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8612725
作者从玉石产地和原材的天然属性入手,从丰富的玉石原材为玉雕匠人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创作空间,一直写到玉雕艺术如何把中国玉文化的脉络渗透其中。详尽地描述了玉雕艺术是如何在大美天成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完成了玉石从自然性到艺术性的转换。
更值得一提的是《说玉》沿用了本套系列丛书“平面 ”的出版新概念,特别制作了3D交互式全景图像,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720°无死角地赏析封面上那件精美绝伦的器物。同时,本书还成功地采用了目前世界上*的印刷技术之一的10微米调频网工艺,就像是让平面阅读进入了4K时代。
中国玉石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玉石除了玉质特征和玉雕文化渊源外,*基本的特点是地域性。中国玉矿分为三大板块:一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延伸至俄罗斯地区;二是我国江浙地区一直到台湾;三是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随着地质学的发展,近年来又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新的玉种,极大丰富了“中国玉石”的品类。本书将从中国七大地理区域(华东、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港澳台)为空间线索,系统整理各大玉种的分布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以当代视角考察玉文化的源流,并对“中国玉石”矿源和工艺制作现状做简明评析,引领读者以进入中国玉石的“全景”视界。
序
寻玉
和田玉
独山玉
岫岩玉
蓝田玉
黄龙玉
密玉
鸡血玉
台山玉
东陵玉
金丝玉
金膏玉
桃花玉
泰山玉
西峡玉
水沫玉
阿富汗玉
京白玉
巴山玉
翡翠
佘太翠
贵翠
台湾翠
绿松石
青金石
孔雀石
玛瑙——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北红玛瑙阿拉善玛瑙紫绿玛瑙盐源玛瑙
水晶
玉髓
辩玉
黑青玉和墨碧玉
宝石与翡翠
阿富汗玉和和田玉
翠青玉和翡翠
非红玛瑙和南红玛瑙
硅孔雀石和绿松石
鸭蛋青和沙枣青
玉髓和玛瑙
和田黄玉和宝石黄玉
青花玉和青花籽料
巴山玉和翡翠
鸡血石和鸡血玉
黄龙玉和黄蜡石
绿松石的优化处理和人工处理
天然绿松石与合成绿松石
天然水晶与人工水晶
水沫玉和翡翠
琢玉
北京玉雕
海派玉雕
扬州玉雕
苏州玉雕
南阳玉雕
辽宁玉雕
赏玉
高古玉器
中古玉器
明清玉器
近代玉器
封面故事
后记
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这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玉器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七千多年的历程,在这么悠久的岁月中,罕有一件器物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几经兴衰,再度繁荣时,而却更显辉煌。
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写道: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我在意这其中第五德“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就是说当玉碎了,它的边缘断口也绝不会伤害到触摸它的人们。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当甲骨文里刻下“玉”的名字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到了春秋,其必然成诗。
“玉”字始于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的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有道是”玉入其国则为国之重器,玉入其家则为传世之宝”。人们借物喻人,使玉成为了集美好、才华和灵慧于一身的文化象征。再通过代代相传的玉作技艺,以及变化万千的艺术思维,成就了或工整、或粗放,或大气、或婉约等等的丰富曼妙的格调。自此诗词无数,看见美到极致的人和事,不可方物的时候,往往以玉相比。正是对玉石这种“物”经年不衰的热爱,使玉石在不经意间,记录了人类向往诚实、正直、智慧、勇敢、仁慈的情趣德行,并以此成为文明的佐证,也成了中国历史数千年来为独特的文化象征。因此无论宝贝身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能分辨出宝贝的模样,然后便会心怀千古,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让自己有机会成为一个高标准的个体,见天地和见自己,领悟世界的规律。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宏图盛世的时代,国家对于传世珍宝的发掘、收藏、研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南上北下,纵横古今,形成了空前繁荣的收藏市场。在当代优良的社会环境里,造物者们以手作练习技艺,以匠心感受记忆,传承着亘古不变的“工匠精神”,发扬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当代文明。本书试就“玉”这个中华文明的原始代码进行解读,并向读者展开穿越古今的珍宝史卷。除了对各时代器型、纹样的赏鉴,更多的篇幅则留在了对玉石材料的辨析和玉雕作品的解读上。作者从介绍玉石产地和原材的天然属性入手,一直写到玉雕匠人如何在大美天成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完成了玉石从自然性到艺术性的转换。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成功地采用了目前世界上的印刷技术之一的10微米调频网工艺,就像是让平面阅读进入了4K时代。同时,我们还为封面的藏品制作了3D交互式全景图,让读者可以720度无死角的欣赏这件精美绝伦的玉器。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玉石是造物诸神撒落在人间的宝贝,并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信念隐藏其中。这些宝贝等待着我们潜心静气、识物辨材,不惜年月的思考,确立我们当代社会的文化自信,彰显如玉之光华的灿烂文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