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97600丛书名: 批判传播学·译丛系列
批判传播学译丛。理解互联网历史,预见技术与人性未来。
●一部互联网兴起与发展的编年史与观念史,兼具历史叙述与文献分析。将科学、技术、思想、观念、资本与人在塑造整个现代网络性格中的复杂博弈过程,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打破流行互联网传奇的固有偏见、个人英雄主义与意识形态陷阱,勾画技术爆发时刻的整体图景。
计算机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吗?在争论今天的大数据、云计算将如何改变人类之前,我们更迫切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科学技术的伟大突破、社会革命的风云突变,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吗?人类在那时贡献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理性思辨、科技能力与符号观念环境?
《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是一部关于美国计算机通信的浪漫史,关注社会与政治想象之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密切互动的过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技术并没有固定永恒的本质,资本和权力也没有一劳永逸决定新技术的社会使用的*力量。参与历史进程的形形色色的人,将自己的梦想、愿景和希望,注入对新技术的研发、使用与普及之中,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浪漫主义与资本协商、合作、博弈的痕迹。
《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讨论了互联网的社会建构发展史,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互联网脱胎自20世纪的战争实践活动,一出世便被打上了军事-工业烙印;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兴起,浪漫主义部分重塑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品格;到了20世纪80年代,受到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浪漫化的互联网文化重新被资本收编,业界聚焦于互联网知识产权问题的讨论,实则是文化信念与资本力量在塑造互联网文化过程中的相互博弈。
作者*后的观点认为,文化信念在形塑当代互联网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立的作用,人们对新技术系统的接纳与使用,甚至系统本身的构成,不只受到经济等结构因素影响,同时亦受到文化趋势与信念惯习的影响。因此,新技术及其制度本身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可以被人的观念改变的。
中译本序(吴靖)
致谢
绪论
章 “自我驱动的愉悦”:计算机通信的文化来源
第二章 浪漫主义与计算机:计算机反文化的形成
第三章 被忽视的网络: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第四章 网络与社会想象
第五章 “连线”时刻
第六章 开放源代码、善于表达的程序员和知识产权问题
结论:资本主义、激情与民主
绪论
有些人依然认为理性、技术、现代化,与文化、想象力、自然、表现力,是相互对立,抑或是截然不同的。这本书正是从这一假设介入,以互联网为例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互联网混杂了人类的所有憧憬,既通过明显的方式——比如互联网股市泡沫,也经由更隐微的方式——比如某些层面的互联网技术设计,以及互联网的管控趋势。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与人的渴望,本书将会对它们之间的纠葛予以细致的考察。
以上述这种方式看待互联网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联网台式机并不是20世纪60年代那些大型计算机的直接衍生物,反倒是对它及其所代表力量的一种反抗,而这种反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文化层面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工程师们怀揣着各自不同的构造和使用计算机的想法,凭借着所谓的浪漫主义,为他们不同的设计构建正当理由。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诸如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Brand)、泰德·尼尔森(TedNelson)和史蒂芬·利维(StevenLevy)这些懂行的通俗作者也加入其中,在一幅更加清晰明了的愿景中呈现这些意图。
原始的大型计算机常与一些寻求逃脱人类窘境的错误努力联系在一起,如控制核战争的威胁、打赢越南战争、文秘工作自动化,或者将学校里的孩子们变成勤勉顺从的电子百科全书用户。人们谋划使用计算机控制人类的复杂性,并将其绑定在可预测框架之中,在意识到这些计划之愚笨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计算行为重新阐释为一种表达、探索或艺术形式,将他们自己视为艺术家、反叛者,或两者皆是,并寻找能够强化这一阐释的志同道合的共同体。人们想要表达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想往且需要自发性、创造性、屠龙式英雄主义,而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且未经计划的互动,正好提供了某种诱人的、稳妥可控的不可预见性,可以用来满足这些目的。这就解释了为何我们需要小型而不是大型计算机,为什么需要个人电脑而不是专门的文字处理器,为什么我们需要开放的、“端对端”的互联网而不是公司的专有系统,为什么我们需要在20世纪90年代投资网络公司,为什么我们需要开源软件。我发现这些散乱无章的想法,其实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在很大程度上,统治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新自由主义,与对互联网的浪漫比喻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了重要的集体思想工具,帮助人们打开思考民主的新形式。
所有这些并不仅仅只是由浪漫主义引起的结果。原因很复杂,而且在我看来,在任何情况下总有些东西会触动浪漫主义,而我们将看到,正是浪漫主义与其他趋势相互作用的特定机制,使得浪漫主义能够产生后续影响。但是本书想要说明的是,围绕并塑造我们生活的数字机器,并不是某种科技的必然产物;也不是“它曾被我们误解,然后今天它的真正作用终于被发现”。同时,它也不是“市场”独立运作的结果,书中所描述的大部分情形,买与卖都没起到太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经济与技术因素在互联网的发展中起着不可置疑的作用,但是深层的文化驱动力才是至关重要的:那些沉甸甸的令人难忘的过去,以及人类凝聚在一起的热情,可以清晰地说明这一点。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计算机通信的浪漫史,关注了美国的社会与政治想象之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密切互动的过程,考察了文化是如何影响互联网构建的,以及互联网结构在社会文化与政治思想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制度(institutions)如何思考”的案例研究。《网络效应》探索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通信方式如何在多年的发展中孕育,并聚焦于那些曾影响政策的观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主要被想象成快速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工具,而本书恰恰回溯了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方面:如50年代作为核战的工具,60年代前期则成为试图消除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与混乱的数学手段,60年代后期作为启迪民智的书写阅读工具,70年代作为反文化运动的乐园,80年代成为自由市场优胜劣汰的评价标志,90年代初期成为有待征服的新前沿,以及90年代后期作为试图超越市场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开源乌托邦。本书不仅求证这些不同思想与假设的真实状况——常常是不准确的——而且还关注它们对互联网的形成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确切影响。
一半是历史,一半是政治,斯特里特完整讲述了整个互联网的故事:60年代的发端,90年代的氛围以及当下的机制和观感。不论你是否亲历这场奇异而漫长的旅途,《网络效应》都因其清晰明辨而令人信服。它讲述了共同分享的知识经验、阴差阳错的志趣相投以及潜移默化的造神运动,这些一同塑造了互联网。
——Lisa Gitelman,纽约大学。
《网络效应》对任何一个研究技术社会学的人而言,都是一本物。
——Choice
《网络效应》为我们理解网络技术中的劳动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国际传播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ciation
即便(或说尤其)在面对高科技时,我们也是浪漫主义者。斯特里特如此写道。针对技术与欲望间的相互关联,斯特里特提供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并揭示出,那些对于互联网的相互冲突的看法,与其说反映出某项新技术取得了应有的胜利,不如说塑造了我们是谁、我们会成为谁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Peter Stallybrass,宾夕法尼亚大学
中译本序
吴靖
计算机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吗?它的革命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是人还是计算机自己,决定了革命的方向与成败?这些问题在今天提出来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当我们随时随刻都能在媒体中听到信息与数字技术又产生了伟大的技术突破,科学家、商人、知识分子、政客都在或意气风发,或悲天悯人,或充满忧患地认真讨论人类的未来、人与机器关系的未来,宣称我们站在了历史选择的关口,每向前走一步都会生死攸关的时候,回到(不久前的)历史,从20世纪冷战的高潮中挖掘出计算机、控制论、系统论、人工智能、机器语言学、战略运筹学等等我们今天听起来属于一个遥远逝去的时代,但又几乎在所有概念、理论、细节上都铺垫与决定了今天信息社会样貌与可能的想象边界的技术社会史,就成了一场极其必要的智识活动。在争论今天的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将如何改变人类之前,我们更迫切的问题是,这些所谓人类命运的关口、科学技术的伟大突破、社会革命的风云突变,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吗?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人类在那个时候贡献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理性思辨、科技能力与符号观念环境,参与了上一次的计算机变革?问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有趣的技术社会史操练,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积极地去避免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的历史辩证法,在科技霸权显得无以复加的时代仍旧尝试将人类的未来掌握在人类共同体的手里。
由于笔者对西方广播史有过比较详细的涉猎,发现广播从技术初创到体制化的过程中,都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军方的通讯科技民族主义,以及大众消费社会的需求等社会力量强大的塑造与影响。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即使对无线电技术的社会需求与发达工业化国家有很大的差异,还是在二战后的国际体系中受到西方技术路径的霸权控制,形成了对西方广播模式和制度的路径依赖。与之相类似,计算机与数字传播技术在冷战高潮时期的发展,仍旧延续了技术拓展与人类意图、政治规划和资本欲求之间辩证互动的关系。近年来,一些研究互联网与新信息技术的社会史与文化史的学术著作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文化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想象是如何影响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社会渗透的。弗雷德•特纳(FredTurner)2006年出版的《从反文化到赛博文化:斯图尔特•布兰德,全球网络和数字乌托邦主义的兴起》(FromCounterculturetoCyberculture:StewardBrand,TheWholeEarthNetworkandtheRiseofDigitalUtopianism)就是这样一部具有启发意义的作品。它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从硅谷和传媒行业生长出来的信息技术意见领袖们的话语论述及社会活动,并且探讨他们如何创造性地表达一种能与时代精神相呼应、与主流的情感结构产生共鸣的新技术文化。特纳考察了当代大众文化中对硅谷及IT精英的崇拜,将他们作为反主流文化的、体现自由价值观的、充满个性及创造力的英雄来普遍颂扬。作者指出这种现象有其历史吊诡之处,因为信息技术,比如IBM大型计算机,曾经被反主流文化群体认为是一种对人的工作和生活进行控制及标准化的反动工具,完全与个人自由的社会理想相悖。而这种超级运算机器在今天的文化语汇中,就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如今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去问一个与特纳相同的问题:是什么使得“美丽新世界”式的集权统治的象征——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摇身一变成为反文化、自由文化和反叛文化的标志,并且在今天的又一轮技术、资本与文化的新浪潮中成为时代的宠儿?作者认为,像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Brand)那样从反文化运动中兴起并成为新技术意见领袖的文化中介人代表了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一个特定潮流。主流历史叙事似乎认为,反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反对权威,注重环境保护,为底层群体寻求社会正义,推崇艺术激进主义等观念,是一套相互紧密联系而统一的信念系统,并且由运动的大多数成员所共享。而特纳指出了运动内部的差异性,甚至是矛盾之处。像斯图尔特•布兰德那样的意见领袖促成的反文化版本,通过他所创立的《全球概览》(WholeEarthCatalogue)或《连线》杂志(Wired)之类的传播平台流行开来,体现了以高科技的硅谷为圆心的新一代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男性表达文化反叛及反抗权威的方式——即将大型技术转换成小型的、个人化的工具,并利用它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其目的和功能主要是改变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而不是调动新技术服务于集体行动或者是改变社会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型电脑和迷幻剂、瑜伽、冥想等反文化运动中的流行工具属于一个类别,那就是协助将个体的思维与精神转换到另一个世界的技术手段,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理想的世界。而这种转换取消了人们通过集体行动来改变现实世界的意义与价值。人们只要拥有和使用某种新技术,便立即获得了解放。(Turner,2006)
在引出我们翻译的这本托马斯•斯特里特(ThomasStreeter)的著作《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之前,还需要再简单介绍一下另外一部信息技术史的作品,保罗•爱德华兹(PaulN.Edwards)的《封闭的世界:冷战笼罩下美国的计算机与话语政治》(TheClosedWorld:ComputersandthePoliticsofDiscourseinColdWarAmerica,Edwards,1996)。如果说特纳的著作考察了反文化运动和新的金融资本如何重新定义和利用在军工联合体中产生出来的大型计算机器,这部著作则为我们描述了计算机成为定义20世纪和新时代的核心机器的过程。作者深度进入二战末期至冷战期间美国日益庞大的军事—工业—学术联合体的形成过程和科研理念,描述了在核战争威胁、冷战双方高科技武器对立、大规模自动化武器预警与合理启动需求下,美国的军事科研以打赢冷战阴霾下的系统化战争为主导想象框架,越来越以高度信息化、自动化和排除人的政治与文化介入为研发理念。爱德华兹指出,所谓“封闭世界”,是一种科学文化基于系统论、自动化理论、运筹学、神经语言学等以数学为基础的想象社会运作方式的模型。这种模型希望开发出完美的计算机器,凭借系统内部的自我输入,完成对整个体系信息能力和执行能力的训练,系统越少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越少受到特定情形和主体——比如人——的干扰与输入,就被认为是越可靠的。也就是说,在理想的武器系统设计规划中,人的作用要被减少到小。爱德华兹认为,正是这种通过排除人的伦理和政治抉择,依靠高能量的计算来打赢冷战的狂热,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崛起的基础。他为我们指出了军事工业联合体黑暗的一面,而这一面在大多数涉及早期计算机的讨论中都被太轻易地忽略。并且,当我们在当代的海湾战争和反恐战争中看到高科技、自动化、无人操作的武器在贫穷国家作战时被大量使用,平民伤亡被“理性地”称为“附带伤害”的时候,或者资本精英宣称某些工作必然要被机器替代以增加效率减少失误的时候,应该意识到对于“计算的机器”的社会想象背后,去人性化的权力与控制逻辑并没有随着硅谷新经济的时尚崛起而消退,仍旧构成了当代信息社会得以运作的基础想象架构。
但是,在爱德华兹的“为了控制而生产的机器”和特纳的“自由转喻和服务个体的时尚消费品”之间,计算机的社会使用与文化想象的历史,似乎还缺少许多重要的中间环节。斯特里特的《网络效应》,就是一部试图填补这些中间环节的著作。对于科技成果如何作用于社会,斯特里特提出的问题是,参与其中的科技人员、管理者以及早期使用者,他们的工作体验、社会理想、日常经验,以及所有这些和时代精神的勾连,对于塑造科技的社会文化意涵有什么样的作用?在肯定了爱德华兹强调冷战中的系统论和工具主义意识形态对计算机研发的重要推动作用之后,斯特里特指出《封闭的世界》缺失的部分,是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计算机前工作人群的生命体验:与计算机一起工作的感受,以及各种阐释群体为这种感受所赋予的意义。也就是说,那些在军事工业联合体中工作的科学家、军事人员、管理者、技术人员,那些在大学、出版机构和大公司中早使用学术网络、邮件组和办公系统的知识阶层的人群,那些互联网商业化初期的创业者,以及代商业计算机与网络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开发和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体验和满足,是如何塑造与推动计算机技术向特定的方向发展的?斯特里特将这种主观能动性称为“浪漫主义”,他指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技术并没有固定永恒的本质,资本和权力也并没有一劳永逸决定新技术的社会使用的力量,参与历史进程的形形色色的人们,将自己的梦想、愿景和希望,注入对新技术的研发、使用与普及之中,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浪漫主义与资本协商、合作、博弈的痕迹。
按照大体的时间顺序,斯特里特考察了“准社会主义”的军事—工业联合体制度下的科研自由、游戏与创意,以及知识共享、公共服务理念的产生,早期微型计算机带来的艺术浪漫主义及其与反文化运动的结合,代文档处理系统为文字工作者带来的解放体验,代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漫游与自由链接、沟通的愿景给个体的浪漫主义者带来的狂喜,还有信息经济的兴起为新自由主义的逐利个人主义与市场至上理念重新复兴所提供的肥沃土壤等等。作者试图为我们提供一个文化观念如何在社会结构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推动历史的叙事。这对于习惯于听到科技发展领域个人英雄主义、制度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市场决定论等各种类型的线性历史故事的我们来说,是一个新鲜并且稍显复杂的阅读体验。书里没有怎样的新技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革命性变化那种不容置疑的、营销风格的语言。作者认为大理念——数字民主或者自由创造,艺术的人生或者平等与共享——需要在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使用机器的具体体验中得以表达、呈现、感知与认同。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主体所抱有的理念和愿景,塑造了我们对技术的使用,并且共同实现了技术潜在的社会功能。没有人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用,就不存在技术的社会效果,即“网络效应”。
斯特里特为我们展示了观念在技术史中的能动性。他指出,一项嵌入社会的技术,需要被赋予与主流社会价值观、日常生活以及个人体验相关的意义。换言之,技术必须被所嵌入的人类经验进行文化性地调制。或者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更向前迈进一步,人类的政治规划、社会理想、未来愿景和主张,需要在新技术酝酿、组织研发、社会用途普及的初期阶段,就进行参与、干预和介入。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是有目的的人类劳动的成果,人类的政治讨论与规划,应该内在于,而不是外在于科学技术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之中。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普遍网络通信的时代背景下,对新技术的讨论无法摆脱对人的边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理想社会秩序等的期许和讨论。这,应该是阅读和研究多样的技术社会史对我们当下和未来的意义所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