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71617丛书名: 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
1 世界软件产业发展态势和总体特点【刘 巍】/001
一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IT支出增长乏力/002
二 发达经济体引领市场,软件产业规模增长稳中趋缓/004
三 产业加速转型融合,SMAC引领变革和创新/006
四 软件企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加快调整战略结构/010
五 投资并购呈现井喷式增长,新兴技术及应用备受关注/015
六 各经济体以数字经济为驱动,开启新一轮产业布局/016
2 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综述【李 飞】/025
一 移动互联网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025
二 平台垄断格局形成,垂直行业精耕细作时代来临/029
三 移动应用向社会各方面深度渗透,移动新势力逐鹿开始/033
四 4G网络日益普及,OTT已成主导/036
五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特色明显/040
Ⅱ 行业篇
3 移动芯片主导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格局【李向前】/045
4 移动智能终端泛在化、柔性化趋势明显【李向前】/063
5 移动操作系统加快向跨界整合方向发展【李向前】/079
6 移动应用发展进入新阶段【王 帅】/093
Ⅲ 专题篇
7 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呈分层迭代发展态势【李 飞】/114
8 移动互联成为全球软件产业投融资重点关注领域【付 伟】/122
Ⅳ 热点篇
9 移动社交助推垂直领域创新发展【宋艳飞】/137
10 可穿戴设备作为新型交互终端迎来发展热潮【付万琳】/150
11 智能语音引领移动互联网交互方式的变革【张宇泽】/166
12 移动游戏市场高速增长【李德升】/180
13 移动互联网加速O2O融合【陈新河】/197
14 年度十大热点事件【张宇泽】/202
Ⅴ 企业篇
15 高通【辛晓华】/215
16 联发科【辛晓华】/219
17 苹果【辛晓华】/221
18 三星【辛晓华】/225
19 华为【辛晓华】/228
20 谷歌【辛晓华】/231
21 阿里巴巴【辛晓华】/234
22 脸谱【辛晓华】/238
23 亚马逊【辛晓华】/242
24 腾讯【辛晓华】/246
25 小米【辛晓华】/251
26 百度【辛晓华】/254
Ⅵ 附录
27 2014年全球软件企业500强排名(节选前100强)/257
28 2014年全球服务外包100强排名/263
29 2014年前三季度全球软件领域IPO企业/267
30 2014年全球主要第三方应用商店/271
31 2013年全球ICT发展指数(IDI)排名/274
32 2012~2013年全球移动宽带渗透率/282
33 《华尔街日报》“十亿美元创业俱乐部”企业名单/289
34 参考文献/293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并正在加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融合、智能、基于网络和大数据的资源配置平台。融合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融合、信息资源和材料能源的融合、人和机器的融合,在这样的融合洪流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诸领域的发展模式和世界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智能也是全方位的,产业、日常生活、教育和医疗、科研和设计、军事与战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正在并加速走向智能化,从局部的智能走向全局的智能;网络和信息结合在一起的大平台是这个新时代关键的基础设施,这一大平台的拓展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是融合和智能发生发展的基础,更是其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素。
这是全球性的历史变革。分析变革现状、梳理变革脉络、把握变革趋势是做出科学的、符合国情决策的基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正是在这一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这次出版的蓝皮书覆盖了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五大领域,既有全球动态,也注意立足国情;既有综合情况介绍,也有案例剖析,还有深入的重点问题专题研究,值得一读,更希望能持之以恒,越办越好。
是以为序。
杨学山
2015年3月14日
序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革命和信息化有了别开生面的创新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全球信息化正在朝着泛在化、宽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加快发展,网络空间建设和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各国竞相关注的焦点。
在充满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的同时,全球信息化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重塑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军事格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围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网络空间、网络安全、信息经济等领域展开的新一轮博弈和竞争,再一次唤醒世人,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城市、企业,乃至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过去十余年,中国的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缩短了与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的跨代差距。然而,迎面而来的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大潮,犹如阵阵长鸣的汽笛,警示我们,信息化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不能紧追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有效地利用和调度国内、国际的各种资源,我们与发达国家已经缩小的信息化差距,还有可能重新拉大。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这标志着中国的网络空间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真正进入了一个“一把手工程”时代,一个中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大发展的时代。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在中国能否快速而健康的发展,还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要准确地把握国外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方向和目标,认真地跟踪、研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和充分利用全球的人才和智慧。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必须从中国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紧迫需求相结合,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紧迫需求相结合,脚踏实地地前进。对于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估计过高。中国信息化的大厦,不是空中楼阁,是要“一块砖、一块砖”扎扎实实地堆砌才能建立起来的,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百年的根基。任何的浮躁和华而不实、盲目追风,以及不负责任的炒作,都可能为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努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的信息化的推进者警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一个成立逾56年的资深研究所,拥有一支优秀的,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作风严谨的高端人才队伍,长期以来,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他们依托自身优势,密切跟踪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前沿动态,在广泛而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连续多年推出相关领域的系列报告,颇有深度,不仅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和参考,也广受各有关方面的学者和读者的欢迎。2015年,他们的相关系列研究报告首次以“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的形式公开出版,主题覆盖宽广、内容翔实丰富、数据图表完备、前沿探索富有成效。可以相信,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术界的读者都会发现,本书不仅可读性很强,而且是一本较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当然,随着他们研究分析工作的不断深入,这套系列研究报告和蓝皮书的价值也还会不断地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值此“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付诸出版之际,谨以此序表示祝贺,并衷心地期待在本系列蓝皮书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够有一个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周宏仁
2015年2月28日于北京
前 言
2014年,全球经济持续缓慢复苏,IT支出小幅增长,移动互联网产业仍旧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加深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相互融合并进一步深化,社群经济浮现,社会的诸多方面开始发生变革,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平台垄断格局基本形成,企业竞争的焦点逐渐向垂直行业转移。以移动操作系统为中心确立的生态系统格局稳定,并不断催生新兴的业务模式,围绕移动芯片、移动智能终端、移动应用商店展开的竞争依然如火如荼,跨界整合成为主要趋势。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可穿戴设备、车联网、智能语音、游戏、电子商务等领域,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潜力巨大。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模式和应用备受关注,投资并购呈现井喷式增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也以数字经济为驱动,开启了新一轮的战略谋划和产业布局。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是我所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部对2014年度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动向及产品技术进行全面跟踪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除了延续历年做法,总结2014年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总体特点,并对2014年世界软件产业十大热点事件进行评述之外,重点以“走向融合和纵深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为主线,在充分结合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战略和发展需求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业务、新产品、重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对生态体系与商业模式的新变化、相关资本市场的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预测了未来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和变革的趋势。
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刘巍(B.1)、李飞(B.2、B.7、B.13)、李向前(B.3、B.4、B.5)、王帅(B.6)、付伟(B.8)、宋艳飞(B.9)、付万琳(B.10)、张宇泽(B.11、B.14)、李德升(B.12)、陈新河(B.13)、辛晓华(企业篇、附录);修松博、裴毅东、张金增、温源、周易江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供了数据处理、外文翻译和文献整理方面的帮助;李德升、陈新河统筹定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主管部门领导和行业专家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再次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我们能力和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部
2015年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