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150065
- 经济学家张维迎、史晋川、王小鲁诚意推荐
- 不了解草根,就没有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不研究草根,就将迷失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用老百姓关心的经济学,讲好 “我们自己人”的故事
民间经济崛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自然选择与人民群众冲破束缚、努力奋斗的民间选择,也是广大基层干部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的结果。在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之时,理清民间经济的发展逻辑,确定民间经济的法理地位,将会使其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作者出身草根,历四十年之观察思考,以历史变迁的具象事件,以热烈与冷静兼具的情感笔触,以对民生国计的拳拳之心,展现民间经济新面貌。一方面,观草根态——普通劳动者正如何努力奋斗着,察创业故事——深挖民间创业者的真实细节;另一方面,把握历史与未来的脉络,除了带领读者走进民间经济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之外,作者还对“十四五”时期的经济发展作出前瞻性的预判,如乡村振兴的新探索,保持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快,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
第一章 草根生态:小人物的艰辛与活力
的哥故事
菜场人生
小店思考
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如是说
生存和选择
第二章 草根创业:精英式草根与草根式精英的多重面孔
“非专业”的IT创业者
发明新“三无”材料的“禁塑”先行者
老木匠的农家乐
钱塘江畔“捕鱼者”
附:海宁马桥经编园区的政府力量
小的是美好的
民营企业的新时代
第三章 草根摇篮:区域发展中的人与自然
浙江:从积极三角到四大红利
长三角:草根与精英共同走在前列
石家庄:国企的遗憾与等待
山西:内陆山区的发展出路
第四章 草根历程:市场经济“地火”冲天而起
农村、农民与农民工(1967—1977)
浙江所有制改革实录(1978—2000)
浙江民间经济40年
附:不言自明的民间经济认识
中国经济新周期猜想
消费景气时代的来临
第五章 草根建议:“十四五”时期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积极推进乡村重构
努力保持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快
建构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确立减税降费的政策取向
后记
草根崛起是改革开放的恢宏故事。以往被认为是草根出身的人群及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不仅逐渐成为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促进中国经济走向未来的主要力量。
世界现代经济增长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如此庞大的草根群体,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创业创新的巨大洪流之中,演奏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长歌短曲,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发展业绩。
2019,注定是一个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年头。
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综合施策,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在融资方面得到平等待遇,确保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得到切实改善”。
2019年末,文件档次升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简称“28条”。这绝非偶然。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如两个文件所言,民营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初,浙江又一次走在促进民企改革发展前列。浙江省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于 1 月 16 日表决通过了 《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关于促进民企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这既是浙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讲话精神以及贯彻落实中央“28条”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作为民企大省的浙江推进民企制度建设的重大进展,再一次为全国作出表率。
观察草根,就是观察中国经济;促进民企发展,就是促进中国发展。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值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之际,值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之际,谁不了解草根,谁就没有对中国经济的发言权;谁不研究草根,谁就将迷失于未来。
草根的脉搏,草根的生态,草根的故事,在今天的中国决定着你我的生存和更好生存。如果不作深入观察,如果不作深入分析,如果不作深入展示,我们的企业、机构、政府和寻常人,如何采掘其中的金矿,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呢?
本书讲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小人物与小故事,以小见大,折射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变迁。
中国经济的崛起,其实就是草根经济的崛起,这一点永远不要忘记。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维迎
作者眼中的草根就是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本书讲的就是改革开放年代老百姓创业创新的故事。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史晋川
作者在本书中不只讲了很多有趣的草根故事,更有意义的是书中得出的一个核心观点:“政府选择无法代替民间选择。把选择权交给民间,人民群众将自然而然地选择*适合他们当时当地实际的制度方式。”中国四十年改革实践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小鲁
的哥故事
“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此句出自 《新约·马太福音》。太史公也有大致相同的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前句比较文青,后句比较直白。我更喜欢前句,因为我们为钱财奔走的同时,更有着一份不舍的情感。的哥们成天跑在路上,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些。如果将他们追逐的财富单纯理解成世俗的物质,未免太low。那是梦想的焦点,也是小小愿望的结晶。
有自由之心,却无自由之身
2017年春天的西子湖畔。我遇到一位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的哥,曾是当地工厂的中层干部,50多岁,敦厚善良,因为工厂办不下去了才来杭州。对于这位的哥来说,是开出租车的生存方式让他重拾尊严。这位的哥的太太是杭州一家专科医院的护士长,女儿正就读于杭州最好的民办中学。这样的的哥家庭,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他说,虽然太太和女儿不可能回去了,他还是要回牡丹江去照顾双亲的,但会回杭州定居。以前杭州有很多东北的哥,现在少了很多。像这位的哥一样身在他乡而牵挂家人的,应该不会少吧。
我最早记叙的哥的文字是2008年1月的博客文章《垫江的哥》。当时那位被我低估了生存状况的垫江的哥,不到40岁已在杭州买了一手房。他说,年纪大了后还是想回老家,没什么留在杭州的理由。我与垫江的哥聊天时,想当然地觉得这位的哥师傅一定会赞同留在杭州的想法,也是很可笑的。
的哥有自由之心,却无自由之身。他们日复一日、长时间地蜷缩在狭小空间里。一旦放松自己,不拼命载客,收入就会下降。的哥的职业生命是具象化的,汽油在燃烧,车辆在磨损,由此产生的紧迫感,想来寻常人难以体会。
的哥的产权制度与原始人无本质差别
江苏连云港灌南县约40岁的的哥徐师傅自称月入9000元左右,比一般的哥多3000元,每月无休。据一位浙江龙游县的哥所言,一些的哥月入一万多元,我想,徐师傅或许可列入这一档次。1995年,徐师傅和他的太太一起来杭州,先是在工厂打工,2004年开始当的哥。2014年用110万元买了房子,首付70万元。在杭州,大约六成的外地的哥租房住。我问他还回老家吗,“待得下去的话,就不回去了。”徐师傅爽朗地说,显然对杭州颇为满意。
我这时脑子转得飞快。就产权制度等而言,徐师傅的情形与原始人并无本质差异。《澳洲拓殖记》 是最早的一部记录澳大利亚系统史料的书籍。这本书叙述了英国殖民者1788年登陆澳洲植物学湾后看到的原始人的状况。原始人以家庭为单位聚集而居,聚落通常较小,一个住着至少12户人家的村子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居住点。他们用自己制作的小网兜抓鱼,这种单一劳动差不多占了他们的主要时间。这些原始人一打到鱼就放在火上烤,可见其生存之简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