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10243
《一饭一世界》全新修订版,延续以往清新风格,书写味蕾上的故乡,呈现别样的江南饮食文化。作者用清新的文笔书写故乡的食物,人间的美食,从中趣谈饮食背后的人以及文化趣事,从饮食文化中折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颇有情味,有明清小品文之特质。
每种食物里都有人情味,每种食物都是一种回忆。这是一本关乎情感和记忆的书——不论是舌尖上的乡愁,还是远行人生路上的取食,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个世界。作者娓娓道来的文风,熟悉普通的食物很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共鸣。
吃货的菜谱,游子的情书,生活家的美文。
文章看似在描写饮食,其实是谈饮食背后的人、文化与趣事,描写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男女,窥人生百态,可谓见微知著。且多从常见的食物着手,容易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
作者文笔优美,清新自然有趣,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情味。
味蕾上的故乡,舌尖上的乡愁,稻田里的作家,人间草木的滋味,氤氲在时空深处的清新诗情,中国乡间山野版的《小森林》,领你回归久别的故园。
本书为《一饭一世界》的全新修订版,主要从食物入手,谈饮食趣事与饮食文化,从中看人生百态。
书中的内容在原书的基础上做了较大改动,删去了原版中近五十篇文章,新增篇目二十七篇,共分为五辑。*辑故乡志主要描写故乡的一草一木、瓜果蔬菜滋味;第二辑光阴录则记载自己从所品尝到的美食中,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以及在食物身上所体现的光阴变化;第三辑稻饭书着重写稻的一生,从稻秧到稻花到稻谷再到米饭;第四辑旅食记主要写自己游历祖国河山的时遇见的美食;第五辑食古谭则将笔墨放在对古人饮食的趣谈上。作者从小食物上窥见人生百态,满怀对故乡的深情,对生活的爱。
文字延续《一饭一世界》中的风格,于清新中见温暖,充满人情味,趣谈饮食风俗,幽默好玩。
序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宋】苏轼《浣溪沙》
序二
正月陪陪客,二月铲铲麦,
三月平平过,四月苦一苦,
五月拉麦馃,六月饿腹肚,
七月出新谷,八月有戏瞅,
九月没得空,十月挖泥坂,
十一月砍樵,十二月过年。
——《常山县风俗志 ·十二月谣》(1989年5月编)
原版序
近来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火遍大江南北,无数人于半夜守在电视机前,一边吞咽口水,一边悠悠怀想遥远记忆中的味道——那不是别的,只是味蕾上的乡愁。一种绵延千年、散布于血脉之中的朴素情感,被丝丝缕缕地勾引出来;对故土的思念浓到化不开时,便由舌尖上集中爆发。
想一想,有多少美食的记忆,曾萦绕在我们的生命中,而今已经找不回来了——外婆用石臼打出的年糕,年夜饭时妈妈包的素鸡,冬天亲自下田挖的泥鳅,山上采的野菜,家家挂在屋檐下的腌鱼腊肉,刚从菜园摘下的通红的辣椒和碧绿的丝瓜,夏夜深山溪涧里发出雄浑叫声的石蛙,舅舅下河摸来、用柳条串了一串的红丝和白条鱼……
这些东西,不是高级餐厅里的海参鲍鱼,不是异域风情的西餐牛排或日韩料理,也根本没有名厨大师调制,没有小提琴和钢琴演奏佐餐。它只是普通和日常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每个中国家庭都会用来做菜的。它是扔在锅里油盐酱醋大火小火煮熟的滋味。它平平淡淡,是你生活里的一部分,平淡到你都不会太注意它——但它却成为你生命记忆里的一部分,抹也抹不去,变也变不了,朴实又亲切,让远方的游子回想起来时,不由自主眼角泛起星星点点的泪光。
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快速变化、人员四处迁徙的年代。人们远离故土,就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故乡已经换了模样。但人们在城市又何尝能找到精神的栖息地呢?这身体和精神双重漂泊着的一群人,心中乡愁是愈烧愈烈,而无着无落的味觉,又哪里不是时时在找寻着故乡的影子呢?
这本书里的大部分文章,写于三四年前。那时我离了故乡,在一座小城市谋食。所谓故乡,都是要离了远些,那模样才会渐渐清晰起来;我在小城市的露台上,张望秋天高远的天空,时时会想起乡下村庄里的味道——那些野菜、青蔬、河鲜、粥饭,哪怕平常得很的东西,都会想念。于是得了空就四处搜罗原料,自己动手做出来吃。好在小城离乡村并不远,尚可以吃到原汁原味、没有农药残留的纯天然绿色菜肴。而今我在另一个城市,离故乡自然是远得多了,虽然偶尔也去菜场逛逛,买些菜回来,但这些菜的味道,却是相当生硬、笨拙、了无生气,吃到口中,也不复有故乡的味道了……
当时这些篇章,多在深北广等城市的报纸上刊登过。现在,当我重新翻看曾经写下的这些文字,竟也开始羡慕当时的闲情,可以悠然地记下这么多关于味觉的经验。这些文字是一座通向故乡的独木桥,在四处飘荡的炊烟里,在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沉沉暮色里,让你渐渐沉醉。
煮食这件事,伴着细致而繁琐的过程,食材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在进食的过程中,食物通过口腔、通过味蕾与人达成情感的交流,这是一种绝妙的互动。在舌尖体验一种味道之时,所有与之相关的往事、情感都会被唤醒。进食是日常的生活程式,如果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程式里感悟独特的情感审美,则平庸的日子也会被改变,厨房里的创造性劳动与餐桌上的意外惊喜,总是会发生碰撞终而迸发出生动的颜色。
这本书写到的所有食物,几乎都是寻常之物,没有一样是珍稀或“高贵”的。大概,在“美食家”的眼里,这离“美食”的境界实在是很远。所以,这不是一本关乎“美食”的书,这本书只关乎情感和记忆——不论是舌尖上的乡愁,还是远行人生路上的取食,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个世界。所谓“一饭一世界”,它虽渺小卑微,却实实在在已是我生命历程里的一部分。我将带着这一份情感的行囊,继续远行,或回到故乡。
周华诚2012年6月19日于杭州
修订版后记
·周华诚
原以为修订书稿不是一件困难事,动起手来却很费了一番力气。
《一饭一世界》2012年9月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后,竟很意外销量不错,不断重印。这期间,有许多媒体着力推荐,如某年中央电视台一档青少年暑假读书节目《我的一本课外书》,有一位小选手捧着此书走上舞台,侃侃而谈十余分钟。尽管如此,我自己对于此书的文字,渐渐还是生出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满意与日俱增了。由是,我也很希望可以出一个全新修订版。
然而事到临头,动手删修,发现问题不小。删来删去,居然就删了半部书稿去。其中原版中的第二辑《边吃边幻想》,索性删了个精光。后来想想,勉力留下二三篇。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先收进书里的文字,早的一二篇大约写于1999年,距今快20年——鲁迅先生在《集外集·序言》中写道:“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依我看,能够悔其少作的,一是年纪要大,二是成就要高,我自思二者都尚未达到,也就无法说是“少作”,悔不悔也就无从谈起,但文字的洁癖还是有一些的。然而我之删改修订,还有一个缘由,即随着自己年龄的变化与对文字的理解,很多想法有了变化,对以前的许多文字就不满意了——有时也不敢读,读起来汗颜;或有时也想,那时真敢写,真敢说;或觉得这句与那句,简直有点顽劣的心性;或感觉标点也有问题——譬如我现在写散文,几乎不用感叹号了,省略号也几乎绝迹。种种问题,是全部修改呢,还是直接删掉全文,或是予以保留?还是需要审视一番。
总之,后我从原版中删去40多篇,又新增了20多篇,重新做了分辑。余下的篇什,细微之处,也有一些改动。尽管这些都只是微不足道的短文,但对我自己来说,依然是十分珍重的态度。另是,我又把写作的时间重新添加在文末,这样好歹自己能知道,某年月日,我是这么想和这么写的。后,此次修订还有一个原则,即所选文章与《草木滋味》尽量不重合。如此,这两本书便可以相互印证彼此补充。
谢谢广西师大出版社的赵运仕先生五年前看中此稿,使之面世,并结下一段书缘;又谢伍丽云、赵艳芳等诸君为此书重订所费的心力,使她终以美好的面貌呈现。
周华诚
2017年11月于北京·鲁迅文学院
南瓜、豆腐、番茄
·黄仲鸣
在书店看到一部书:周华诚的《一饭一世界》,封面已皱了,内页被翻到肮脏不堪。揭至*辑“舌尖上的故乡”,“钉”(打书钉也)了几页,登时爱上了,于是问店员,可有新的一本。店员查计算机,摇摇头:
“没了,就只这一部。”看看版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一二年初版。哎,罢了,两年前的版本,按我的购书经验,可能已经绝版了,破污的也不计较了。
“舌尖上的故乡”有篇《老南瓜与南瓜花》,勾起我幼时在故乡的一段往事。那年,母亲剖开一个南瓜,内有瓜籽,一时贪玩就埋在土里,希望埋出一个南瓜梦来。隔了相当时候,土里居然冒出大南瓜来,那时真是雀跃万分,母亲煮了,吃得津津有味。以后就爱上南瓜了。
周华诚笔下南瓜还有另一吃法,就是将南瓜切成薄片,挑到河滩上,薄薄地铺展,铺在河滩的鹅卵石上,一片金黄,太阳照在鹅卵石上,南瓜干得很快。太阳下山了,就挑回家,明日再晒,晒得若干天,干透了,“加适当比例糯米粉及油盐酱醋生姜辣椒等十余种花样,盛于木甑中蒸熟,又摊在簸箕中晒干——‘南瓜干’成也!这又是世上少有的美味之一”。如此繁复而有耐心制成的南瓜干,母亲没有做过,我也没有吃过。后来虽然吃过不少各式各样的南瓜菜式,始终不及自己栽种的南瓜美味,虽然不是我下厨。
这部《一饭一世界》所写的食物,都是寻常之物,如白菜,如红椒,如板栗,如春韭,如豆腐,如西红柿,等等,都非珍稀和“高贵”之物,但周华诚写来,情感十足,美味十足。我出身无产阶级,现时仍是无产阶级,多少年来,就是这些寻常食材,为我塑造了一个美味的世界。
周华诚的“世界”,在平淡中却有奇章。如《豆腐》,就会令我大开眼界:
一块大豆腐和许多小泥鳅一起,入锅水煮,水热后泥鳅钻洞,纷纷钻进豆腐的“温柔乡”。然而时局并不因逃避而改变,待它再想要另寻出路时一切已晚。但见条条泥鳅尾巴露在豆腐之外,让人遥想起“草船借箭”的典故。这道菜,泥鳅借得豆腐的清白而腥味褪尽,豆腐借得泥鳅的活力而滋味鲜浓,实是相得益彰。
这“草船借箭”,我当然没尝过,看后却有一股冲动,想找个假日,好好“借”一番。豆腐我是*爱吃的。家中入厨,久不久就来一道西红柿煮豆腐,再添些午餐肉,一齐水煮,落些盐落点麻油调味,汤可饮矣,豆腐滑口,西红柿鲜美,餐肉味佳,实在是吃之不厌。
周华诚说“这不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错了,书中的“食”确是胜过山珍海错。又说:“这本书只关乎情感和记忆——不论是舌尖上的乡愁也好,还是远行人生路上的取食也好,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个世界。”对了,一个南瓜,一块豆腐,一个西红柿,都是我的至爱,都有我的世界在。
——本文原刊登于香港《文汇报》,作者黄仲鸣博士系香港《东方日报》原总编辑、香港树仁大学教授
人间烟火里吃出清雅与洒脱
·谵小语
人有味觉,动物也有味觉。两者的区别在于,人的味觉不止于感觉味道。
有一次去朋友那里喝茶,那是一款陈年普洱。茶盏刚一近唇,迎香穴便自动打开,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儿时的乡下,夏日雨后,炊烟袅袅。入口后,朋友问怎么样,我说:“这茶我喜欢,是小时候的味道。”听惯了香气、汤色、回甘等专业用语的朋友折服于我的形容,至今还常提起那款“小时候”。周华诚先生的《一饭一世界》就是这样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在天上地下任意驰骋间感悟美食、美景、美好的一切。
周先生的文字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有些味道可以让我们忘了时间和空间局限,可回到从前,也可至千里之外,不怕那光阴荏苒负了深情。或一个人的午后,或睡前掌灯,静读《一饭一世界》,感受到的是时光流逝之美。正如周先生说到煎红椒,那“是无论如何也舍弃不了,估计已经成为个人味觉的私房密语,或者密码——用它可以一下打开逝去的光阴”。
记忆里,家人团聚、朋友重逢、同事言欢,以及重要日子等等,都和吃有关。在外学习、工作想家了,首先想到的是母亲的菜;想起多年不见远方的朋友,离不开那一次我们在某某饭店的小聚。这样的吃,已经不只是吃。吃,有时是缅怀过去、祭奠青春的一种方式。
与吃有关的记忆难免会有忧伤,当然更少不了欢乐。作者在文字里讲述酒席上村里的嗜肉者打赌比赛吃肥肉,吃得风生水起;还有县里的名人粉干老太,很多人慕名去她店里听她骂人。作者以朴素幽默的语言将这些“遗闻轶事”娓娓道来,简直可以拿来当下酒菜。
很喜欢威·布朗的一句话:“人们听到的*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说得真好。不过我觉得应该再补充一下:人们吃到的*美的食物也是如此。和周先生一样,我也有过一段在乡下生活的童年时光。所以当他说到乡村酒席上的肉,说到猪油拌米饭,我的舌根里早已开始分泌唾液淀粉酶了;当他说到“记忆中那弥漫着炊烟、饭甑、石臼味道的绵绵香甜”,说到“春天的味道,是思乡的味道”,我也开始想念遥远的故乡。
一饭一世界。在作者描述的这个世界里,我们跟着吃,跟着笑,跟着回味,跟着感伤,跟着超脱眼前的琐事与烦恼。这本书的妙处正在于此,通篇在讲人间烟火的事,却讲出了远离尘世喧嚣的清雅与洒脱。
——本文原刊登于《北京晨报》,作者谵小语系书评人
原版序
这本书写到的所有食物,几乎都是寻常之物,没有一样是珍稀或“高贵”的。大概,在“美食家”的眼里,这离“美食”的境界实在是很远。所以,这不是一本关乎“美食”的书,这本书只关乎情感和记忆——不论是舌尖上的乡愁,还是远行人生路上的取食,一餐一饭,内里都藏着一个世界。所谓“一饭一世界”,它虽渺小卑微,却实实在在已是我生命历程里的一部分。我将带着这一份情感的行囊,继续远行,或回到故乡。
白 菜
如果见过白菜在地里的样子,你一定会喜欢的。地是干燥的,白菜却水嫩,叶柄如玉一样白,带着青,亭亭玉立。白菜是可以入画的,国画里边,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之外,白菜也是很多大师笔下的题材。国画大师齐白石曾有一幅写意的白菜图,画面上大棵的白菜,点缀着两个红辣椒,并题句说:“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可见大师对白菜的喜爱。
老南瓜与南瓜花
而我还吃过南瓜花。小时我放学回家,母亲也刚从地里忙活回来。母亲说,做道好菜给你们吃。便到屋角南瓜藤中,拣那开得鲜朵的花,把花瓣折下,并不伤及花蕊,那些蜂儿蝶儿照样能使其结果。把南瓜花用开水一烫,去了花上的细毛,下锅,加水,以番薯粉略略勾芡即可起锅。这道菜,汤透明、色金黄、味鲜美。现在想来,可能是那时没什么菜吧;而母亲总能变着花样让我们吃得美美的。
多少年以后我听说城里的浪漫女子有泡玫瑰花瓣吃的。我觉得这远没有我们当年吃南瓜花那么浪漫。
煎红椒
这样的红椒适合煎了吃。它完全地成熟了,肉质肥厚,辣味里会有一种甘甜。这样的红椒,适合在清晨或傍晚时采摘,井水里洗净,剖开,用刀面轻轻一拍,无数的辣椒籽就跌落了。这是讲究一点的做法。村人们烧菜,是不去籽的,因它恰好可以增进辣味;只用刀面将整颗的辣椒拍扁,油锅烧热,辣椒下锅不停煸炒,搁点盐,略略加点水,几分钟后即可起锅。煸炒辣椒,村人是老远就知道谁家烧这一碗菜的,因那油烟弥漫的辣味,一直从高高的瓦楞间钻出,在村庄里持久不散。
乡村酒席上的肉
做滑肉极费工夫,却省料,那样的一块大块肉,能做出一大碗的滑肉汤来。做这道菜,重要的工作在烧之前,一个字——敲。把带着点儿肥的肉切片,用上好的生粉裹挟着,用锤子一再地敲,敲至薄可透光的一层。生粉是用秋天的番薯磨成浆,滤去皮渣,奶白色的浆水沉淀二日夜,撇去上层的水,复用清水搅拌并沉淀,如是者三,此一过程曰“洗”;后倒去水,将沉淀的粉捞出摊晒,干即成。这生粉与肉同敲,粉入了肉中,肉给粉以点睛,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荤与素的结合成就了一个传奇。肉敲好后,在汤中稍煮即熟,再加入菠菜或番茄,加干辣椒、蒜叶或葱段少许,加少许醋,味道十分鲜美。上桌遭“抢”,不是一般的受欢迎!
南瓜叶
吃饭时端上来一盆青菜。切得细碎,煮得也随意。吃了,只觉滋味是淡爽的,却始终不知何物。问了,村人也不说,同行者打趣道:“这美食家是枉称了!”饭毕,人家告知,是南瓜叶呢!我当下大惊,又追加吃了半碗,细品一番——终没有品出南瓜的味儿来;又不解,那叶上的毛儿,是怎么样去除的呢?
南瓜叶可以用来钓青鱼,当然的作用是喂猪。但听说,如果天气久晴,突然下雨,南瓜藤叶能从土中吸收过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此时采割来喂猪,是容易发生中毒的。人食南瓜叶,这一条也是需谨记的。
马齿苋
汪曾祺说,马齿苋开花,花瓣如一小囊。他说用两个马齿苋花瓣套住知了眼睛,知了看不见,便胡乱飞。马齿苋的花,我见过米粒一般的小小朵,黄色;然而还要捉知了去套眼睛……等我女儿周一朵再长几岁,我告诉她这个玩法吧。我自己,玩这个游戏,已经太老啦!
她一定会喜欢乡间田野的味道的,阳光撒在草叶上,满鼻子是青青草香!
一定要回家去采马齿苋!采很多很多,带回来,放汤、炒鸡蛋、凉拌……做馅包包子是没有那水平了——吃不完再晒一些马齿苋干。什么时候想念田野了,就拿几根出来吃。
番薯叶
叶柄是一道时鲜的好菜。掐了叶,撕去外表一层纤维皮,切成断,下油锅清炒。配料,只用红的辣椒,这一样就足够了。红是红得耀眼,绿是绿得生鲜。几粒盐巴,味儿就足了。下酒,尤其是在深井里冰镇过的啤酒,大青花碗地喝酒,一根两根地吃这脆生鲜嫩的时蔬,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快乐呀。若是此时,又想到这番薯,在地里并无一丝污染,不曾与任何一种农药有过往来,天生丽质,并纯情似水,吃时便更添了一种快乐。
杨 梅
杨梅除了生食,也有许多人拿来浸烧酒吃。我父亲酒量不深,但每年都要浸二三十斤杨梅谷烧。用瓮或坛装了,加二斤冰糖,密封数月,饮时有异香扑鼻,入口甜润香滑,而后劲雄厚。我每归家,父子两人对饮杨梅谷烧,面孔酡红而不觉,其情也融融。
荞 麦
离开了村庄,离开了田野的我,此刻,便只有通过文字和照片来触摸荞麦花。“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千年以前白居易的诗。我推窗望月,这都市夜已沉沉,月光照人——我忽然想找个人喝酒了,就喝荞麦烧酒吧,此刻让我醉在它猛烈的温柔里。
栀子花
栀子花可以烧菜来吃。从山间采摘回来,不能直接煎炒,须用开水烫过,用清水漂洗,方可做菜。栀子花和南瓜花、金针花等其他可以做菜的花相比,不同之处是,它在泡过、煮过之后,仍然残留着那一丝淡淡的香味。
青 蛳
下溪拾青蛳,看风景是好处,青蛳味美好吃是第二好处。个把时辰之后,炊烟四起,端起小有收获的脸盆回到家中,把青蛳剪去屁股,哗啦哗啦搓洗一番,洗去壳上的青苔,再倒少许香油于水面,不多时青蛳就会将肚中的秽物吐尽了。
准备蒜、生姜、紫苏少许。油锅烧热,香料先下,待香气溢时,青蛳入锅翻炒,加盐、酒、辣椒煸炒至螺蛳那扇“门壳”脱落,加少许水,加糖醋和味精,猛火收味,即可起锅。就两瓶啤酒,“吱吱”吸食有声,何其逍遥哉。
田 螺
夏日黄昏,把在水里泡了两天的田螺捧出,一颗颗用剪刀剪去屁股。在斯斯文文的灶火上坐一个陶煲,把田螺和数片咸肉搁进去煨,置以姜片、蒜粒、紫苏叶少许,煨它两个钟头。这时太阳落山了,露台上暑气渐散,端了香味四溢的咸肉田螺上去,光了膀子坐在藤椅上,就一瓶冰啤酒,“唏唏嗦嗦”地啜田螺,何其惬意也。
汪 刺
红烧汪刺特别好吃。油锅烧热,一排汪刺下油锅。要煎得两面金黄,然后酱油料酒下锅;加雪菜,文火慢滚十几分钟后,用猛火攻,让汤收一收,才能入味。在此过程中,生姜、大蒜、紫苏叶或薄荷叶,一个也不能少。少顷,眼见得热气蒸腾,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别忘了放豆瓣酱。当然,全国好的是郫县豆瓣酱。为什么要有豆瓣酱?咸、鲜、香,你试试就知道了。同样的,烧老南瓜也不要忘了豆瓣酱。
鲶 鱼
他们在湖边煮食,架一个锅,半锅清水,往往先把汪刺、鲶鱼及各类小杂鱼扔进去,再到地里揪两根茄子、一把野葱、几片薄荷叶,慢吞吞地炖,那鱼香随风飘荡,到头来锅中汤浓乳白,便是一锅的奇鲜无比。
春山慢
二禾君,在这样的春天,我想,坐在梨花树下喝一杯茶,总是相宜的;要是在日本,就非得是坐在樱花树下了——樱花和梨花都是蔷薇科植物,所以效果是一样的——风吹来的时候,花瓣都会纷纷扬扬。日本的审美里头,有一种物哀之美,樱花只开不过六七天,就纷纷扬扬兀自飘零,引得人黯然神伤——特别美好。松尾芭蕉有一首俳句,“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而一盏清茶,坐在梨树下喝,白色的梨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也是一件美好又充满希望的事,因为可以想象梨子的味道。
鲜食,真是奢侈,二禾君,我指的是茶叶炒鸡蛋。有一次在杭州的龙井村里,正是早茶出来的时候,民宿主人炒了一份茶叶炒鸡蛋——好吃。茶叶微苦,鸡蛋嫩滑。杭州菜里,以茶叶入馔是有先例的,譬如说,龙井虾仁。虾仁白白嫩嫩,茶叶鲜鲜绿绿,好看极了,像是一个装在盘子里的春天。然而龙井虾仁,是清淡极了的菜,入口几乎没有什么重味,只有一丝清香。再譬如,杭州还有一道菜,茶香鸡,也是有茶叶入馔的。
笋 书
公度兄,我一度以为,江南出笋,是上天对江南人的眷顾。江南人春天的食谱里,怎么好少了笋呢。你到杭州来,吃一碗片儿川,夏秋冬季只能吃到茭白的浇头,只有春天,一定是笋片浇头。或者这样说,有笋片,雪菜,才是正宗的片儿川。
杭州人春天还有一道菜:咸肉蒸笋。有一次,我到杭州城北径山寺去,下山路上,见到竹园中有村妇在掘笋。大家欢呼雀跃,看人掘笋,其实却是各怀心事。等到那妇人一放下锄头,大家便要买她的笋,一下子全都分光了。
暮色渐起时,大家也不赶路了,就寻了一户路边店,把笋交出去,请主人煮起来吃。主人贤惠,煮出来好几样笋肴。油焖的,红烧的,清炒的,做汤的。有一道,不同寻常:滚刀切出的春笋小块,铺在碗底,笋上面覆了一层薄薄的咸肉。咸肉是肥的,蒸出来,如玉脂一样透明的颜色。下面的笋块,也是玉脂一样的颜色……这里的咸鲜二味,真是不忍细说。公度兄,阿弥陀佛。
乡下的茶
我们也没有春游,即便是有,那也是去茶园,或是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满山的杜鹃花都开了,红色的杜鹃花采来吃,有着酸酸的口感。居然有同学吃多了杜鹃花,上课的时候流出鼻血来。
在我们乡下,并没有“茶道”这样的说法。茶有什么道,无非是倒茶而已。客人到家里来,定要泡一杯茶。至于茶的泡法,真的一点儿都不讲究,茶杯干净一些,茶壶里的水滚烫一些,就好。茶凉了,再添水。再喝,再添水。仅此而已。
譬如青团的青
譬如青团的青,艾草够多的话,就可以做得更青一些。在老家的田野中间,这会儿艾草欣欣,正是嫩绿多汁的好时候。妇人采来就是做青团。今夜打电话回去,父亲说母亲不在家,正是帮邻人去做清明粿了。今天大家帮这家去做,明天大家又帮那家去做,一家一家地轮过来,特别有意思。我想到这一幕,觉得乡村日子的温暖,都在这里呢。
浅 渍
溪里抓来的鱼,用酱油微微地渍一下,晒干,炒起来特别香。但渍辣椒、渍黄瓜之类,我们家从来不上正席,只当作一样开胃的小菜。要是有客人来,我们是不好意思端上桌的。但在日本,就把渍物当作好东西了,渍的方法也花样百出。之前看到他们还有一种专门用来做浅渍的玻璃罐子,罐体是小巧的样子,盖子却很重,大概有分量才可以压住食材吧。以前我们在家里自己做渍辣椒,一般不用什么东西压着,只是在冬天做腌冬菜的时候,拿一块大石头压着,压上十天半个月。冬菜吃完,那块大石头也因天天泡在菜汁里,变得青绿,我对着那块石头发愣,总觉得那块石头也很是入味了。
莲子的光阴
莲子颜色可爱,剥开来食,有甘甜之味。一把莲子放在茶台上,吃七八枚,其他的就散落在那里,像一幅画。另一枝没有破开的莲蓬,也好看,就索性让它放在案头,用不了几天就会慢慢收敛、变黑,变得像国画里的小品了。我这样一边喝着云南的散茶,一边剥食青碧的莲子,一时兴起,油然地口占一“绝”:
松下剥莲子,
莲子有点苦。
倘若去掉心,
那就没意思。
板栗从秋天跌落
把老栗子洗了,在背上砍出一道口子,放到铁锅里焖,只放少许的水。两三根枯枝在灶里噼啪燃烧,细细火苗焖一个时辰,栗子香就从锅盖的板隙里袅袅而出了,直钻人的鼻孔。再耐心候至锅内蒸汽尽逸时开锅取食,喷香粉甜,食之不厌。不开口子焖出的,其实更香,剥食却更繁琐,焖的时间也需长些。小时,我们还尝试用铁铲置炭火上煨,香气犹甚,然而一群小孩子坐着蛤蟆凳围着炭火,眼巴巴地张望,闻着一缕又一缕香,实在太考验耐性了,后往往栗子还未熟透,已是全然落入胃中了。
动什么别动碗底
从前吃饭用的是八仙桌,自有一种威仪在,吃饭时好好吃饭,成为人生基本的信条并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现代家庭餐桌西化,餐厅更是尽失礼仪氛围,家教也便失去了一个重要场所,所谓“家长”的地位只好江河日下。从前时候,吃饭是有很多规矩的,吃饭要让长者先上桌;两人坐一个条凳,各占一端,要为对方留出足够空间;手的活动范围也不能太大,收放之间撞上邻人之手,是极不礼貌的,更忌筷子探到人家的脸上去;一碗菜端上来,不是自己喜欢吃就可以移到自家面前的,而要小心翼翼地少量夹取;即便是夹菜时的动作,也有许多细节好讲,如不可一筷入深处,夹取尽精华,也不可东挑西拣、上翻下挑,不可连续多次同夹一碗菜,也不可吃多次菜才进一口饭,更忌把一碗菜全部扒拉进自家碗中留给人家一个空空的碗底……总之,讲的就是一个礼让。这样的餐桌上长大的孩子,常知为人考虑,好吃的东西会记着给家人留一点。现在的小孩,看见桌上一碗好菜,便欣喜有加地拉到自家面前大吃,理直气壮道,“我喜欢吃就多吃一点”,却不知人家也是喜欢吃的;见不爱吃的饭菜,就摆一副脸孔给人看,全然没有进餐是家人集体活动的概念,真是令人惋惜。
正 味
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日本片子《深夜食堂》,萧瑟冬日常有人钻进小酒馆喝一杯小酒,吃的东西,简单至极。有时就是“一小锅无滋无味清汤白水的水煮豆腐”,居然也令剧中人吃出惊为天物之感。豆腐,本是至美之物,怎样的烹饪手法都适宜,即便只是加几片白菜,放在清水里一道煮出来,也自有一番滋味。
所谓“无滋无味”,其实并不坏,乃大滋味也。我现在就喜欢这种吃法,白菜豆腐同煮,不放一滴油,只入几粒盐,足矣。如果正好还有几颗瑶柱,几片百合,一并丢入,则味更佳。瑶柱的咸鲜,百合的爽洁,都化出来,对白菜豆腐有所补益,汤水味道就更鲜美醇厚一些了。
且先吃三口白饭,这就是正味。我从小受到的吃饭教育,一碗饭端起来,口必须先吃饭,而绝不能还没有吃饭就下筷去夹菜吃。这是养成了习惯,成为潜意识指导下的行为。现在餐桌上,我常会观察,发现年纪大一点的人,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习惯。而年纪小的人,尤其是90后,几乎都不会有这样自然而然的行为。在我小时候,长辈对孩子们生活习惯的教育,一是一,二是二,不容置疑。现在的教育则更宽容,率由天性,自在生长,是一大进步,但有些传统的东西,却于不知不觉中遗失了。
蝤蛑记(乐清湾上之一)
八月蝤蛑抵只鸡。蝤蛑本身味极鲜美,烹饪上也就不需要如何下力气了,清蒸、干烧都很适宜。那一晚,我们在乐清老街的馆子里吃饭,同行郭老师在大学教书,当地有一位毕业数年的女学生听说老师到来,遂赶至饭馆见面。她已经吃过了晚饭,便坐在老师身边,不动筷子,只陪老师慢慢悠悠地说话。过一会儿,不声不响地,去厨房加了两道贵的菜,一道是鲨鱼髓做的甜羹,另一道,就是干烧的蝤蛑。
煮起一锅羊肉,然后等雪来
在冬天,尤其想念羊肉。
红泥小火炉,涮一锅羊羔肉吃,暖意融融,屋外大雪也不怕。
——在那里见到羊,让我印象深刻:一群羊,嚼着洋葱。一边嚼,一边流泪。
我们在夕阳西沉的沙漠上,架起大锅,白水煮羊肉。只放盐,其他作料都没有。左手一瓣蒜,右手一块羊肉,天旷地远。我们坐在腾格里大沙漠的沙丘上,喝着白酒,吃着羊肉,看着橘色的夕阳一点一点地落下去,想起生命中爱过的人正在远去,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无以挽回,不由自主地流泪。
我敢说,那是全天下好吃的羊肉。
吃 苦
纵连“药”也越来越不苦的如今,人们吃苦的机会是越见珍贵了。带苦之物,多有清凉解毒、开胃消滞、清肝明目、利尿降脂等效果。吃着苦笋时,众人便大发感慨,继而讨论得出一项结论,留待社会学家与营养学家验证:时下世情浮躁,大约与人们多进食甜腻、不喜吃苦,而致性情暴躁易怒有着亿分之一的关联度。
苦瓜我是喜欢吃的。虽住在城内,但倘若给我一缸土,我愿意在楼顶露台种上一株两株苦瓜。苦瓜面目长得有个性,是可以入文人小品画的;即便想法再市井一些,便是可以随手摘来,凉拌或清炒了,是个下酒的小菜——那夜便似乎不再燥热难熬了。
啥 汤
徐州是南北融汇之地,徐州人的性格里,既有北方的豪爽大气,又有南方的精致秀婉。这啥汤也是如此,用老母鸡、猪肋骨、麦仁及各种材料煮上十几个小时,鸡骨要煮得散架,麦仁要煮得稀烂,汤呢,加上淀粉勾芡,也要熬得浓稠。起锅前,再打两只鸡蛋,用舀勺一搅,这汤里便浮起一丝丝蛋花。按各人口味,再在碗中放几片香菜,淋几滴麻油,端起便喝,鲜、香、烫,那叫一个过瘾。徐州的老百姓,每天早晨都要喝啥汤,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坐的站的蹲的,店里店外都有,喝出一片“呼啦”声,实在是一幅岁月静好的温暖画面。
独自消夜
一个人的夜宵,消的岂止是夜。
薄 荷
原本以为,要几棵花花草草种种,别人定会以为只是吃饱了闲着没事玩玩,没有谁会当真的。例如有些话,酒桌上说说,个个情绪激昂,拍了屁股散席后,人人都把那些话随手丢在了风里。再如有些事,在网上说说,很认真,到了现实生活中,便大打了折扣。“方便的时候”,大家都挂在嘴上,方便的时候一起吃个饭,方便的时候到你家玩……然而多数时候就像个外交辞令,永远难找到真正落实的时间。没有想到的是,掐着我回小城的时间,幸运圈真的给我带了薄荷出来。我们约在一个公交车站见面,匆匆交给我,也没有什么客套的话,就走了。整个过
程,简单得就像《潜伏》里余则成的一次接头。直到回到家,我才看清,那些绿绿的薄荷都一棵棵被种在塑料茶杯里,还浇过水了,总共有一二十棵,一齐放
在纸箱里。另有一袋薄荷叶,新鲜采摘下来的,可以随时烧菜来吃。
草木成灰
草木灰,原先我不知道它有这样的作用。我老家乡下,厨房里有一座大柴灶,日常炊饭煮食都用这个柴灶。灶膛里烧的是柴火,偶尔也有稻草之类,灶膛下面都是草木灰——我们小时就把番薯藏在那草木灰里,不知不觉,番薯就煨熟了,浓香四溢。
草木灰里煨熟的番薯特别香糯。不似直接放在灶膛里烤,那样烤出来的番薯,外壳都成焦炭了,中间却并未熟透——夹生。草木灰是缓缓地把整个番薯煨熟,就像一只老母鸡,缓缓地把鸡蛋们孵成小鸡。
原汁原味
说到保留菜肴原料的原汁原味,烹饪宜炖、蒸、清炒手法,浓油赤酱地烧到后,“茄子吃不出茄子的味儿”了,烹饪也失去了本质的意义。对于一条鱼来说,好的待遇莫过于清蒸。清理完毕,它仍完整而富有尊严,尽管肚里塞进了姜、蒜,但看上去还是像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加少量油、盐、料酒,然后盘子被搁在三角架上,密闭,开火,云蒸雾缭。及至开锅,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尝一口,肉质嫩滑鲜美,看上去是鱼,吃起来也是鱼。
弥渡静默如谜
月光里,有人轻轻地哼起一首歌。
那是一首情歌。
亚溪河边,有个避雨亭,歌声就是从那儿传出来的。避雨亭外有一棵老态龙钟的槐树,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它一定见过那唱歌的人。赶马的人要在这里分手,妹子送到河边,隔着一条亚溪河,要把自己唱给你。
我问他们是不是也会唱这样的歌,他们对着我羞涩地笑,说不会唱,年轻人都不会唱了,只有老人会唱。
我知道了,这得怪手机。他们想对一个人说喜欢,用手机发一条短信去就好,也可以用微信发,还能省下一毛钱。而在没有手机的年代要对一个人说喜欢,必须在黎明时分追出五里地去,在目光还能望见背影的时候亮起嗓子。唱也好,喊也好,都可以——安红,我想你,我想你想得困不着觉。
一种坦荡的爱正在变得私密,一种大声的喜欢正在变得无声,一种费劲费时的爱恋正在变得迅捷而廉价。
吃蟹培训班
当然不像话。这哪像有钱有闲的贵族们干的事儿啊。于是有个叫漕书的人,发明了“蟹八件”。哎哟,这“蟹八件”,说白了就是一个整体打包的吃蟹工具箱。具体来说,包括了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八种,它们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简称为“蟹八件”。据说发展到鼎盛时期,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达六十四件。
从那以后,拥有一套“蟹八件”成了令全家自豪的事儿。到了晚清时候,苏浙沪一带很多人家把它作为女儿出嫁时的嫁妆,上海民俗博物馆就收藏了一套珍贵的铜质“蟹八件”。吃蟹彻底告别持螯大嚼的初期阶段,从此走上了风雅、益智、健身、娱乐一体化道路。至今流传说,有一位来自吃蟹世家的上海人赴京出差,上火车后拿出一蟹并一套“蟹八件”,有滋有味地吃起来,火车抵京靠站,一只蟹正好吃完,下车。
惊艳的酒姿
石曼卿喝酒有自己的喝法,他创造了三种高难度的酒戏:与客人一起披头散发,戴上枷锁绑上脚镣,边歌边饮,谓之“囚饮”;跟客人一起爬上树梢,一边高唱“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一边迎风摇曳树枝而饮,谓之“巢饮”;用稻草打成草绳,相互把对方绑缚起来,像只乌龟一样趴在地上,要喝酒时只管把头伸出去,喝完酒头又缩回来,谓之“鳖饮”。这几种喝酒造型,因富于创新精神,而被载入《梦溪笔谈》这样的畅销书中,一时被传为佳话。
皇上也不吃夜宵
有个皇帝宋仁宗就想不开,吃一顿饭偏偏喜欢斤斤计较。他在家里搞个私人宴会,请大小老婆龙子龙孙一起吃个饭,底下人就献上来新上市的蛤蜊。蛤蜊这东西煮汤好哇,秋天气燥,孩子们喝这个汤是清凉带补的。皇上一看,就问底下人这蛤蜊价钱如何。人家说,每个蛤蜊一千钱。皇上数了数蛤蜊的个数,总共28个,于是老大不高兴地说:“咱们生活还不富裕,咱们不能这么穷吃海喝呀。”得,这一顿饭,后吃成了思想教育课。
宋朝时代宫廷里有道菜“洗手蟹”,是御厨的拿手好菜。《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里说,做这道菜很简单,把活螃蟹洗洗干净,放盐、酒、生姜、橙皮、花椒等调料腌渍而成,洗洗手拿起就能吃。皇后回娘家看看的时候,皇上一般都要赐筵十四盏,其中第十盏就是这道“洗手蟹”。有一回,皇上又关心起菜价来,问下人螃蟹多少钱一只。答是每只一贯钱。皇上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一算,买一只螃蟹抵得上民间买两石粮食,又觉得心里很不安,说这螃蟹也太贵了,要不咱换一道菜点点?
蔡府的包子有多香
都说蔡太师家的包子好吃。可光我说好吃不算,我描述得奇香四溢、妙比唐僧肉,就凭印在报纸上的干巴巴几个字,你肯定不会信——因为我也无口福,没吃过。
有一回,蔡太师在家召集幕僚开会,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会议开得很成功,抬头一看,已经过了12点了。蔡太师就留同事们在家吃个便饭,叫下人做一道蟹黄包子。后来有人算了一下,光做这道蟹黄包子,蔡府就花了一千三百余缗。(见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七)“缗”者,指穿钱的绳,一千文为一缗,一千三百余缗就是一百三十万钱,可是一笔大数目了——苏东坡谪居齐安(黄州)时每天的用度是一百五十钱,还有余额可以用来请客。(见明代罗洪先《万寿仙书》)你想,这蔡府的蟹黄包子,能不好吃吗?
生鲜速递
当然,为了一口新鲜,自古以来的吃货们就敢想敢干。四川自贡的釜溪河下游和沱江富顺段,产一种奇特鱼类,名唤“退鳅”。这种鱼,一年当中仅于七八月时,在洪水退去之后的江中才能捕到,前后不过三十天。这种鱼还有一奇,一出水即死,死后肉质软如豆腐渣,不堪其食。要想吃到新鲜味美的退鳅,那时的土豪阶层比如盐商们,可谓想尽了办法。一是,在捕鱼船上备好锅灶,只要退鳅一捕出水,立即捞起下锅,烹熟;二是,从产地到盐商们所在的自流井,一百多里路,专门设了退鳅驿站——那却不只是骑马,有的时候还得徒步。有钱,任性啊。那家伙,每隔十里,派力夫等着,煮熟的退鳅盛在食盒里,能骑马的地方骑马,不能骑马的地方就马拉松,一站一站传递下去,这退鳅送到土豪家中,据说还有一丝余温呢。
边缘人 –
封面蛮复古的,书也非常小巧,很有韵味,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