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7682354
武志红主编和导读,“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系列。
本书的问世,让催眠治疗在心理学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催眠。
开创性的以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治疗,将心理暗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效果尤为显著,读来也通俗有趣。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深度看见自我,才能真正看见世界。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催眠有着诸多误解,以为那不过是借助道具做出的花哨表演。实际上,催眠是门严肃的科
学,它是心理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并以对潜意识前所未有的深度挖掘,被广泛运用到各大心理学流派中。在催眠
领域,云集着众多天才心理学大师,而其中*耀眼的名字,必然是米尔顿·艾瑞克森。作为现代催眠之父,这本
书以纪实的方式,记录了艾瑞克森进行催眠的完整过程,不仅包含众多真实案例,更有他对于催眠及潜意识所总
结出的珍贵经验,是了解催眠和潜意识领域的书目。
本书由艾瑞克森的学生、同事兼朋友罗森撰稿,书中也包含了他对艾瑞克森传奇催眠方式的独到解读。
章 改变潜意识心智 001
第二章 痛苦带来的礼物 025
第三章 相信你的潜意识 047
第四章 间接暗示法 075
第五章 克服习以为常的极限 107
第六章 重新构建 185
第七章 以经验为师 211
第八章 主导你的生命 217
第九章 留住纯真的眼睛 237
第十章 用心观察:留意特异之处 243
第十一章 治疗精神疾病 265
第十二章 着眼未来 281
第十三章 自 律 313
附 录 335
导读
深度看见,必将带来深度改变
| 武志红 |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的女儿为了报考国外名牌大学,在学校里疯狂补习英语。托福满分是120 分,她必须考到110 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录取,离考试的时间越近,她就越紧张。转眼就到了考试的前一天,她已经到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程度,精神几乎崩溃。如果带着这种状态去考试,肯定没戏,于是朋友让女儿回趟家,想下班后好好和她沟通一下。回家见到女儿,朋友猛地想起这几天家里刚换了Wifi 密码,于是赶忙告诉女儿,谁知女儿说,自己早就知道密码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
“我想这次考试你肯定能过。”
“为什么?”
“这么难的Wifi 密码你都能猜中,那些选择题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可是,我知道你常用的几个密码呀!”
“但考试中的选择题,也都是你复习过的,而且比Wifi 密码的选项少得多。”
听完父亲的话,女儿顿时就笑了,之前积攒的紧张和焦虑,顷刻间消散了一大半。那天晚上,她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上考场,考了114 分。
那段时间,朋友正巧在看催眠术大师艾瑞克森的书,他与女儿看似简单的对话,里面其实有着明显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形成了催眠,触及了女儿的潜意识,让她看见自己本身具有的能力,提升了自信。
长期以来,人们对催眠有着很多误解,认为催眠是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表演,或是一种诡秘的精神控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洗脑。过去,我也对催眠有些抵触,觉得催眠就是妄图影响别人,并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但艾瑞克森让我改变了想法,随着我对他越了解,我对催眠的好感就越强。
催眠不是洗脑。洗脑是一种精神控制,而催眠则是思维的沉睡,身体的松弛,灵魂的苏醒。它们有着两个根本的区别——
一、洗脑通常是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是封闭人的思想。上面故事中的那位女儿,每天在学校里疯狂备考,做的是同样的事,打交道的也都是和她一样整天刷题的同学,因此不知不觉中,思维就被限制在了一条狭窄的隧道中,觉得整个世界重要的事就是考试,考过了万事大吉,考不过人生就完了。当这些念头不断闪回,她陷入了对结果的眩晕,自然越来越紧张、焦虑。传销组织在开“洗脑”大会时,会将人关在宾馆内,并且禁止与外界联系,目的就是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禁锢人的思维。
被洗脑的人,情绪奔腾而没有边界,因此他们都很焦躁,行为也很盲目。与之不同的是,催眠能让奔腾的思维沉睡,并且重新构建与外界的通道,心灵敞开,潜意识被唤醒,人感知着自己,也感知着广阔的世界。
在艾瑞克森的案例中,有一则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正值妙龄的护士,流露出严重的自杀倾向,她把心爱的首饰和衣服全部送人,还向医院递交了辞职信。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她走出医院的那一天,就将是她生命的终点。在女孩离职的前几天,艾瑞克森和她谈了一次话,第二天,女孩就失踪了,人们纷纷指责艾瑞克森,认为是他的胡言乱语加速了女孩的自杀。
直到16 年后,艾瑞克森接到了一通电话,来电者正是当年的那位护士。她告诉艾瑞克森,那场谈话的当天下午,她走出医院大门后,直接去了海军招募中心,申请加入了海军护理队,后来又与一位军官相恋结婚,生了五个孩子,并在军队医院工作至今。
毫无疑问,16 年前的那场谈话,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艾瑞克森究竟说了什么?事实上,他没说一句规劝或者宽慰的话,他只是让女孩去想象——想象自己正身处植物园、动物园和波士顿海滩,他绘声绘色地描述植物园里不同形状的叶子,以及小鸟轻巧地啄食水果,然后让嘴里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树;描绘育儿袋里的袋鼠宝宝努起嘴吃奶,候鸟用人类都无法了解的神奇本领进行着迁徙;还有飓风后恢复了平静的海滩,印第安人和殖民者的后裔都在这里踩着水嬉戏。艾瑞克森给女孩呈现出一个开放、温暖、鲜活、明快的世界,唤醒了她的想象力,让她走出了抑郁的“深井”。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心灵地图》中说:“许多所谓的心理疾病,无非是想象力缺失的外在表现,而心理治疗就是引导想象力回归的过程。”
如果说洗脑是人为地限制想象力,那么,催眠就是让想象力张开双翼。
二、洗脑与催眠还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洗脑让人忽视对心灵的关注,而把全部注意力都用来追逐外部目标,而催眠则是对内心的洞察与深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才将本书的书名从原来的《催眠之声伴随你》,改为《深度看见:艾瑞克森催眠法》。催眠能让人看见内心的焦虑、过去的伤痛,也看到自己隐藏的潜力与期待,并在潜意识中寻求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是深远的,类似于佛教中的顿悟。正如艾瑞克森的弟子、美国催眠师斯蒂芬·吉利根所说:“把问题保持在一个清澈的水池中,看看有没有一朵莲花会绽放。”催眠就是在激发“内心的花开”。
本书中,收录了很多艾瑞克森用催眠帮人们破解难题的故事,既有尿床、肥胖这样的日常困境,也有癌症、抑郁症这样的紧急情况,且囊括各个年龄段,可以说,艾瑞克森将催眠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读这些故事,常会让人感到如同暗夜中亮起火把,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而艾瑞克森的催眠手法更是独到的,难以超越的。
比如在治疗一个每晚尿床的小男孩时,小男孩被父母强硬地拽进了艾瑞克森的办公室,男孩气得大呼小叫,拒绝接受艾瑞克森的治疗。而艾瑞克森采取的方法则是:先把孩子父母请出办公室,然后默默地看着号叫的小男孩,等到男孩喊累了,停下来换气时,艾瑞克森突然扯开嗓门,模仿男孩的频率,冲着男孩大声喊叫,继而对目瞪口呆的男孩说道:“我的这轮结束了,现在换你了。”
这是一种加入,艾瑞克森用外人看似怪诞疯狂的方式,加入了小男孩的阵营。也正因此,当他停止哭号、并坐上一张椅子后,小男孩也学着自己的这位新“同伴”,安静地坐上了另一张。
谈话由此开始,而对男孩而言,此刻坐在自己对面的,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心理医生,也绝非父母的“帮凶”,而是自己的同类。对于这样的“同类”,男孩自然愿意打开心扉。
而更值得称道的是,艾瑞克森在后续的治疗中,只字未提“尿床”的事,而是讨论男孩喜欢的运动——棒球和射箭,艾瑞克森大赞这两项运动是了不起的科学,大赞男孩的身体协调性,对肌肉控制得很好。没过几个星期,男孩就不再尿床了,他接收到了艾瑞克森给出的暗示——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控制肌肉去击球和射箭,那么控制膀胱的括约肌,一定是小菜一碟。
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艾瑞克森更充分运用了催眠的智慧。
一次,他去治疗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方有着严重的被迫害妄想,认为自己正在被人追杀。艾瑞克森走进病房时,病人正在窗户上钉钉子,以防止追杀者进入。艾瑞克森立刻加入其中,与病人一起钉,而且比对方钉得还认真。钉完之后,艾瑞克森建议把地板上的缝隙也钉严实,然后,又建议病人与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一起,加强医院的防范工作。就这样,艾瑞克森成功地带领病人走出了自己的病房,乃至整个医院,随着病人安全范围不断扩大,他逐渐从与世隔绝的孤独和恐惧中走出。
本书中,这样精彩的故事随处可见,而每个故事都表达出了同样的理念: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深度的看见和接纳,必将带来深度的改变。
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深度的看见和接纳,必将带来深度的改变。
——武志红
当代的智慧珠玑,米尔顿·艾瑞克森是个说故事的天才,用简易、有效的故事手法治疗并且实现人类的精神。
——洛杉矶荣格学院 厄尼斯特·罗西博士
用治疗便秘的故事来激励写作障碍者,用控制膀胱的故事教人们控制创造力,用催眠指令改变了一对夫妇长达30年的争吵习惯并开始享受生活,这是一本妙趣横生的故事集。
——柯克斯书评
这是一本颇具可读性的书籍,富含个人的记忆与罗森博士的看法,这些故事提供了间接的建议,让人了解如何超越固有的限制,将负面的经验重新塑造成正面的经验,并且发掘其中的价值。可以说是结合了趣味性的故事以及个人的心理洞见,效果绝佳。
——洛杉矶时报
“你还没发现,你的生活已经被潜意识控制了。”当艾瑞克森对我说这句话时,我当时的反应,和日后听到我说出这句话的人一模一样。
但在当时,我以为艾瑞克森的意思是:人们的生活早就被潜意识框死了,所能做的,只剩下“了解自己所处的潜意识模式”这一件事了。后来我才明白,潜意识里的内容未必就不能改变。我们每天的经历不仅足以改变意识,也会深深地影响潜意识。比如,每次我读到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潜意识必定立刻产生变化;如果我与某位重要人物(对我而言意义重大的人)见面,潜意识也会发生变化。事实上,任何心理治疗的正面价值,都体现在当事人深层次的改变上,而这多半是与另一个或另一群人相遇的结果。
在我看来,如果治疗师能将精力放在“影响患者的潜意识心理模式(包括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上,持久而有效的改变也就不再是奢望了。艾瑞克森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他甚至在晚年时特意为此创立了一套模式——教学研讨会。
后一次与艾瑞克森见面时,他解释了建立这一模式的初衷:
“以前,我需要在每个患者身上花费大把时间,相比起来,我宁愿教给更多人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无数人来信告诉我:‘你彻底改变了我对待患者的方式。’现在,我的患者比以前更多了,但我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却更少了。”
我问他其中有什么奥秘。
他回答:“他们来我这里听了故事,回家后发生了改变,仅此而已。”
显然,“来我这里听了故事”并不简单,其中必然蕴含着拨开迷雾的洞察力,包含着对人性的深度看见,包括各种期待与沟通。就拿艾瑞克森来说,每次他与人会面,都能让对方经历不同层次的催眠状态,并让人们带着正面期待,在催眠中接受他所传递出的信息。不仅如此,艾瑞克森还认为,如果听众能“遗忘”掉某个故事(对故事情节有健忘反应),那么这个故事的功效将会更加深远。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艾瑞克森遵循着古老的传统。自人类蒙昧初开时,故事就一直充当着传播文化、伦理与道德规范的有效手段。裹上糖衣的良药容易入口,单刀直入的教诲难入人心,当忠言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呈现出来时,人们会乐于接受。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艾瑞克森施展了他讲故事的技巧——专门选取那些与医学、心理学、人类学有关的有趣故事。在这些超出了患者与治疗师预期的故事中,处处散发着意义非凡的暗示意味。
在催眠状态中学习
根据艾瑞克森所说,催眠状态能促成人们学习与改变。
它并非是强迫人入睡,患者不会受到治疗师的“压制”,也不会失去自制力而任人摆布。事实上,催眠是一种人人都曾经历过的自然状态,而常见的催眠,当属做白日梦时的恍惚时刻。此外,当我们进行冥想、祈祷或运动(例如被人称为“动态冥想”的慢跑活动)时,也容易产生某些形式的催眠。凡是身处其中的人,会对心智、幻觉等内在变化相当敏感,而对诸如声音、动作之类的外在刺激,却不怎么在意。
在催眠状态下,患者往往能凭直觉对各种梦境及其象征意义做出判断,对其他潜意识形式的意义也能很好地理解,他们很少会做理性思考,其状态十分接近艾瑞克森所说的“潜意识学习状态”。正因如此,患者会很容易接受治疗师给出的暗示,不会出现强烈的抗拒。不过,要是暗示与患者自身的价值体系产生冲突,这些暗示就很难发挥作用了。另一方面,患者也很可能部分甚至全部遗忘了催眠体验,但这种健忘绝非是催眠的特性。
在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的过程中,治疗师必须设法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将其关注点转向内在世界——引导患者看到自己的内在,从而产生催眠回应。这类催眠回应来自患者自身“浩瀚的信息宝库”,既能顺应治疗师引导的方向,也与患者的需求息息相关。想要获得这样的回应,治疗中就要以间接的方式给出暗示,比如穿插在稀松平常的对话中,或者是有趣的故事里。
在催眠过程中,治疗师必须敏锐地观察患者的微妙改变,尤其是全神贯注时的各种生理变化,比如患者是否面无表情、双眼直视、停止眨眼,还是整个人都僵住了。一旦这一连串反应集中出现,说明患者多半已经进入了轻度催眠状态。此时,就是给出暗示的大好时机。当然,也可以直接表示:“安心停留在这个状态。”治疗师很清楚,患者此时正在处理由潜意识释放出的信息。
艾瑞克森所选取的故事,往往沿袭着童话故事、《圣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核心模式。比如在民间传说中,探索是故事的重要主题,而艾瑞克森经由暗示带给患者的内心感受,其跌宕起伏的程度与终收获的成就感,丝毫不逊色于任何神话。此外,由于艾瑞克森讲述的故事常带有强烈的美国特色,因此,他一直被视为美国的传奇人物。
尽管如此,必然有人还是会对故事的效果产生质疑,他们并不知道好故事所具备的力量,在很多方面,那很像是我们看完一部精彩电影后出现的“灼烧”(Glow) 感。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陷入意识转换的状态,我们会不自觉地对戏中的某位或多位角色产生认同,并在电影散场后神思恍惚,如临梦境。只不过,这种体验往往十分短暂,多不超过15分钟。而聆听艾瑞克森讲的故事的人,却很可能在多年以后发现自己依然身处故事的氛围里,他们的思维与行为也因此永久改观。
艾瑞克森将催眠定义为一种“唤醒与运转潜意识信息的过程”,根据他的解释,当人处于催眠状态中时,不难出现持久的改变。如果治疗师能深度看见患者的内心,帮其开启内在宝库,无论是否用故事作为媒介,患者都可以将尘封已久的信息重新变成行动,而在这个全新的行为模式中,充满了建设性与强大的自我。
这一过程与“洗脑”(Brain Washing)是不同的。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洗脑”缺乏文化方面的加持,效果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而艾瑞克森的治疗方法却能促成自我的强大,进而引发深远的改变。或许正是因为这类改变通往成长与开放,效果才会如此震撼。当然,有助于实现恒久改变的环境,莫过于艾瑞克森一直所倡导的——尊重个人的重要性,而且深信每一个人都能不断进步,拥有成长的可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