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033031
这本书对孔子思想的解读,绝非于丹等国内学者可企及,启发我们在西学语境下如何本真理解孔子的思想,澄清很多预设乃至虚设。
作者避开了西方哲学、心理学对孔子的分析工具,呈现出孔子思想的面向。
作品短小,信息庞大,论述紧凑,行文新颖,文笔的文学性很高。中西对比绝妙之处处处可见,比如“用交响乐对比孔子礼乐思想”。
全文对礼、仁、忠、恕、道等概念的探究,对研究者有极大的启发。
本书紧扣《论语》的文本,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论语》中孔子的思想观念,力图呈现孔子的思想特质。作者认为,从心理主义和主体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论语》,是出于西方知识背景的误解,而孔子思想的主旨在于礼仪行为的强调。礼仪是人类经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人性的表现,礼仪的践行可以使人性在社群的整体脉络中趋于完善。而人们纯熟地实践人类社会各种角色所要求的礼仪行为,*终便可以从容中道,使人生焕发出神奇的魅力。圣人境界就是人性在不离凡俗世界的礼仪实践中所透射出的神圣光辉。
致中国读者
序言
第一章 如同神圣礼仪一般的人类社群
第二章 一条没有十字路口的大道
第三章 人格的所在
第四章 传统主义者还是空想家
第五章 孔子的一个比喻:神圣的礼器
关于文本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关于《论语》的三篇论文
《论语》中人性的音乐
《论语》中自我的问题
《论语》如何描绘理想的权威及其作用模式
译后记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人的道德是在人际交往的具体行为中实现的,这些行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模式。这些模式具有某些一般的特征,所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在于“礼”:它们都是“人际性”(12aisn-to-man-ness)的表达,都是相互忠诚和相互尊重的表达。但是,这些模式也是具体的:它们详细地区分和限定礼仪施行的所有组成部分(ritual performanee-repertoires),这便构成了所谓文明的模式,也就是真正人道的婚丧嫁娶和行军征战,以及为君、为父和为人子等等的礼仪节文。然而,人们决不可以被理解成为仅仅是标准化模式的单元,机械地执行服从宇宙法则或社会法律的刻板仪式。他们也不是自足、独立的个体灵魂,碰巧能与一种社会契约相一致。只有当其原始冲动受到“礼”的型塑时,人们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礼”是人的冲动的圆满实现,是人的冲动的文明表达——不是一种剥夺人性或非人性化的形式主义。“礼”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关系的具体的人性化形式。
孔子新颖而创造性的洞见,就是看到了人之存在的这个方面,作为习得的传统和习俗,它的形式是根据一种特别具有启示性的意象“礼”,也就是“神圣性的礼仪”、“神圣化的仪式”,它们存在于孔子之前“礼”这个术语的通常意义之中。
在既经学习熟练的礼仪中,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形式做他所应当做的事情。尽管我们谁也没有强制、逼迫、命令、督促或“做”其他任何使之发生的事情,我的姿态却能够和谐地与你的姿态彼此协调。继而,其他参与者又会顺利地遵循我们的姿态。如果所有的人都“克己复礼”,那么,全部所需要的——紧扣字面的意义来说——就是在恰当礼仪情境中的一种最初的礼仪姿态,从那以后,一切都会依之而“发生”。舜(圣王)采取了什么行为?“他只是‘恭己正南面’而已。”(《卫灵公第十五》第4章)现在,至少让我们详细考察一下神圣礼仪的这种富含启示的意象所强调的行为的鲜明特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