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60550
本书系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的一种,由书法史专家何碧琪先生潜心创作。何先生曾于2001至200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从事“宋拓《淳化阁帖》综合研究”,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作者结合文化史、书法史、文学、帖学,以深入而全面的方式展现了《淳化阁帖》的背景、内容、版本等诸多方面内容,向读者介绍《淳化阁帖》“法帖之祖”的地位,及《淳化阁帖》对书法史的重大影响。本书的出版对一般读者了解《淳化阁帖》及中国书法史的相关知识具有很大帮助,可谓沟通专业知识和一般读者的桥梁。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序
章:为什么要认识《淳化阁帖》?
节:《淳化阁帖》的重要性
一、丛帖之祖与二王书法正统及典范地位的确立
二、丛帖及其复制品增加法帖的流通量
三、《淳化阁帖》内容的文献价值
四、有助比较晋至唐的书法演变及各家书风
第二节:《淳化阁帖》原初概况
一、《淳化阁帖》刊刻的时代背景
二、关于《淳化阁帖》原刻的几个问题
三、《淳化阁帖》的用料、技术及价值
第二章:《淳化阁帖》的内容
节:《世说新语》与《淳化阁帖》中晋朝的高门与风流人物
一、山东琅琊临沂王氏家族
二、河南陈郡阳夏谢氏家族
三、山东高平金乡郗氏家族
四、河南颍川鄢陵庾氏家族
五、山东琅琊临沂司马家族
六、《阁帖》所收的其他晋朝书家
第二节:《淳化阁帖》与书法品评
第三章:《淳化阁帖》研究方法及存世重要版本
节:《淳化阁帖》研究方法
第二节:懋勤殿本系统
一、懋勤殿本
二、潘祖纯跋本
三、比较懋勤殿本及潘祖纯跋本
四、浙江图书馆孤山帖石
第三节:潘允谅旧藏本(佛利尔本)系统
一、潘允谅本流传经过
二、潘允谅本特征
三、潘允谅本之明代及以后翻刻本
第四节:上博本系统
一、上博本的属性
二、上博本与其他版本的关系
第五节:泉州本系统
一、泉州本的复杂性
二、泉州本系统中之明代翻刻本
第六节:肃府本系统
一、肃府本基本特征
二、肃府本版本及断代举例
三、肃府本各时代拓本特征
四、肃府本之清代翻刻本
第七节:《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及其他系统
一、《钦定重刻淳化阁帖》
二、其他系统(伪王著本系统)
第四章:《淳化阁帖》的影响及帖学书法的兴衰
节:宋代其他丛帖的刊刻
一、官刻法帖
二、郡斋刻帖
三、家族及士人刻帖
四、坊间刻帖
五、小结:刻帖与书学传授的质变
第二节:帖学书法的发展
一、两宋──帖学的传播与二王笔法的失传
二、元──二王笔法的复兴
三、明至清初──帖学书法的成熟及演化
四、清中期以降──帖学书法骤然衰落
五、小结及余论
附录:《淳化阁帖》重要相关著作及参考文献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序
书籍是记载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是传播知识和保存文化的重要途径,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们汲取精神营养和历史经验的重要来源,在民族兴衰和文化精神的传承维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尚书•多士》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岁月里,人们创造出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这些典籍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民族生存的基石和前进的阶梯。作为人类发展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古代典籍是构成世界上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的独特文化体
系的主要成分。
然而,在漫长又剧烈变动的历史中,经过无数次的兵燹水火、虫啮鼠咬、焚籍毁版、千里播迁,留存于世间的典籍已百不遗一。幸运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具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品质:即对于文化以及承载它的典籍的铭心之爱。在战乱颠沛的路途上,异族入侵的烽火里,政治高压的禁令下,史无前例的浩劫中……无数的有识之士,竭尽他们的财力、智慧乃至生命,使我们民族的珍贵典籍得以代代相传,传承至今。这些凝聚着前人心血的民族瑰宝,大都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突出的文物价值,是今天人们了解和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它们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诉说着中华民族的百折不挠、临难不惧的民族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典籍文献的保护工作。2007 年启动实施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负责实施,成效显著,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迄今为止,已由国务院陆续公布了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了全国各类型藏书机构和个人收藏的珍贵古籍 12274 部,并拨付专项资金加以保护。可以说,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尽管我国存世的各种典籍堪称汗牛充栋,但为典籍写史的著作却少之又少,许多典籍所蕴含的历史故事鲜为人知,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记录、整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难免将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华文明传承中的一大憾事。为此,2012 年底,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项目,旨在“为书立史”、“为书修史”、“为书存史”。项目由“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采取“史话”的形式,选择《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收录的蕴含着丰富历史故事的珍贵典籍,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其在编纂、抄刻、流传、收藏过程中产生的引人入胜、启迪后人的故事,揭示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力图反映中国书籍历史的辉煌与灾厄,欢欣与痛楚。通过生动、多样、丰满的典籍历史画面,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典籍,领略典籍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使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一次有益尝试。丛书力求为社会公众提供普及读物,为广大文史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学习资料,为专家学者提供研究参考。其编纂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遵循客观,切近史实。本丛书是关于典籍的信史、正史,而非戏说、演义。因此,每一种史话都是作者钩沉索隐、多方考证的结果,力求言之有据,资料准确,史实确凿,观点审慎;二是通俗生动,图文并茂。本丛书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华典籍,通过典籍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相对于一般学术著作,它更强调通俗性和生动性,以史话的方式再现典籍历史,雅俗共赏,少长咸宜。
我们真切的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生动再现典籍的历史,使珍贵典籍从深闺中走出来,进入公众的视野,走进每位爱书人心中,教育和启迪世人,推动“关爱书籍,热爱阅读”的社会风气的成长,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典籍在每个人心中长留悠远的书香,为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直接参与了丛书的策划和撰稿工作,并对丛书的编纂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给予指导。借此机会,深表感谢。以史话的形式为书写史,尚属尝试,难免有疏漏、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也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韩永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