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875523
高欢(496—547),小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后以武力拥立孝武帝元修,逐渐掌握大权,成为北魏、东魏权臣。后拥兵自立,成为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该书稿以此为基础,全面展现了这位起于行伍、戎马几十载,*终走上权力*的一代枭雄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以高欢的一生为主线,串联若干历史事件,演绎曲折生动的历史故事,塑造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序 言
读了那么多年的小说之后,终于开始写小说了。
人们对写作,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写作源于兴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有人说,写作基于生活,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表达出来。也有人说,写作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还有人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生命体验。
虽然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一个人开始写作时,一定是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开始。唯其如此,才能在艰辛的写作过程中,做到某种程度的放松。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为一个古典文学专业出身的人,我从历史小说的创作着手,也是自然而然的,毕竟熟读过《资治通鉴》、《史记》等史学典籍,而且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接触到众多名王将相的资料,也从中发现很多精彩绝伦的历史故事。那些既往英雄人物与他们创造的伟业,总在脑海里萦绕不去,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虽然知道自己写的实在不怎么样,但内心一直有种写作的冲动,促使着我提起笔来,去尽力还原那段历史,叙说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努力触碰那个时代的脉博。
《北齐神武帝高欢》是我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取材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以北齐创始人高欢的生平为主线,串联当时主要历史事件,塑造高欢、宇文泰、司马子如、侯景、窦泰、高敖曹等众多历史人物,讲述那段精彩的历史。本书严格遵循艺术的真实,既不哗众取宠,也不虚张声势,保留主要人物与事件的原貌,不事造作的诠释、解读历史大事,又采用小说的表达方式,引领读者细细品味古代英雄们波澜壮阔的一生。当然,为了使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为了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免不了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作一番剪裁和熔铸。
这本书从高欢的青年时期写起,描述这么一个出身贫寒的少年,凭借自己的智慧、胆识和魄力,一步一步走向权臣的过程。高欢作为一代枭雄,毕生都在惊涛骇浪里度过,肯定是豪狠险诈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情味儿,比如发现宇文泰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但仍然给了他逃跑的机会;明知侯景难以驾驭,却不忍先下手将其除掉。正史也称:“(高欢)每获敌国尽节之臣,多不之罪。”高欢这一复杂的性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通过这本书,表现出这一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使读者体会到他的心灵历程与内心世界,进而了解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这部小说的稿子写了大半年,又修改了半年。限于水平,书中肯定还有不少问题,无论内容、风格、写法上都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拓展。在此,也欢迎各界朋友不吝指正。
李志国
2019年6月25日于聊城
公元515年4月的一天早晨,一轮红日自东方冉冉升起。严冬已过,塞外到处显露出春天到来的迹象。广袤的原野上,绿草如茵,百花烂漫,榆叶梅、丁香、真珠穗、马兰苹争奇斗艳。茫茫的戈壁滩上,也零星生长起红柳、胡杨、骆驼刺、麻黄草等耐旱植物,顽强地点染出一抹绿色,使千里戈壁显得不那么峥嵘萧瑟。远方偶有一股旋风卷起,带着一柱黄沙悠悠升空。一只苍鹰穿云破雾,在湛蓝的天上展翅盘旋着。
临近正午时分,平城之外五、六十里处,自北而南,不紧不慢的行来了一队人马。当先一人,约有五十多岁年纪,头戴兜帽,帽檐低垂,直压到了眉毛,露出一张古铜色脸膛,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刻的一般,颌下飘洒着一部黑白相间的长须,身披锦袍,内衬窄袖袷衣,交领左衽,腰束丝绦,脚蹬革靴,手执马鞭,胁下悬刀。这人正是怀朔镇白道村的娄内干,挺直着腰板,骑在一匹大黑马上。那大黑马的四蹄有碗口大小,踏着地上细碎的砂砾,发出“嚓嚓”的声音。娄内干的马后,是一辆四匹马拉的轿式马车,车轮滚滚,向前匀速行驶着。这辆大车做工考究,车辕上包着皮革,车厢外裹着青色锦缎。车门开在车厢之后,上挂着熊皮制成的车帘。车厢的两侧各有一扇小窗,窗帘半掩。车内铺有软垫毛毯,甚是舒适,坐着娄内干的夫人和他的女儿娄昭君。大车的后面,是两辆蓝呢轿式马车,坐了些丫环仆妇。再后面是数十名家丁,各执刀枪,或骑马或步行。原来,娄内干的兄长官拜真定侯,住在平城。这次,娄内干携家人远道而来,是要去看望兄长。
太阳升上中天,地面气温逐渐升高,让人觉得有些暖意。娄内干一行人出了戈壁,又绕过了巍峨的四方山。连日来,四方山上的皑皑积雪开始消融,雪水汇入平城旁边的武州河里。武州河里的坚冰也开始融化,滔滔急流裹挟着磨盘大小的碎冰绕城而过。娄内干一行人沿着武州河向南又行了十几里,眼前不远处就是平城了。那平城方广四十余里,数十年前,还是北魏的都城,历经六帝,极盛时曾达百万人口,端的是“双阙万仞,九衢四达。”今日,娄内干等人到了城下,却见城门紧闭,浑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娄内干勒住坐骑,抬眼向城头望去,见城上旌旗飘扬,隐隐可看到刀枪折射出来的寒光,还有军士在来回走动。娄内干觉得奇怪,回头命家人叫城。一个家人答应一声,一手按着头上的帽子,小跑着来到城下,仰起脸来,对城上喊到:“城上的弟兄,我家娄老爷要进城探视真定侯。请开城放行。”
城上的军兵早就看到娄内干一行人,听到家人叫城,飞跑去禀报守将。平城守将姓段名长,本是怀朔镇的镇将,听说是真定侯的兄弟到了,吩咐军士打开城门,并亲自下城迎接。守门的军士领命,卸下粗大的门闩,将两扇厚重的城门徐徐开启。娄内干催动坐骑,率家人进城,刚走过长长的城门洞,就见段长一身戎装,带着两个军士从城上接了下来。段长素闻娄内干豪富之名,立于道旁,执礼甚恭。娄内干为人倒很谦和,又知段长是本镇的镇将,不肯怠慢,欣然下马,将马缰交与家丁,与段长叙话。娄内干问道:“不知段将军何时调任平城?”段长答道:“倒不是调任。因山贼猖獗,上峰下令关城几天,又调镇军协防。所以我带了几百号弟兄来此守城,过段时间,还要回怀朔。”娄内干道:“原来如此,段将军公忠体国,可是辛苦了。”段长忙谦谢道:“不敢,段某受国厚恩,守城是理所当然。”
娄内干正与段长攀谈,忽见段长身后侍立着一名顶盔挂甲的军士,不觉心中一凛。这名军士有二十岁左右年纪,身高八尺,面色淡黄,双目有棱,神态英武,左手握着腰间的刀柄,右手垂于身侧,站在那里,真有山凝岳峙之势。娄内干一边与段长说话,一边用眼角余光暗自打量着这名军士,心想:“此人年纪虽轻,却是气韵沉雄,目如曜星,当无所不照,是大贵之相。想不到平城居然有这等人物!”娄内干假做不在意的问道:“不知将军身后这位带刀军士来自何处?”段长扭头看了看,回过头来答道:“啊,这人就是你们白道村人氏,名叫高欢,是标下一名镇军,随我来平城驻防的。”娄内干听了,暗暗记在心里,与段长又说了一会儿话,上马拱手而别,携家人自去城南真定侯府。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