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6046682
内容简介
我喜欢读薛晋文的评论,首先是因为其文有生气。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评论已经沦陷在话语的铺张挥霍之中了。且不要说网上各式各样的“粉”们,从自己的“粉”立场出发,只见偶像不见思想的膜拜与呼喊,不过是一种感性喧嚣,算不得评论。另一种文章,则是市场潮汐的应声虫,跟着所谓的票房走,为票房摇旗呐喊,实则市场之奴隶,一副金钱的奴才相。还有一种看起来很学术的评论,却掉进了西方话语的体系中无力自拔,在一堆高大上的概念中推磨,推来推去,还是在概念中打转转,可以说是自娱自乐。
然而,薛晋文的评论不同。他不看市场脸色,也不看西方话语的脸色,而是从实际出发,从艺术价值出发,看艺术究竟给我们提供了什么营养,给时代提供了什么精神,寻求思想和精神,寻求真善美。文以气为主。气,源于思想的价值,没有思想的文章就是一堆词语。思想从哪里来?从大地来,从人民来,从大道来,从正气来。所以坚守大道与正气,文章才生气勃勃。读薛晋文的文章,就常能感受到这种生气与活力。原因就在于,他的评价尺度与艺术标准,是美学的历史的,是大地的时代的。所以,从事文艺评论非有这种大胸襟大气度不可,否则,很容易走向利益主义。
所谓大胸襟大气度,就是全局观。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艺评论必须有广阔的视野,站在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高度看艺术。如果站在一隅,站在片面的立场上,就可能一叶障目,看不到真相。评论的价值就在于客观公正、真知灼见。
薛晋文的文章很具有锋芒。这本集子里,有一大半文章是对文艺界一些低俗现象的批评,甚至有些文章就是直接对具体作品的批评。因为你要对艺术负责,就不能宽容那些低俗的、短视的、无聊的现象或作品泛滥。其实,文艺本身就有针砭时弊的责任,评论更应该担当起褒贬的职责。所以,文艺评论家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素质,敢于发出真声。就这点而言,薛晋文的评论是掷地有声的,是不多见的具有思想锋芒的评论。
薛晋文的评论没有架子,也没有那些所谓专家的腻腻歪歪,总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一气呵成、文采斐然,文气通畅、很痛快。好的评论,不是摆出学术架势吓人,不是掉书袋,不是制造佶屈聱牙的深奥,恰恰相反,深入浅出,平白如话,就像拉家常,拉得入情入理,令人心悦诚服。评论贵在思想与文采相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这一切都来源于气,气盛言宜。
薛晋文是一位青年文艺评论家,路子正,才学高。期待他在文艺评论的路上继续修炼,把步子走得更扎实、更稳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断向高地迈进。
然而,薛晋文的评论不同。他不看市场脸色,也不看西方话语的脸色,而是从实际出发,从艺术价值出发,看艺术究竟给我们提供了什么营养,给时代提供了什么精神,寻求思想和精神,寻求真善美。文以气为主。气,源于思想的价值,没有思想的文章就是一堆词语。思想从哪里来?从大地来,从人民来,从大道来,从正气来。所以坚守大道与正气,文章才生气勃勃。读薛晋文的文章,就常能感受到这种生气与活力。原因就在于,他的评价尺度与艺术标准,是美学的历史的,是大地的时代的。所以,从事文艺评论非有这种大胸襟大气度不可,否则,很容易走向利益主义。
所谓大胸襟大气度,就是全局观。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艺评论必须有广阔的视野,站在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高度看艺术。如果站在一隅,站在片面的立场上,就可能一叶障目,看不到真相。评论的价值就在于客观公正、真知灼见。
薛晋文的文章很具有锋芒。这本集子里,有一大半文章是对文艺界一些低俗现象的批评,甚至有些文章就是直接对具体作品的批评。因为你要对艺术负责,就不能宽容那些低俗的、短视的、无聊的现象或作品泛滥。其实,文艺本身就有针砭时弊的责任,评论更应该担当起褒贬的职责。所以,文艺评论家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素质,敢于发出真声。就这点而言,薛晋文的评论是掷地有声的,是不多见的具有思想锋芒的评论。
薛晋文的评论没有架子,也没有那些所谓专家的腻腻歪歪,总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一气呵成、文采斐然,文气通畅、很痛快。好的评论,不是摆出学术架势吓人,不是掉书袋,不是制造佶屈聱牙的深奥,恰恰相反,深入浅出,平白如话,就像拉家常,拉得入情入理,令人心悦诚服。评论贵在思想与文采相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这一切都来源于气,气盛言宜。
薛晋文是一位青年文艺评论家,路子正,才学高。期待他在文艺评论的路上继续修炼,把步子走得更扎实、更稳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断向高地迈进。
目 录
上编 电影艺术
意味深长的电影:《归来》
非商业电影创作和传播的问题亟待解决
影视创作不可绕开现实独自行走
——从中法合拍电影《夜莺》谈起
《后会无期》与《小时代》的病象
魔幻电影:找准方向方有未来
中国电影如何打动海外观众
《湄公河行动》:成功逆袭绝非偶然
共产党人的精气神辉耀千古
——评新华社微电影《红色气质》
弘扬当代农村电影的文化传统
小人物对大社会的一场体检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
冷静看待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
壮观场面难掩内容苍白
——简评电影《我的战争》
优秀话剧改编电影有喜亦有忧
当下乡土影视创作的问题与出路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从《夏洛特烦恼》和《港囿》谈起
《长城》:一件失魂落魄的金缕玉衣
意味深长的电影:《归来》
非商业电影创作和传播的问题亟待解决
影视创作不可绕开现实独自行走
——从中法合拍电影《夜莺》谈起
《后会无期》与《小时代》的病象
魔幻电影:找准方向方有未来
中国电影如何打动海外观众
《湄公河行动》:成功逆袭绝非偶然
共产党人的精气神辉耀千古
——评新华社微电影《红色气质》
弘扬当代农村电影的文化传统
小人物对大社会的一场体检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
冷静看待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
壮观场面难掩内容苍白
——简评电影《我的战争》
优秀话剧改编电影有喜亦有忧
当下乡土影视创作的问题与出路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从《夏洛特烦恼》和《港囿》谈起
《长城》:一件失魂落魄的金缕玉衣
中编 电视艺术
反思和审视当下改革发展的镜鉴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
雷剧:与电视剧“中国梦”背道而驰
电视荧屏呼唤“真喜剧”
音乐选秀节目要向高标准迈进
马年春晚妙在创新中回归本真
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缠绕
——电视剧《钢的琴》观后
传统戏曲文化的青春之路
在电视媒介与社会生活之间
——以中国电视发展与影响为中心的考察
如何打造更多的《西游记》
电视节目的不雅言论当休矣
电视剧播出新模式将带来新气象
电视剧研究的方法、思想与立场
——曾庆瑞教授访谈录
《国家相册》:光影岁月中升腾的浩然正气
现实主义应是电视剧守正创新的主流
“真喜剧”需拒绝“速成法则”
国产电视剧接受与传播的新特征
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病症何在?
《当家大掌柜》:再现晋商传奇
“中国梦”电视剧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下编 影视文化
附录
在线试读
《镜苑守望:薛晋文影视论集》:
当下部分影视创作存在着绕开现实独自行走的问题,一些作品在缺钙中患上了软骨病,钟情于窥视耳鬓厮磨的原初欲望,崇尚宫廷生活和西方小资情调的所谓品位和浪漫,沉迷于对身体和情欲的透支消费。在审美理想方面低走低落,从初级娱乐开始到低级愚乐结束,让观众沉迷于“温柔富贵乡”中而难以自拔,失去了起码的想象情趣和思考能力,它们经不住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检验,与经典影视相比,根本拿不出手,也站不住脚,更传不下去,我们称之为“软性影视”作品。例如,近热播的《武媚娘传奇》即是典型例证,作品将盛唐气象简化为风花雪月的故事,将王朝的演进简化为宫廷的情欲战争,活活将历史传奇剧拍成了青春偶像剧,与其说观众在欣赏历史故事,不如说在追捧偶像明星,与其说在借助荧屏梦回唐朝,不如说在消费纸醉金迷的奢华与特权。于是,随着“软性影视”作品的泛滥和炒作,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收视环境,像菲利普·弥勒执导的《夜莺》就属于这样的受害者,它是代表2014年度大陆电影冲击奥斯卡奖的作品,但在国内的票房可以用“惨烈”二字形容,它的知名度远不如《武媚娘传奇》叫得响,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在本土遭到了冷遇,而在法国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其中的蹊跷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夜莺》的故事比较简单,爷爷是城市中典型的空巢老人,儿孙对老人如瘟疫般避之不及,他整日与夜莺相依为命,后来,爷爷带着小孙女回老家探家,在辗转返乡后祖孙俩变得难舍难分。貌似简约的故事实则不简单。影片中爷爷遭遇的精神孤独问题是都市现代性的病症之一,也是全球都市生存方式的典型困厄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大家庭因为劳动时空的变化逐渐瓦解,远距离生存方式带来了独生子女建构的袖珍家庭,个体生命的孤独感和空虚感空前加剧,人类对私利得失的计算法则更加敏感,而对于情感的守望和表达却麻木不仁。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空巢老人的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时代问题,由于物质生活的空前改善,物质养老已不再是问题,而精神养老却成为老大难的问题。许多老年人由于独子独女不在身边,每天只能在养花弄草和撩猫逗狗中度过余生,精神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成了稀缺品,无法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对话是人生之悲苦,只能选择和动植物相伴度日。《夜莺》中的爷爷很早就失去了老伴,儿子的生活世界又很难融入,于是夜莺就成了他余生中的伴侣。影片中旁人总说夜莺的叫声很悲伤,与其说动物在悲鸣,不如说它为老人的生存境遇发出了声声叹息。鸟笼中的夜莺其实就是爷爷生存困境的隐喻,象征着现代空巢老人的生存方式与生活烦恼,暗示着他们精神家园的狭窄和憋闷,体现了孤独生命想突围而又无法挣脱的纠结现实。事实上,笼罩在爷爷心头的精神孤独和生存忧伤不是个案,而是一代人的生存困境和命运处境,是我们今天谁都不可否认的时代问题与社会忧伤。《夜莺》中流露的时代忧伤不是为了抱怨和控诉,而是为了对抗人类对亲情的遗忘,为了警醒人们对真感情和真性情的漠视。
《夜莺》不仅仅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独问题,它试图在寻找解决时代问题的方向和出路,力图为突围困境和走出孤独开出一剂艺术药方。从爷爷带孙女返回乡下,一路的贴心交流终修复了家庭几代人隔膜的故事看去,影片具有一种直面人类生存困境的艺术野心和艺术抱负。创作者借助对比蒙太奇,将乡土生活和都市生活的差异内容进行反复呈现,一方面,意在传达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两种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与情感价值的冲突;另一方面,影片仿佛在告诉我们一种时代困厄的解药,乡土文化和都市文化不是对立的,乡土文化中可能孕育着治愈都市病的精神资源,现代都市病可能需要乡土文化去抚慰和安顿。就此而言,乡土文化精神或是民族精神与个体生命的原动力,我们失去了乡土文化精神就失去了个体生命的根脉和重心,重新拥抱乡土精神或是找回本真自我,以及重建生命依托与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
……
当下部分影视创作存在着绕开现实独自行走的问题,一些作品在缺钙中患上了软骨病,钟情于窥视耳鬓厮磨的原初欲望,崇尚宫廷生活和西方小资情调的所谓品位和浪漫,沉迷于对身体和情欲的透支消费。在审美理想方面低走低落,从初级娱乐开始到低级愚乐结束,让观众沉迷于“温柔富贵乡”中而难以自拔,失去了起码的想象情趣和思考能力,它们经不住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检验,与经典影视相比,根本拿不出手,也站不住脚,更传不下去,我们称之为“软性影视”作品。例如,近热播的《武媚娘传奇》即是典型例证,作品将盛唐气象简化为风花雪月的故事,将王朝的演进简化为宫廷的情欲战争,活活将历史传奇剧拍成了青春偶像剧,与其说观众在欣赏历史故事,不如说在追捧偶像明星,与其说在借助荧屏梦回唐朝,不如说在消费纸醉金迷的奢华与特权。于是,随着“软性影视”作品的泛滥和炒作,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收视环境,像菲利普·弥勒执导的《夜莺》就属于这样的受害者,它是代表2014年度大陆电影冲击奥斯卡奖的作品,但在国内的票房可以用“惨烈”二字形容,它的知名度远不如《武媚娘传奇》叫得响,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在本土遭到了冷遇,而在法国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其中的蹊跷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夜莺》的故事比较简单,爷爷是城市中典型的空巢老人,儿孙对老人如瘟疫般避之不及,他整日与夜莺相依为命,后来,爷爷带着小孙女回老家探家,在辗转返乡后祖孙俩变得难舍难分。貌似简约的故事实则不简单。影片中爷爷遭遇的精神孤独问题是都市现代性的病症之一,也是全球都市生存方式的典型困厄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大家庭因为劳动时空的变化逐渐瓦解,远距离生存方式带来了独生子女建构的袖珍家庭,个体生命的孤独感和空虚感空前加剧,人类对私利得失的计算法则更加敏感,而对于情感的守望和表达却麻木不仁。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空巢老人的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时代问题,由于物质生活的空前改善,物质养老已不再是问题,而精神养老却成为老大难的问题。许多老年人由于独子独女不在身边,每天只能在养花弄草和撩猫逗狗中度过余生,精神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成了稀缺品,无法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对话是人生之悲苦,只能选择和动植物相伴度日。《夜莺》中的爷爷很早就失去了老伴,儿子的生活世界又很难融入,于是夜莺就成了他余生中的伴侣。影片中旁人总说夜莺的叫声很悲伤,与其说动物在悲鸣,不如说它为老人的生存境遇发出了声声叹息。鸟笼中的夜莺其实就是爷爷生存困境的隐喻,象征着现代空巢老人的生存方式与生活烦恼,暗示着他们精神家园的狭窄和憋闷,体现了孤独生命想突围而又无法挣脱的纠结现实。事实上,笼罩在爷爷心头的精神孤独和生存忧伤不是个案,而是一代人的生存困境和命运处境,是我们今天谁都不可否认的时代问题与社会忧伤。《夜莺》中流露的时代忧伤不是为了抱怨和控诉,而是为了对抗人类对亲情的遗忘,为了警醒人们对真感情和真性情的漠视。
《夜莺》不仅仅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孤独问题,它试图在寻找解决时代问题的方向和出路,力图为突围困境和走出孤独开出一剂艺术药方。从爷爷带孙女返回乡下,一路的贴心交流终修复了家庭几代人隔膜的故事看去,影片具有一种直面人类生存困境的艺术野心和艺术抱负。创作者借助对比蒙太奇,将乡土生活和都市生活的差异内容进行反复呈现,一方面,意在传达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两种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与情感价值的冲突;另一方面,影片仿佛在告诉我们一种时代困厄的解药,乡土文化和都市文化不是对立的,乡土文化中可能孕育着治愈都市病的精神资源,现代都市病可能需要乡土文化去抚慰和安顿。就此而言,乡土文化精神或是民族精神与个体生命的原动力,我们失去了乡土文化精神就失去了个体生命的根脉和重心,重新拥抱乡土精神或是找回本真自我,以及重建生命依托与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