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16062
1. 新闻界专家、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先生力作;
2. 针对性地回应了大学生在学习、读书和修养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意义;
3. 以书信的形式呈现,内容活泼生动,逻辑条例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
本书共收录作者在大学任教期间回应大学生关于专业学习、读书范围、读书方法、读书习惯及学养风范等问题的书信75篇。全书图文并茂,共20余万字。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过程。书稿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问题;在形式上,以书信体的形式交流,体现了平等的视角,以案例引入、用案例说事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提供参考。
前 言 ………………………………………………………………1
辑
一部分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刻苦吸收各类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少数学生可能会放纵自己,白天睡觉,夜晚上网,周末逛街,假日聚餐,潇洒地消费着自己的青春。
走进大学校门,是立即起跑,还是在“起跑线”附近悠闲地溜达?大学生今天所作的选择,将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大学有没有“起跑线”?……………………………………………2
应聘者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7
被动选择并不妨碍对新闻事业的热爱………………………………12
摆脱干扰需要内在定力………………………………………………15
学会“关心”与“被关心”…………………………………………19
如何摆脱拖延症………………………………………………………22
从枯燥中寻求趣味……………………………………………………26
“舍友”之间的交流与共享…………………………………………30
三笔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33
第二辑
基础不坚实,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吸收知识的时候,应该冷静分析各种类型的知识与我们未来从事的专业有多大的关系,根据与本职工作密切的程度,形成一环套一环的“知识圈”。
新闻后备军的知识圈…………………………………………………38
不要小看大学一年级的课程…………………………………………42
怎样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力”……………………………………45
对理论课的兴趣靠领悟………………………………………………49
学会从专业教材中汲取营养…………………………………………53
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读书兴趣……………………………………57
专注是记忆力的“增强剂”…………………………………………60
倡导“硬读”和大胆提问的学习风格………………………………64
养成联系思维的习惯…………………………………………………67
阅读专业书不必平均使用力量………………………………………68
要有问题意识…………………………………………………………71
第三辑
读点经典,读点有用的书,读点感兴趣但暂时没有用处的书,三者兼顾,你的知识积累会越来越雄厚,知识结构也会越来越合理。
文学名著不可不读……………………………………………………74
当个“杂家”不容易…………………………………………………78
开口就要说重点………………………………………………………82
跨专业“拜师”并不难………………………………………………86
古代典籍值得一读……………………………………………………89
如何组织读书会………………………………………………………93
“厚积薄发”与“边积边发”………………………………………96
兼收并蓄 择善而从………………………………………………100
不要盲目追求“阅读GDP”………………………………………104
“跨专业”研究生的优势…………………………………………107
“跨专业阅读”是为了撞击思想火花……………………………112
不妨读点“没有用”的书…………………………………………116
如何把话说得得体…………………………………………………120
博士生读书的两个层次……………………………………………121
第四辑
研究生与大学生不同。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积累知识和学会运用知识;研究生除了学习,还应创造新的知识。这就要求你们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辛勤地浇灌自己的“知识树”。
培育好自己的“知识树”…………………………………………124
养成连环搜书的习惯………………………………………………128
精读与泛读可以分类使用…………………………………………132
你关心的才是重点…………………………………………………135
自主选择与选择焦虑………………………………………………138
不可尽信荐书单……………………………………………………142
如何解决电子阅读的高遗忘现象…………………………………145
既要记新知识 又要记新感悟……………………………………148
围绕不同观点进行“主题阅读”…………………………………152
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千秋…………………………………………156
读书时间碎片化不等于知识碎片化………………………………161
“听书”是利用碎片时间的好办法………………………………165
怎样选择重点阅读书目?…………………………………………169
数字化时代的“笔记系统”………………………………………173
拓宽实践能力培养路径……………………………………………177
精读一本胜过粗读五本……………………………………………182
读书要注意比较……………………………………………………183
第五辑
长时间里持续不断地爱好同一项体育运动,就会养成不容易改变的习惯,苦和累也就融入了快乐的感受之中。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喜爱运动那样,把学习选择为个人爱好,进而培养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呢?
把读书培养成为一种个人爱好……………………………………188
新闻后备军的人格修养……………………………………………192
“勿忘人民”是新闻后备军的军魂………………………………196
把文学作品当作生活的教科书……………………………………201
为什么书读得越多越觉着知识有限?……………………………205
努力提升格局和境界………………………………………………210
开启 “修心炼身”之门……………………………………………212
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214
“健心要诀”………………………………………………………216
分清轻重缓急 学会时间统筹……………………………………218
不要把时间消耗在无效思考上……………………………………219
第六辑
实现人生价值有三重境界:重境界是勤学苦读,默默奉献;第二重境界是作出贡献;第三重境界也是境界是实现“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
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222
读书计划应与人生志趣相吻合……………………………………226
阅读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230
天天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石………………………………………233
好习惯可以改变命运………………………………………………237
读史可以增强忧患意识……………………………………………238
导师以引导学生学习为重点………………………………………240
博士生的阅读要广博………………………………………………242
读书要力求和研究课题联系起来…………………………………243
如何防止断章取义…………………………………………………244
如何减压……………………………………………………………245
做一个有学养的好人………………………………………………246
丢掉“拐棍依赖”…………………………………………………248
“现在学生们的抱怨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也格格不入。”读着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写的这段文字,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多数高校教师非常关心学生。他们既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要给学生批改作业、修改论文,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就连寒暑假也不能照常休息。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发出“没有人关心”的慨叹呢?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中提供了一个答案: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
2013年4月2日,我担任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两年间,我围绕怎样与学生顺畅沟通问题,进行了学习和探索。
沟通的要义是关注。关心学生就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2013年5月6日,我召开了郑大新传院3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入学新生能否适应大学的新环境?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思想上有什么困惑?广告学专业一位同学发言说:“高中阶段学习目的明确,苦熬苦拼,就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走进大学校门,老师管得不那么紧了,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增多,目标也越来越模糊,失去了拼搏的动力。”还有一位同学说:“高考前的冲刺太苦了,该喘喘气了。”通过几次座谈,我了解到大学生与高中生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有很大差异。高中生学习主要靠老师传授,大学生学习主要靠个人领悟。走进大学校门,家长不可能再在耳边“唠叨”,老师也不会整天催促大家读书。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会导致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刻苦吸收各类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少数大学生有可能放纵自己,白天睡觉,夜晚上网,周末逛街,假日聚餐,潇洒地消费着自己的青春。
泰山中天门以北有个“快活三里”,地势平坦,凉风习习,景色怡人。从山下艰难地攀登到中天门,非常疲劳,到了“快活三里”,真有一种“快活似神仙”的感觉。许多游客在这里歇息,观赏中天门景色。我觉得大学一年级本科生所处的境地有点像泰山的“快活三里”。2013年9月14日,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我以“警惕校园中的‘快活三里’现象”为题讲了话,奉劝新入校大学生不要在“快活三里”歇息得太久。
沟通的第二要义是倾听。倾听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听”,而是认真听、虚心听、耐心听。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2014年5月13日,我草拟了一份《关于大学生读书的调研提纲》,提出了18个问题,包括:“你常去图书馆吗?在大学学习期间,图书馆的馆藏对你有哪些具体帮助?假如有机会重返校园,你将会怎样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大学期间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举例说明社会实践活动对你改变学习态度、调整知识结构起了哪些促进作用?”“你认为大学一年级课程重要吗?假如有机会重返校园,你准备怎样学习一年级课程?”“你怎样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在学习方面,你对学弟、学妹有哪些忠告?”这份“调研提纲”印发给2014届毕业生中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毕业生、郑州大学优秀毕业生,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毕业生以及在各项作品大赛中获奖的主创人员、获奖论文作者。每人从“调研提纲”中选择3至5个问题,作出了具体回答。5月19日至20日,我用了两天时间,阅读了本科生、研究生提交的答卷。我觉得他们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一位同学在谈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现象时说,这一方面是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一方面反映了课程内容比较枯燥艰涩。他建议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把更多的同学吸引到教室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位同学在答卷中写道:“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千万不要前两年疯玩,第三年为了考研再开始学习。每天都要学习,持之以恒必有所成。”读着这些答卷,我仿佛听到了大学生的心声。
沟通的第三要义是坦诚对话。从2013年到2014年,学生向我提出的问题,我大都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回答。乔纳斯·索尔蒂斯说:“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人之间的一种联系和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受这段话的启发,2014年12月下旬,我首先向30名一年级本科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接着从二、三、四年级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中各选10名同学,请他们书面回答4个问题:一是据报道,有些国家的年轻人“读书兴趣下降”。作为郑大新传院的学生,你的读书兴趣如何?2014年你读了几本书,对你启发的是哪本书?促使你读书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二是在读书学习过程中你采取了哪些自认为有效的方法,有什么心得体会,积累了哪些经验?三是在读书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矛盾,有什么困惑?四是在读书学习方面,你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提出并希望得到回答?
2015年1月6日,郑大新传院不同年级学生的70余份答卷传到了我的电子邮箱。同学们提出了几百个问题,经过梳理,去掉交叉重复和过于琐细的问题,我筛选出了70多个问题。这是郑大新传院学生留给我的“寒假作业”。整个假期,包括春节,我常常凌晨三四点钟起床,研究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分别给他们写回信。为了充分沟通,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不回避尖锐的问题。一位三年级本科生提交答卷之后,在微博上发了帖说:“人应该捍卫自己的选择权吗?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忠于自己的内心?这个问题是不是太过尖锐了?”我试图回答她的这一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我说,选择是一种取舍和决断,常常是在“两难”中作出决断。你选择了安逸舒适,就应承担安逸舒适带来的后果;你选择了吃苦,就要甘于寂寞,不必与别人攀比。这样的选择才算是忠于自己内心。这位同学收到回信后说:“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居然给了这么一个回答。能被老师理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位硕士研究生在答卷中提出:“作为跨专业进入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新闻理论积累薄弱,写论文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我觉得这是“跨专业”研究生的普遍困惑。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大学本科阶段没有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有关课程,读硕期间学习专业课程和撰写论文感到吃力,我完全能够理解,因为我在郑州大学读的也不是新闻学专业,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我的亲身体验,我告诉这位同学,除了“恶补”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没有捷径可走。与此同时,我还告诉这位同学,“跨专业”研究生至少有三个优势:原专业会对现专业起助推作用;容易形成复合式知识结构、造就复合型人才;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通过“恶补”,弥补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不足,通过交叉碰撞,尽量扬原有专业知识之长。拥有这双重优势,等待你们的就是成功。
——多作探讨式交流,少搞“标准答案”。对话应该是无固定答案的,是开放性的。对话应该是真正的探寻,人们一起探寻一个在开始时不存在的答案。在给同学们回信的过程中,我信守这一原则。比如,在题为“如何摆脱拖延症”的回信中,尽管我提出了三点建议,但信的结尾仍然写了这样几句话:“拖延症虽然常见,但属于一种疑难杂症,至今尚未发现快速治愈的良药。你走进大学校门不久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下了摆脱拖延症的决心。在今后的实践中,你有什么好做法和新感悟,可以告诉我。我愿同你一起探寻摆脱拖延症的办法。”在题为“为什么书读得越多越觉着知识有限?”一信的结尾我写道:“不知是否回答了你的问题?学习中如遇到其他困惑,尽管提出来,我们可以相互切磋。”
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到达心灵的深处。”我愿沿着这个方向去学习、思考和探索,为学生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心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