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438619
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
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讲述了莫理循与“至好”黄中慧的交往故事,有侠女颜雅清——与李霞卿一同在美飞行募捐的女士的传奇人生,有关于一个德国家庭的青岛往事,还收录了王建浩拍摄的济南老照片。
林冠珍 莫理循与“至好”黄中慧
王 栋 一个德国家庭的青岛往事
冬 冬 父亲与他的弟兄们
吴玉仑 “道阻且长”——我的高考之路
韩 震 女劳动英雄胡让牛
雍 坚 王建浩与他拍摄的济南
王 平 湘南风情今何在
梁 军 回忆父亲梁显东
吴小晴 我的母亲李敬仪
刘书庆 中宵不寐忆平生——母亲殁后周年记
李 硕 汶上路 1 号
杨廷华 尚登云的传奇人生
杨机臣 玉振姐
晏 欢 中缅印战地的餐饭
梁忠军 侠女颜雅清——与李霞卿一同在美飞行募捐的女士
韦季刚 1899 年:费城展览会上的中国人
冯克力 流光逝影的震撼
封 面 民国时期的家庭合影(吴小晴)
封 二 黄中慧赠与莫理循的肖像照(林冠珍)
封 三 给机场送饭的老乡(晏欢)
流光逝影的震撼
冯克力
本辑刊出了两组“风物”类的图文:一是一百二十余年前的湘南景观,一是半个多世纪前济南的古建筑。前者系由美国著名土木工程师柏生士因测量规划粤汉铁路而拍摄,后者为济南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王建浩积年所拍得。这些田园景色和古代建筑,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与社会的演变,如今或已面目迥异,或已不复存世,难怪湘南组照的解读者王平先生发出了“那些宁静而安详的山水与田园,而今安在?”的感喟。而介绍此宗济南古建照片的雍坚先生,则从这些古建筑经“破四旧”洗礼,“很多寺庙宫观及内部塑像都面目全非,一去不返”的遭遇中,越发肯定“这些影像都堪称绝版”,弥足珍贵。
可见,照片带给人们的震撼,与其今昔对比的反差恰成正比。过去的定格,与当下的情形反差越大,其所引发的震撼就越强烈。
这种情况,也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对自己早年照片的观看。假如一个人在三四岁的时候留影一帧,其后分别于二十岁、五十岁、八十岁三个不同的年龄段翻出来再端详,虽然面对的是同一张照片,但他的感受却是明显不同的。这不同,便是时光推移对生命的改变,使其与那张幼年留影的反差越来越大所致。照片一经产生,它的意味与价值便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演化在不断累积、变换中,无论是风物纪实还是私家留影,都无例外。
美国当代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柯文(PaulA.Cohen)说过:“有位历史学家说‘后来发生之事不可能影响以前发生之事’。历史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但是,已经发生之事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将要发生之事的结果,这说明历史学家的观点有误。”柯文所说的那位历史学家,便是英国的卡尔,语见他的《历史是什么》。历史学家的观点有没有误,在此不便贸然附和柯文的论断,但就影像而言,说已经产生之照片的意味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将要发生之事的结果”,却不无道理。
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多过去觉得很寻常的照片(或影像),一旦揆诸当下,便让人惊愕不已、五味杂陈呢?
“共和国60年60本书”入选评语这样评价《老照片》:
“十余年来,不断出版的《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定格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
著名艺术家、作家陈丹青则说:
《老照片》“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都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消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
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在“为《老照片》一百辑”所写的《收集照片便是收集世界》中说道:
“穿过岁月幸存下来的老照片,远不仅仅是满足人的怀旧的需要,更多的是人的尊严与权利被重新肯定,由此可以体悟《老照片》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话,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正视人的命运,是以记忆反抗遗忘之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