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405672
编辑推荐
晚清时期,中国人走出国门,走进西方世界。他们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所见的西方新事物,将行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感写入游记中,认识虽不深刻,但迈出了更积极的文化交流和更深入的自我反思的*步。这些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从比较的角度,借助西方文化的“他山之石”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根深蒂固的“夷夏之辨”和民族自尊心理依然存在,折射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心态:貌似骄傲,实则自卑;看似自信,实则忧虑。这正是晚清中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的真实写照。
内容简介
晚清时期,中国人走出国门,走进西方世界。他们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所见的西方新事物,将行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感写入游记中,认识虽不深刻,但迈出了更积极的文化交流和更深入的自我反思的步。这些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从比较的角度,借助西方文化的“他山之石”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根深蒂固的“夷夏之辨”和民族自尊心理依然存在,折射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心态:貌似骄傲,实则自卑;看似自信,实则忧虑。这正是晚清中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的真实写照。
目 录
前言
章 绪言
一、19世纪中叶前中国人对欧美等外部世界的总体认识
1.先秦至明代前期
2.明代中后期至19世纪中期
二、晚清中国人欧美游记
1.游记的分类与历史意义
2.关于《走向世界丛书》
3.本选题的确立
三、晚清中国人欧美游记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近几十年来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
2.海外学界的相关研究
四、本书的基本思路、研究资料与方法
1.本书的基本思路
2.本书的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二章 “无事不与中国反”
一、日常生活
1.衣着饮食的文化差异
2.阴阳风水的选择
3.避讳与直呼其名
二、家庭人伦
1.上待父母先人
2.下对子孙后代
三、中西绘画
1.对西方绘画的重新认识
2.中西绘画的虚与实
第三章 “游必有福”
一、欧美国家的新认识
1.从“蛮夷之国”到“未可以匈奴回纥视之”
2.从“犬羊之性”到“和美之意”
二、中西女性的不同形象和地位
1.西方的“女重于男”和中国的男尊女卑
2.女性作用和“族姓之辨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西方事物
1.西方元素与中国印记
2.中国印记背后的文化心理
第四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1.中国重农抑商与西方以商立国
2.封建宗法对商业的影响
二、中西教育
……
第五章 “用夏变夷”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前 言
19世纪后期,晚清部分中国人走出国门进入西方世界,他们将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入游记中,其欧美游记充分体现了近代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过程。
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物质层面,也体现在家庭人伦、绘画审美等诸多精神层面,“无事不与中国反”是晚清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直接的感受。在跨文化交流中,西方国家一些野蛮、神秘的印象逐渐被改变,原来的“蛮夷之国”变成了“未可以匈奴回纥视之”的文明国家,国民具“和美之意”,西方女性的社会作用也令他们颇为关注。近代这批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西方所见的新事物,认识虽不深刻,但迈出了转向更积极的跨文化交流和更深入的自我反思的步。
这批身处异域的中国人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从比较的角度,借助西方文化的“他山之石”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批评“重农抑商”思想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指出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法律无法体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传统文化中厚古薄今的思想使个体的价值和创造性无法得到保护和激发。他们批评传统教育制度和科举制,认为它们培养出的大多是无法应对变化时局的庸才,主张学习西方近代教育,培育出既可坐而言又可起而行的实用人才。
与前人以及同时代国内大多文人士大夫相比,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内心根深蒂固的“夷夏之辨”和民族自尊心理依然存在。他们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导西学之先”,固守和延续“西学中源说”,对“儒教西传”持乐观态度。他们的思想变化和意识形态集中地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复杂心理:一方面是对西方社会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国民素质的羡慕,另一方面是对西方文明与宗教伪善、家庭人伦缺失的鄙视。其中也折射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心态:貌似骄傲,实则带着自卑;看似自信,实则带着忧虑。
晚清中国人欧美游记中的跨文化交流感受和体验启示我们:对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持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要认识到它在历史传承和民族延续中的重要作用,又要警惕其消极因素的阻碍作用;仅谈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在开放与交流中辩证、理性地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
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物质层面,也体现在家庭人伦、绘画审美等诸多精神层面,“无事不与中国反”是晚清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直接的感受。在跨文化交流中,西方国家一些野蛮、神秘的印象逐渐被改变,原来的“蛮夷之国”变成了“未可以匈奴回纥视之”的文明国家,国民具“和美之意”,西方女性的社会作用也令他们颇为关注。近代这批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西方所见的新事物,认识虽不深刻,但迈出了转向更积极的跨文化交流和更深入的自我反思的步。
这批身处异域的中国人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从比较的角度,借助西方文化的“他山之石”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批评“重农抑商”思想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指出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法律无法体现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传统文化中厚古薄今的思想使个体的价值和创造性无法得到保护和激发。他们批评传统教育制度和科举制,认为它们培养出的大多是无法应对变化时局的庸才,主张学习西方近代教育,培育出既可坐而言又可起而行的实用人才。
与前人以及同时代国内大多文人士大夫相比,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内心根深蒂固的“夷夏之辨”和民族自尊心理依然存在。他们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导西学之先”,固守和延续“西学中源说”,对“儒教西传”持乐观态度。他们的思想变化和意识形态集中地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复杂心理:一方面是对西方社会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国民素质的羡慕,另一方面是对西方文明与宗教伪善、家庭人伦缺失的鄙视。其中也折射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心态:貌似骄傲,实则带着自卑;看似自信,实则带着忧虑。
晚清中国人欧美游记中的跨文化交流感受和体验启示我们:对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持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要认识到它在历史传承和民族延续中的重要作用,又要警惕其消极因素的阻碍作用;仅谈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在开放与交流中辩证、理性地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
在线试读
《跨文化视野下:晚清中国人欧美游记研究》:
2.中国印记背后的文化心理
晚清国人欧美游记中的中西对比大多具有形似而神不似的特点,譬如缠足和束胸,虽然在摧残女性身体上有相似性,但其社会功能和产生的后果有所不同:缠足禁锢了女性的人身自由,使女性无法走出家门,只能待在家庭中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对女性的心理也造成巨大的影响;束胸的女性更多的是为了走进社会、参与社交,并在社交中既迎合男性的审美观,又彰显自身的阶层和身份,获得同性的羡慕和自我虚荣心的满足。西方的学位授予与中国的科举制貌似相同,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西方的学位授予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与西方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密切相关,所包含的学科门类多样广泛,而在中国古代科举制中脱颖而出,终位列翰林的人,无论其学识有多大的差距,其知识范畴基本离不开传统儒家思想,他们纵论古今、经国安邦的主要依据离不开儒家经典的范畴。西方的电线、电报被看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千里眼、顺风耳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却不被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理解和探究。同样,用中国古代神话和传奇故事来解读欧洲戏剧中的故事情节,虽然读起来令人感觉亲切,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欧洲戏剧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的展现依托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声、光、电等种种科技成果。中国神话传说象征的是静态的、过去的历史,欧洲戏剧背后隐喻的是动态的现实,它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进。
他们这种比较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模糊的认识和强烈的中国文化自我意识。由于此前中西方长期隔阂,加上语言不同、习俗差异、中国人知识结构欠缺,这批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不可能有完全客观、正确的理解,大多数人只关注外在或物质层面的东西。这是人们初步接触外国文化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在其他时代、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也会发生,几乎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①由于知识的欠缺,他们只能基于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旧有的知识体系去认识从未接触过的异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元素都被标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他们关注的实则并非西方文化,而是通过其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面对社会进步、物质丰富、技术先进的西方世界,这些中国传统文人心态复杂:既有羡慕渴望,也有焦虑失落,但更多的还是文化上的自尊和自卫心理。无论是与私人图书馆类似的天一阁,演绎着欧洲戏剧故事的嫦娥、龙王,还是同样摧残女性身心的缠足、束胸,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是相同的:大清帝国的国力虽然衰弱了,战事中虽然落败了,但是中国依然有着不逊于西方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诸多方面在中国早就有过相似或相近的,中华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体现出了道德上的优势。
……
2.中国印记背后的文化心理
晚清国人欧美游记中的中西对比大多具有形似而神不似的特点,譬如缠足和束胸,虽然在摧残女性身体上有相似性,但其社会功能和产生的后果有所不同:缠足禁锢了女性的人身自由,使女性无法走出家门,只能待在家庭中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对女性的心理也造成巨大的影响;束胸的女性更多的是为了走进社会、参与社交,并在社交中既迎合男性的审美观,又彰显自身的阶层和身份,获得同性的羡慕和自我虚荣心的满足。西方的学位授予与中国的科举制貌似相同,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西方的学位授予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与西方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密切相关,所包含的学科门类多样广泛,而在中国古代科举制中脱颖而出,终位列翰林的人,无论其学识有多大的差距,其知识范畴基本离不开传统儒家思想,他们纵论古今、经国安邦的主要依据离不开儒家经典的范畴。西方的电线、电报被看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千里眼、顺风耳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却不被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理解和探究。同样,用中国古代神话和传奇故事来解读欧洲戏剧中的故事情节,虽然读起来令人感觉亲切,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后人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欧洲戏剧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的展现依托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声、光、电等种种科技成果。中国神话传说象征的是静态的、过去的历史,欧洲戏剧背后隐喻的是动态的现实,它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进。
他们这种比较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模糊的认识和强烈的中国文化自我意识。由于此前中西方长期隔阂,加上语言不同、习俗差异、中国人知识结构欠缺,这批早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不可能有完全客观、正确的理解,大多数人只关注外在或物质层面的东西。这是人们初步接触外国文化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在其他时代、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也会发生,几乎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①由于知识的欠缺,他们只能基于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旧有的知识体系去认识从未接触过的异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元素都被标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他们关注的实则并非西方文化,而是通过其所反映出的中国文化。面对社会进步、物质丰富、技术先进的西方世界,这些中国传统文人心态复杂:既有羡慕渴望,也有焦虑失落,但更多的还是文化上的自尊和自卫心理。无论是与私人图书馆类似的天一阁,演绎着欧洲戏剧故事的嫦娥、龙王,还是同样摧残女性身心的缠足、束胸,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是相同的:大清帝国的国力虽然衰弱了,战事中虽然落败了,但是中国依然有着不逊于西方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诸多方面在中国早就有过相似或相近的,中华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体现出了道德上的优势。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