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711452
本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对2020年之后新阶段的“财政改革与发展”连续3年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一个面向现代化新征程的财税制度与改革框架。该研究对财税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政策部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制度历经多轮改革,目前现代财税制度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相较于我国现代化新征程和数字时代发展新要求,财税现代化改革仍然在路上。本书聚焦2020年之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需要,针对政府收入体系、税收制度、财政支出结构、预算管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提出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科学完整的现代财税制度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为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 录
总论篇
总报告一
面向现代化的财税改革
一、面向现代化的财税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二、财税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三、当前财政运行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
四、面向现代化的财税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支柱
五、近期改革重点和突破口
总报告二
重整政府收入体系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一、政府收入的概念
二、现代政府收入的主要特点
三、近年来我国政府收入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建设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收入体系
五、建设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收入体系的主要政策建议
财政收入制度改革篇
专题报告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发展沿革与现状
一、我国政府收入体系演变的基本脉络
二、税收收入的演变及现状
三、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演变及现状
四、国有资产收入的演变及现状
五、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演变及现状
六、债务收入的发展和现状
专题报告二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国际比较研究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
二、不同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比较
三、不同国家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比较
四、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的政府收入情况
专题报告三
经合组织国家的政府收入体系比较研究
一、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收入的总体水平
二、经合组织国家政府收入的构成
三、近年来经合组织国家税收改革的趋势
四、对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启示
专题报告四
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形态
一、总目标:建设“法律完备、结构简单、税源稳定、激励相容”的现代政府收入制度
二、面向现代化的我国政府收入体系的主要构成
专题报告五
推进我国税收体系现代化
一、我国税制改革进程回顾
二、我国税制改革的现状
三、税收体系现代化的内涵与改革方向
四、近期推进税收体系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六
深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改革
一、文献综述
二、深化行政事业性收费分类管理的重大意义
三、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现状分析
四、收费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五、深化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理论框架
六、对现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重新分类
七、深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改革的主要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七
推进社会保险收入管理现代化
一、我国社会保险收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二、日本公共养老金的财务验证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三、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专题报告八
加快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收入管理现代化
一、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收入现状及支持政府收入增加的意义
二、推进并实现我国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收入管理现代化
三、加快国有资产资本化进程并不断提高国有资产资本化率
四、细化国有企业红利征缴的分类及部分类别提高征缴比例
五、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向一般公共预算与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的划转力度
专题报告九
推进政府性基金收入管理改革
一、我国政府性基金的前世今生
二、对我国政府性基金的重新分类
三、政府性基金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以民航为例
四、分类整顿我国政府性基金的主要政策建议
财政支出结构的镜鉴与改革篇
专题报告十
财政支出结构相关理论综述
一、财政支出规模相关理论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分类
三、财政支出结构相关理论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结构演进的规律
专题报告十一
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二、英国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三、德国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四、日本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专题报告十二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历程与改革建议
一、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
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四、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效果评估
五、财政可持续性分析
六、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基于国内外经验的启示和建议
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改革篇
专题报告十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税收改革的历程与主要成效
一、财政税收改革的背景和历程
二、财政税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财政税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专题报告十四
优化央地收入分配关系
一、我国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优化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关系的目标
三、优化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关系的基本设想
专题报告十五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步入“全面铺开”新阶段
二、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利条件和挑战
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专题报告十六
深化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
一、财政透明的概念、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提高财政透明度的探索历程和现实不足
三、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国际经验
四、对我国未来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建议
专题报告十七
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PPP运行情况和效果
二、推进PPP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三、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十八
我国省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效力评估
一、评估对象
二、评估内容
三、评估结论和政策建议
专题报告十九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事业的核心制度安排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现状
三、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
四、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前 言
长期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致力于服务中央宏观决策,研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财政、货币等宏观调控政策,研究财税制度和改革,研究支持宏观决策的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模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17年起,宏观经济研究部连续三年将财政改革与发展作为重点课题,组织人力进行了集中研究。现在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宏观经济研究部连续三年研究的主要成果。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远可溯至鸦片战争以前,近可聚焦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财政建设目标从公共财政模式切换到现代财政制度,因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一般认为,现代财政制度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二是要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三是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经过各方的艰苦努力,以上三个方面的财税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有望基本建成。
2020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020年之后,我国财税改革应如何深入?其主要取向是什么?基本任务有哪些?……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书主要面向2020年之后新阶段的财税改革。我们认为,在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之后,仍然要继续以“现代化”作为引领和基本取向,拓宽现代财政制度的范围,提高现代财政制度的质量。这是因为,尽管学界对于“现代”“现代化”的概念理解各不相同,但如果从提取最大公约数的角度看,“现代化”是一个持续进步的、不可逆转的进化过程,体现了为未来而生、向未来而“新”、未来已来的精神实质。面向现代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与现实的方式,更把我们生存与奋斗的意义同时纳入时间的轨道、时代的位置和未来的目标之中。以此而言,财税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一样,是对新发展阶段的适应性战略调整,同时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不断改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全书分为总论和三个篇章。总论部分集中阐述了我们对于财政现代化的有关理解,即“到2035年,基本建成适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符合法治、公平、促进竞争、国家能力、可持续以及善治原则的财政税收体系,使这一财政税收体系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力工具”,初步提出了一个面向现代化新征程的财税制度与改革框架。
第一篇是“财政收入制度改革”,其中包括8个专题研究。我们的基本观点是,一个现代化的财政收入体系不应当仅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而应当包括税收、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资源)、社会保险等所有与政府公权力相关的收入,即“政府收入”。这一收入体系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6个字,即“法律完备、结构简单、税源稳定、激励相容”。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形成控制社会总负担的刚性约束机制,要按税、费、租、价对现有政府收入体系进行重整,先“各归其道”,再“各归其管”,分别整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税、费、租、价并行但相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政府收入格局。
第二篇是“财政支出结构的镜鉴与改革”,其中既有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比较分析,也有对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专题研究。主要观点是:为了财政可持续发展,需要控制好财政支出过快增长的势头,同时应加快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低效投资和企业补贴,保持合理水平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加强科学技术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入,要减少财政补贴的惯性,增强财政补贴的收放自如程度,使有限的财政补贴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篇是“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改革”。这部分内容涉及众多当前比较热门的财政改革议题,如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财政透明度建设、PPP、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等。与常规的财政研究有所不同的是,这部分内容基于宏观经济研究部相关人员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研究与长期跟踪,因此其视角与研究结论更多地体现出宏观和整体特征。
本书的主要作者均为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人员,包括陈昌盛、冯俏彬、魏加宁、许伟、张俊伟、戴慧、王莹莹、江宇、兰宗敏、李承健、杨光普、雷潇雨、范建军等。部分研究助理也参与了本书的写作,包括唐滔、陈凯、秦韶聪、孙萌、霍德鑫、胡坤、钟佳睿、姜茗予、张励洁、朱一凡、贾宇宁、孙天琪等。在此特别致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文宗渝研究员,他应邀协助我们完成了国有资本收入管理部分的研究。冯俏彬、李承健、陈凯等承担了本书的编辑工作,王莹莹负责与中国发展出版社的沟通协调,中国发展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专业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所涉及议题众多,所牵涉的领域宽广,引出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很多均涉及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相对于此,本书的研究虽然秉持“现代性”“前沿性”的意图,但一些研究结论可能仍然是阶段性的、不完全成熟的。之所以不揣冒昧将其结集出版,主要意图是抛砖引玉,期望通过本书进一步聚焦社会各方面对于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关注,并共同致力于我国财政现代化的相关研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