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42412
●高唱英雄赞歌 传承红色基因
●生动讲述40位英雄烈士为了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感人事迹
●图文并茂,收录大量珍贵历史照片,版式精美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伟大悠久的历史,由一代代民族英雄儿女热血铸就,他们或艰难求索,或奋斗风险,或以身许国。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是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学习典范。本书精选40位英雄烈士的感人事迹,配以珍贵的烈士图谱和历史图片40余幅,双色印制,排版精美,可作为各地区各部门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的参考读物。
英雄,在习近平心中重逾千钧 / 1
论英雄,习近平这样说 / 8
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习近平这十句话必须铭记 / 15
邹容:革命军中马前卒 / 21
秋瑾:拼把头颅换凯歌 / 27
徐锡麟:一寸丹心图报国 / 31
林觉民:铁血壮魂撼山河 / 37
彭家珍:慷慨赴死为共和 / 43
宋教仁:为国捐躯洒碧血 / 49
蒋翊武:临危受命守危城 / 55
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 61
林祥谦:屠刀下的工人先锋 / 67
施洋:宁死不屈的劳工律师 / 73
高君宇:“生如闪电之耀亮” / 77
顾正红:在“五卅运动”中永生 / 83
李慰农:报国一生为工农 / 89
廖仲恺:一门忠烈扶助农工 / 95
王尽美:三首小诗与27年人生 / 103
刘华:舍身取义为劳工 / 109
张伯简:矢志不渝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 115
陈赞贤:江西工人运动先驱 / 121
杨公:头可断,志不可夺!/ 127
谢文锦:为革命我们不怕牺牲 / 131
萧楚女: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 / 137
雷晋乾:湘南农民运动的先驱 / 143
田波扬和陈昌甫:慷慨就义的革命伉俪 / 149
陈延年:视死如归的革命者 / 155
赵世炎:信仰之火永不灭 / 161
卢德铭:秋收起义铸丰碑 / 167
王荷波:“品重柱石”显本色 / 171
潘忠汝:六出城门“大无畏” / 177
张太雷: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 / 183
杨超:革命何须怕断头 / 189
袁玉冰:为革命鼓与呼 / 195
于方舟:为有牺牲多壮志 / 201
王一飞:不为时代之落伍者 / 207
张叔平:一生赤胆为革命 / 211
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 / 217
马骏:播撒信仰火种的革命先驱 / 221
郭亮:“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 / 227
夏明翰:就义感召“后来人” / 231
冯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 237
刘绍南:宁死不屈真烈士 / 243
林觉民
铁血壮魂撼山河
英烈语录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林觉民《与妻书》
如果生在政治清明的太平时代,他会是一个温情丈夫。然而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封建王朝末期,他却成了为天下人蹈死不顾的“铁血丈夫”——二十四岁就被残害,匆匆与爱妻及腹中孩子诀别,从此长眠异乡。
他,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
朱门灰瓦,翠竹掩映下,林觉民的半身塑像伫立在其故居内,目光直视远方。塑像下方簇簇鲜花,安静地诉说着人们对他的哀思和怀念。
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原馆长李厚威说,林觉民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正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那句名言的生动诠释:“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林觉民,1887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他的成长,恰逢民主革命思想萌芽,自由平等在年少的他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在1900年的科举考试中,林觉民霸气地在考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以表自己不妄功名,然后潇洒地离开考场。
1905年,随着林觉民日渐长大,父亲为他定了一门婚事,对方是满腹才情的陈意映,两人颇为情投意合,常常在阳台“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1907年,林觉民启程前往日本留学,两年的新婚生活次迎来了分离。在日本,林觉民很快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了同盟会,认识了黄兴等人,受到了深刻影响,已然把革命当做事业,愿为之献身。
1911年的一天,林觉民突然回到家中,联系同盟会各联络人,隐秘地进行起义计划推演。他们秘密制造了大量炸药送往香港,林觉民和一众革命党人也从福州马尾登船,前往香港等待起义。
这是1911年4月9日,此时的陈意映已怀有八个月身孕。
等到负责起义的领导人黄兴到达广州,一切准备就绪时,革命党中却出了内奸。很快,起义遭到破坏,不少革命党人被抓捕,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提前起义。在起义前的动员大会上,林觉民慷慨激昂地做了一番演讲:“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是夜,林觉民想起远在福州的家人,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父亲,辗转反侧之中,写下了两封诀别书。在《与妻书》中,林觉民无奈写道:“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4月27日,革命党人拿着简陋的武器去攻打广州总督署,而两广总督张鸣歧早已撤走,室内空空如也。当他们撤出时正好撞上了巡防营,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林觉民力竭受伤被捕。
几天后,林觉民被押往刑场。就义前的林觉民泰然自若,慷慨赴死。孙中山先生得知起义的同志们牺牲之后,不禁仰天痛呼:“吾党精华,付之一炬!”
二十四岁的林觉民和其他七十一人葬于广州黄花岗荒丘,他们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精彩待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