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816692
他号称“大清相国”,更被一代圣君康熙帝称为“几近完人”。
他屹立政坛58年,28次升迁,辅佐康熙半个多世纪,成为康熙倚重的大臣。
他深谙处世之道,立身为本,为学从政,无可指摘。
他就是陈廷敬。
学习陈廷敬,学会做人之道,处世之法。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十五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他被康熙称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能够在一代圣君心目中有如此之高的评价,陈廷敬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本书将向读者展现陈廷敬的一生,以及他屹立官场、人生成功的秘诀所在。
章 刚正耿直,不忘初心
- 宣正义不畏权势
- 在优越中保持节俭
- 不枉所读圣贤书
- 时光流逝脾气不改
- 心中无鬼坦荡荡
- 交友重志同道合
第二章 心思缜密,察情入微
- 少年老成善于洞察
- 除了冲动还要有慎重
- 深思熟虑后再行动
- 发现事情背后的真相
- 讲话时注意用词
第三章 满腹才情,从不张扬
- 才华源自用心积累
- 用平常心对待称赞
- 低调做人不张扬
- 是金子总会发光
- 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
第四章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
- 谨记圣恩尽心回报
- 平心静气戒浮躁
- 谨言慎行不冒进
- 有理的事据理力争
- 沟通时讲究方法
- 消除党争维护朝野
第五章 清廉为官,两袖清风
- 对得起天地良心
- 拒不接收贿赂之银
- 不为私欲耍手段
- 公平公正不偏私
- 以民为本体恤百姓
- 以为生民立命为责
第六章 公正治世,严惩恶行
- 治贪不可手软
- 断掉贪官们的生财之道
- 为万世开太平
- 不留仁慈以绝后患
- 求真相据理力争不退让
- 坚决打击恶势力
第七章 慧眼识人,勇荐贤才
- 大胆启用有才之士
- 对贤才施予关爱
- 公平对待每一个人
- 特殊人才重点选拔
- 提升贤才的发展空间
第八章 钻研学术,精益求精
- 崇尚儒学思想
- 灵活应用儒学理念
- 主编国家典籍史志
- 强调文字的重要性
- 将理念流传给后人
第九章 处世之道,方圆自得
- 机不逢时能够等
- 遇到委屈懂得忍
- 在仕途发展中步步为营
- 该狠心时决不手软
- 找准时机功成身退
《清史稿》中载,陈廷敬去世时,康熙皇帝“深惜之”,亲笔为他写下了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不过,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更广为人知的评价是八个字:“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第五章
清廉为官,两袖清风
好尚嗜欲之中于人心,犹水失堤防而莫知所止。——陈廷敬
若说在清朝,十官九贪,陈廷敬便是不贪的那一个。自上任以来,陈廷敬从未收授过他人贿赂,这一切都由于他的心中没有贪念。在陈廷敬看来,做人不能贪,为官就更不能贪。为官之人只有杜绝了贪念,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公正廉明,真正为百姓谋求幸福。
第2节
拒不接收贿赂之银
问:有人赠我贵重礼物,求我帮忙,我是否应该答应他呢?
答: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在清朝,很多读书人以做官为终目的,为的就是能够有朝一日飞黄腾达,财源滚滚。在许多人心目当中,当官远比做生意要容易发财,因为一旦身居官职,有了权势,自然就会有许多富贵之人主动上门攀附,各种贵重的礼物也就会自动送上门来了。
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清朝官场越发污浊,有些人大贪,有些人小贪,并视这种现象为理所应当。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认为,腐败的人越多,腐败的面越广,腐败者就越“安全”。所以,对于接受贿赂之事,有的人一开始是拒绝的,然而随着为官时间的增加,看惯了身边的种种“潜规则”,他们便也渐渐开始放纵自己,给自己的后门开了一条缝,允许那些存心讨好他们的人出入其中。
与这些人不同,陈廷敬却一直保持着节俭的美德,不追求物质享受,“贪”这个字自然也就与他沾不上边。既然没有贪念,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贪官。虽然入朝为官后,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变化,但对陈廷敬而言,这并不是提升物质享受的理由。他在生活上和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差别,他的门人送给他一个别号,叫“半饱居士”,意思是他生活清俭,从不贪心。
有人认为,陈廷敬之所以不贪,是因为自小衣食无忧,不曾因贫困而饥不裹腹,所以才不明白富贵生活的重要,才会对富贵之物没有奢望。非也。事实上,一个人是否贪婪,与他的家庭环境并无联系。
在历史上,卖官鬻爵的现象时有发生,有许多富贵人家为了让孩子能够中举入仕,向考官或朝中官员行贿,正如在书中一开始提到的那样。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靠着家里贿赂才考中举人,当上官,就认为钱是的,为官之后自然不放过任何一次敛财的机会。他们贪起来,往往比那些穷怕了的人贪得更甚。
陈廷敬虽然家境富裕,但他却是靠着真才实学得到赏识的。他本就知道,一个人若是贪得无厌,必然会多行不义,自取灭亡。何况当初,他因不肯贿赂考官,又无意得知贿赂之事而差点丢了性命,这种种加在一起,更令他痛恨贿赂之事,所以旁人想通过向他而得到好处,是万万不可能的。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中国千百年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国人自古便讲究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亲朋好友之间,逢年过节,家中添丁,红白喜事等,人们总会用来表达心意。直到现在,这种方式仍然为人们所延续。
这种千百年来留下的习俗传到别有用心的人那里,便成为了他们“公关”官员的利器。每逢节庆,他们便会提上礼物,去官员家中做客。美其名曰“尽礼数”“表心意”,实则想要以此来收买官员,以便自己有事时对方可以帮自己一把。
身为父母官,就应体察民情,为民请命,为民作主;身为朝中要员,就应进献良策,辅佐皇帝,治理国家;身为战将,就应固国保家,不惧安危。但只要一受贿赂,所有这一切便付之东流。
俗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拿了别人的好处,这关系就自然不一样了。官员收了礼,心中便会有所思量,当之人表示遇到了困难,需要他帮一下时,他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因为拿了好处而帮人办事,替人说好话,甚至因此无视公正,只凭私心,官员就成了不法之徒的帮凶。
作为刑事案件的主审官,若是只有一方送了礼,另一方全然没有表示,官员心里的天秤就会自然向的那一方倾斜,在断案时就难免会不公。如果两方都送了礼,那么礼物更加贵重的一方就会受到更多的优待。后就会造成富人为所欲为,穷人无处申冤。
身为手握兵权,镇守边疆的将士,如果为了一己私欲,收取外敌贿赂,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哪怕只是在守备时有所放松,都可能造成亡国。
陈廷敬很清楚收贿赂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所以对于有求于他而上门的人,他一概拒之门外。无论对方在门外等候多久,有什么样的理由,他都不会开门让对方进府。
还有些人认为,只要不收金银玉器,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偶尔收些礼物算不上什么严重的事,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积少成多。况且,人的欲望是会膨胀的,收礼这种事与吸食鸦片性质相同,一旦有了开始,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日益严重。
贪官不是一日养成的,小恩小惠收得多了,也会欠下大人情。史上不知有多少官员,只因一步迈错,便越错越远,后无法回头。
后汉,有一位以清廉而著名的官员羊续,他刚任南阳郡太守时,一位府丞听说他爱吃鱼,便给他送去了一条白河鲤鱼。这种鱼是南阳郡的特产,味道鲜美,口碑极佳。这位府丞心想,羊续为官清廉,贵重的礼物不肯收,自己只送条鱼给他,他又那么喜欢吃鱼,应该会收下。
羊续再三推让,见这位府丞坚决不肯把鱼拿走,只好收下了。府丞见羊续收下了鱼,心里暗喜,以为自己找到了拉拢羊续的方法,于是过了一段时日,又带了一条更大的鱼上门。没想到,羊续指着屋外柱子上吊着的一条鱼干说,上次的鱼他并没有吃,请府丞将鱼干和鲜鱼一起带走。
有人觉得羊续太教条,鲤鱼又不是珍惜之物,收下享用又何妨?其实不然。试想,如果他收下了条鱼,之后就会有第二条,第三条,随着收下的鱼越来越多,这位府丞和他的关系也就越密切。但凡有一日,这位府丞有求于他,或者犯了罪过,出于人情,他必然要施予关照,手下留情。这样一来,所为就不公了。
为官之人,若想保持清廉,秉公执法,就必然要格外注意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严格要求自己,不收他人一点恩惠。即使是所谓的“节日人情”,也不能大意。“节日人情”一直被人们视为平常事,认为过节时送点小礼只是一种礼仪,这其实是思想认识的不到位。 从古至今,许多腐败官员都是因为没能在小礼上提高警惕,后才被拉下马的。
每逢节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都会开动心思,挑些价格适中的礼物送到官员们的手中,或者在看似平常的物件中做些手脚,将现金、礼品卡等藏在其中,以“礼仪”之交的名义送出去。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当今社会,早在很久以前,便曾有过在酒缸里藏好金银,以送酒的名义行贿之事。
陈廷敬出身书香门第,自小便受到严格的教育和儒家思想的熏陶,极其注重个人修养。于他而言,礼仪不可少,但礼物却不可收。为官之后,陈廷敬时刻铭记多年来家中对他的教育,谨遵为人之道和为官之道,从未有过半点偏差。
陈廷敬刚到礼部上任时便立下了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对于礼部一直以来的情况,陈廷敬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告诉所有人,无论我来之前,这里有多腐败,现在我来了,就要遵守我的规定,只要我在,礼部便不可接受馈赠,不能收人好处,帮人办事。
陈廷敬的清廉让一些想要投机的人无计可施,他们见正面行不通,便想试着借他家人之手把礼物送进去。可没想到,这一招也行不通。原来,陈廷敬早就严令自己的家人不许收贿赂,他的家人皆以他为主,自然不会擅自收下贿赂。
当官员把受贿当成了习惯,世上便再无公平公正可言。一旦社会上形成了不便办不成事的风气,这个社会就要垮了。
只有品质高洁的人,才能抵得住各种诱惑,保持一身正气。只有这样的人为官,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百姓造福。
陈廷敬对贿赂持有非常坚决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他在礼部就职期间,得到了许多品质高洁之士的尊重,皇帝对他的态度也极为欣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