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13114
《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入选2020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诺贝尔奖获得者P.B.梅多沃经典之作全新修订改版。
《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科普名著,是一位科学大师给初登堂奥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即将踏上科研之路的青年学子的建议书。梅多沃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科研经验,非常中肯地谈论了从事科研工作将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之道,提出了许多诚恳而又实用的忠告。这些忠告充满智慧,有如醍醐灌顶,让人豁然明白科研工作的无穷奥妙,至今深具启发作用。
本书文笔优美,诙谐幽默,视野广阔,融科学、哲学、文学和历史于一体,处处体现着大家风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序言 1
**讲 科学家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人? 1
第二讲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科学研究? 9
第三讲 科学家应该研究什么? 19
第四讲 如何把自己武装成科学家? 27
第五讲 科学中的性别偏见和种族歧视 35
第六讲 科学界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一) 47
第七讲 科学界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二) 61
第八讲 科学界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三) 73
第九讲 年轻科学家与年长科学家的相处之道 85
第十讲 如何做学术演讲和撰写科研论文? 99
第十一讲 科学实验与科学发现有哪些重要类型? 115
第十二讲 奖金和奖励——如何面对科学界的荣誉? 129
第十三讲 解密科学发现的过程 137
第十四讲 科学的使命是什么? 157
译名对照表 175
译者序言
1915
年2月28日,梅多沃教授诞生于巴西。后来,他就读于牛津大学,毕业后曾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霍华德·弗洛里(H. W. Florey)的实验室里参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工作。此后,他的兴趣转向免疫学领域,他通过一系列出色的实验弄清了人体对来自异体的移植器官和组织发生排斥反应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治疗排斥反应的方案。他的这项工作,为今天蓬勃发展的器官移植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千千万万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正是由于这项杰出的贡献,他于1960年与伯内特(F. M. Burnet)医生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这是全人类对他的崇高奖赏。但梅多沃教授并不因此居功自傲,停止在科学上的探索。此后,他又致力于肿瘤生物学的研究。
梅多沃教授从未把自己的创造性局限在本专业的狭小天地里,而是积极地关注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社会问题。1959年,他曾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表题为“人类的未来”的系列演讲,引起巨大反响。后来,他又撰写了许多论述科学方法和科学社会学问题的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可解的艺术》(The Art of the Soluble,1967)、《科学思想中的归纳与直觉》(Induction and Intuition in Scientific Thought,1969)、《进步的希望》(The Hope of Progress,1974)、《生命科学》(The Life Science,1977)、《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Advice to a Young Scientist,1979)以及《从亚里士多德到动物园:生物学哲学辞典》(Aristotle to Zoos: A 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of Biology,1983)和《科学的局限》(The Limits of Science,1984)等。
《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一书写成于1979年,先在《哈泼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和《科学》(Science)期刊上选载,后来由美国哈泼与罗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在短短几年内多次印刷,分别以平装本、精装本和文库本发行,获得读者和评论者的一致好评。梅多沃教授在这本小书中,以慈爱的长辈学者的身份,对年轻科学家提出了许多诚恳的劝诫。他从科研课题的选择,讲到完成课题后如何写出论文发表;从实验和发现,讲到社会对科学家的奖励;他还告诉年轻科学家如何处理好与长辈学者的关系,如何参与科研合作,如何正确对待科学中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和科学家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等。虽然在论述上述问题时,梅多沃教授所举的实例大多限于生物医学科学领域,但其影响早已超出这一领域,而对广大有志于科学研究的读者都有所裨益,这也正是促使译者把此书译出介绍给我国广大读者的原因。
梅多沃教授是一位在科学、文学、历史和哲学诸领域都有颇深造诣的学者,《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一书就充分体现了作者多方面的渊博知识和出色的文字才能。翻译这样一位作者的这样一部著作,译者遇到了未曾料想到的问题。举例来说,本书*后两讲,在论述严肃的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问题时,梅多沃教授采用了诙谐的笔调和非正式的词汇,翻译时既要保留原作的用词和语言特色,又要贴近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正式术语,这就颇费斟酌。译者殷切期望广大读者批评和指正。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内容,译者就一些涉及文化背景的问题加了少量译注;为了与原有的注释区别,新加的译注都以星号(*)标出。
本书**、二讲的部分内容曾由鲁旭东译出,发表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1年第1期上。译者这次将全书译成中文时,参考了原译者的部分译文,并采用了原译者所加的一个译注,特此说明。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译者曾多次求教于南开大学的杨敬年教授,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