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特种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618058
本书是“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第三辑)”的一种。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的初心始发之地,是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这里不仅留下了早期党的地下组织和革命志士的金融“履痕”,而且正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扬帆远航。本书聚焦上海红色金融的人物、事件、机构等,分“披沙拣金觅初心”“擂鼓鸣金燃烽火”“烈火真金迎光明”“其利断金整河山”“百炼成金看今朝”五个部分,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回顾上海红色金融的历史,讲述上海红色金融的传承和发展,探讨上海红色金融的初心,全面展示了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本书是“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第三辑)”的一种。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的初心始发之地,是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这里不仅留下了早期党的地下组织和革命志士的金融“履痕”,而且正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扬帆远航。本书聚焦上海红色金融的人物、事件、机构等,分“披沙拣金觅初心”“擂鼓鸣金燃烽火”“烈火真金迎光明”“其利断金整河山”“百炼成金看今朝”五个部分,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回顾上海红色金融的历史,讲述上海红色金融的传承和发展,探讨上海红色金融的初心,全面展示了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总序
绪言 光荣城市的金融梦想
披沙拣金觅初心
党的早期活动经费的由来
毛泽民为革命经费秘闯上海滩
神秘的金融“护身符”
实业报国,为党管好“钱袋子”
洋商银行涌动斗争潜流
谢旦如热血酬知己
泛黄股票里的革命履痕
“浙兴银行”的红色“朋友圈”
擂鼓鸣金燃烽火
“孤岛”时期“银联”的崛起
“保联”凝聚群众的力量
“星星之火”从读书会“燎原”
章乃器视“金饭碗”如敝屣
海上“保险界十三太保”
银钱业报刊的呐喊
银行白领“轻骑兵”传播真理
烈火真金迎光明
秘密钱庄里的红色掌柜
程慕灏“夹缝”中求抗争
罢工,为营救被捕银行同事
潜伏在外滩“华尔街”
爱国银行家与城市共患难
黎明前,英勇就义的银行志士
其利断金整河山
“地下特别金库”在行动
中国银行大楼挂出解放标语
地下党保全资产迎解放
笑着向后的钱庄告别
证券大楼保卫战始末
驱除假钞刻不容缓
折实:稳定民心的金融举措
以爱国的名义投身储蓄
百炼成金看今朝
“真正的银行”箭在弦上
“浦江卡”的前世今生
浦东开发,金融先行
银团贷款助“东方明珠”诞生
人间“证”道是沧桑
保险“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市民“金融菜篮子”越来越丰盛
上海人投资理财敢于“吃螃蟹”
改革春风吻上银行的脸
盛夏避暑,好躲在家中读书。近日,读了新一辑“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的五种书稿,感觉好似吹来一阵清凉的风,很是凉快、惬意。
我高兴地发现2021年的这五种书,内容上与2020年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编者不再像2020年那样,着眼于上海的徐家汇、陆家嘴、静安寺、新天地、人民广场五个横切的块面,而是改从上海五个行业系统的条线来讲述上海的故事。这就给读者了解上海带来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崭新的人物,听到了许多崭新的动人故事。
比如,我在读《衣被天下:上海纺织》时,就时时被书中许多劳动模范的故事所感动,因为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工人阶级本色。
纺织行业原本是上海的一个支柱产业,纺织工人是中国产业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广大纺织工人受尽了洋大班及其工头们的剥削和压迫,他们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十分珍惜当家做主人的幸福生活,将对党和新社会的热爱,化为工作的巨大动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尊重和奖励,涌现出黄宝妹、裔式娟、杨富珍、应忠发、吴尔愉等许多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
他们的故事都非常感人,在此我要对黄宝妹多说几句。
黄宝妹13岁到一家日商纱厂当童工,受尽剥削和压迫。上海解放后,她怀着强烈的翻身感,努力工作,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她继续努力,又先后6次被评为劳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予她“七一勋章”。
我以为,黄宝妹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和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永葆本色”是分不开的。
想当年,黄宝妹刚满22岁,就当上了劳动模范。她的大幅照片陈列在淮海路大照相馆的橱窗里,引来了一片赞扬声,同时也引来了雪片般的求爱信。黄宝妹十分坚定,态度鲜明地对大家说:“我老公人品好,为人忠厚,热爱家庭……”这时候,她保持了一名工人妻子的本色。
1958年,黄宝妹在电影故事片《黄宝妹》中饰演了自己,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好评如潮。有文艺界领导认为,黄宝妹初涉银幕,表现不凡,建议她改行当演员。黄宝妹却冷静地谢绝了。她认为,自己始终都是一个纺织工人,离开了纺纱车,自己将一事无成,这次偶然的成功,完全是导演谢晋的功劳,假如自己真当了专业演员,恐怕连“龙套”都演不好。这时候,她坚守了一个工人的本色。
更难得的是,黄宝妹退休之后,听说有些劳模退休后,收入少、疾病多、生活困难,就和裔式娟等一起不辞辛苦,办起一个公司,赚了钱去接济这些困难劳模,又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动拆迁问题。甚至她还将好房子让给他人,自己一家五口却挤在一间简屋里。这时候,她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当我读到《人间大爱:上海卫生》,感触良多!在一些突发事件中,那些先进人物面对风险,真正做到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我在书中,不仅看到了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领导上海人民群众消灭血吸虫病、应对甲肝旋风突袭的一幕幕,而且还重温了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伟大斗争!
当武汉等地疫情严重,需要支援时,上海医护工作者中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纷纷主动报名,奔赴前线,与当地的“白衣天使”一起日夜奋战,终于战胜了疫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用生动的文笔写道,面对疫情,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并从上海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土的“精准防疫”模式,即既要精准高效应对疫情,又不能对城市的运行、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大的影响,力求将疫情所致的负面影响降至。这种“瓷器店里抓老鼠”的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疫情期间,上海对那些被列为“中风险地区”的居民,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隔离措施温暖有序,共产党员和志愿者对居民实行“包块”服务,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
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导人是十分重视国民经济和民族工业及其民族品牌的发展的。即使在戎马倥偬的战争时期,、周恩来等党的领袖对我国民族工业和民族品牌,也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品牌力量:上海商标》一书讲述了很多这方面的精彩故事。
20世纪20年代初,著名实业家吴蕴初创建天厨味精制造厂,研发、生产出了“佛手”牌味精。在与日本品牌的激烈竞争中,特别是在“五卅运动”中,在全国人民掀起的“抵制日货,使用国货”的群众运动的推动下,“佛手”牌味精一举打败了日本“美女”牌味之素。
吴蕴初和他的“佛手”牌味精,引起了周恩来等中共领导同志的重视。1942年,吴蕴初应邀与中国共产党驻重庆办事处领导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他表示,要将“佛手”牌味精的生产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边区人民。
1949年,钱昌照向吴蕴初转达了中共领导人请他回国发展的口信,吴蕴初欣然点头。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上海牌”手表。1958年,上海手表厂生产出批“上海”牌A581手表,周恩来总理等领导同志非常高兴。1961年,当周总理得知“上海”牌手表已经大量投放市场,便委托卫士长成元功花90元人民币去买了一块,此后,他一直把这块手表戴在手腕上,直到逝世。这块周总理戴过的“上海”牌手表,现在就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十分重视民族工业和民族品牌,还同样关注金融事业,因为这与革命经费的筹集有密切关系。
我在读《惊涛拍岸:上海红色金融》一书时,很为毛泽民同志冒险潜入上海滩,为党筹集经费的英勇行为而感动。
那是在1937年早春时节,中央红军刚经历了长征,物资匮乏,经费奇缺。就在此时,一笔由国际工人阶级募集的、支援中国抗战的巨款,从法国秘密地运到上海。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奉命潜入上海,历经艰辛,终于将这笔巨款秘密运送到延安。
其实,我们党早在革命斗争时期,就派遣忠诚、精干的优秀党员潜入国民党政府管辖的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金融工作准备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比如张承宗同志。他大学毕业后,先后到上海市银行、辛泰银行工作,并和弟弟张困斋自筹资金创办《石榴》杂志,发表了许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的文章。1936年10月,他组建“银联”(上海银钱业业余联谊会),号召和组织逾万银行职工支持抗战,救济难民,并输送了一批优秀骨干奔赴抗日根据地。1937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辛泰银行建立起个银行党支部。
冀朝鼎则是一位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的英勇战士。他1927年入党,奉命长期在美国留学,学习金融。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期潜伏,成功开展地下工作。上海解放的第二天,他就身穿解放军军装,作为军管会人员,带领我们的同志接管了中国银行,使银行同仁大为惊讶!我每每读到这里,心里都会生出一股深深的敬意。
《敢为人先:上海体育》也是一本很有兴味、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曾经,西方列强都鄙视我们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不仅人民群众的体质大大增强,在国内外各类运动会上,许多上海籍的运动员还夺得了优异成绩。这本书讲述了乒乓球世界冠军徐寅生、李富荣等刻苦训练,提高球艺,打败各国高手,夺得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的故事。我是过来人,今天重温这段往事,感到格外激动。
作者还生动讲述了世界跳高冠军朱建华、“上海的高度”姚明以及“上海的速度”刘翔等优秀运动员的故事。尤其是讲到姚明成功之后, 饮水思源,不忘恩师,非常感人。2015年4月11日,为庆祝中国“篮球泰斗”李震中百年寿辰,姚明十分恭敬地走上前去,将一束鲜花献给李震中老先生,衷心感谢老人多年来对自己的教导。2018年,李震中逝世。姚明在发言中称,李老是自己的“祖师爷”。
2016年,姚明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姚明在发言中特别感谢当年把他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带他去训练的少体校教练李章民和把他带上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总冠军宝座的李秋平教练。他永远感谢这两位恩师。他在感谢了父母等家人的支持之后,又一字一顿认真地说:“我要谢谢上海这座城市……他们培养我,训练我,帮助我,让我做好了迎接人生下一个挑战的准备……”这就是在世界篮坛叱咤风云的姚明的心声。他的球艺风靡全球,他的修养倾倒无数球迷!
这五本书之所以好看,耐读,还因为编者坚持了“大学者大专家写通俗读物”的方法。这一辑“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史料翔实、文笔生动、人物鲜活、故事感人,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指示,做出了宝贵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认为,这五本书和前两年编写出版的十本“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一样,依然可以作为广大市民和青少年朋友了解上海的读物,更应当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是为序。
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