉因此而丢了官,但百姓们觉得对他的惩罚太轻了,于是又到包拯那里状告他。
听了百姓们的陈述,包拯非常生气,于是叫人把包勉抓来问罪。包勉很快就招了自己的罪状,不过他也请求包拯能够看在他母亲的分儿上饶他一命,并坚定地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胡作非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了。
包勉拿他的母亲来做挡箭牌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包拯出生后,他的父亲因为觉得他的皮肤实在是太黑了就把他当成了怪胎抛弃了,是他父亲的大哥即包拯大伯又偷偷把他捡了回来。而当时大伯母王凤英生下包勉才一个多月,同时带两个孩子,不仅精力照顾不过来,奶也不够吃。为了养活包拯,王凤英忍痛将自己的儿子寄养到别处,抚养包拯到
7
岁。所以包拯喊伯母叫“嫂娘”。
包勉以为一提母亲,包拯就会心软。可包拯却想:嫂娘一直就教导自己做官要清正,替老百姓干好事,我要是考虑私情而有意包庇,这不符合她的心愿。只要我给她养老送终,嫂娘是不会怪罪的。
但当包勉的母亲听到儿子要被治罪了,一时想不开,心里非常难过。她找到包拯想替包勉求情。包拯诚恳地对她说:“嫂娘,侄子有罪,应当与民同治。如果治了罪,就是出于公心;如果不治罪,那我就是徇私包庇了。嫂娘一向正直,并且一再教育我为官清廉,如果包庇了侄子,叫我以后如何公正地为百姓做事呢?”嫂娘听了,觉得包拯的话很有道理,便擦干了眼泪说:“人家都称你‘包青天’,这是咱家的光荣,你就按法律处置吧。”
为了防止自己的家人子弟再利用权势为己谋私,他还自述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正是靠着自己一生大公无私,清正廉明,才受到百姓的尊敬与爱戴,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原文
治本,君子之身是也。身一也,有化所资以立者,有政所由以成者。化所资立曰德,政所由成曰才。古人推准动化,得此而巳。然古人邈矣,简策有幸存而未泯者,庸可不尽心乎?敬稽经订传,得若干条,列为八目,以备治本之鉴。曰学问、克励、采纳,所以兼乎二者;曰心术、器度、言貌、服御,所以成德;曰才识,所以广才。所世君子,行有几乎此、言有翊乎此者,各附其后。世与有其责者,能条而鉴之,会以平昔所讲澄源立道之功,则古人出治之本,其在我矣。(《牧鉴》)
译文
所谓的治本,就是君子要提升自身的修养。自身修养达到了统一的境界,就具备了教化树立的凭借,就具备了理政成功的根由。教化树立的凭借叫德,理政成功的根由叫才。古人推演出准则感化了天下,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古人离我们很久远了,文字典籍有幸保存下来没有泯灭的,哪能不用心去研读呢?恭敬地对这些经典进行考证修订,得到了若干条,分为八个类别,以备治本的君子借鉴。叫学问、克励、采纳,这是同时用来修养德才二者的;叫心术、器度、言貌、服御,这是用来成就道德的,叫才识,这是用来增长才干的。近代的君子,行为有接近于这些、言论有佐证这些的,都附在后边。
社会上赞许的有责任心的人,能逐条借鉴,结合往日所讲的正本清源树立正道的功劳,那么古人治理国家的根本,恐怕就在于我了。
解读
这里所讲的是当官者应该德才兼备,德和才从哪里来,不是凭空而来的,要从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中得来。对于当前来说,不但要借鉴古代的经验,更要借鉴当代的;不但要借鉴中国的,还要借鉴国外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案例
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
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孤芳自赏是很难实现的,应以人为镜、以史为镜,多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有修养、有能力的人。在历史上,唐太宗正是认真听取谏臣魏徵的话,以古为镜,以人为镜,才能不断审视自己、改正自己,使得自己成为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
有一天,唐太宗去洛阳,途经河南,夜宿显仁宫,大队人马随之安顿下来,当侍女把茶端上来的时候,太宗一看,这些茶盘、茶杯都是几年前来这儿用过的旧银器,心里便非常不高兴,命人把总管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通。
总管心想:贞观初年,皇上您自己节省得很,怎么如今却挑三拣四了呢?尽管他这样想,但还是不得不认错,并赶紧命御厨给皇上的晚餐多加几样海鲜。
到了晚上,当太宗来到餐桌前看了一眼晚餐,又龙颜大怒:“这是怎么回事?海味不见新奇,山珍又少得可怜。总管是怎么办事的,立刻把他贬为百姓!”
第二天,魏徵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来到太宗面前。叙过君臣之礼后,魏徵转入正题:“陛下,臣闻皇上为总管侍奉不好而发脾气,臣以为这是个不好的苗头。”
唐太宗口气生硬地说道:“我大唐国家殷实,多花几个小钱有什么了不起?再说,我可是一国之君啊
!”
魏徵深感唐太宗“当局者迷”,继续说道:“陛下,正因为您是一国之君,所以您一开头,马上上行下效,整个社会就要形成一种奢靡的风气,那就糟了。”
“爱卿,你不要把话说得这么严重。国君就我一人,其他人谁敢向我看齐?”听到这话,魏徵越发感到问题的严重了,他想:皇上经常把隋亡的教训挂在嘴边,何不以此来警策皇上呢?
“陛下,当年隋炀帝巡游,每到一地,就因地方上不献食物或贡物不精而被责罚。如此无限制地追求享受,结果使老百姓负担不起,导致人心思变,江山丢失。皇上怎么能效法隋炀帝呢?”
唐太宗听了,非常震惊:“难道我这样做和隋炀帝没有什么区别吗?”
“是的,陛下!像显仁宫这样的晚餐,如果知足的话,是会感到非常满足的。但如果换作是隋炀帝,即使再多精美的食物,也难填他的欲壑。”唐太宗听了既震惊又感动:“爱卿,如果不是你以隋炀帝来劝说我,我可能到现在都还会执迷不悟啊!”
从此,唐太宗改掉了奢侈的不良习气,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唐太宗正是因为听取了魏徵的建议,吸取隋炀帝亡朝的教训,才能够修身治国,成为受人敬仰的一代明君。
原文
敬者,修身立政之本也。衣冠必正,立动心端,凡一毫谑浪之语,绝口不谈;一毫轻亵之事,绝戒不为;非礼嫌疑之地,绝足不至。虽对门吏,亦如严宾,则心志自定,瞻望自尊,可以远慢辱,可以杜谤议,所谓不怒而民威矣。(《政学录》)
译文
端庄和严肃,这是修养身心、推行政事的根本。穿着、举动都必须端正:不讲一句戏谑放荡的话,不做一点轻佻亵慢的事,不去非礼嫌疑的地方。即使面对属下的小官吏,也像面对尊敬的客人一样,那么心神自然安定,人们的评价自然很高,这样就能够远离他人的轻慢和侮辱,也能够杜绝他人的诽谤和非议,和颜悦色就能使人民感觉到自己的威严。
解读
在强调德和才的同时,更要强调外在的形象和行为。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太严格了,不太适合现在的为官之道了。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防微杜渐的道理。只要从小处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不会在大处出现错误。当然在端庄和严肃的同时,更要有一种为官的从容和和气。
案例
齐桓公礼贤下士
为君者应当品行端正,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但同时对待下属也要和气宽容,招贤纳士,收揽人心,做到礼贤下士,成就霸业方可指日可待。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有个特殊的癖好,非常喜欢穿紫色衣服,上行下效,在齐桓公的影响下整个都城的人都穿上紫色的衣服。越来越多的人穿紫色衣服使得紫衣服极其贵,其他颜色的几匹布都比不上一匹紫色布的价钱。齐桓公对此非常担心,便召见管仲说:“我好穿紫色的衣服,这使紫色的布料很贵,并且整个都城的百姓也跟风穿上紫色衣服,这个风气盛行,我如何是好呢?”
管仲献计说:“想要阻止这种情况办法不是没有,从今往后您每天可以穿其他颜色的衣服,您还可以故意对侍从们说,我很不喜欢紫色衣服的气味。”
听了管仲的建议,只要穿紫色衣服来觐见的人,齐桓公就掩鼻说:“不要过来,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
从这天开始,没有一个侍卫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消息在都城传播很快,到第二天,城中也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有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色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君主的言行穿着是非常趋同的。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
齐桓公礼贤下士的事颇多,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见他一面,便亲自拜见小臣稷,一天之中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跟随他的人说:“您贵为万乘的君主,见一个平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既然没见到就算了吧。”齐桓公很有耐心地说:“不是这样的。那些看不起高官厚禄的士人,当然会轻视他的君主;但是他的君主如果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地位,当然也会轻视士人。即使是小臣稷先生看不起高官厚禄,我又怎敢不把中原霸主的大业放在心上呢?”
五次前去拜访之后终于见到了小臣稷。天下的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之后,纷纷说:“你看,齐桓公对待普通百姓都能够谦虚退让,何况国君呢?”于是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来朝见齐桓公,并为齐桓公的霸业出谋划策。
齐桓公之所以在后来能成为春秋的个霸主,就是因为他求贤若渴,能放下身段,让有贤之士为他所用。
齐桓公的两则故事告诫人们,端正品行,方能上行下效,礼贤下士,方能招纳贤才。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原文
士人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诸弟此时,惟(唯)有识不可骤几,有志有恒,则诸弟勉而已。(《曾国藩家书》)
译文
读书的人就是要有志气,第二要有学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不甘于做地位低微的人;有学识就会知道学问是没有止境的,不敢因为有了一点知识就自我满足;有恒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三者缺一不可。
目前的众位弟子中,只有此学识,但还没达到细微精深的地步,至于志气和恒心,则还需要众位弟子们继续努力。
解读
《曾国藩家书》不但是家教之书,更是为官之书,这里提到的三点,是为官必须要有的,仕途是要向上去的,所以就要有志气。但志大才疏是不能有所作为的,这就要有学识,学识从哪里来?从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来。光有志气和学识,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也终会功亏一篑,因此还要有恒心,所以曾国藩在这里说,有恒心就绝没有办不成的事。
案例
苏秦锥刺股
有理想有志气方可前行;学识渊博,胆识过人方可做强;持之以恒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方可行得远。
战国纵横家苏秦年轻时就立志要出人头地,在乱世中投靠明主做出一番伟业,踌躇满志的他决定去秦国。才继位的秦惠文王接见了苏秦。苏秦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将胸中酝酿已久的策略一一告知,怎知秦惠文王对苏秦的高谈阔论并不感兴趣。秦惠文王的不赏识使得苏秦陷入困境,时间一久,变卖家产后购置的貂皮衣变得破破烂烂,银子花得所剩无几,吃了上顿没下顿,饱尝饥寒交迫之后回到家乡。
走到家门口,老婆瞧见他,看他骨瘦如柴一副穷酸相,摇头叹息,继续织布
,
父母看他满脸尘土、破破烂烂的也懒得理他
,
他央求嫂嫂给他做饭,嫂嫂头都不抬。家人的冷眼,使苏秦心寒也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发誓一定要扬眉吐气。从此之后,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找来古书籍日夜苦读,有时候读累了不知不觉就伏在书案上睡着了。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他想了很多方法。有一次,困得眼睛睁不开就不由自主便伏在书案上,当他要睡着时猛然惊醒——手臂刺了一下。原来书案上的锥子刺了他,他灵机一动:锥刺股(大腿)!只要打瞌睡,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不让自己睡着。
至此之后苏秦的大腿上满是伤口。
苏秦闭关苦心钻研合纵连横之术,苦读期间,苏秦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次好觉
,
他用绳子将头发拴在房梁上 ,
每当打瞌睡的时候 ,
就拿铁锥子刺痛自己。
一年后 ,
苏秦再度出山,前往燕国,提出了强大燕国的策略和六国合纵之术。燕王听从了苏秦的计谋,并且很欣赏苏秦,给予他丰厚的赏赐,苏秦周游列国,各路诸侯怦然心动,趋之若鹜。不久之后,苏秦便得到了六个国家丞相位置。苏秦当丞相
15
年间秦国不敢冒犯其他国家,没有敢踏出函谷关。
苏秦的故事告诉大家,为官者重在志向,就算失势也不可放弃,只有强大自己的学识,坚持不退缩,终有一天会迎来出人头地被重用的时候。
原文
名节之于人,不金币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
,
则何暴不从?何美不附?虽有他美 ,
亦不足赎也。故前辈谓爵禄易得 ,
名节难保。爵禄或失 ,
有时而再来,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矣。(《牧民忠告》)
译文
名誉和节操对于人来说,既使他没有财产,也可以认为他是十分富有的;既使他没有一官半职,也可以认为他是十分尊贵的。士人如果没有了名誉和节操,就好像女人没有了贞操,当邪恶势力得势的时候,他就会倒向邪恶;当正直一方占上风时,他就又急忙依附于正直。这种人即使有其他的优点,也不足以改变他的形象。因此前辈贤臣都认为爵禄容易得到,而名节却难保;爵禄失去之后,还有可能重新得到,但是名节一旦有所亏损,就终身也难以挽回了。
解读
官员作为一种榜样的力量,名声就对他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官员在生活的各个地方都要保守住自己的操守,这是十分难得的。在现在这样一个集体都无操守的年代,如何出淤泥而不染显得特别珍贵,这就需要官员能抵挡住各种诱惑,节制自己的欲望,时刻以一个榜样的力量来要求自己。
案例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混迹于贪污腐败之中而不同流合污,即使失去了荣华富贵,得来的却是传于千古,流芳后世的歌颂。
大诗人、文学家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那时的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但生性淡泊的陶渊明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本怀着“大济苍生”的志向,出任江州祭酒。
公元 405
年秋天,他出任彭泽县县令。这年冬天,浔阳郡太守派督邮刘云到彭泽县检查公务。这位刘云是一个粗俗傲慢的势利小人,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
栽赃陷害。一到彭泽县便命县令陶渊明前去见他,想以此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但陶渊明素来不畏权势,秉性清高,不是那种趋炎附势、奴颜婢膝的人。他很看不起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作威作福的小人,但碍于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命令,不得不去见一见。正当陶渊明准备动身出发时,县吏却拦住他说:“大人,拜见督邮须穿官服,并束上腰带,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否则这个督邮会趁机大作文章,责怪您有失体统,恐怕会不利于大人。”陶渊明一听非常气愤,无奈地叹道:“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索性拿出官印,又写了一封辞官信,随即离开彭泽县回家了。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陶渊明家访问,他对江州刺史送来的米和肉坚拒不收。后来朝庭征召他担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此后,他一边读书作诗,一边耕田种菜,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贫守节的生活。
陶渊明坚守名节,不卑躬屈膝,惺惺作态,他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也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原文
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
,
详处之 ,
必无不中。若先暴怒 ,
只能自害 ,
岂能害人 ,
前辈尝言 :“凡事只怕待。”待者
,
详处之谓也。盖详处之 ,则思虑自出
,
人不能中伤也。(《牧鉴》)
译文
当官的人,应该首先以暴怒为戒。如果有不能承受的事情,要审慎地对待,这样一定没有不能解决的。如果自己首先暴怒,只能害了自己,哪会害了别人呢?前辈曾说过:“凡事只怕待。”这里的“待”,说的就是审慎地对待。如果能审慎地对待,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就出来了,别人就不会中伤你。
解读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修“心”,不能什么都着急,总是发脾气,要在成长中学会制怒。作为一个官员来说,就更是如此。因为官员面对的是公众的利益。这些利益多是纷繁复杂的,如果还时常发脾气,就会做出错误判断,这样就会使事情越来越糟,不但害了自己,更要损害大家的利益。
案例
张飞之死
克制怒气慎重对待一切是成功的基础,客观看待事情,再大的难题也会不攻自破。常言道怒火攻心,攻心则乱,方寸乱则步步乱。
三国时期蜀国张飞性格刚猛,武艺高强,外形剽悍,很讲义气,只听刘备和关羽的命令,脾气极其暴躁,而且嗜酒成性。刘备伐吴的时候,张飞奉刘备的命令带兵去江州会合,还没出发,在阆中镇守时,突然得知他二哥关羽被孙权谋害,张飞为关羽的死悲痛万分,日夜痛哭哀号,泪沾衣襟。
张飞手下的诸位将领看他如此悲伤就以酒劝解,哪想张飞酒醉后,怒气更大,帐上帐下,只要士兵有过失,就鞭打他们,甚至把手下活活打死。
刘备知道后,就劝他,你鞭打士兵,还让这些士兵跟随你左右,早晚都要被他们杀了的。对待士兵,平常应该宽容和气。
为了给关羽报仇雪恨,张飞传令下去,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讨伐东吴。第二天,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进入帐中报告张飞:“白旗白甲,一时置办不齐,希望能宽限几天。”张飞听后大怒,喝道:“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天就赶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的命令!”就让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了你们两个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二人回到营中商议。范疆说:“今日受了刑责,让我们怎么能够筹办?这个张飞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你我都会被杀啊!”张达说:“如果他杀我,不如我先杀他!”范疆说:“只是没有办法走近他。”张达说:“如果张飞就醉在床上,说明我们俩不当死,如果他没有喝醉,说明我们俩当死。”他们二人就按商议好的计策行事。
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酩酊大醉,醉卧纱帐中。范疆、张达二人打探到消息,趁着天黑各自怀里揣着一把锋利的刀,悄悄潜入张飞的帐中,此时的张飞鼾声如雷,哪里知道危险就此降临,这么个大英雄就死在了酒后的鼾声中,稀里糊涂地就被他俩给杀了。取了张飞的首级之后,当晚他们就趁黑夜逃到东吴去了。
张飞表面上是直接死于范、张两人之手,间接与醉酒相关,但实质上他是死在自己手里。酒后无德更是将他性格暴怒的弱点和目中无人、目无法纪的特点,暴露无遗。这些劣迹,刘备也劝过他,可惜的是这些话他都没有放在心上,以致酿成了官逼民反的局面。
原文
君子战虽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
,
而哀为本焉 ;
士虽有学 ,
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 ,
无务丰末 ;
近者不亲 ,
无务来远 ;
亲戚不附 ,
无务外交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
译文
君子作战虽然用阵势,但勇气是根本;办丧事虽然讲礼仪,但哀痛是根本;做官虽然讲才识,但德行是根本。所以立本不牢的,就不要追求繁盛枝节;身边的人不能亲近,就不要追求招徕远方之民;亲戚不能使之归附,就不要追求结纳外人;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终,就不要追求从事多种事业;拿出一件事情尚且弄不明白,就不要追求广见博闻。
解读
这里主要讲的是抓住事情的根本,从小处做起。对于为官的人来说,更要如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看事情要看到根本所在,要抓大放小。但这里的小是相对的,在抓大放小的同时,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事中找到根本所在,这样慢慢积累就能摸到事情的根本,处理事情时一下就会抓住其根本所在。
案例
陈蕃和苏轼的故事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成大事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从根本做起。更要从细节上识人辨人,从小处修炼自己的品德才能。
首先看下东汉陈蕃的故事。
陈蕃,自小就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有一天,他的朋友薛勤来看他,踏入陈蕃的小院,发现他院里肮脏不堪,便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没想到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立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后无言以对。
陈蕃“扫天下”的志向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是从“扫一屋”开始的,做大事者当应从细节做起。
下面再来看看我们宋朝大诗人苏轼的故事。
豪放派大诗人苏轼待人接物虽然粗疏,但他很会从细节上识人。
谢景温和苏轼关系很好,有一次两人外出踏青作诗,正在兴起时,突然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掉到谢景温跟前,谢眉头一皱,一脚就把受伤的小鸟踢开。苏轼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谢景温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让苏轼心凉半截。他想,谢景温这种人一定是那种轻贱生命,为自己的私利出卖朋友的人,不可深交。
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王安石很重用他,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谢知道王安石与苏轼之间有过节之后,为讨好王安石,就诬告苏轼贩卖私盐。
当然,苏轼也经常通过细节看出一个好人来。有一年苏轼在登州做官时,有一个特别啰唆的主簿,每次来报告事情都要绕来绕去,苏轼很反感他。
有一次,主簿又来长篇大论地禀报,苏轼嫌烦,就敷衍他道
:“晚上来吧。”到了晚上主簿单独来了,苏轼正看杜甫的诗,勉强出来见他,就故意问道
:“‘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这‘白鸟’指什么?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吗?”
主簿马上答道:“白鸟,是指蚊蚋之类的虫儿,并非指鸥鹭。以此比喻搜刮民脂民膏的贪赃枉法之徒,看当今天下,清高太少贪官太多啊!”
苏轼本来是想用“白鸟”来嘲讽主簿说话像蚊子苍蝇那样嗡嗡不止,让人烦厌,哪知主簿不但很有学问知道诗句来历,而且心系天下,从此便对他另眼相看,特别厚待他。
从这则“以诗识人”的小事,可以看出苏轼知错就改的品性。苏轼以细节识人,大都无误,是和他自身的言正身端分不开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