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5988825丛书名: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诸子百家卷
内容简介
《三十六计》的内容看似简单,然其内容却非常丰富。兵学经典《孙子兵法》,也只专论十三个问题,而《三十六计》所讲的却是三十六个专题。大体而言,第一套“胜战计”是强势一方取胜的谋略,第二套“敌战计”是敌我力量相当时取胜的谋略,第三套“攻战计”是两军对垒时互相攻战的谋略,第四套“混战计”是局势不明时取胜的谋略,第五套“并战计”是为了取胜结盟拉友的谋略,第六套“败战计”是敌强我弱时以柔克刚的谋略。这六套计谋组合为一大套计谋,包括了战争、战役、战斗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完全是战争中实战经验的总结。而总结这些经验的文人们,绝不仅仅是一般的文弱书生,必当是如《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李白成帐下的牛金星之类颇有实战经验的文人。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三十六计的内容,有些计谋也有其牵强附会处,或互相近似处,比如“趁火打劫”在某种程度上与“混水摸鱼”近似,“声东击西”与“暗渡陈仓”近似;至于六套计谋的划分也有不尽准确处。这些都可看出三十六计成于民问又用于民间的特点。
目 录
前言
总说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总说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在线试读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②。
注释
①瞒天过海:据《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载,贞观七年(634),唐太宗率三十万大军御驾征伐今辽宁一带。当大军来到大海边时,无计过海。这时,忽传有近居海上之人请求见驾,且备好过海军粮。帝大喜,来到海边。只见此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窗户皆以彩幕遮围。百官入座,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大起,波涛如雷,人身动摇,良久不止。帝大惊,令近臣揭开彩幕一看,方知并不在百姓家中,大军已然航行于海上。原来,此海上之人为新招壮士薛仁贵装扮。此一出“瞒天(天子)过海”之计,正是他策划的。
②太阳、太阴:指过分公开的形式里,隐藏着过分隐密的内容,而且不易被人察觉。据传阴阳对立的概念最初由中华人文先祖伏羲发明,此即以阴阳组成的八卦。后来,据司马迁讲,周文王将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阴阳对立之中,亦有阴阳互相转换、互相杂糅的表现。古代的军事家们将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用在指挥战斗的行动中,就总结出了奇正、柔刚、明暗、后先、虚实、退进等阴阳相对的关系。从运用计谋的角度说,阴谋置于公开正常的表现形式之中,正是“太阳”则“太阴”,阴谋转化成“阳谋”,恰好是最大、最高级的阴谋。
译文
防备太过周密,则意识易于松懈;经常见的事物,则不易引起怀疑。所以说,秘计正是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而不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太过公开的形式,往往隐藏着太过深奥的机密。
新评
“瞒天过海”之计,其核心就是将阴谋公开化而不为人觉察,抑或叫“阳谋”也未尝不可。故其释词有言日:“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而且进一步说:“太阳,太阴。”就是说,越是大的阴谋,往往就越是以公开的方式出现,因为它太公开了,人们反而极易相信,信焉不察,以故上当。这样的大“阴谋”,它所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大,故而可称是最高的计谋。所以,三十六计的编者将“瞒天过海”列为第一计,也是大有深意的。
战例一
贺若弼渡江灭陈
公元589年,隋朝大将贺若弼率大兵攻打南朝的陈国。为达成战争的突然性,贺若弼故意经常组织部队调防。每次调动,都令部队在历阳(今安徽省和县一带)集中,且令三军大张旗鼓,迷惑陈国守军。陈国起初以为隋朝大军将至,乃尽发国中兵马,准备迎战;待发现并非隋军出击,遂撤军休整。如此多次调防后,陈国已然麻痹,戒备松懈,直到一天隋朝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守军竞未察觉,以致一触即溃,不久即灭亡陈国。
战例二
孙膑隐忍瞒庞涓
战国时期,据说孙膑与庞涓共同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将军。他知道自己的本领不及孙膑,就将孙膑叫到魏国,竟动私心将孙膑的膝盖骨去掉。这样还不放心,干脆将孙膑藏起来。孙膑落难,遂故意披头散发,装疯卖傻起来;庞涓派人观察孙膑是否真的精神不正常,都被孙膑隐瞒了过去。庞涓以为他真的疯了,就放松了监视。一天,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暗地里与其接触,表达投靠齐国的意图。使者见孙膑是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便将他偷偷地运往齐国。以后,孙膑为齐国将军田忌献围魏救赵奇计,一举打败庞涓的军队,并置庞涓于死地。
战例三
国军秘密进上海
1937年7月7日,日军大规模侵华开始,上海形势日趋紧张,日军在沪兵力已达1万人。时任京沪警备司令的张治中将军决定先发制人,抢在日军大部队进入上海前夕,先行派军人沪,消灭那里的日军,铲除日军占领上海、进攻南京的基地。
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仍抱有让西方调停的幻想,故不想违反屈辱的《上海停战协定》,故张治中派军队进入上海,只能采取秘密方式进行。他先是命令精锐的第2旅换上保安服装,利用夜间进入虹口、龙华机场,接着全部机械化的第87师、第88师也秘密进人西郊待命。上海市内为了修筑工事,也采取秘密方式进行,许多纪念性建筑实际上成为军队的掩体。
起初,国民政府这一瞒天过海之举连上海市民也不知晓,后来,日军有所察觉,派人到施工现场侦察,引起两军冲突。这时,日军侵占上海的野心暴露无遗,于是张治中命第87、88师迅速占据已修好的工事,与日租界的日军对峙。8月13日,日军首先开火,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著名的“八•一三”抗战拉开序幕。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使敌人集中起来聚歼之。
②敌阳:从正面打击敌人。 敌阴:从侧面或从背后打击敌人。此句也可理解为:在敌人气盛时打击之不如在敌人气衰时打击之。
译文
使敌人集中起来进而聚歼之,不如使敌分散进而分别歼灭之;与敌人迎面相击不如从背后突袭效果更好。
新评
“围魏救赵”之计源于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双方僵持不下。此时,齐国应赵国之请,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何处?起初,田忌欲直趋邯郸。孙膑献计:“今梁(指魏国)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赴大梁(今河南开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见《史记•孙子列传》)果然,当齐军直奔大梁时,魏军闻讯急忙放弃邯郸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于自救之时,在桂陵设伏,魏军被击,措手不及,主帅庞涓战死,赵国之围遂解。
围魏救赵的故事是著名的战例。用于三十六计的第二计,其中心思想是避敌锋芒,击敌虚弱。其中有两层含义:其一,在选择作战方向上,要尽量选在敌人既关键又虚弱的部位;其二,在选择打击时机上,要尽量在敌惫且无防备之时。时空两方面的选择,都必须正确,方有可能取胜。
“围魏救赵”的战法,历代军事家都予以高度赞赏,并予以灵活运用。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总结我军反围攻的作战经验时指出:“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1947年8月,当蒋介石派兵大举进攻我解放区时,毛泽东命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内线打到外线,把战线拉到蒋管区,一举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这也是对“围魏救赵”之计的灵活运用。综合以上多种战例可知,“围魏救赵”的战法,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避实击虚,变被动为主动。
战例一
刘邓挺进大别山
1947年初,蒋介石在对新解放区全面进攻失败后,又拼凑了六寸万军队,向我山东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分别实施重占进攻。山东解放区我军不足十万,陕甘宁解放区,我军只有二万馀兵力,却分别面临四十万和二十万敌军的压力。
面对敌人的重点进攻,显然不宜采取迎头而上的策略。毛泽东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分析形势说:“蒋介石收缩兵力,形成两个拳头,一个在山东,大兵四十万,一个在陕北,也有二十万。刘伯承说这是蒋介石的‘哑铃战术’。这个比喻很形象。……哑铃的形状是两头粗,中间细。这个哑铃的把子就是刘伯承、邓小平所在的中原。蒋介石把兵力集中起来搞重点进攻,他在中原地区的兵力就单薄了。因此,一旦刘邓发起外线出击,实行中央突破,必定能打破蒋介石的重点进攻。而且这么一下棋子,整个棋局也就搞活了!”
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从1947年6月14日起,刘邓大军从河南安阳出发,经过汤阴、冶陶,从山东东洛渡过黄河,进人鲁西南,然后经河南进入安徽的大别山区。刘邓大军的中间突破,不仅威胁了徐州、兖州一带,而且直接兵临南京附近,犹如插入国统区心脏的一把尖刀。
蒋介石被刘邓大军这么一进攻,急忙抽调重点进攻的兵力回防,我军则从山东、陕西、河南一线发起全面反击,把战线推向蒋管区。从而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
战例二
诸葛亮一箭三雕
汉末建安四十六年,曹操亲率三十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面临大敌,十分惊慌,紧急派人向荆州的刘备求援。此时,刘备正准备攻取西川,无力东顾。诸葛亮献计,请修书一封,请马超出兵,从西面进攻长安等地,曹操必然撤兵。刘备闻计大喜,立即修书一封,陈述天下大势,并言曹操于马操,有杀父之仇。马超见信,知道有机可乘,且可报曹操杀其父马腾之仇,于是率二十万大军东进,一举攻下长安、潼关,威胁到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曹操闻讯,顾不得进攻孙权,立即撤军。
诸葛亮此计,其一退了曹兵,其二解了孙权之围,其三调动了马超,有利人取西川,可称一箭三雕的“围魏救赵”之计。
……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②。
注释
①瞒天过海:据《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载,贞观七年(634),唐太宗率三十万大军御驾征伐今辽宁一带。当大军来到大海边时,无计过海。这时,忽传有近居海上之人请求见驾,且备好过海军粮。帝大喜,来到海边。只见此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窗户皆以彩幕遮围。百官入座,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大起,波涛如雷,人身动摇,良久不止。帝大惊,令近臣揭开彩幕一看,方知并不在百姓家中,大军已然航行于海上。原来,此海上之人为新招壮士薛仁贵装扮。此一出“瞒天(天子)过海”之计,正是他策划的。
②太阳、太阴:指过分公开的形式里,隐藏着过分隐密的内容,而且不易被人察觉。据传阴阳对立的概念最初由中华人文先祖伏羲发明,此即以阴阳组成的八卦。后来,据司马迁讲,周文王将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阴阳对立之中,亦有阴阳互相转换、互相杂糅的表现。古代的军事家们将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用在指挥战斗的行动中,就总结出了奇正、柔刚、明暗、后先、虚实、退进等阴阳相对的关系。从运用计谋的角度说,阴谋置于公开正常的表现形式之中,正是“太阳”则“太阴”,阴谋转化成“阳谋”,恰好是最大、最高级的阴谋。
译文
防备太过周密,则意识易于松懈;经常见的事物,则不易引起怀疑。所以说,秘计正是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而不与公开的事物相对立。太过公开的形式,往往隐藏着太过深奥的机密。
新评
“瞒天过海”之计,其核心就是将阴谋公开化而不为人觉察,抑或叫“阳谋”也未尝不可。故其释词有言日:“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而且进一步说:“太阳,太阴。”就是说,越是大的阴谋,往往就越是以公开的方式出现,因为它太公开了,人们反而极易相信,信焉不察,以故上当。这样的大“阴谋”,它所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大,故而可称是最高的计谋。所以,三十六计的编者将“瞒天过海”列为第一计,也是大有深意的。
战例一
贺若弼渡江灭陈
公元589年,隋朝大将贺若弼率大兵攻打南朝的陈国。为达成战争的突然性,贺若弼故意经常组织部队调防。每次调动,都令部队在历阳(今安徽省和县一带)集中,且令三军大张旗鼓,迷惑陈国守军。陈国起初以为隋朝大军将至,乃尽发国中兵马,准备迎战;待发现并非隋军出击,遂撤军休整。如此多次调防后,陈国已然麻痹,戒备松懈,直到一天隋朝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守军竞未察觉,以致一触即溃,不久即灭亡陈国。
战例二
孙膑隐忍瞒庞涓
战国时期,据说孙膑与庞涓共同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将军。他知道自己的本领不及孙膑,就将孙膑叫到魏国,竟动私心将孙膑的膝盖骨去掉。这样还不放心,干脆将孙膑藏起来。孙膑落难,遂故意披头散发,装疯卖傻起来;庞涓派人观察孙膑是否真的精神不正常,都被孙膑隐瞒了过去。庞涓以为他真的疯了,就放松了监视。一天,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暗地里与其接触,表达投靠齐国的意图。使者见孙膑是位不可多得的奇才,便将他偷偷地运往齐国。以后,孙膑为齐国将军田忌献围魏救赵奇计,一举打败庞涓的军队,并置庞涓于死地。
战例三
国军秘密进上海
1937年7月7日,日军大规模侵华开始,上海形势日趋紧张,日军在沪兵力已达1万人。时任京沪警备司令的张治中将军决定先发制人,抢在日军大部队进入上海前夕,先行派军人沪,消灭那里的日军,铲除日军占领上海、进攻南京的基地。
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仍抱有让西方调停的幻想,故不想违反屈辱的《上海停战协定》,故张治中派军队进入上海,只能采取秘密方式进行。他先是命令精锐的第2旅换上保安服装,利用夜间进入虹口、龙华机场,接着全部机械化的第87师、第88师也秘密进人西郊待命。上海市内为了修筑工事,也采取秘密方式进行,许多纪念性建筑实际上成为军队的掩体。
起初,国民政府这一瞒天过海之举连上海市民也不知晓,后来,日军有所察觉,派人到施工现场侦察,引起两军冲突。这时,日军侵占上海的野心暴露无遗,于是张治中命第87、88师迅速占据已修好的工事,与日租界的日军对峙。8月13日,日军首先开火,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著名的“八•一三”抗战拉开序幕。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使敌人集中起来聚歼之。
②敌阳:从正面打击敌人。 敌阴:从侧面或从背后打击敌人。此句也可理解为:在敌人气盛时打击之不如在敌人气衰时打击之。
译文
使敌人集中起来进而聚歼之,不如使敌分散进而分别歼灭之;与敌人迎面相击不如从背后突袭效果更好。
新评
“围魏救赵”之计源于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双方僵持不下。此时,齐国应赵国之请,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何处?起初,田忌欲直趋邯郸。孙膑献计:“今梁(指魏国)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赴大梁(今河南开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见《史记•孙子列传》)果然,当齐军直奔大梁时,魏军闻讯急忙放弃邯郸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于自救之时,在桂陵设伏,魏军被击,措手不及,主帅庞涓战死,赵国之围遂解。
围魏救赵的故事是著名的战例。用于三十六计的第二计,其中心思想是避敌锋芒,击敌虚弱。其中有两层含义:其一,在选择作战方向上,要尽量选在敌人既关键又虚弱的部位;其二,在选择打击时机上,要尽量在敌惫且无防备之时。时空两方面的选择,都必须正确,方有可能取胜。
“围魏救赵”的战法,历代军事家都予以高度赞赏,并予以灵活运用。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总结我军反围攻的作战经验时指出:“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1947年8月,当蒋介石派兵大举进攻我解放区时,毛泽东命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内线打到外线,把战线拉到蒋管区,一举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这也是对“围魏救赵”之计的灵活运用。综合以上多种战例可知,“围魏救赵”的战法,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避实击虚,变被动为主动。
战例一
刘邓挺进大别山
1947年初,蒋介石在对新解放区全面进攻失败后,又拼凑了六寸万军队,向我山东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分别实施重占进攻。山东解放区我军不足十万,陕甘宁解放区,我军只有二万馀兵力,却分别面临四十万和二十万敌军的压力。
面对敌人的重点进攻,显然不宜采取迎头而上的策略。毛泽东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分析形势说:“蒋介石收缩兵力,形成两个拳头,一个在山东,大兵四十万,一个在陕北,也有二十万。刘伯承说这是蒋介石的‘哑铃战术’。这个比喻很形象。……哑铃的形状是两头粗,中间细。这个哑铃的把子就是刘伯承、邓小平所在的中原。蒋介石把兵力集中起来搞重点进攻,他在中原地区的兵力就单薄了。因此,一旦刘邓发起外线出击,实行中央突破,必定能打破蒋介石的重点进攻。而且这么一下棋子,整个棋局也就搞活了!”
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从1947年6月14日起,刘邓大军从河南安阳出发,经过汤阴、冶陶,从山东东洛渡过黄河,进人鲁西南,然后经河南进入安徽的大别山区。刘邓大军的中间突破,不仅威胁了徐州、兖州一带,而且直接兵临南京附近,犹如插入国统区心脏的一把尖刀。
蒋介石被刘邓大军这么一进攻,急忙抽调重点进攻的兵力回防,我军则从山东、陕西、河南一线发起全面反击,把战线推向蒋管区。从而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
战例二
诸葛亮一箭三雕
汉末建安四十六年,曹操亲率三十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面临大敌,十分惊慌,紧急派人向荆州的刘备求援。此时,刘备正准备攻取西川,无力东顾。诸葛亮献计,请修书一封,请马超出兵,从西面进攻长安等地,曹操必然撤兵。刘备闻计大喜,立即修书一封,陈述天下大势,并言曹操于马操,有杀父之仇。马超见信,知道有机可乘,且可报曹操杀其父马腾之仇,于是率二十万大军东进,一举攻下长安、潼关,威胁到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曹操闻讯,顾不得进攻孙权,立即撤军。
诸葛亮此计,其一退了曹兵,其二解了孙权之围,其三调动了马超,有利人取西川,可称一箭三雕的“围魏救赵”之计。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