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984093
* 世界那么大,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很多年轻人更是将“烦死了!”“没兴趣!”“不想做!”挂在嘴边。其实,这一切都是无力感造成的!
* 我们明明拥有克服障碍实现梦想的能力,却不愿意尝试,这种心理甚至会支配我们的一生,让我们*终失去生活所有的热情。
* 本书从工作、恋爱、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从自控力、情绪管理、执行力、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方面,从实际案例出发,全方位分析无力感的由来与解决方法。不是心灵鸡汤,却更能治愈人心。
作者通过自己过去10 多年中,从出身的自卑、到追求卓越人生时所面临的挑战中,从工作中的上司、客户、同事,到家庭中的父母、情侣、亲戚,以及日常人际交往中的朋友、对手和陌生人……通过透彻直白的语言,帮助读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以及性格形成中人际互动的心理建构等问题,从丧失生活的信念,身心饱受摧残折磨的体验到重新振作,*终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基础,为我们精心奉献的心灵使用说明书!这绝不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著作,而是一部兼具文学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的治愈系心灵读本。
Part1 别让无力感控制你的人生
如何摆脱焦虑控制,找回内心宁静?
别让童年成为你一生的诅咒
怎样才能拥有自信?
总有刁民想害朕?你想多了
每天,你都有一次重生的机会
Part2 掌控不好情绪,如何掌控人生
你来世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支神奇的特工队
你今天大笑了吗?
情绪低落时,如何保持行动力?
控制愤怒,做一个理性的人
打开心灵枷锁,看更美的风景
Part3 有目标的人,更容易摆脱无力感
赚到多少钱,才有资格快乐?
人生应该做减法
要自由,不要当木偶
忙和累不是人生标配,我们可以带着欢笑前行
悲观的人,也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别骗自己,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
Part 4 越自控越自由
慌乱时刻,保持自己的节奏很重要
你会不会吃掉眼前的棉花糖?
如何治愈“清晨恐惧症”?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你的自控力
别说自己是懒人,你可以很勤奋
允许自己脆弱,哭完了再勇敢地上路
Part 5 克服懒惰,跟拖延症说拜拜
告诉你一个不拖拉的秘诀
偶尔放弃一下也没关系
去做一些你厌恶的事情
对你的“坏习惯”说声谢谢
工作,可以很快乐
Part 6 高效执行是摆脱挫败感的利器
专心打好自己的牌
你看不起的微行动,其实威力巨大
直面挑战,体验高级的快乐
勇往直前,和恐惧面对面作战
放下完美的执念,马上行动
人生主动权,应该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Part 07 只有改变,才能让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生命珍贵,不要轻易放弃
别自卑,活出自己的光彩
放下过去,往前看
只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帮助别人,也是一种自我治疗
多赞美,别在伤口上撒盐
Part 08 先谋生再谋爱
谁说世上没有忘忧草?
学习的最佳时机,在何时?
为自己建立强大的人际关系护城河
为什么非要等着别人来爱?
感情中,别把任何人当成你的唯一
Part 09 心有所向,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世上无难事,要战就战
你可以是自己的主人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轨迹
有一样东西,你永远没办法和别人比较
我们配得上世间的美好
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不要放下野心,我就是要追求逆袭的人生
看似痛苦的试炼往往是伪装的祝福。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 奥斯卡王尔德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康德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奥里森·马登《一生的资本》
别让童年成为你一生的诅咒
豆瓣上有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每天都有人在那儿控诉自己悲惨的童年和可恨的父母。后来,这个小组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还有人专门出书揭秘这个小组。
我去这个小组看过,看帖时,内心无比沉重。发帖的人要么是童年曾被父母毒打,要么是遭受过精神冷暴力。更严重的,还被猥亵、侵犯过。他们的童年生活如同炼狱,他们无处发泄痛苦,只好在网上倾诉。
他们中,有的得了心理疾病,成年后无法正常生活。有人说自己的人生被父母毁了,这辈子注定要活在痛苦之中;还有的人说不想活了,因为童年时父母的虐待让他们的内心缺少阳光。
看到这些控诉,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小时候,父母对我管教得特别严,但凡我做错一点儿事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总免不了一顿打。我曾怨恨过父亲,他给我的童年留下了不少暴力阴影。
记得有一次,我数学考了70分,父亲气得直扇我耳光,把我打得眼冒金星。还有一次,我和姐姐吵架,父亲就拿竹竿打我们的腿,结果我的腿被打得疼了好几天。最伤心的是有一次我被一个男生诬陷,那个男生的妈妈去我家告状,说我把她儿子耳朵拧烂了,父亲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扇了我两个耳光,根本不听我解释。
每每回忆起这些往事,我都很伤心。小时候挨打的经历确实对我有很大影响,以至于到现在我和父亲的关系都很疏远,平时回家也不愿和他说话,甚至见到他便心生恐惧,生怕一不小心做错事又要挨打。
我特别羡慕那些可以在自己父亲面前撒娇的小女孩儿,觉得她们真幸福。而我呢,连在父亲面前表达一下观点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更别提向他撒娇了。
在农村,像我父亲这样的父母太多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时,也会嘱咐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就使劲打”。有个男生跟我说,他小时候曾被父母吊起来打,打得皮开肉绽,最后差点儿昏死过去,他也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
正是因为这些,我从小自卑又敏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别人笑话我,我会难过很久。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事情,不用别人批评我,我会先骂自己一顿。我曾经试图伪装坚强,让自己看起来很阳光,但这似乎更容易暴露我懦弱的内在。
有时候,我觉得我的懦弱跟我的童年有关,每次这样想,心里对父亲的怨恨便会多一分。纠结和怨恨充满了我的内心,我心情沮丧,有时连当下的生活都无法过好。
然而,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会凝视你,当你一直纠结于怨恨时,你会一直心怀怨恨,好像生活在地狱。
不幸福的童年已经存在,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是纠结于过去,陷入痛苦;还是着眼于现在,把以后的人生过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
在我还没有能力跟父亲和解的时候,我选择了远离,默默地增强实力。我不想再纠结于过去,把自己的失败和挫折都归因于童年。抱怨过去,对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帮助。我经常会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借助书中的理论来帮助自己调整心态。
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里谈到了童年问题。他认为,历史并没有那么重要,没有任何实验支持“童年事件会影响成人的人格”这一结论,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过去能决定未来”。
童年时的灾难可能会对一个人成年后的性格有一定影响,但这种情况是少数。童年的不幸不能决定你长大后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较于童年经历,基因对人格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你现在的人格,更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不是你童年的遭遇。至于基因,这不能怪罪你的父母,他们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基因。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沉溺于过去的痛苦了。沉溺于过去,对我们的未来没有任何作用。
童年有“伤”的人,如果不停地撕裂“伤口”,会阻碍“伤口”愈合的速度。
心理学家贝克发现,抑郁症病人每说一次过去,内心的伤口就被拉开一次,病情严重的甚至会自杀。所以,过去的伤心事还是少提为妙,多把注意力放到现在。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放下内心的怨恨,专注于追求未来呢?马丁·塞利格曼在书中给了我们两个建议。
首先是感恩练习。感恩能增加一个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因为它将过去美好的记忆放大了。
感恩练习要经常做,每天晚上临睡前可留五分钟时间写下当天值得感恩的五件事情以及原因,大事小事都可以。当然,也不一定是五件,一件也可以。
我每天都写日记,提醒自己多注意美好的事物。我们不能只看到苦的一面,也要多发现美好。这些美好,是我们生活的希望,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其次是宽恕与遗忘。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宽恕心理学家沃辛顿的宽恕五步骤(REACH)。因为母亲被人杀害,沃辛顿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内心十分痛苦。后来,他选择了宽恕,创造了宽恕五步法。
R :回忆(Recall),尽量以客观的方式去回忆伤痛,不要把对方妖魔化,也不要自怨自艾。如果你要谈论童年往事,不应该只说不好的一面,而应该客观中立。
比如,我在谈论童年时,除了回忆挨打的经历,也应该回忆一下父亲对我的付出和关爱。
小时候,我们村里其他孩子都是在农村上的学。当时,我父亲托人找关系把我送到了县城上学,为此花了不少钱,还承受了不少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因为很多人觉得女孩子读书没什么用,而我的父亲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我考试失败,私自涂改试卷成绩被发现后,父亲鼓励我下次努力。我离开家去异乡读书时,父亲无比担忧,亲手写字条夹在我的作业本里,嘱咐我要做个“有勇有谋的好姑娘”。
我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时,父亲跑前跑后,无比紧张……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我不应该忽略。
E :移情(Empathize),从对方的观点来解释他为什么要伤害你。
我曾站在父亲的立场,思考他打我们的原因。一方面,他的教育观念受老一辈影响,可能根本不知道暴力教育对孩子的伤害,以为打孩子就是对的方法,这是他的局限所在。另一方面,当时我们家里有三个孩子,父亲要养家糊口,压力很大,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不好。
我们长大后,疏离了父亲,他感到非常后悔,还对此进行了反思。
A :利他(Altruistic)。回想一下,我们也曾伤害过别人,而别人选择原谅我们,是他们送给我们的礼物。“施”比“受”更有福,我们能否试着宽恕伤害我们的人,把这宽恕当成礼物送给他们呢?
C :承诺(Commit),承诺自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宽恕对方。沃辛顿会引导当事人签下“宽恕证书”,给加害者写信,宽恕他们,或者是在日记、诗、歌曲中写下宽恕的话语,以达到内心真正的宽恕。
H :保持(Hold),保持宽恕之心。当过去的记忆浮现于脑海中时,不要在其中加入复仇的成分。我们要提醒自己已经原谅了对方,重读宽恕之信。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些宽恕的步骤时,内心是抗拒的,估计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毕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平心静气地宽恕别人。
我们一般的做法是:记着,找机会去报仇!但是,那样会让我们更痛苦,无法过好现在的生活。那样的生活状态,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托雷森曾对宽恕五步骤模式的效果进行过研究,他发现,当人们放下仇恨时,愤怒与紧张就会减少,乐观和健康则会增多。越能真正地宽恕,这种效果就越明显。
如果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宽恕,就不要勉强自己,因为虚假的宽恕起不到任何作用。像我现在,有时候回忆起过去,还是会难过。这时候,我就会转移注意力,放下过去,专注于当前。
童年是否会成为你一生的诅咒其实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只要放下执念,不再把糟糕的现状归因于童年,全力过好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我们终将会获得幸福人生。
我们的生活有两种选择:要么打破诅咒,把注意力放在现在,认真工作、生活,去追求幸福;要么继续陷在痛苦中,让诅咒跟随自己,在哀怨中度过一生。
那么,你选择哪一种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