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81446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翻开本书,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人、谋事、谋天下,更谋百年!
引子:刘伯温的惊世预言
自小神童,学到了多少文韬武略
留给后世子孙的财富
军人世家的铁血基因
不务正业的天才少年
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应试教育也能出人才
官场历练,磨掉了多少少年心性
该来的始终是要来的
光做好人是不够的
辞掉官职出去游历
做官不是自己专长
初掌兵权,遭遇了多少不平之事
方国珍的升迁之道
策略管用才能算好
忠烈之士被下囚笼
纵情山水排遣忧思
打仗之余还要人心
用巧计除掉吴成七
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方向不对,浪费了多少时间精力
大元帝国崩溃前夕
朱重八的参军历程
朱元璋的崛起经历
历史性的擦身而过
写故事书的刘伯温
或许一开始就错了
三足鼎立,淘汰了多少英雄人物
三顾茅庐不可复制
刘伯温的建国方略
陈友谅的登顶之路
张士诚的逆袭之路
穷人看不起叫花子
胜败之间,暗藏了多少谋略算计
大军师的危机应对
龙湾之战的诈降计
军师还会天气预报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最悲不过生离死别
危难之时力挽狂澜
料敌于先胜过硬扛
鄱阳决战,借助了多少地利人和
天子是用来掣肘的
无敌舰队遇上克星
战场上宿命般相遇
自作聪明的陈友谅
不是成魔就是成佛
最终谢幕的陈友谅
文武并进,终结了多少竞争对手
终于轮到了张士诚
张士诚自挂东南枝
大元朝的穷途末路
是时候到方国珍了
拔除最后的钉子户
开国功臣,贡献了多少聪明才智
“神棍”变成御史大人
营建皇宫舍我其谁
制定历法惨遭“退稿”
大明律法的开创者
卫所制度稳定兵权
开科取士注重全面
君臣离心,改变了多少最初情感
朱元璋的心态变化
朝廷斗争需要棋子
抢先牵制淮系集团
君臣离心韬光养晦
好良言被当耳旁风
最后的宿敌终登场
生死博弈,承受了多少刀光剑影
往昔情分所剩无几
君臣论相步步惊心
几乎达到穷途末路
再次惨败无力回天
官越小反而越安全
抽身离去,留下了多少传奇故事
“山中宰相”战战兢兢
胡惟庸的致命一击
再次返京争取主动
一代谋臣人生落幕
不过是一文人而已
他是那个时代顶尖的智者,无论是陈友谅的无敌舰队,还是元帝国的铁骑精锐,在他面前都只有给下跪的份儿,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史的策士排行榜,他也能轻轻松松打进前四强(另外三位是姜子牙、张良、诸葛亮,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是一个政治家,是大明帝国的总设计师,他设计的规章制度为帝国两百多年的有效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连帝国的名字,都是他起的。
他是一个儒生,但他最擅长的是阴阳五行,风水占卜。他“掐指一算”,能知过去和未来;他“夜观星象”,能晓天下大势。你若是问他是不是真的神仙转世,他会一脸神秘,笑而不语。
他是一个文人,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书长期盘踞在明初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强,甚至在他过世之后依然有无数署着他名字的书出现,这些书无一例外都风靡一时,因为他的名字就是畅销的保障。
他是一个建筑师,在他的主持和统筹下,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名城重新焕发出了帝王气象。
他更是一个传说,身前身后,留下了无数靠谱和不靠谱的故事,这些故事直到今天依然在神州大地上流传。
他的名字叫刘基,字伯温,没错,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翻开本书,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人、谋事、谋天下,更谋百年!
天子是用来掣肘的
就在朱元璋如日中天的时候,北方的红巾军正统皇帝韩林儿的日子却越过越衰。经过1358年的几轮严打,韩宋政权基本上是被历史扫进了回收站。
没过几年,韩林儿发现自己就要被彻底删除了,因为张士诚要来清空回收站了。
1363年,已经投降了元王朝的张士诚派遣大将吕珍率军十万攻打安丰,名义上是替元王朝征讨逆贼,实际上是趁火打劫捞现成便宜去了。
自从高邮围城之后,张士诚除了四处捞便宜就没怎么干过正事儿。
韩林儿苦不堪言。本来就已经被元王朝打得只剩下半口气儿,哪里还挡得住张士诚的精锐部队,半个月后,孤城安丰就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没有了粮食,就只能吃人了。现成的死人吃光了,连几个月前埋入地下腐烂了一半的尸体也被挖出来吃了。到后来连尸体都没得吃了,有人甚至发明了挖出井底的泥巴捏成丸子,用人油炸着吃这种“烹饪”方式。
人要绝望到何种境地才能激发出如此恐怖的想象力?
年少的韩林儿从没见过如此惨状,在自己的房间里日夜号哭。当年和韩山童一起创业的刘福通也没有任何办法,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只有南方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元璋正在积极准备与陈友谅决战,收到刘福通的求援信后,他十分震惊。
虽然朱元璋跟韩林儿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至少在名义上,朱元璋还是隶属于红巾军系统,是韩林儿的臣属。而且,在他渡江发展地盘,然后又跟陈友谅、张士诚二人死磕的这几年中,韩宋一直是朱元璋在北方的坚实屏障,一旦安丰沦陷,张士诚就坐拥了淮河南北之地,对朱元璋的威胁十分巨大。
不管是从名义上还是从实际战略价值上,朱元璋都觉得自己应该出兵救援安丰。
刚刚结束丁忧回到南京的刘基旗帜鲜明地反对救援安丰。他回南京本来是来跟陈友谅决战的,可不是来替韩林儿跟张士诚玩命的。所以,在其他谋臣保持沉默的情况下,刘基一一反驳了朱元璋的出兵理由。
刘基首先再一次提出,张士诚是个“器小”的人,只求自保,不会有大作为,他此番攻打安丰就是单纯想扩大地盘,而不是为了实现对朱元璋的战略包围。
接着,他再次强调,陈友谅才是那个最穷凶极恶的敌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背水一战的朱元璋和复仇心切的陈友谅之间的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无法避免的。他指出,一定要坚持“先陈后张,先南后北”的基本策略不动摇,因为事实证明,两线作战、四处树敌的人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作齑粉。更何况陈友谅本来就已经虎视眈眈了,他必然会趁这个时候兴兵来犯!
最后,面对一小撮不明真相的将领(包括朱元璋)提出的“韩林儿是我们名义上的皇帝,岂能见死不救”的疑问,刘基分析道:既然韩林儿是我们“名义上”的皇帝,那我们“名义上”去救他一下就行了,何必真刀真枪地干?
刘基说得天花乱坠,但朱元璋罕见地固执,当场否决了刘基的建议,坚持己见,决定出兵安丰。
这次,刘基也发狠了。
连三年守孝都没守完就巴巴跑回来南京,只为跟陈友谅决一死战,为了这一天我布局了这么多年,不能让一个小小的韩林儿毁掉一切!
他死死拉住朱元璋的衣角,说出了一句本不该放到台面上来说的话:“主公不能出兵!即使安丰丢了,只要韩林儿一死,对我们利大于弊啊!”
朱元璋站住了脚步。虽然他一直没把韩林儿当盘菜,但刘基的话还是震惊了他。
看到朱元璋迟疑,刘基继续说道:“主公想没想过韩林儿这个皇帝一开始的作用?”
只一句话,朱元璋有些开窍了。
元末红巾军最初分为东、西二系,西系的开山祖师是彭莹玉,推徐寿辉为首领,就是天完政权。东系是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韩山童死后,刘福通又物色了韩林儿,建国曰宋,号小明王。因两系的反元目标相同,便合二为一,同尊小明王。
但是,宋和天完的红巾军主力本来并没有互相协调的军事行动,还是“各有其众,各战其地”。而徐寿辉被杀后,西系的红巾军主力为陈友谅所拥有。陈友谅根本没把自己当作红巾军看,所以眼里完全没有韩林儿,韩林儿对其毫无统束之力。而朱元璋另外的敌人张士诚、方国珍不属于红巾军范畴,小明王的存在也并无意义。
“韩林儿本是红巾军的精神领袖。现在徐寿辉已死,淮河地区的红巾军全军覆没,除了你,天下再无响亮的红巾军旗号,那还要这个韩林儿有什么用!”
该说的不该说的,刘基都说了,1363年的朱元璋在政治上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刘基发现讨论战术战略的时候,朱元璋往往一点就透,但是一提起政治,这个人就有点儿愚钝。他研究过朱元璋的发家史,他相信如果自己早几年追随朱元璋,他绝不会允许郭子兴这样的人在朱元璋头上作威作福。
乱世之中,有枪便是草头王,枪杆子里出政权。皇帝有什么用,无非代表了一种话语权而已,用皇帝的名义来挟持各路诸侯,是历代枭雄最得意的公关手段。可是,现在连诸侯都没有了,要皇帝还有什么用?
朱元璋看着刘基,很无语。的确,刘基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无从反驳。跟后来那个杀戮无度的洪武皇帝相比,1363年的朱元璋还是一个讲义气重感情的人(这一点从他对待义父郭子兴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
“韩林儿可以不救,安丰不能不保。”朱元璋最终还是撂下一句话,走了。
刘基顿时明白了,说什么都没用了。他甚至已经猜到了朱元璋的心理,他确实不想背上害死韩林儿的骂名,也不想自己的北方暴露在张士诚的锋芒下,但是朱元璋真正愤怒的是这几年来张士诚一直像赶不走的绿头苍蝇一样在耳边嗡嗡叫,咬不死人,却能烦死人。
朱元璋对张士诚已经同样忍无可忍了。
1363年三月,朱元璋以徐达、常遇春为先锋,亲率大军救援安丰。
朱元璋倾巢而出,南京空虚。刘基时刻关注着身在武昌的陈友谅,让人意外的是,陈友谅居然丝毫没有动静。所有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只有刘基越想越心惊。
陈友谅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他不会错过战机。他之所以等待,是在等待更好的战机。陈友谅就像一个引弓不发的杀手,弓拉得越满,箭的杀伤力越大。
而在北线战场上,朱元璋发现自己悲剧了。
等大军赶到安丰的时候,安丰城已经破了,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击溃了吕珍的大军后,韩林儿被救了回来。
该来的不来,该走的不走,咋什么破事儿都让我碰上了?抓狂中的朱元璋把气都撒到了张士诚的身上:如果不是你这个私盐贩子上蹿下跳,我怎么会遇到这么尴尬的事情!盛怒之下,朱元璋做出了这一个月来第二个错误的决策:进攻庐州。
庐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攻下了庐州,朱元璋就可以打开通往张士诚老巢的一条通道,扼住张士诚的咽喉。如此重要的地方,张士诚自然会派遣重兵把守。
朱元璋再次被自己的情绪控制,至于先陈后张的策略,已经被彻底抛在了脑后。
这一次,连徐达都开始反对了。真正的敌人是陈友谅,而不是张士诚。如果说救援安丰还勉强有理由,那打庐州就纯粹是胡搅蛮缠了。但心烦意乱的朱元璋根本听不进去这些。他出兵这么久陈友谅都没有动静,他相信,陈友谅已经被自己打怕了,此刻正躲在武昌看着地图畏首畏尾地犹豫要不要出兵。
“等陈友谅这个窝囊废回过神来,我早就打下庐州回南京了。”朱元璋是这么想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