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841562
章 刑事诉讼导论
引言
从纠纷解决到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及其渊源
刑事诉讼的目的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刑事诉讼结构章 刑事诉讼导论
引言
从纠纷解决到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及其渊源
刑事诉讼的目的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刑事诉讼结构
刑事诉讼职能
总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主体
引言
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侦查机关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自诉人
被害人
总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制度
引言
制度概述
管辖制度
回避制度
辩护与代理制度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总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四章 刑事证据
引言
刑事证据概述
刑事证据的种类
刑事证据的分类
刑事诉讼证明
刑事证据规则
总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五章 刑事强制措施
……
第六章 立案程序
第七章 侦查程序
第八章 起诉程序
第九章 刑事审判程序概述
第十章 审审判程序
第十一章 第二审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十三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十四章 刑事特别程序(一)
第十五章 刑事特别程序(二)
第十六章 刑事执行程序
结语 回归司法的本质
附录一 中国刑事司法大事记
附录二 刑事诉讼期间一览表
附录三 课堂笔记的方法
附录四 网站推荐
参考书目
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重要手段,刑事司法很难不受关注,其处理的程序和结果,尤其是后者常常会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网络时代,一些大案要案的审理更是容易引发“围观”,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发表看法、展开争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同一案件往往会引发无数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则是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我们既能看到颇为冷静的说理讨论,也能看到各种冷嘲热讽甚至无端谩骂。值得肯定的是,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是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与此同时,我认为能否相对理性地认识、评价刑事司法也颇为重要。毕竟,刑事司法不仅影响个案中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很难想象,一个无序的社会、一个暴力主导的社会会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可能是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客观、冷静地评价中国的刑事司法?如何有效地建构以公正为核心目标的刑事司法?如何在刑事司法中将人权保障与秩序维护有机地协调起来?……而在思考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刑事司法(诉讼)的本质和基本原理,有必要了解我国学者对于刑事司法基础理论的探索与争鸣,有必要了解我国司法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等等。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些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某种困惑,尤其是对那些愿意正视现实并有志于改变未来的人。在此过程中,比较糟糕的状况并不是因为思考而产生困惑,也不是因为感受到改革的困难而迷惘,而是一种无动于衷的态度、一种消极被动的应对。有时候,我们需要积极地思考,而非被动地接受某些概念、理论;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种观念的转变和不断地反思,而非盲目接受某些权威性的见解。
记得何兆武先生曾就“真理”和“国情”的关系做过一个颇为精彩的反思:真理不在于它是不是符合国情。假如它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话,那么要加以改变的是国情,而不是要改变真理。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
对于每个人来说,发现真理将是一个颇为困难的过程,有的时候得经历艰难的思考和 探索。但我认为,这个过程弥足珍贵。康德认为,智慧不是通过一劳永逸地回答了问题而获得的,而是与问题建立起一种深思的、连续的关系。智慧是思考的状态。这其中其实包含了这样的观念,即智慧存在于不确定性之中,寻求真理的过程包含着无尽的探索。如果我们可以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习刑事诉讼法,也许可以实现某种真正的超越。
二
一般认为,要想学好刑事诉讼法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包括优秀的教科书、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卓有成效的引导。相信已有很多人对此展开过探讨甚至争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则是学习的目标,如果仅仅将其设定为掌握基本概念、制度、程序、理论、学说的话,尽管无可厚非,但若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则似乎略有欠缺。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教学中发现,喜欢提问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中所占比例往往很低,而能够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则少之又少,尽管这当中的原因颇为复杂,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学习目标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结合近年来的思考,我认为在刑事诉讼法的学习中可以设定以下四项基础目标。
(一)明变
在学习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本概念、制度等内容外,一个初学者有必要知道诉讼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借助比较法、归纳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来把握其基本要义。这里既可能包含对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制度发展的梳理,也可能是对特定时期的制度发展脉络的探究。这种训练的一个好处在于,可以培养我们的大局观,在拓展视野的同时厘清线索,并能帮助我们在作出判断时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以往单调的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模式。有识之士指出:知识不是力量,知道而无见识,徒增谈资,于世无益,又有什么意思呢?
(二)求实
胡适说,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来看世间的真实现状。在今日看来,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真实现状处于一个混沌复杂的环境之中,有时我们只能看到经过加工的“现状”,如果以此为基础,难免会扭曲我们的判断。借用一句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好的时代,也是坏的时代”,在学习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接触的信息源异常丰富,从而可以发掘各种研究素材,但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源的可靠性则难以保障,真假共存、以假乱真的材料比比皆是且难以辨识,因而作为初学者,不仅要有求实的心态,更要学会掌握求实的方法。
(三)辨因
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务层面的把握,对于原因的关注都至关重要。初学者可能遭遇的困难不是找不到原因(实际上我们可以借助各种专著、论文甚至搜索引擎来寻找各类问题的原因),而是找到的原因过于庞杂,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此时,显然不能照单全收,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再作进一步的分析、思辨甚至调研,从而辨明哪一(几)种原因更具有解释力、说服力。对此,笔者深有体会,记得曾参加过一个关于“刑事错案的防范和纠错机制”的研讨会,在准备发言稿时,我查阅了若干篇研究论文,惊讶地发现我国学者所归纳的错案成因加起来居然有三十多个,尽管很多都很有道理,但如果仔细分析则能发现很多所谓的因果关系都值得推敲、商榷。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原因,可以说寻找原因只是初级阶段,辨明原因才是高级阶段。
(四)评判
如果说“明变”“求实”和“辨因”解决了刑事诉讼法学习中的认识论问题,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即对各种制度、理论、改革创新等作出较为理性的评判,它主要涉及价值论问题。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例如,如何设定合理的评判标准、使用何种评判方法等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更重要的是,任何理论、方法都有特定的适用空间(范围),因而不可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当中还包含了对学生应变能力的要求,即不可僵化地套用一个标准来评判某个问题。
三
回顾自己本科阶段学习法律的经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这就是究竟怎样才能学好中国的法律?摆在自己面前的是浩瀚的法条,略显枯燥的概念、原理、规则等,这着实让人有些伤神。记忆犹新的是,每到考试前夕,大多数同学才会拿起教科书复习迎考,于是教学楼、图书馆的书桌上堆积了各种占位置的教材。当阅读如此被动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从中获得乐趣。更为尴尬的是,好容易打起精神去教室看书,却发现已经没了位子。当然,我也会常常想起教授们的感慨:“你们考完试估计就会扔掉教科书,到那时我教给你们的大概都还给我了。”其实,就算教科书留着,考完试后能剩下些什么,谁能保证呢?
等我毕业从教后,却发现以往的困惑一直挥之不去。当我发现自己的学生依旧遭遇类似的问题时,心中难免有些感慨,但终因能力有限、无力改变现状而颇感惭愧。所幸的是,自己从未放弃思索,依个人之愚见,抛开社会环境问题等宏观现实,从微观上说,目前的法学教育需要进行一些细节上的转型,例如如何真正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思考问题,进而将理论与实践衔接。我觉得,除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实践环节的配合外,还需要在一些基础问题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科书的完善。
在本书的构思和撰写中,我有一个追求,就是希望可以将诉讼理论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阐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线索,激发其思考和研究的兴趣。为此,本书有如下几项尝试:
,将“明变、求实、辨因、评判”这四项目标融入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当中,帮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希望这样可以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思考的兴趣、提升思考的能力。不论这一尝试能否成功,起码它包含了一种追求,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从内心深处希望看到一种学习的改变。
第二,在写作体例上,作者并未完全采用传统的章、节、目的编写方式,而是尽量以问题为中心,希望通过对基本问题的介绍、分析、讨论来揭示刑事诉讼的一般原理和司法实践的现状。同时,为了深化读者的理解、激发其阅读和思考的兴趣,作者在基础内容中适当穿插了“延伸阅读”“延伸思考”“实践关注”等内容,必要时还配上一些图片,做到图文并茂。
第三,注意吸收的研究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的精华,将其融入本书的基 本内容中,供读者了解学术研究的动态。回想起来,这一过程颇为艰辛,笔者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收集、阅读和整理工作。在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不断完善书稿中的相关内容,有时是在午间休息时,有时难免挑灯夜战,于夜深人静时,字斟句酌、上下求索。
当然,这些尝试能否收效还不得而知,不过作为一名作者,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时刻都把读者装在心里的好作者”,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作为自己教学和思考的阶段成果,书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日后再行完善。在将本书呈献给各位读者时,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这里真诚地期待各位的批评指正,欢迎读者来信赐教,我的邮箱是:Procedurezhou@outlook.com。
后,由衷感谢多年来诸多老师、前辈和益友的教诲、关心和鼓励,尤其是我的导师叶青教授、徐永康教授在学术、为人等方面的悉心指点,让我受益无穷,在此深表谢意。
周登谅
2014年8月于华东理工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