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265150
★一部关于云南风物的深情之作。云南是作者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那里有牵引着徐霞客和洛克脚步的秘境和风物,作者以自己的行走与前辈相应和。
★一个关于民族迁徙和家族命运的寻根故事。彩云之南有傣族人的古老风俗和人间烟火,通过对一个家族的回溯,作者带我们得以观照澜沧江两岸历史潮流中的波涛汹涌。
★一首关于千年普洱的舌尖颂歌。在古六大茶山的深处,除了千年的普洱茶树,还有一代代传承着的茶人家族。
从湄公河往上追溯,是澜沧江,是西双版纳,是多少家族的动荡和恩怨,是一个个民族的迁徙,是人间的喜怒、傲慢、自信和特立独行,是朝代的更替、荣辱和兴衰,是诗人的梦想、归宿和灵魂的挽歌。
《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展现了澜沧江两岸独特的风貌与人文,将历史的滚滚风尘与人间的喜怒哀乐相融合,以深厚、遒劲的笔力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的价值追求间自由穿梭,记述了历史长河的奔涌、破坏与构建。
章 雪山、峡谷、初恋和洛克的异乡
第二章 两岸、秘境、风物和突如其来的死亡
第三章 严小波:从车家壁出发,像徐霞客那样行走
第四章 刀娜的西双版纳:历史、茶叶、战争与和平
第五章 茶人王二与古六大茶山
第六章 国界、巡航及湄公河一瞥
严小波:从车家壁出发,像徐霞客那样行走(节选)
阵雨果然毫无预兆地说来就来,好在只是阵雨。云南的雨,阵雨居多,呼啦一下就来了,呼啦一下就走了,像上帝的一泡尿,尿到哪儿算哪儿,尿完就走。不像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的,一两个月也下不利索。阵雨的好处是下一会儿就晴了,都不用回避太阳,有时候,光天化日之下,阵雨当着太阳的面就下下来了。阵雨的坏处是就下那么一会儿,地皮刚浇湿了,刚开始打滑,就停了,浇不透,踩一脚滑一步,尤其是上坡,上去五米,滑下来三米,这时候,想找块石头往天上砸的心都有。小波说,哎,其实这点苦,比起徐霞客来,都不算事儿,想想人家徐霞客那会儿,才叫辛苦,才叫艰辛。
小波从小就崇拜徐霞客,旅途中经常把徐老师当作激励自己的榜样。他说,在《徐霞客游记》里,有一段写在滇西行走的,那才叫艰辛:“僧沧海具饭,即执殳前驱。余与顾仆亦曳杖从之。从坪冈右腋仆树上,度而入。其树长二十余丈,大合抱,横架崖壁下,其两旁皆丛箐纠藤,不可着足,其下坎坷蒙蔽,无路可通,不得不假道于树也。过树,沿西崖石脚,南向披丛荆,头不戴天,足不践地,如蛇游伏蟒,狨过断枝,唯随老僧,僧攀亦攀,僧挂亦挂,僧匍匐亦匍匐。二里,过崇崖之下。又南越一冈,又东南下涉一箐,共里余,乃南上坡,践积茅而横陟之。其茅倒者厚尺余,竖者高丈余。余仰不辨天,俯不辨地。又里余,出南岗之上,此岗下临南峡,东向垂支而下,有微径自南峡之底,西向循岗而上,于是始得路。”(《滇游日记》十一)。说的是有一个叫做沧海的老僧做好了饭,大家连吃带打包,吃完后沧海抄起防身家伙,带着徐霞客和他的一个姓顾的仆人,两人也是带着家伙的,一起赶路往前走,写路是如何难走,荒草是如何的高,以至于“仰不辨天,俯不辨地”,总之各种不好走,写得就好似他次去白莺山寻找二嘎子一模一样。小波说,这不就是写我吗?我们都太难了,大家都不容易啊。
跟徐霞客同时期的有一位云南本土诗人,叫张禺山,他有一篇描写在云南行路难的文章,读起来,感觉云南的路,一点也不比李白的《蜀道难》好走:“西路难,吁嗟夫,西游蜀道,北上太行,昔人诗赋,千载悲伤。若教行路见滇海,崎岖绝道皆康庄……回波倒流白日悬,下垂无极之深渊,悬车乘马长太息,已如斫空而登天。壮士亦变色,恶少神茫然。流瀑万泄下,路杳羊肠悬,钩藤毒葛四时茂,踟蹰妖花经岁妍,麋鹿熊罴隆妪杂,猿狼財虎鬼弹牵……刺桐笙竹,参差错落,朝岚夕瘴,鸟坠鸢距,阴云恶雾,檐宿窗眠……”,可见当时,滇道和蜀道,一样的难走。
《徐霞客游记》中,写旅途中的艰辛,其实很多。在他的日记里,很多篇,都以“昧爽”开头,我刚开始读的时候,没搞清这个“昧爽”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前没见过这个词,也没见人用过。随着阅读的深入,再联系前后语境,慢慢地悟出来,这个“昧”字,应该是带有“昏暗、背后”之意,后来再一看字形,望字生义,这个“昧”字由一个“日”字和一个“未”字构成,古人造字,都是有说法的,不会无缘无故,脑子瞬间反应过来,这个“昧”字,原来很直白地告诉我们,是太阳还未升起来的意思。再看这个“爽”字,就好理解多了,应该是“晴朗、爽朗、明亮”的意思,两个字连在一起,大概就是“天空将亮未亮,马上亮了,但是现在还有点黑”的意思。这个徐霞客,你直接说“黎明”不就完了吗?还跟人玩文字游戏,还“昧爽”,就像幼儿园的阿姨在那儿炫耀:“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阿姨文章里的‘昧爽’两个字,用得好不好啊?”
好!用得当然是好!但我喜欢的日记的开头,是这样的:“雨意霏霏,不能阻余行色。”这是他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十六日这篇日记里的开头(《滇游日记》二),一看就是兴高采烈的样子,心高气盛,刚到云南不久,一切都充满新鲜感,一个鲜活的文艺中年形象,跃然纸上。虽然天空下着小雨,但哪能阻挡我畅游大云南的兴致呢?可惜我们的严小波不够文艺,日记本上匆匆记下的,永远是:某地,出某茶,什么种,大致年代,土壤、气候、海拔这类对别人来说显得干巴巴的文字,所以直到现在,这个在江湖行走了几十年的人,也没传出什么绯闻来,所以他不管什么时候出门,不管他去哪里,他的媳妇对他永远支持,特放心。
2.
刀娜的西双版纳:历史、茶叶、战争与和平(节选)
刀娜身上,具有傣族女孩典型的柔美和开朗,再加上她是皇族后裔,气质自带高贵,血液里流淌的,是来自江南沿海一带的宽阔与温软,既凛冽,又小鸟依人,傣族姑娘说话,与苏杭姑娘说话,如出一辙,都甜得让人浑身酥麻。就是男人,像岩温,也非常的温和,我只在他斗鸡时,看见过他眼神里偶尔露出的凶狠,但也只是一闪而过,立马就变得谦逊,用儒家的“温良恭俭让”来形容傣族男人,一点都不为过。
我看到许多地方,凡是形容傣族性格的,很多都是以“柔软懦弱”四个字来概括。但历史上,傣族人绝不会这样懦弱的,从越地迁徙而来的过程暂且不说,那肯定是一路打打杀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春秋战国一直打到大宋朝和元朝,后才在车里、也就是今天的西双版纳落了脚,站稳了脚跟,这得经过多少硬仗、死伤多少人口、历经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和朝代?这都是几代人几十代人拿命换来的天下,为什么到了现在,人们的性格,却变得如此温和了呢?
现在也很少在哪个寨子里,听说有傣族人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的。岩温说,我们哪有时间打架闹事啊,活着多开心啊,我们每天喝酒唱歌的时间都不够。是的,到了夜间,霓虹闪烁之时,只见那些广场、歌厅、饭店、烧烤摊前,人声鼎沸,高歌狂笑的声浪响彻整个西双版纳上空,他们在干杯之前,全体起立,必有一个人领头,高呼酒令开头两个字“多勾!”,然后是全桌人声嘶力竭、有节奏地高呼:“水——水——水水水——水”,所有“水”字,都发第四声,每一字都投入了感情,每一声呼喊都包含着对生活的真爱,尤其在喊后一个“水”字时,声音高亢、宏亮、突然收音,戛然而止,然后所有人一饮而尽,喝完以后,有的人兴奋,有的人落寞,大家陆续坐下,等着下一轮高潮的来临。
我问过很多当地的傣族朋友,这酒令开头两个字“多勾”是什么意思,没有一个人能说明白的,都说这酒令祖上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后来我自己琢磨,并且用浙江方言多次发音,用吴越人民的思维来从各方面理解,得出这么一个个人的观点:“多”字,用江浙一带的方言念,跟土话“大”字一个发音,都发“夺”字音,应该就是“大”字,这个“勾”字,如果我理解没错的话,是越王勾践的姓,那么酒令开头用“多勾”两个字,是在每次喝酒或征战前的一个动员令,意为“大王勾践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喝酒是为了纪念你,为你而喝酒,为你而战斗”,然后接下来的六声“水——水——水水水——水!”才能让人热血沸腾,揭竿而起,奋勇杀敌。
傣族人的祖宗来自沿海地区,他们的血液里,有着海洋民族特有的开阔和活泼,水,比他们的生命还重要,他们每次干杯都声嘶力竭地高呼“水——水——水水水——水”,既饱含着对祖宗的怀念,又深情地歌唱生活,期待未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