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672632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导黄朴民译注并解读
系统完成国学学习的入门和进阶,真正领悟诸子的智慧
★全本无删减,精选底本
《论语》20篇,书脊厚度20毫米;《老子》81章,书脊厚度15毫米;《孙子兵法》13篇,书脊厚度18毫米
★万字导言,告诉你如何读经典
不仅告诉你各底本版本概况、成书背景、主要内容、作者生平、写作意图、核心观点
而且教你《论语》《老子》《孙子兵法》的不同阅读方法
★用典注释,字字有依据,句句有出处
参考书目及文献150余部;普通字词讲全,疑难字词讲透,补充人物、历史、地理等知识点;生僻字、易错字注音
★开篇导读,言简意赅;篇尾解读,观点分明、案例丰富
解读部分占全书内容的50%以上,黄朴民先生多年研究的心血尽在其中
注:《老子》由于篇章众多,解读已与导读部分合并,置于原文之前
★让你更加惊喜的印制工艺:触感膜
特性一:雾度高,使封面颜色呈现出特别的亚光效果,凸显作品经岁月洗练后的沉静
特性二:丝绒般光滑而细腻的触感,收到书后一定要时间拆掉塑封感受一下
★让你完全放心的印刷纸张
封面:250克铜版纸 衬纸:116克环保丝绒
正文:80克胶版纸 彩插:100克纯质
★《孙子兵法》附春秋时期列国形势略图、7场重要战役经过示意图丨四色印刷
学习和了解国学,也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命,使我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地对待人生、完善自我。——黄朴民
“国学经典·名家讲座”系列之“国学经典三部曲”,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导黄朴民译注并解读;全书分为7大部分:系列总序——单本导言——篇章导读——原文——注释——今译——解读,跟随黄老师系统完成国学学习的入门和进阶,真正领悟诸子的智慧。
注:《老子》由于篇章众多,解读已与导读部分合并,置于原文之前。
总序:如何读国学经典
一、何谓“国学”
“国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它的内涵与外延又该怎么界定?这始终是个问题。我们似乎也没有必要把诸家的高见一一铺陈开来,否则治丝益棼,聚讼无已,徒增困惑罢了。但是,假如一定要给“国学”下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我赞同下面的提法,即“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及其研究的学问”。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要拥有自己的精神、理想、道德情操和追求,而它们的载体,就是这个民族的学术文化。一个拥有传统优秀文化,而又能够不断学习进取的民族,才能够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才能够赢得世界的尊重。
国学就是中国传统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它固然是指依存于经典之内的知识及其体系,更是蕴涵着为人处世与齐家治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更具体地说,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深远。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中华文明中的观念文明部分,通过国学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传承。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特有的质量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相当长的时段中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风骚。
就文化的承继性而言,国学是建设新型文明的资源。真正优秀的思想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的合理精神,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生机盎然。就文明的互补性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和其他民族优秀文明开展对话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作用于世界新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它既参与积极丰富和大力提升和谐世界的内涵以及境界,又为中华文化在保持其主体性的同时,包容与汲取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以发展丰富中华文化本身提供了载体,创造了契机。
而国学研究,即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为手段,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汤因比曾说:“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周易·大畜》上讲:“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都说明了研习古代文化经典,对于涵养自身德行、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了解和熟悉一国文化经典,是国民获得文化教养的主要方式,是起码的文明教养。
学习和了解国学,也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命,使我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地对待人生、完善自我。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既有孔孟的严谨刚毅,又有老庄的逍遥豁达;既有法家的清峻严密,又有兵家的睿智机变。传统文化也是开放的,《周易》尚变,赞“日新之谓盛德”。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灵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传统文化用它的沉静洗去现代发达的物质社会带给我们的喧嚣浮躁,用它的雍容缓解现代高节奏的日常生活带给我们的紧张压力,帮助我们应对各种人生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传统文化通过强调个人的修身齐家,帮助涵养新时代的新道德、新秩序,为新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健康的细胞和组织,为新型社会的构建夯下坚固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具有价值的思想和主张,有如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文明的天空。比如“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兼爱节用”等,对于应对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处理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对于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概括了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四句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导致文化的同一化,相反,经济全球化更加需要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实际上,世界文化的本质就是多样性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文化的自觉,关键在国学的自觉。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不足立国,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
二、怎样读经典
阅读经典,亲近经典,应该成为一个真正有前途的民族的文化习惯。作为国学的有效载体,传统文化经典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若欲“国学热”不至凌空蹈虚而误入歧途,就必须从阅读经典开始。对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而言,更是如此。
然而,我们面对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往往滋生出有心求知、无处下手的无奈与惆怅,深深感慨于人生固有涯、书山似无径!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张之洞《书目答问》亦云:“读书不得其法,劳而无功;知某书当读,而不得好版本者,事倍功半!”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普及国学经典而言,我们不妨做些探骊得珠式的尝试。基于这个初衷,我们选编了这部汇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三部经典的国学初步丛书。立足于去芜存菁、披沙拣金、发凡烛微、提玄钩要的基本原则,对它们略加注释,译成白话,辅以解题,并作评析,企冀为广大读者接触与认知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搭建津梁,提供便捷,收举重若轻之功,见纲举目张之效。在此基础上,去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旨,感知古圣先贤的人格魅力、人生情怀、政治智慧、军事谋略、教育理念,享受思想的盛宴,追寻历史的启迪,涵养自己的心灵,升华人生的境界。
(后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