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433620
作者从事公文写作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他根据自身经验和体会,结合*的规定要求,创作的《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一经面世,便好评如潮。作者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精品佳作,于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创作出这本——《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案例篇:晚清*奏折里的写作秘籍》。本书从晚清名臣曾国藩所存世的奏折中撷取若干篇章,从公文写作的视角来探讨其人其文对今天的写作者所产生的启示,很有借鉴意义。
上篇
一、 前期(新手)
01《授翰林院侍讲及四川正考官呈请代奏谢恩状》
02《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03《沥陈办事艰难仍吁恳在籍守制折》
04《靖港败溃后未发之遗折》
二、 中期(熟手)
05《谢署两江总督恩折》
06《复奏胜保请飞召外援折》
07《力辞节制浙省各官折》
08《恭谢天恩沥陈下情折》
三、晚期(高手)
09《金陵克复全股悍贼尽数歼灭折》
10《病难速痊请开各缺仍留军中效力折》
11《奉旨补授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之任恭谢天恩折》
12《复陈津事各情片》
下篇
一、 政策篇(适用政策研究部门、战略制定部门)
13《备陈民间疾苦疏》(调研报告)
14《遵旨会筹规剿皖折》(战略策划书)
15《近日各路军情并拟裁撤湘勇一半及曾国荃因病意欲奏请开缺回籍片》(政策建议报告)
二、军事篇(适用业务部门、招商引资部门)
16《报东征起程日期折》(工作计划进展报告)
17《江皖大局片》(工作总体情况汇报)
18《克复安庆省城片》(工作成果展示报告)
三、用人篇(适用人力资源部门、组织部门)
19《应诏陈言疏》(人事工作方案)
20《保参将塔齐布千总诸殿元折》(人事信)
21《沥陈前湖北抚臣胡林翼忠勤勋绩折》(人事鉴定书)
四、司法篇(适用法律部门、监察部门)
22《参翁同书片》(检举信)
23《查复何桂清退守情形折》(案件调查报告)
24《补用副将胡开泰殴妻致死恶迹多端按军令就地正法片》(判决执行报告)
五、 洋务篇(适用外事部门、商务部门)
25《遵旨复奏借俄兵助剿发逆并代运南漕折》(外交政策报告)
26《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对外贸易建议)
27《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对外交往建议报告)
六、文教篇(适用门、宣传文化部门)
28《江南贡院修复工竣拟即举行乡试请简放考官折》(工程进展报告)
29《江宁省城建立湘军昭忠祠折》(项目方案报告)
30《李朝斌毋庸复姓归宗应于李氏别为一宗片》(民事调解书)
后 记
我们能从“晚清奏折”中学到什么
本书是一本关于公文写作的书,选取了一个不常见的角度,就是从晚清名臣曾国藩所存世的奏折中撷取若干篇章,从公文写作的视角来探讨其人其文对今天的写作者有何启示,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关于公文的著述多矣,但视野所及,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深入思考和阐释过。很多人乍一想,也许会涌出不少疑问:公文是讲究时效的文体,为何要向曾国藩这样一个墓木已拱的古人学习?时代变迁,语言流变,世事大为不同,今天的写作者又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即便想学,又该如何学起?本书就是试图解答上述这些问题。
这倒并非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因为作者自己在学习赏读的过程中曾经受益良多,当时就存有此念,希望将个中感受与人分享。写作本书目的就在于此,也借此契机重新细读慢品,并从中读出了更多的感受来。就像一个尝到珍馐佳肴的人,心心念念想将其好处告知他人,而为了充当一个合格的介绍者,将这佳肴的特点、做法以及可学之处尽可能讲好,再次品尝,入口之味与先前相比又更显醇厚悠长。
曾氏一生所撰奏折众多,保存至今总计有千余道之多。本书从中选取30道奏折加以解读评析。每道奏折原文之外,加以白话译文,并附以背景信息,帮助读者理解。本书作者为用心之处,也是值得公文写作者认真研读的,是每道奏折均从公文写作角度进行一番赏析,或指出其优长,或分析其手法,或评点其得失,以使读者能有所裨益。
在这儿,我们从奏折文本、起草者和接受者三个角度,总体上进行一点简要的分析。
曾氏奏折为何被奉为“晚晴”
中国古代公文写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也繁多,包括批牍、奏章、官函、邸报等。奏章、奏疏、奏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是由臣子奏报给统治者(君主)的一种正式文书,在封建王朝的治理中发挥着信息传递、情况汇报、提出建议等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臣对君的公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称为“书”,如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谏逐客书》,汉代称“章”、“奏”、“表”等,如诸葛亮写给蜀后主的《出师表》,到了明代又改称“奏疏”、“条陈”,如海瑞死谏嘉靖皇帝的《治安疏》。“奏折”(也称“折子”)这一名称则是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普遍采用的,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一直到清朝灭亡而止,历时两百余年。
在清朝,奏折几乎可以说是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途径。在当今社会,下属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自然是当面口头汇报,其次就是电话、邮件沟通,近几年还出现了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办公形式。但是,对于清朝的官员而言,由于受通讯条件的限制,除了在京城且经常出入内廷的高级官员,他们有机会通过口头语言向皇帝当面奏事外,其他在京官员和全部外省官员都只能通过奏折这种书面文字形式与皇帝沟通。因此,写奏折可以说是每个官员的看家本领,与自己的仕途发展息息相关,没有一个文职官员不是写奏折的行家里手,这其中更有出类拔萃者,曾国藩就是一个。
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可以用一副对联来概括——“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所谓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经久不衰,流芳百世。“立德”就是树立道德楷模,形容曾国藩的德行非常高尚;“立功”就是为国为民建立功绩,是指他平定了太平天国,推动了洋务运动,开启了清王朝的“同治中兴”;“立言”就是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曾国藩给后世留下太多的经典文章,如《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奏折》、《曾国藩诗集》等等,这些文章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
就公文而言,曾国藩一生所写的奏折、批牍、信函等不知凡几,但这本书只单单选择奏折来述说,一方面是为了体例上的单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奏折在其公文中占有为重要的地位,在其“立功”与“立言”两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也因此获得“晚晴奏折”的美誉,历来受到世人推崇。
从“立功”的角度来说,因为这些奏折讲述的是晚清内忧外患之时的若干重大事件,折射的是那一段“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历史,起草者是位高权重的侍郎、团练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沟通的直接对象是道光、咸丰、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封建时代的统治者,这一切因素决定了这些奏折发挥的价值是重大的,它们牵动着全国的政局,乃至改变着历史的走向,作用突出,影响深远。曾国藩一生创造的功绩,离不开这些奏折的功劳。
从“立言”的角度来说,曾国藩的奏折具有三重价值:其一,因其记载着很多重要历史线索,因而是晚清重要历史性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成为很多研究晚清史和湘军史的重要材料。
其二,因为曾氏本身是文章大家,后期身边又聚集了一大班擅长文墨的幕僚,其奏折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很多甚至成为经典文章,以至于从两江总督衙门发出的文书成为全国师爷争相效仿的对象。
其三,曾国藩的奏折从公文写作本身来说,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其写作技巧、手法、形式不但在当时冠绝一时,到今天仍然有很高的学习和借鉴意义。对于今天的公文写作者来说,单从提高工作技能的角度,《曾国藩奏折》是其传世文章中非常具有学习借鉴价值的。
清代的奏折类似于今天的请示、报告、建议等对上行文的文体,本书对曾国藩奏折的研究是从公文写作的角度切入,重点是在赏析的基础上,展示上行类公文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经验。虽然古代封建官样文章免不了有呆板空洞的“八股”气息,不能照单全收,但仍有大量值得当今公文写作者学习的地方。
公文高手曾国藩的成长之路
有一个说法,“曾国藩是像小人物的大人物”。说曾国藩是大人物,想必没有人有异议。他是清朝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他对后世影响深远,很多人将其视为偶像。少年时读曾氏的文章,感叹道:“余于近代,独服曾文正公。”蒋介石、蔡锷等大人物都对曾国藩顶礼膜拜。近年来围绕曾国藩的图书热、文化热更合适将其奉上了神坛。
要说曾国藩像小人物,恐怕很多人都会不解,但事实上,曾国藩的确像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并非什么天才,反而是天资平庸的普通人,甚至还不及我们普通人的天份。据记载,曾国藩小时候脑子比较笨,读起书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念书,有一篇文章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当时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小偷,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东西。可是小偷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小偷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小偷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虽然这只是故事,或有穿凿附会之处,但曾国藩早年确实没有展露出任何值得骄傲的天赋,科举前两次均不中,直到第三次才考中进士,在今天看来,他也算是复读两年的复读生。
可见,论天资,曾国藩其实是个庸才,但他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个人成就呢?在很多研究者看来,无非两点,是勤奋有恒,第二是人格心性的修炼。曾国藩有一个“日课十二条”,是他在32岁时给自己订下的每天要做的功课,如静坐、早起、读史、作字等等共十二条,即便是普通人,每天要做十二件事都并不容易,更何况曾国藩每天还要处理大量的军国政事,可见他的勤奋程度。更不得了的是,他的这个“日课十二条”一坚持就是三十年,直至他临死前病情过重才不得不停止,这种做事的恒心与毅力正是他成功的法宝。
就公文写作而言,曾国藩也并非一出道就笔落惊风雨,而是秉承他一贯的勤奋有恒的习惯,从稚嫩起步,一步步精进,一次次磨炼,加上他自身注重自我修身,因而内外兼修,终成为奏折高手的。
本书上篇分早期新手、中期熟手、后期高手三个阶段对他的成长进行了描述,正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这对今天的很多公文写作者也有值得借鉴之处。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天赋、机遇、自身的努力、经历、人脉、科学的方法等等,既有天定也有人为,但从成功者的经历中去寻找轨迹、探索规律,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运用,无疑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
正是由于曾国藩的个人特点,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才显得更加亲切,也更具有借鉴意义。他出身穷乡僻壤的农家,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也没有超高的颜值和智商,就像今天的很多人一样,读书时是一个普通学生,通过坚持刻苦学习终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又是工作中的一名普通员工,虽然起点不高但一丝不苟、认真工作,几年后也如愿升职加薪。曾国藩同样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庸才,与我们不同的可能就是他比我们更勤奋,又比我们更能做到坚持勤奋。从事公文写作工作,从“菜鸟”到“高手”,并不需要过高的智商禀赋,同样只需要勤奋的品质,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勤于总结,并把这种勤奋坚持到底。这也是我们选择曾国藩的奏折作为公文写作学习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氏的成功当然并非只是因为公文写得好,但他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一直笔耕不辍,一直通过写作在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进而培养了自己的办事能力、管理能力、用人能力,锤炼着自己的心性,充实着自己的修养,锻造着自己的品格,当历史一旦给予他合适的机会,他便能抓住机遇,创造一番伟业,这也说明,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而且始终在做着新的准备的人。正是这些与文字相伴的经历,成为他能力的“充电站”,成为他担当大任前的“演武场”,这也足以给今天的很多公文写作者以启示和激励,有助于增强“道路自信”。
学习曾国藩奏折的正确方法
由于近年来曾国藩的热度颇高,市面上出版了很多著作研究曾国藩的治军、为官、修身、治家、用人等方面,专门研究其奏折的只有唐浩明先生的著作《评点曾国藩奏折》,唐先生是大家,胸内有丘壑,笔底起波澜,读下来受益匪浅。珠玉在前,本书还敢狗尾续貂,主要是因为,唐著面向的是大众,主要是让读者透过奏折了解曾国藩所处的历史、其事业与为人,而本书是从公文写作的专业角度分析曾氏奏折,希望让广大公文写作者从中有所获益。
怎样才是学习曾国藩奏折的正确姿势?唐浩明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容我在这里摘抄一下:“从(曾国藩的)这些奏折里,体现晚清时期大臣与君上的微妙关系:一个身为朝廷的部院负责人,是如何通过反映社情民意与积极建言献策,来表现自己的抱负才干,以求获得更大的知名度;一个处于大局重新洗牌的特殊时刻的离职大臣,是如何充分利用稍纵即逝的天赐机遇,借朝廷之力,将事业做大做强,以至于领一时风骚,为当世之骄子;一个执掌兵符的战地统帅,面对同一营垒中的种种疲软散漫、腐败恶劣,是如何通过引来上方宝剑树立自己的权威,从而赢得军事上的后胜利;一个拥有重权的地方官,是如何借上奏申述的机会,巧与中央政府周旋,既如愿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得罪大老板;一个想干大事业的方面大员,又是如何通过奏折来提出自己的设想创意,并因此取得朝廷全面赞同的效果。”
本书选取了30道曾国藩的奏折,进行分析评点,既分析表层的技巧、方法和写作门道,也剖析深层的大局观、战略眼光、组织才能、沟通技巧、民生情怀、担当精神,在我们看来,这两方面缺一不可,道术相济、内外兼修才能写出真正好的公文。缺乏了表层的“术”,普通读者学起来就没有抓手,过于阳春白雪难免有流于空疏之虞;但缺乏了深层的“道”,也会导致“内力”不足,徒徒学了一身“花拳绣腿”,终无济于事。
书中除了上篇分三个阶段讲述其不断进阶的过程外,下篇则是按照不同的类别,从六个方面进行讲述,涵盖了曾氏工作所涉的多个领域。曾国藩奏折的内容博大,涉及面广,其中一些思路、理念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案例,可以让身处不同领域、从事不同工作的公文写作者都能从他那儿受益。
效法古人进行隔代学习无疑也需要一定的门槛,除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历史背景知识外,思想辨别力也很重要。毕竟曾国藩是生活在15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无论是其个人还是所处的历史时代,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在他写下的奏折中,其思想中的许多糟粕自然也会在奏折上留下印迹,比如封建愚忠思想、小农意识、人身依附观念,缺乏对生命的足够尊重,以及站在维护封建统治角度对起义农民的敌视与残酷无情等等,都是需要辨识并加以摈弃的。
钱穆先生曾说过,对于历史,我们需要具备“同情之理解”,需要致以“温情与敬意”。这也意味着对于历史人物,不能过于用今天的眼光去加以苛责,毕竟,任何人都不能拔起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每个人都难免受所处时代的制约,穿越只能发生在小说当中。
当然,不过分苛责,并不代表完全地宽宥。时代的发展给予了我们更新的视界,人类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历史的局限总是被历史的进步所打破。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公民,在吸收曾国藩奏折中一些优秀养分的同时,对其中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应该具有辨别能力,用批判性思维加以阅读和思考,做到去芜取菁,古为今用。
当然,这本书集中讲述曾氏的奏折,类似于今天的请示报告、建议提案,但读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文体种类更多,那么可以将本书介绍的方法移植到其他文体上,另外还可以关注本书作者的微信公号(山羊胡的公文课堂),查阅里面的历史文章,有对常用公文写法方法的介绍,以及对公文写作中常见问题的剖析诊治,有进一步的疑问也欢迎通过后台和作者沟通。扫右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初四日
【背景】
这是现存的曾国藩早的一道奏折,时间为道光二十三年,即公元1843年,《南京条约》已签订一年。此时曾国藩33岁,自28岁中进士、点翰林已有5年时间。这5年中,他在翰林院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皇帝起草一些例行的公文,以及整理史集档案等。该年4月,在翰林院官员的文学考试中,曾国藩获得二等名,因成绩优异,得以升迁为翰林院侍讲,品级升为从五品,仍属于低级官员的行列。7月,曾国藩又在考试中获胜,被钦命为乡试四川省的正考官。此道奏折正是曾国藩为感激皇帝两次拔擢的恩情所作,但由于品级过低,不具备给皇帝直接上奏折的资格,因此请人代为转奏。
【原文】
新补翰林院侍讲充四川正考官曾国藩为呈请代奏,恭谢天恩事。八月初三日,接到知会转准吏部咨称七月十五日奉旨:曾国藩准其补授翰林院侍讲。钦此。
窃国藩楚省菲材,山乡下士。西清待漏,惭四术之多疏;东观校书,尤三长之有忝。本年三月初十日,廷试翰詹,猥以芜词,上邀藻鉴,列置优等,授翰林院侍讲。沐殊宠之逾恒,俾迁阶以不次。旋于六月二十二日,奉命充四川乡试正考官,温纶再捧,寸衷之惶悚弥深;使节初持,万里而驰驱未已。乃复荷高深之宠,俾真除侍从之班。愧屡沐夫鸿施,曾无坠露轻尘之报;惟勉勤乎蛾术,益凛临深履薄之思。
所有国藩感激下忱,理合呈请代奏,叩谢天恩。谨呈。
【译文】
新近补授翰林院侍讲(为皇帝讲授经、史、子、集等儒家典籍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为中央首长讲课的老师或顾问),并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的臣曾国藩,为恭谢皇上天恩请人代为呈递奏章。八月初三日,接到转来的吏部咨文上说,七月十五日奉旨:“准许曾国藩补授翰林院侍讲的官职。”钦此。
臣曾国藩不过是湖南一个平庸之辈,偏僻山村里的下等士子而已,就职于翰林院,愧于学术疏浅;协助修撰史书,愧于不及其他史官。今年三月初十,考察翰林院与詹事府官员,臣以粗劣的文词,获得皇上的赏识,位列优等,升翰林院侍讲,沐浴着破格的特殊恩宠,得以超常规的升迁。接着于六月二十二日,奉命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再次得到这温馨的谕旨,心中觉得更加惶恐;初次持节出使,已作好万里奔波的准备,又蒙受深厚的宠信,得以正式进入侍从之列。惭愧于屡次获得宏大的恩赐,却没有给皇上以露珠尘埃般的报答;惟有勤奋学习,时时抱以临深履薄的心态。
所有臣曾国藩的这些感激之情,理应请人代为奏报,叩谢天恩。谨呈。
【赏析】
从文学到公文的跨度
这是本书点评的篇曾国藩奏折,写作于早期,曾氏侍弄公牍时间还不长,给皇帝写奏折更是破天荒次。结合这篇奏折,我们来谈一谈文学与公文的异同,这是很多刚刚接触公文写作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文学作品与公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章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二者功用不同,文学作品侧重于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而公文则以实用性为上;表述方式不同,文学可以虚构和想象,而公文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视角不同,文学作品是面向大众的,公文则是写给特定对象看的;语言风格亦不同,文学作品可以或生动或悱恻,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而公文的语言风格则要求平实、典雅、准确。
一个人的文学功底深厚对公文写作有所助益,但如果不注意二者的差异,也容易陷入误区,混同文学和公文的写法,而偏离了公文的写作要求,陷入追求形式、以辞害意等情形当中。
古代的官员,写作公文是工作日常,但他们一般文学修养也很高,很多人同时也是文学家,公文和文学两者皆擅,比如秦朝的李斯,以及后来的“唐宋八大家”等等。
曾国藩在当时是文章大家,对文学一度颇有追求和用心,笔耕不辍,成就也不菲,散文为一时之选,继承发扬桐城派的文风,进而开创了名为“湘乡派”的文学流派,他还编撰过《经史百家杂钞》等文学选本,流传颇广,用今天的话说,曾国藩称得上文坛大家。应该说,这些底蕴和积累为他后来撰写好公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本篇为初次呈奏奏章,心情较为忐忑,由于不知皇帝的喜好,不知深浅,故不敢多言,只是客套一番,对皇帝给予自己的恩遇表达心中的感谢之情,总体上用词谦逊,折射了曾国藩当时既想趁机表现一番,又颇为谨慎、不敢轻易唐突的矛盾心理。
全篇围绕一个“谢”字展开,丰富的用典、工整的对仗、华丽的辞藻突显了曾国藩的文字功底。但是,横向来看,古代官场的这类应酬文都有华而不实的通病,曾国藩此篇也不能例外。纵向来看,与曾国藩后期同类型的谢恩折相比,此篇明显透露出其早期文章书生气过浓,语言过度华美,形式重于内容的不足。
可以这么说,公文中的文学手法就好比味精,轻轻加一点能起到提味的作用,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但不能多,多了就成了卖弄,反而不好。
今天很多人在工作中也有遇到要写感谢信的时候,代表个人或者是代表单位,对象也许是上级,也许是利益相关者,如何写好这一类礼节性公文呢?在我看来,真诚的态度是位的,只有真心实意地表达感激之情,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而任何虚情假意都会被人一眼识破,并心生厌恶,“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有了真诚的态度,内容也要写得到位,关键是要说清楚几点:为什么要表达感谢,事由是什么,对方的帮助或馈赠对自己有何意义;自己将如何感谢,有什么样的态度,实际行动又是什么。如果双方是合作伙伴或者有持续性的交往,还可以表达今后继续合作的愿望与前景。总之,用真诚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既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态,也让对方觉得对你的帮助和支持是值得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