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65667丛书名: 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经贸类通用系列
内容简介
在本次修订中,我们在保留第三版的主体框架和基本特色的前提下,遵循“理论必需、够用、适用,突出方法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原则,吸收经济理论及实践领域的*成果,对全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主要更新了教材的部分案例,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增删,增加了一些网络时代的新思想、新内容。与其他版本的经济学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体系新颖、能力导向、强调实用、便于自主学习、结构模块化等特点。
本书从适应高职高专教材改革需要出发,以全面反映当代经济理论*内容、用实际案例解决抽象的理论问题为主要特色,努力从方法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内容上,本书较多地介绍了当前经济活动的一些新理论、新发展和新变化,关注那些对未来经济活动具有开拓性、指导性、实用性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阐述,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理解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打破了传统教材的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加以结合,既体现了经济学的理论性、思想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又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改善了解决经济学问题的方法。本书力求在内容上体现职业教育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与教学的规定性,突出职业引导功能;在体系结构上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兼顾学生的认知顺序和技能养成规律,并遵循劳动过程的系统化,符合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在文字表达上语言简练、流畅,图文 并茂,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本书从适应高职高专教材改革需要出发,以全面反映当代经济理论*内容、用实际案例解决抽象的理论问题为主要特色,努力从方法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内容上,本书较多地介绍了当前经济活动的一些新理论、新发展和新变化,关注那些对未来经济活动具有开拓性、指导性、实用性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阐述,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理解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打破了传统教材的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加以结合,既体现了经济学的理论性、思想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又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改善了解决经济学问题的方法。本书力求在内容上体现职业教育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与教学的规定性,突出职业引导功能;在体系结构上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兼顾学生的认知顺序和技能养成规律,并遵循劳动过程的系统化,符合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在文字表达上语言简练、流畅,图文 并茂,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目 录
模块一 经济学概述与市场机制应用
第1章 导论 3
1.1 经济学的含义4
1.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7
1.3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9
1.4 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学十大原理9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8
2.1 需求19
2.2 供给23
2.3 均衡价格27
2.4 弹性理论32
模块二 经济主体1———个体决策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5
3.1 欲望与效用45
3.2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47
3.3 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52
3.4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56
模块三 经济主体2———组织决策
第4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65
4.1 生产与生产函数66 00
4.2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67
4.3 生产要素适组合70
4.4 规模报酬75
第5章 成本理论 80
5.1 成本的含义80
5.2 短期成本分析82
5.3 长期成本分析85
5.4 收益与利润化88
第6章 厂商均衡理论 93
6.1 市场与市场结构94
6.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95
6.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01
6.4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09
6.5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13
第7章 分配理论 119
7.1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19
7.2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125
7.3 平等与效率136
模块四 经济主体3———政府决策
第8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47
8.1 市场失灵148
8.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50
8.3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150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 155
9.1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156
9.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159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64
10.1 国民收入的相关概念及决定164
10.2 简单的国民收入模型165
10.3 IS LM模型177
10.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78
第11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182
11.1 失业理论183
11.2 通货膨胀理论186
11.3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192
第12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197
12.1 经济周期理论199
12.2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205
12.3 经济增长模型209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 214
13.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215
13.2 财政政策———需求管理(一)217
13.3 货币政策———需求管理(二)219
13.4 供给管理政策224
13.5 相机抉择225
附录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234
参考文献239
第1章 导论 3
1.1 经济学的含义4
1.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7
1.3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9
1.4 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学十大原理9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8
2.1 需求19
2.2 供给23
2.3 均衡价格27
2.4 弹性理论32
模块二 经济主体1———个体决策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5
3.1 欲望与效用45
3.2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47
3.3 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52
3.4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56
模块三 经济主体2———组织决策
第4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65
4.1 生产与生产函数66 00
4.2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67
4.3 生产要素适组合70
4.4 规模报酬75
第5章 成本理论 80
5.1 成本的含义80
5.2 短期成本分析82
5.3 长期成本分析85
5.4 收益与利润化88
第6章 厂商均衡理论 93
6.1 市场与市场结构94
6.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95
6.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01
6.4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09
6.5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13
第7章 分配理论 119
7.1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19
7.2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125
7.3 平等与效率136
模块四 经济主体3———政府决策
第8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47
8.1 市场失灵148
8.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50
8.3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150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 155
9.1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156
9.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159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64
10.1 国民收入的相关概念及决定164
10.2 简单的国民收入模型165
10.3 IS LM模型177
10.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78
第11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182
11.1 失业理论183
11.2 通货膨胀理论186
11.3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192
第12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197
12.1 经济周期理论199
12.2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205
12.3 经济增长模型209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 214
13.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215
13.2 财政政策———需求管理(一)217
13.3 货币政策———需求管理(二)219
13.4 供给管理政策224
13.5 相机抉择225
附录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234
参考文献239
在线试读
第1章 导 论
【学习目标】
1.知识学习目标
(1)经济学的含义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生产可能性曲线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2.能力实训目标
(1)对资源稀缺性的理解
(2)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应用
(3)对经济学总体框架的认识
【案例导入】
资 源
在氏族形成之前,人类社会还处于混沌状态。那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本是各种自然资源:阳光,空气,水,绿树,鲜花,各种飞禽走兽以及人类自身的体力等。人类与之发生了紧 密的联系,包括吃、穿、住、行等。步入氏族社会,尤其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伴随着人类社 会形态的成熟和发展,“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全面的扩充。除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还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权利和社会地位等社会资源。后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或层 次都比之前要深刻和复杂得多,而自然资源也因人类的设计和加工,带有不同程度的人文色彩。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不是孤独的,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定要与特定的资源发生直 接或间接的联系。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小至个人,大到民族、国家,都是如此。人类从太阳和地球那里可以得到满足个体生存以及种族维持的足够的,甚至可以说过剩的能量。但是,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制造”出来的。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追求本身会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资源的限制,因而人类就不断地为自己制造出了更多的难题和更大的麻烦,于是又要花力气发展自己以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稀缺性在人类生存的意义上可能不称其为问题,但相对人类的“过度需 求”时,稀缺性的假定无疑是成立的。
问题:
1.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
2.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1.1 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乍一看,经济学的这个起 源似乎有点奇特。但事实上,家庭和经济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一个家庭面临着许多决策。它必须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作为回报,每个家庭成员能得到什么:谁做晚饭?谁洗衣服?谁在晚餐时能多得到一块甜点?谁有权选择看什么电视节目?简言之,家庭必须考虑到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以及稀缺资源在各个成员中的配置。
和家庭一样,一个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决策。一个社会必须决定需要做哪些工作和由谁 做这些工作。社会需要一些人种粮食,另一些人做衣服,还有一些人设计电脑软件。一旦 社会分配人们去做各种工作,它还应该分配人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社会必须决定谁将 吃鱼子酱而谁将吃土豆,还必须决定谁将开保时捷跑车而谁将坐公共汽车。
【学习目标】
1.知识学习目标
(1)经济学的含义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生产可能性曲线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2.能力实训目标
(1)对资源稀缺性的理解
(2)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应用
(3)对经济学总体框架的认识
【案例导入】
资 源
在氏族形成之前,人类社会还处于混沌状态。那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本是各种自然资源:阳光,空气,水,绿树,鲜花,各种飞禽走兽以及人类自身的体力等。人类与之发生了紧 密的联系,包括吃、穿、住、行等。步入氏族社会,尤其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伴随着人类社 会形态的成熟和发展,“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全面的扩充。除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还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权利和社会地位等社会资源。后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或层 次都比之前要深刻和复杂得多,而自然资源也因人类的设计和加工,带有不同程度的人文色彩。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不是孤独的,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定要与特定的资源发生直 接或间接的联系。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小至个人,大到民族、国家,都是如此。人类从太阳和地球那里可以得到满足个体生存以及种族维持的足够的,甚至可以说过剩的能量。但是,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制造”出来的。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追求本身会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资源的限制,因而人类就不断地为自己制造出了更多的难题和更大的麻烦,于是又要花力气发展自己以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稀缺性在人类生存的意义上可能不称其为问题,但相对人类的“过度需 求”时,稀缺性的假定无疑是成立的。
问题:
1.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
2.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1.1 经济学的含义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乍一看,经济学的这个起 源似乎有点奇特。但事实上,家庭和经济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一个家庭面临着许多决策。它必须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作为回报,每个家庭成员能得到什么:谁做晚饭?谁洗衣服?谁在晚餐时能多得到一块甜点?谁有权选择看什么电视节目?简言之,家庭必须考虑到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以及稀缺资源在各个成员中的配置。
和家庭一样,一个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决策。一个社会必须决定需要做哪些工作和由谁 做这些工作。社会需要一些人种粮食,另一些人做衣服,还有一些人设计电脑软件。一旦 社会分配人们去做各种工作,它还应该分配人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社会必须决定谁将 吃鱼子酱而谁将吃土豆,还必须决定谁将开保时捷跑车而谁将坐公共汽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