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95788
我国色母粒的自发研究开发起始于七十年代中期,中国色母工业自起步伊始就紧随全球色母发展的步伐,期间的差距相较于其它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差距而言是非常小的。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国内色母行业无论在技术研发、工艺布局、生产管理、设施配套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使得色母粒行业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世界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优质颜料和加工助剂,因而也能够制造出符合世界先进水平的色母产品以满足部分终端应用。虽然,色母粒行业是作为整个塑料产业配套的一个分支行业,然而中国色母人从来没有把自己仅仅定位成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终于赢得了应有的市场地位。作为中国色母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两家企业:广东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宝丽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分别先后于2017年和2020年在中国证券市场挂牌,成为中国色母粒行业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青睐正是对中国色母粒行业的肯定和认可,也是色母粒企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规范化的佐证。
笔者从1968进入上海染料化工一厂从事染颜料生产和开发,77年起开始从事色母粒研发,工业化生产,至2012年退休,一辈子就只从事有机颜料生产和应用一项技术工作。2014年完成了《塑料着色剂——品种,性能,应用》一书出版,2016年完成了《塑料配色——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完成本书出版历时五年,三本书的完成终于实现了 “着色剂” “配色” “配方” “制造” 色母粒主要技术系统闭环。
色母粒行业是为塑料产业配套的一个重要分支行业。本书主要对色母粒的组成及特性、薄膜级色母粒配方设计、电缆、管道级色母粒配方设计、注塑级色母粒配方设计、纤维级色母粒配方设计、其他色母粒配方设计、功能母粒配方设计、色母粒工业制造、色母粒质量控制与剖析、中国色母粒工业发展趋势展望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从事颜料、染料、塑料着色、塑料制品加工的各类技术人员参考。
我国色母粒的自主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自起步伊始就紧随全球色母粒发展的步伐,期间的差距相较于其他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差距而言是非常小的。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色母粒行业在技术研发、工艺布局、生产管理、设施配套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使色母粒行业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世界一流的成套生产设备、优质颜料和加工助剂,因而也能够制造出符合世界一流水平的色母产品以满足部分终端应用。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委会统计,129家国内企业2019年总销量达到107万吨,总销售额123.5亿元。虽然,色母粒行业只是为整个塑料产业配套的一个分支行业,然而中国色母人从来没有把自己仅仅定位成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已经赢得了应有的市场地位。目前已有四家色母粒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青睐正是对色母粒行业的肯定和认可,也是色母粒企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好佐证。
笔者从1968进入上海染料化工一厂从事染颜料生产和开发,1977年起开始从事色母粒研发、工业化生产,至2012年退休,一辈子就只从事有机颜料生产和应用这一项技术工作。为了把一生所做过的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同业者,2014年完成了《塑料着色剂——品种·性能·应用》一书的出版,2016年完成了《塑料配色——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出版,深受色母粒行业技术人员欢迎。
即将出版的《色母粒配方设计和工业制造》将重点对色母粒应用(薄膜、电缆、管道、化纤、注塑、吹塑)的技术要求作全面梳理。色母粒配方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所有组分进行综合考量,因此书中对颜料、分散剂、载体、助剂的选择要点等作了详细的介绍。色母粒配方只有与制造工艺合理匹配,才能生产出客户满意产品, 书中也对色母粒加工工艺要点和各种设备技术要求作了梳理,并对每个工艺和设备的优缺点以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等进行了论述。
以上三本书的出版,实现了“着色剂”“配色”“配方”“制造”色母粒四大关键技术的系统闭环。无论是刚进入色母粒行业的新人,还是长期从事开发的技术人员都将从中受益。衷心希望这三本书能为色母粒行业技术进步、推动色母粒行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使我国从色母粒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做出微薄贡献。
本书主要由陈信华,赵瑞良,徐一敏执笔。在编写过程中特邀请了部分行业精英参与撰写,得到了行业专家和同仁们的热心帮助。其中,刘鹏完成了“ABS家电专用色母配方设计”和“色母粒剖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的撰写;李军完成了“聚乙烯蜡的特性和选择原则”的撰写;祝润生完成了“色母粒配方中载体的选择原则”的撰写;李兴达完成了“食品包装膜色母粒配方设计”的撰写;黄佐超完成了“预混双螺杆色母粒生产工艺”的撰写;郑有家完成了“汽车内饰件色母粒配方设计”的撰写;王群林完成了“双螺杆挤出机的特点”和“双螺杆挤出机螺杆排列组合特性”等的撰写;谢林生完成了“连续混炼机制造色母粒生产工艺”等的撰写;高荣宝完成了“布斯机连续往复式挤出机制造色母粒生产工艺”的撰写;崔世鸿完成了“失重式计量机的原理和种类”的撰写。董永辉、李毕忠、李杰、李果、李一卫、李海峰、余国同、蒋鈺、董前年、何贵平、毛亚琴、孙家悦、吴爱华、梅诗宇、董奇、袁林、王玉宝、王琼、王艳、王明华、夏晶、吴兆权、武立新、朱国珍、张新民、张中明、张更建、张成、杨永卿、邹明华也参与了部分内容的撰写。马冠群、王琼、王艳、孙伟仁对全书作了校阅。正是由于这些人的积极参与、无私奉献,使本书更接地气、更实用,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从专业性、知识性、全面性着手,梳理配方设计和工业制造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力求将本书写成塑料着色领域的又一本工具书。
限于笔者的学识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定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陈信华
2021年4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