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233415
囊括儿科古今经验,立足临床实用有效,回归中医本源,凸显中医思维。
本书紧扣“实用”“中医”“儿科学”三大关键词,是全面系统论述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大型实用型中医儿科学临床专著。本书内容有三大特点:一是体现厚重的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从中医儿科学术源流、古今历代儿科重要医著到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从儿科发病特点、诊疗特色到小儿养育保健与护理特点,均系统论述;二是融汇古今儿科学术精华与医疗经验,对儿科病证分中医传统候证与现代临床疾病加以论述,力求全面系统,更着力于精确实用,注重实践,将适用于小儿的传统疗法如外治、推拿、针灸以及民间便方、名医验方运用于现代儿科临床;三是专注于辨证论治的中医临证思维,破除“辨证分型”“分型(证)施治”的西医思维模式与框框,从临床实际出发,对每一病证的治疗以[证治条辨]的形式编写,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性、灵活性与包容性,并对每一病证专设[临证思路]一栏,从“病机辨识”“症状识辨”“治法与处方原则”以及“用药式”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启迪中医临床思维。回归中医临床,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与临证能力。
全书分儿科学术源流、儿科基础、儿科治法、儿科名医验方、证候、疾病及附录7篇。内容宏富,论证深入,理论全面,治疗实用,概括古今,面向未来。是大型实用型中医临床医学参考工具书,可供中医界、特别是中医儿科界高、中级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选填)
篇 儿科学术源流
章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
节 中医儿科学的起源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的奠基
第三节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
第四节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第五节 中医儿科学的发扬
第六节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反思与前瞻
第二章 历代儿科名医名著
节 宋及宋代以前儿科名医名著
第二节 元明两代儿科名医名著
第三节 清代儿科名医名著
第四节 近现代儿科名医名著
第二篇 儿科基础
第三章 小儿生长发育
节 年龄分期
第二节 胚胎成长
第三节 体格生长
第四节 智能发育
第四章 小儿养育保健
节 养胎、护胎与胎教
第二节 初生养护
第三节 乳食喂养
第四节 起居保健
第五节 精神保健
第六节 女童保健
第五章 小儿生理与体质特点
节 生理特点
第二节 小儿体质
第六章 小儿病因病机特点
节 病因特点
第二节 小儿病理特点
第七章 儿科诊断概要
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第五节 腹诊
第八章 儿科辨证概要
节 运气辨证
第二节 八纲辨证
第三节 六淫、疫疠、痰食辨证
第四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五节 脏腑辨证
第六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七节 三焦辨证
第八节 六经辨证
第九节 儿科辨证思路
第九章 儿科护理概要
节 一般护理
第二节 饮食护理
第三节 用药护理
第四节 心理护理
第五节 急重症特殊护理
第三篇 儿科治法
第十章 内治法
节 内治原则
第二节 给药剂量和方法
第三节 内治法
第十一章 药物外治法
节 外治疗法源流
第二节 涂敷疗法
第三节 热熨疗法
第四节 灌肠疗法
第五节 药带疗法
第六节 药浴疗法
第七节 雾化吸入疗法
第八节 耳内滴药疗法
第九节 贴敷疗法
第十节 吹药疗法
第十一节 药膜疗法
第十二章 非药物外治法
节 割治疗法
第二节 埋藏疗法
第三节 拍打疗法
第四节 刮痧疗法
第五节 拔罐疗法
第六节 火丁按压法
第七节 气功疗法
第十三章 推拿疗法
节 小儿推拿疗法概要
第二节 近代小儿推拿主要流派
第三节 推拿常用手法
第四节 推拿常用穴位
第五节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与穴位
第六节 推拿介质
第七节 推拿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 针灸疗法
节 小儿针法概要
第二节 小儿飞针疗法
第三节 小儿灸法概要
附:灯火燋法
第十五章 其他疗法
节 日光疗法
第二节 矿泉疗法
第三节 音乐疗法
第四节 中医心理调解疗法
第五节 蜂毒疗法
第四篇 儿科方药
第十六章 现代儿科名医验方选
节 外感发热类
第二节 咳喘类
第三节 脾胃类
第四节 惊痫抽动类
第五节 肾病遗尿类
第六节 复感汗证类
第七节 斑疹皮肤类
第八节 初生病证类
第九节 五官咽喉类
第十节 其他类
第十七章 儿科常用中药炮制与鉴别
节 寒性药
第二节 热性药
第三节 温性药
第四节 平性药
第十八章 儿科常用剂型制作方法
节 膏敷制作方法举例
第二节 蜜丸制作方法举例
第三节 水丸制作方法举例
第四节 散剂制作方法举例
第五篇 儿科证候
第十九章 儿科急症
节 发热
第二节 惊风
第三节 厥证
第四节 昏迷
第二十章 常见证候
节 咳嗽
第二节 喘证
第三节 肺痈
第四节 肺痿
第五节 肺胀
第六节 滞颐
第七节 呕吐
第八节 泄泻
第九节 积滞
第十节 疳证
第十一节 腹胀
第十二节 腹痛
第十三节 胃脘痛
第十四节 胁痛
第十五节 便秘
第十六节 黄疸
第十七节 心悸
第十八节 不寐
第十九节 夜啼
第二十节 汗证
第二十一节
眩晕
第二十二节
头痛
第二十三节
水肿
第二十四节
癃闭
第二十五节
淋证
第二十六节
腰痛
第二十七节
遗尿
第二十八节
尿频
第二十九节
五迟
第三十节 五软
第二十一章
时令证候
节 风温
第二节 春温
第三节 湿温
第四节 小儿暑温
第五节 中暑
第六节 疰夏
第七节 暑热
第八节 秋燥
第六篇 儿科疾病
第二十二章
新生儿疾病
节 早产
第二节 新生儿硬肿症
第三节 新生儿黄疸
第四节 新生儿肺炎
第五节 新生儿败血症
第六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第七节 新生儿破伤风
第八节 新生儿脐炎
第二十三章
传染病
节 麻疹
第二节 风疹
第三节 幼儿急疹
第四节 水痘
第五节 手足口病
第六节 急性甲型流行性感冒
第七节 人禽流感
第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九节 猩红热
第十节 脊髓灰质炎
第十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十二节 病毒性肝炎
第十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十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十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十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附:感染性休克
第十七节 败血症
第十八节 百日咳
第十九节 白喉
第二十节 细菌性痢疾
第二十一节
伤寒
第二十二节
结核病
第二十三节
登革热
第二十四节
艾滋病
第二十四章
寄生虫病
节 蛔虫病
第二节 蛲虫病
第三节 钩虫病
第四节 丝虫病
第五节 绦虫病
第六节 血吸虫病
第七节 姜片虫病
第八节 羌虫病
第九节 疟疾
第十节 阿米巴病
第二十五章
营养性疾病
节 维生素A缺乏症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三节 婴儿手足搐搦症
第四节 单纯性肥胖症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
节 厌食
第二节 急性胃炎
第三节 慢性胃炎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
第五节 胃石症
第六节 胃黏膜脱垂症
第七节 急性坏死性肠炎
第八节 先天性巨结肠
第九节 肠梗阻
第十节 急性阑尾炎
第十一节 细菌性肝脓肿
第十二节 急性胆囊炎
第十三节 急性胰腺炎
第二十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高热惊厥
第三节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第四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五节 支气管炎
第六节 肺炎
第七节 哮喘
第八节 肺脓肿
第九节 支气管扩张
第二十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
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节 风湿性心脏病
附:心功能不全
第三节 心律失常
第二十九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节 营养性贫血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三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
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附:急性肾功能不全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附:慢性肾功能不全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尿路感染
第五节 泌尿系结石
第三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
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二节 病毒性脑炎
第三节 脑性瘫痪
第四节 癫痫
第五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第六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第七节 精神发育迟滞
第八节 脑积水
第三十二章
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疾病
节 嗜异症
第二节 神经性尿频
第三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四节 儿童抽动障碍
第五节 发作性睡病
第六节 自闭症
第七节 焦虑症
第八节 强迫症
第九节 儿童精神分裂症
第十节 癔症
第十一节 习惯性阴部摩擦症
第三十三章
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节 糖尿病
第二节 特发性真性性早熟
第三节 肝豆状核变性
第三十四章
结缔组织病
节 风湿热
第二节 儿童类风湿病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第四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三十五章
肿瘤
节 白血病
第二节 恶性淋巴瘤
第三节 小儿原发性肝癌
第四节 神经母细胞瘤
第五节 骨肉瘤
第三十六章
儿童妇科病
节 婴幼儿阴道炎
第二节 崩漏
第三节 痛经
第三十七章
外科疾病
节 疖
第二节 痈
第三节 急性蜂窝织炎
第四节 急性淋巴管炎
第五节 急性淋巴结炎
第六节 丹毒
第七节 甲沟炎
第八节 脓性指头炎
第九节 颈淋巴结结核
第十节 鞘膜积液
第十一节 腹股沟斜疝
第十二节 直肠及结肠息肉
第十三节 直肠脱垂
第十四节 化脓性骨髓炎
第十五节 骨与关节结核
第十六节 桡骨头半脱位
第十七节 烧伤
第十八节 毒蛇咬伤
第三十八章
皮肤科疾病
节 脓疱疮
第二节 带状疱疹
第三节 寻常疣
第四节 扁平疣
第五节 传染性软疣
第六节 头癣
第七节 手足癣
第八节 体癣
第九节 疥疮
第十节 银屑病
第十一节 接触性皮炎
第十二节 药物性皮炎
第十三节 神经性皮炎
第十四节 玫瑰糠疹
第十五节 痤疮
第十六节 荨麻疹
第十七节 丘疹性荨麻疹
第十八节 急性泛发性脓疱病
第十九节 湿疹
第二十节 斑秃
第二十一节
白癜风
第二十二节
痱子
第二十三节
冻疮
第二十四节
瘙痒症
第三十九章
五官科疾病
节 麦粒肿
第二节 沙眼
第三节 睑缘炎
第四节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第五节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第六节 滤泡性结膜炎
第七节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第八节 细菌性角膜溃疡
第九节 视神经炎
第十节 近视眼
第十一节 角膜软化症
第十二节 外耳道炎
第十三节 化脓性中耳炎
第十四节 感音神经性耳聋
第十五节 慢性鼻炎
第十六节 鼻窦炎
第十七节 鼻出血
第十八节 扁桃体炎
第十九节 口炎
第二十节 鹅口疮
第二十一节
分泌性中耳炎
第二十二节
变应性鼻炎
第二十三节
喉软骨软化病
附篇
Ⅰ近代儿科医家临证经验著作书目选录
Ⅱ儿科常用方剂名录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唐朝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的前四句,这是沪上浙鄞百岁中医儿科泰斗董廷瑶老在他80岁那年,用毛笔题写的加盖朱红印章,托人装裱后送给我。对这幅借句寓意深远、着墨老辣透纸、寄予厚望之作,我爱不释手,至今仍挂在我泉城千佛山下“见山书屋”的书房内,朝朝暮暮作为我对这位老前辈的敬仰之情和示教子女学生的传承之宝。壬辰仲春,正当我望八之年临近之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国辰社长与编辑室肖培新主任亲临鸢都潍坊,向我提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打算再组编一部《实用中医儿科学》,让我推荐人选。由于江育仁先生在世时,我与江老共同主编了《实用中医儿科学》版,于1995年9月出版,在2001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的“康莱特杯”全国首届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并荣列榜首。江老去世后,在是书出版十年之时,我又主持组织参编的全国同道重新增订,在儿科常见病证中增加了经验荟萃一栏,收录了当代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在其他疾病中增加了手足口病、艾滋病、急慢性胃炎、羌虫病等。另外,还增加了“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疾病”“儿童妇科病”两章。在再版前言中,我特别提出在《实用中医儿科学》二版修订中,原副主编朱锦善教授及其在他身边工作的罗光亮、高修安、曾庆祥等诸位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该书一版参编者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的年事已高,有的体弱多病,有的已经谢世作古。为协助主编进行修订再版的实施落实,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除与主编、副主编经常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外,还要与各编写组负责人、原作者及修订者通过不计其数的信函、电邮、电话、传真等交换意见,且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繁忙的诊务之后完成的。为此,经主编与各位副主编商定,增设朱锦善教授为执行副主编,以表彰其在二版修订中的功绩。由于我曾担任过江老主持的同名书《实用中医儿科学》主编之一,现在虽然是由另一个出版社另起炉灶重新编一部同名的书,但由于我年龄和精力的原因,加之诊务繁忙,我只想再完成《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三辑)以及其姊妹篇《中国当代名医验方选编》(外科分册)的编辑,不想再担任主编,提出让朱锦善教授领衔,任该书主编。
朱锦善教授,比我小12岁。王伯岳、江育仁两位老前辈主持编写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部《中医儿科学》(1984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济南召开的次编写会议上,我们两人相识。我认为他为人厚道,思维敏捷,功底扎实,在同龄人中,他是一位尊师重道、言必执信的难得的人才。他跟随王伯岳老学习一年,王老又借调他三年,深得王老家传之秘和口传心授之积。在王老去世后,他与王学清等人共同编辑出版了《王伯岳医学全集》,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王伯岳老的中医儿科学术成就和为发展中医儿科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王老在给我的书信中,曾多次提到他。在他离京返赣时,王老恋恋不舍,为送君南归,写下了饱含师生情谊的藏头诗(全诗为:负笈不辞万里游,去来两度逢深秋;我自含颦君无语,蒹葭霜露满蓟州。青毡破处秋风寒,绛帐寂寥抚流年;早莺出谷青云上,应踏南枝向长安。何夕明月照归人,老母倚闾稚女亲;锦瑟明瑶无双谱,忆否土阶共一轮。行前偕游别颐和,杨枝萧萧唱骊歌;后湖清浅无多水,输于离人照逝波。即“负青何行,我早锦后”)寄托师生情怀,希望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朱锦善教授也是江育仁先生亲点的爱徒,在江育仁先生眼中他“德才并茂”,“不随时俗,恒多创见”。1986年江老就推荐他为《中国中医药年鉴》的编委,接替自己的工作。朱锦善教授作为年鉴儿科编委至今已近30年,对我国中医儿科的现状与学术进展十分了解。晚年的江老,由于疾病的折磨,身体虚弱,但他仍应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之约,编写上海市“十五”重点图书《现代中医儿科学》,让朱锦善教授负责编写事宜,并与他共同担任该书的主编。在草拟该书编写主旨时,朱教授提出倡导辨证论治的思维,发挥中医儿科的特色,为现代中医儿科临床服务,江老十分赞同,并用颤抖的笔写下“你做事,我太放心了,而且是完全依靠你”的嘱托,将《现代中医儿科学》一书的编写委托给朱锦善教授,由其协助江老完成了老人晚年的心愿。早在198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当时名称为儿科专业委员会)成立,王伯岳任主任委员,我和江育仁、王玉润、何世英、马新云、张锡君任副主任委员。1987年王伯岳老因积劳成疾突发脑出血不幸去世,我在江育仁、王静安、刘弼臣等诸位老专家的支持下当选为主任委员,朱锦善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在长达十多年的工作中,我们相互配合,学术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成绩卓然。朱教授的特点是能吃苦耐劳,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人一道工作,他甘于寂寞,从善如流,处处为别人着想,他答应的事,从来都是不动声色,按时完成,赢得了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2007年其主编的《儿科心鉴》出版,这部近180万字的鸿篇巨制,溯中医儿科源流,汇中医儿科理论精华,集古今中医儿科名医经验之大成,是当前中医儿科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
中医如何发展?作为临床主要学科之一的中医儿科如何发展?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在2007年为《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辑写的序言中说:“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中医教育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但从临床医学角度看,人才在重西轻中的指导思想培养下,正在走下坡路!”中医学术在走下坡路,中医临床医学在走下坡路,这是不争的事实。它主要表现在中医临证能力下降,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下降,中医临床疗效下降!其要害点就在于“重西轻中”思想的指导,就在于用西医思维指导中医。我们说要倡导中医思维,要用中医思维来指导中医临床,要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就是要逆转这种状况,回归中医,复兴中医。
什么是中医思维?什么是中医临证思维?一言蔽之,就是中医辨证论治思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临证之本,疗效之本!多少年来,中医的辨证论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被“辨证分型”“分型施治”所代替,辨证论治思维变成了分型施治思维,而这种分型思维实际上就是西医的定式思维,它改变了因时因地因人不同的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将辨证论治简单化、肤浅化、固定化、程式化。而且这种“分型”现在成了中医临床医学的“标准”与“规范”,临床的“路径”。正如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所言:“实则已将活泼生动之辨治精神变为僵化之框架,实为可叹!不可取也!”
这部《实用中医儿科学》的编写,我们就是希望能突破“分型”框框,回归中医传统,回归中医临床。我和朱锦善教授以及这个编写团队的主创人员在编写开始之前,就对此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讨论,因为要突破“分型”框框,就意味着要改变近几十年来中医临床医学著作的编写形式,要花大的精力去改变编写作者过去写作的思维模式。我们定下本书的编写宗旨,必须是“中医”的,“儿科”的,更是“实用”的。为此,我们在编写体例和内容上体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设立【临证思路】栏目,将每一病证的中医临证思维分“病机辨识”“症状识辨”“治法与处方原则”“用药式”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是从疾病“纵”的方面进行分析,真正体现中医的临证思维,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每一病证,无论是中医的证候,还是西医名称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病机规律,这是中医临证的重点,主线。“病机辨识”就是从病证的病因病机的规律上去辨识,犹如《内经》的病机十九条,这是辨证的纲,病机是纲,纲举则目张。
症状是辨证的重要依据,通过认识症状来进行辨证,是中医的基本的技能,但是这一项是目前中医的短板,由优势变成了弱项。中医辨证能力的强弱,这是关键。首先是对症状的细致观察来认识症状,然后才是根据症状的表现来辨证。比如咳嗽这个症状,要咳嗽的情势紧迫与舒缓,是呛咳还是单声咳或连咳不已?是咳声紧闷重浊不舒还是咳声轻扬高亢?咳声偏于上部还是中下部?咳嗽是新发还是宿疾?咳嗽的时段是夜晚还是清晨?痰液是稀薄还是浓稠?痰色是浅还是深?咳嗽是否兼喘?等等,这些都是对咳嗽这一临床症状的识别,然后对症状进行辨证。这本是中医的基本功,现在却被忽略,因此辨证不细不精不确。我们常说西医诊病凭理化检查,理化检查越细致越深入高端,诊断就越准确。中医没有化验单,靠什么?就是靠对症状的细致深入的认识与辨别,这就是中医的“化验单”。我们这本书单列此栏目,就是尽可能挖掘中医对临床症状的认识,提高辨证能力与水平,力求辨证要细致入微。
既往我们多注重谈“治法”,而“处方”谈得少。如何处方?其实这是论治的重要一环。一个处方开得好不好,能否达到疗效,除治法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必须做到君臣佐使相辅相成,相佐相成或相反相成,有时需要反佐、需要制约。又比如祛邪外出,要根据病邪的性质,侵犯的部位,选择路径、方法及技巧。又比如要扶正固本,要根据脏腑的生克乘侮关系,表里关系,阴阳互根互生的关系,或虚则补其母,或脏腑相生,更好地达到补益扶正的目的。一个处方开得好,还要注意用药的升降浮沉,标本缓急,气化出入等等。这就是处方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药丝丝入扣。“用药式”,是根据治法与处方原则的用药举例,并指出用药的注意要点,说明这些药物在使用上的轻重缓急。用药如用兵,用兵讲究阵式,治病用药也同样有阵式章法,将药物一式一式地列出,供临证选用。这就要求我们的作者对药物的性能功效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熟谙药性”。
二是设立【证治条辨】栏目。目前通常的中医临床学科的著作,这一栏目用的是“辨证论治”,然后在“辨证论治”下分列三五个或六七个证型进行论述。这个“辨证论治”就变成了“分型施治”,冠以“辨证论治”实际上是一种偷梁换柱,掩人耳目的做法。我们要突破“分型”的框框,就是还中医传统的本来面目。传统的中医临床著作,从《伤寒杂病论》到《温病条辨》,再到临床各科都是以条辨的形式来编写。我在20世纪80年代组织山东省的中医儿科专家编写的《幼科条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我们认为“证治条辨”不但突破“分型”的框框,而且能体现辨证论治思维,能较好地全面反映疾病的临床情况与变化规律。我们的做法是小的病证一般列十多条,中型的病证列二十多条,大的病证列30条以上,每1条证治之下又列方药随证加减3~5条。这样编写信息量较大,这里面包括常证,更尽可能反映变证,便于读者查阅和思考。如果说【临证思路】的4个小栏目内容是从纵的方面论述,授人以渔的话,那【证治条辨】则是尽可能从横的方面论述,授人以鱼。
三是重视儿科内服方药与外治推拿针灸疗法的应用。内服方药与外治、针灸、推拿是中医的治疗手段,对于儿科更要重视。以往论医,都是医理论述多而治法方药探索少。这本《实用中医儿科学》我们除加强辨证论治思维与证治条辨的论述外,特别注意加强方药治法的应用,注重实用性。精选了现代中医儿科医家的经验效方,第二强调小儿外治疗法的应用,第三小儿推拿疗法介绍了包括三字经流派在内的多种推拿疗法,第四针灸疗法重点针对疗效好的病证。这里面有名医大家的经验效方,有老中药师的经验传授,有各流派推拿、针灸名家的经验,更有宝贵的民间疗法。外治推拿不是小道小技,它是真正的绿色疗法,简便验廉,能进医院,能进社区,能进家庭,还能推向世界。俗语说:单方治大病,小药起沉疴!实用有效才是位的。
书记对中医中药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精辟的论断,全国中医界同仁深受鼓舞和鞭策,在此感召下,儿科界同仁历时三年,四易其稿,反复审修,朱锦善教授也变得头发花白,我每次见到他总感到心痛。全体作者与审阅专家为此书付出了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这本著作的编写难度不同以往,是继承也是创新,是回归中医的历程,我们把它作为引玉的抛砖,问路的投石。因为是次这样写作,也是一次尝试,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希望出版以后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将你们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修正。
在这部书的出版之际,我们还要衷心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国辰社长、肖培新主任对这本书的大力支持!感谢国医大师朱良春、邓铁涛、路志正、王琦等教授的鼓励!感谢全国同道、朋友们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第二节 喘证
喘证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严重者每致喘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气候突变时多发,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婴幼儿时期多见。喘证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亦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且可以因其他脏腑病变影响肺脏所致。
西医学之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肺结核以及癔症等发生呼吸困难时,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论治。
【源流】
喘证,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灵枢·五阅五使》曰:“肺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曰:“肺高则上气肩息。”均指出喘以肺为主病之脏,致喘之病因,既有外感,也有内伤,有实有虚。《灵枢·五邪》云:“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灵枢·举痛论》又云:“劳则喘息汗出。”指出喘之特点。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上气病脉证治》中所言“上气”即指喘息不能平卧,其中包括“喉中作水鸡声”的哮证和“咳而上气”的肺胀等病,并列方治疗。金元医家又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证治。朱丹溪《丹溪心法·喘》云:“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喘促》云:“实喘有邪,邪气实也;虚喘无邪,元气虚也。”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并作为辨治要领。明代李中梓对喘证、哮喘、短气三者进行鉴别,《医宗·喘》云:“喘,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短气,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不抬肩,但肺壅而不能下;哮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三极当详辨。”明代鲁伯嗣《婴童百问·第五十六问》云:“小儿有因惊暴触心,肺气虚发喘,有伤寒肺气壅盛发喘,有感风咳嗽肺虚发喘,有因食咸酸伤肺气发虚痰作喘,有食热物毒物冒触三焦,肺肝气逆作喘。”明确指出了小儿致喘的主要病因。清代陈飞霞《幼幼集成·哮喘证治》云:“哮与喘合而为哮喘,哮即吼也。”“吼,喉中如拽锯,若水鸡声是也;喘,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是也。故吼以声响言,喘以气息名。凡喉如水鸡声为实,喉如鼾声为虚。虽由于痰火内郁,风寒外束,而治之不可不分虚实也。”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中云:“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喘证》中云:“喘由外感治肺,由内伤治肾。”这些论述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病因病机】
喘证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复杂,不外外感与内伤。外感为六淫乘袭,内伤可由饮食、情志或久病所致,致使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喘证的病机有虚实两类。实喘在肺,外邪、伤食、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虚喘当责之于肺、肾,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病情错杂,每可见上实下虚之象。故叶天士有“在肺为实,在肾为虚”(《临证指南医案·喘》)之说,扼要说明了肺肾二脏病机的重点。喘证发病可涉及五脏,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心。因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为五脏华盖,若外邪侵袭,或他脏病气所犯,均可使肺失宣肃,肺气闭郁胀满,呼吸不利而为喘。如肺虚气失所主,亦可见少气不足以息而为喘。肾为气之根,主纳气,故肾元不足,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原,亦可气逆于肺而为喘。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或痰湿内生,郁阻中焦,令气机不畅,也可致喘。若化生不足,或肝气逆乘,也可影响及肺。喘证严重阶段,可见喘脱,多影响于心。因心脉上通于肺,肺朝百脉。宗气贯心肺而行呼吸,肾脉上络于心,心肾相互相济,心阳根于命门之火,心脏阳气的盛衰,与先天肾气及后天化生之气皆有密切关系。故肺脾肾气虚,常可致心气、心阳不足,甚则可致心阳衰败而出现气滞血瘀、面色唇甲青紫之候,更甚者可见喘汗虚脱、亡阳亡阴之危象。
【临证思路】
首应审其虚实。《景岳全书·喘促》云:“气喘之病,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因于外感,发病骤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因于内伤,病程多久,反复发作,外无表证。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肺虚操劳后则喘;肾虚静息时亦苦气息喘促,动则更甚;心气虚衰,喘息持续不已。实喘其治主要在肺,治以祛邪利气,区别寒、热、痰的不同,采用温宣、清肃、化痰等法,虚喘治在肺、脾、肾,而尤以肾为主,治以培补摄纳,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肺、固肾、益气、养阴等法。虚实夹杂,上盛下虚,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灵活施治。总之,喘证的病因病机较复杂,其发病常常是寒热虚实错杂,尚与气候、环境、饮食、药物、
情志、诊疗的规范化与否等因素密切相关,临证当综合分析,细致对待,方可收到满意疗效。
一、病机辨识
1.外邪侵袭
因风寒外束,外则郁闭皮毛,肺卫为邪所伤,内则壅遏肺气,肺气不得宣畅,出现喘咳气急,胸闷,痰多稀白,兼有恶寒头痛,或伴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或指纹青红显于气关。因风热犯肺,肺失肃降,或热灼津液为痰,阻于气道,肺气上逆而喘,常伴有咳喘胸闷,有黏痰难咯,发热头痛,纳呆烦躁,大便秘结或黏烂臭秽,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舌质红,舌苔微黄,脉浮数。表寒未解,入里化热,或肺热素盛,又外束寒邪,热不得泄,热为寒闭,肺气逆而喘,常见喘逆上气,胸胀痛,息粗鼻扇,咳而不爽,痰稠难咯,伴有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青紫显于气关。《景岳全书·喘促》说:“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正是指此。
2.饮食因素
恣食生冷、肥甘厚腻,或过度喂养伤中,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壅阻肺气,发为喘促,伴有腹胀或痛,纳呆,大便不通或稀烂酸臭味大,有痰,小儿常啼哭,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脉滑,或指纹淡红显于气关。痰湿久郁化热,或肺火素盛,痰火交阻,肺气上逆,症见喘咳气涌,胸闷不舒,痰黄黏稠或夹血丝,伴有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唇色红,咽干,尿赤,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滞显于气关。正如《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喘嗽》指出:“惟夫邪气伏藏,凝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促急。”若复加外感诱发,痰浊与风寒、邪热等内外合邪,病机更为复杂。
3.情志所伤
情志不遂,忧思气结,或惊恐气滞,肺气痹阻,或郁怒伤肝,肝气逆于肺,所谓木火刑金,肺气上逆而喘,症见胸高喘促,干咳,面青易惹,寐差多啼,纳呆,大便干或溏,舌质淡红,舌苔白,脉数,或指纹青显于风关或气关。如《医学入门·喘》所云:“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
4.久病所伤
久病肺弱,咳喘伤肺,肺之气阴不足,以致气失所主,而短气喘促,咳声无力,多汗,面色苍黄,舌胖淡红,舌苔白,脉沉弱。《证治准绳·喘》云:“肺虚则少气而喘。”久病迁延不愈,由肺及肾,或先天禀赋不足,精气内夺,肺之气阴亏耗,不能下荫于肾,根本不固,则气失摄纳,上出于肺,出多入少,气逆上奔而喘,症见虚烦气喘,乏力尿频,形体瘦弱,面色萎黄,毛发稀黄欠泽,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此即《医贯·喘》所说:“真元损耗,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及气不归原也。”肾阳衰弱,水无所主,凌心射肺,肺气上逆,心阳不振而喘,属虚中夹实之候,常见大汗淋漓,肌肤湿冷,四末不温,烦躁多啼,气喘无力。中气虚弱,肺气失于充养,亦可导致肺气虚而喘,常伴气虚乏力,纳呆,便溏或干,动辄多汗,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滑重按无力,或指纹淡滞,显于气关。
二、症状识辨
1.喘促
呼吸喘促不畅为本证的主症,症状可轻可重,可实可虚。喘咳有力,喘息不甚,神情不激,寐纳尚可,病程较短,为实喘;喘咳低微乏力,神情易激,病程较长,卧寐不宁,为虚喘。喘伴有稀白痰为寒,伴有黄黏痰为热。临证常见寒热虚实夹杂,当细细识辨。
2.咳嗽
咳嗽为喘证常伴有之症。外感风邪,多咳而有力,咽干痒,晨夜咳甚,为风寒;稀白痰为痰湿;咽痛不适,鼻干,发热,为风热;痰黄黏难咯,为夹热或邪已入里化热;后期多表现为虚证,见咳喘不甚、神疲乏力、多汗出等。
3.喉中痰鸣
喘证常伴喉中痰鸣。痰稀白为寒,黄黏稠为热;痰多稀白带泡沫为本虚标实之寒痰;痰多黏稠难咯为本虚标实,寒热夹杂;咯痰有力而爽为实,无力疲倦为虚;表证明显为外感,不伴表证为内伤,即他脏先病,后伤及于肺。鼻窦痰浊下流于咽部致咳喘,多为本虚标实;咽部痰声辘辘,或胸部痰鸣日久,但咳喘不甚,为肺脾气虚,甚至肾气虚。
4.发绀
发绀为喘证常伴见之症,每与喘息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喘息重即发绀也明显,多见于鼻唇周围。唇红干,气池青紫,为风热;唇淡,气池青红,为风寒,或为气虚;唇干,山根青筋显露,情绪不稳,为土不涵木;喘证反复,多致血瘀,亦常见发绀之象。
5.发热
喘证常伴有发热。实喘,发热多较高,婴幼儿多见;虚喘,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婴幼儿虚胖,或年长儿病久,素禀赋不足者多发。外感发热为实喘;内伤发热多虚实夹杂、寒热夹杂,寒热虚实之偏重,当细辨。
三、治法与处方原则
喘证治疗以泻实补虚为基本原则。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区别寒、热、痰、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之法。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或平肝,阳气虚则温补之,阴虚则滋养之。至于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又当按具体情况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选方用药。正如《景岳全书·喘促》指出:“须辨阴阳,阴虚补其阴,阳虚补其阳。攻邪气,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然发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量加消散,此等证候,当眷眷以元气为念。必致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小儿有稚阴稚阳的特
点,攻邪扶正要固护元气。
四、用药式
1.实喘
喘证初起,多以实证为主,也有虚实夹杂之证。外感致喘,肺闭痰阻,肺气上逆,表现为喘而上气,胸高气涌,鼻痒鼻塞,咳嗽不爽,胸闷烦躁,鼻唇周青紫,脉浮,或指纹青显于风关或气关,治宜宣肺解痉定喘为主,解痉定喘,用麻黄、苏子、地龙、僵蚕等,辅以泻肺止咳之葶苈子、桔梗、杏仁、旋覆花、前胡、白前等,佐以轻润止咳之白果、紫菀、款冬花、莱菔子等,使痰易排出,邪有出路。若以风寒为主,表现为喘而痰多稀白,头痛,恶寒,或低热,口不渴,少汗,舌淡红,苔白,脉浮紧,或指纹青红显于风关或气关,用通阳散寒、调和营卫之桂枝,温化寒痰用半夏、橘红。若风热致喘,表现为喘而痰黄黏稠,咳而不爽,有痰难咯,大便难排,尿黄,多伴发热,头痛咽干,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清肺止咳,用桑白皮、瓜蒌仁、贝母、海蛤壳、黄芩等。若表寒里热,寒热夹杂,表现为喘逆上气,胸胀痛,咳而不爽,鼻扇明显,伴有身热身痛,形寒恶风,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指纹紫滞显于气关,宜加强活血止咳定喘之功,用射干、胆南星、桃仁、毛冬青、侧柏叶、当归等。若热邪明显,表现为高热不退,宜加强清热之力,用石膏、水牛角、羚羊骨、鱼腥草等。痰热甚,见痰黄黏难咯,发热甚,热势缠绵难退,大便干或黏腻量少,便后不爽,宜加强清肺热化痰之力,加大葶苈子用量,用浙贝母、桑白皮、瓜蒌仁、黄芩等。痰浊甚,症见痰声辘辘,痰多稀白,神疲纳呆,大便溏,脘闷,面色苍黄等,宜加强宣肺温化痰浊,用陈皮、制胆南星、半夏、当归、川芎等。
2.虚喘
喘证日久或反复出现,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表现为病程缠绵,喘咳无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不调(多干结或先干后烂),舌淡红或淡胖,苔白浊,脉细弱或滑,重按无力,指纹淡红,滞显于气关。治宜补益扶正为主,用太子参、白术、黄芪、续断,辅以健脾理气化痰,用茯苓、陈皮、半夏等,佐以宣通肺气止咳,用当归、丹参、杏仁、百部等,诸药合用,达到既定喘又扶正的目的。若以肺气虚为主,表现为喘咳乏力,多汗出(运动后为甚),舌淡红苔白,脉弱或细数,治宜益肺敛肺润肺,用党参、五味子、苍术、百合、白果等;肾气虚,表现为喘咳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虚胖,汗出四末冷,舌淡红或淡胖有齿印,苔白厚,脉细弱,或指纹淡红,显于气关等,治宜温阳固摄,用菟丝子、续断、淫羊藿、巴戟天等;肾阴虚,常见喘咳日久难愈,形瘦面红,烦躁易动,口咽干,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苔或剥苔,脉细数,或指纹青显于气关等,治宜滋肾养阴润肺,用女贞子、旱莲草、百合、白果、石斛、太子参、五味子等。临证尚可见五脏相关、虚实夹杂之证候,须仔细辨识,对证用药。
【证治条辨】
1.风寒袭肺,肺失宣肃
症见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或指纹青红显于风关或气关。
治宜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药用麻黄、紫苏叶、半夏、橘红、杏仁、紫苏子、紫菀、白前。寒热无汗,头身疼痛,加桂枝;寒痰较重,痰白清稀量多起沫,咽痒,加细辛、生姜;咳喘重,胸满气逆,加射干、前胡、厚朴、紫菀;喘咳不爽,痰阻重,表证不明显,可改用三拗汤。
2.内伏痰饮,复感风寒
症见喘咳反复难愈,咳逆喘满不得卧,痰见白沫量多,受寒饮冷加重,加重时多有寒热,腰背疼痛,目泣自出,身体振振动,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治宜温肺化痰定喘。射干麻黄汤加减,药用射干、麻黄、杏仁、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半夏、大枣、生姜。形寒身痛,加桂枝、防风;咳喘甚,可合用三子养亲汤。
3.风寒袭肺,咳喘轻证
症见咽痒咳嗽,早晚稍频,喘息不甚,痰稀白易咯,头身疼痛不甚,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治宜温肺止咳。止嗽散加减,药用荆芥、桔梗、甘草、紫菀、百部、白前、陈皮。咳喘甚,加麻黄、紫苏子;痰多稀白,加法半夏、橘红;便秘,加桃仁。
4.表寒里热,肺卫同病
症见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扇,咳而不爽,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滑。
治宜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药用麻黄、黄芩、桑白皮、石膏、紫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形寒身痛甚,加桂枝;痰黄黏稠,量多难咯,加全瓜蒌、浙贝母;痰鸣息涌,加葶苈子、射干、前胡。
5.燥热袭肺,津液耗伤
症见胸闷喘咳,干咳无痰或痰稠难咯,咽喉干痛,口燥唇裂,口渴引饮,大便干涩,舌红干苔少,脉细数。
治宜清燥润肺,止咳平喘。清燥救肺汤加减,药用麦冬、人参、桑叶、石膏、杏仁、炙枇杷叶、甘草、阿胶、炒胡麻仁。咽痛甚,痰稠少难咯,加桑白皮、牡丹皮;口渴多饮,咽干甚,加生地黄、玄参;痰稠甚,加全瓜蒌、川贝母。
6.痰热郁肺,肃降不利
症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短,大便干或黏烂量少,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药用桑白
皮、黄芩、知母、浙贝母、射干、瓜蒌皮、前胡、地龙。身热重,加石膏、鱼腥草;喘甚痰多,黏稠色黄,加葶苈子、海蛤壳、芦根、冬瓜仁、薏苡仁;痰涌便秘,加瓜蒌仁、大黄、桃仁。
7.痰浊阻肺,母子同病
症见喘而胸满闷塞,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大便不实,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或指纹青红显于气关。
治宜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紫菀、旋覆花。痰湿较重,身重脘闷,舌苔厚腻,加苍术、厚朴;纳少,神疲,便溏,加党参、白术、苍术;痰色白清稀,畏寒,加干姜、细辛、白前;痰浊郁而化热,可合用泻白散。
8.痰瘀壅肺,升降不利
症见咳喘胸闷,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底络脉青紫或粗胀,脉弦。
治宜涤痰祛瘀,泻肺平喘。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生姜、法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当归、生地黄、桃仁、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痰浊化热,症见痰稠难咯、咽干、身热等,加浙贝母、金荞麦;胸中憋闷明显,加瓜蒌皮、薤白、石菖蒲。
9.肺气郁痹,宣肃无权
症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不适,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大便不通,夜寐不宁,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治宜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药用沉香、木香、川朴花、枳壳、苏子、金沸草、代赭石、杏仁。肺气郁痹,肝郁气滞较著,加柴胡、郁金、青皮;若气滞腹胀,大便秘结,加大黄以降气通腑,即六磨汤之意。
10.久病虚劳,肺气虚耗
症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呛咳痰少质黏,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治宜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冬虫夏草、五味子、炙甘草。咳逆,咯痰稀薄,加紫菀、款冬花、苏子、钟乳石等;咽干少痰,身热心烦,便干溲黄,加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咳痰稠黏,加川贝母、百部、桑白皮。病重时常兼肾虚,喘促不已,动则尤甚,加山萸肉、胡桃肉、五味子;兼中气虚弱,肺脾同病,症见清气下陷,食少便溏,腹中气坠,可合用补中益气汤。
11.肾虚不纳,下元虚寒
症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药用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熟地黄、当归、蛤蚧。脐下筑筑跳动,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肾失潜纳,加紫石英、磁石、沉香;喘剧气怯,不能稍动,加人参、五味子、蛤蚧。
12.肺脾气虚,金木亏耗
症见喘咳气短,动则喘甚,咳嗽少痰,神疲乏力,纳呆,舌红苔少,脉细弱。
治宜健脾益肺。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用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陈皮、杏仁、浙贝母、黄精、炙甘草、法半夏、鹿衔草。气喘,加炙麻黄、苏子;痰多色黄稠,加桑白皮、芦根、黄芩、鱼腥草。
13.肺肾两虚,上下同病
症见胸闷气短,动则气促加重,语声低怯,咳嗽,痰白量少,神疲,时自汗出,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健脾益肺,纳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药用黄芪、白术、蛤蚧粉(冲)、胡桃肉、茯苓、杏仁、川贝母粉(冲)、磁石、紫菀、炙甘草、陈皮。唇甲紫暗,加当归、赤芍;畏寒肢冷,痰稀白泡沫,加鹿角胶(烊化)、肉桂、白芥子、干姜。
14.脾肾阳虚,摄纳无权
症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脚软无力,动则气短心悸,腹胀纳差,大便溏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健脾温肾,固摄纳气。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熟附子、肉桂、鹿角片、山萸肉、熟地黄、仙灵脾、怀山药、茯苓、胡桃肉、五味子、银杏。虚喘明显,加蛤蚧、冬虫夏草;咳嗽甚,加款冬花、紫菀;夜尿多,加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
15.肺肾阴虚,本虚不固
症见咳嗽时作,面色潮红,夜间盗汗,消瘦气短,手足心热,夜尿多,舌质红,苔花剥,脉细数。
治宜养阴清热,补益肺肾。麦味地黄丸加减,药用麦门冬、百合、五味子、山萸肉、熟地黄、枸杞子、怀山药、牡丹皮。盗汗甚,加知母、黄柏;呛咳不爽,加百部、北沙参;潮热,加鳖甲、青蒿。
16.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症见气短喘促,恶寒蜷卧,神疲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细弱。
治宜回阳救逆。四逆汤加减,药用甘草、熟附子、干姜。下利、呕吐症止,但气短,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脉微欲绝,合用四逆加人参汤。
17.正虚喘脱,阴阳离绝
症见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治宜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加减送服黑锡丹,药用人参、熟附子、黄芪、炙甘草、山萸肉、冬虫夏草、
五味子、蛤蚧、龙骨、牡蛎、黑锡丹。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
1.珠贝定喘丸
每次1~2粒,每日3次。用于喘息明显者。
2.猴枣散
每次1支,每日1~2次。用于痰热蕴肺,咳嗽痰黄量多者。
二、外治疗法
1.麻黄10g,细辛10g,白豆蔻6g,牙皂6g,桔梗6g,沉香6g,白芥子1g,冰片3g,公丁香3g。上药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贮瓶备用。主穴:肺俞、定喘。配穴:体虚畏寒配大椎、中府;年幼体弱配膏肓、足三里;痰多配丰隆;咳嗽频繁配天突或膻中;咳无力加膈俞或气海。方法:先用手按摩穴位局部至皮肤发红,然后取适量药末放于麝香壮骨膏上,贴于选定的穴位上,每3天换一次。
2.川乌、草乌、当归、乌药、茯苓、牙皂、白及各18g,连翘、白芷、官桂、赤芍、白薇、木鳖子各24g,桑枝、枣枝、桃枝、柳枝、槐枝各15g。上药以麻油1500mL浸一宿,熬焦去渣,入黄丹500g,再熬至如麦色,急以桃、柳棍两根搅至滴水成珠,入乳香、没药细末各12g,收膏摊贴。贴肺俞穴,两日一换,7日为一疗程。
3.将麻黄、细辛、杏仁、桃仁、肉桂、苏子、白芥子打细末,过8目筛,加冰片,用桂枝油调敷定喘、天突、丰隆、涌泉。急发时加麝香少许,每日1次,每次4-6小时。
4.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等份为末,以适量姜汁调匀,再加入麝香,在三伏天敷贴定喘、肺俞、肾俞等穴位,可辛温逐痰,祛散内伏寒邪,而使肺气升降恢复正常,为冬病夏治较好的方法。
5.可在肺俞穴处拔火罐治疗,功能祛风通络定喘,用于急性期。
三、针灸疗法
1.体针
(1)急性期取定喘、天突、内关、肺俞,咳嗽痰多者加膻中、丰隆;缓解期取大椎、足三里、关元、肾俞。用平补泻法,每天1~2次;或轻刺加灸,隔日1次。
(2)表寒里热:肺俞、膻中、定喘、尺泽、合谷、大椎。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3)痰热壅肺:肺俞、膻中、定喘、尺泽、合谷、丰隆。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4)痰湿阻肺:肺俞、膻中、定喘、中脘、丰隆、脾俞、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5)虚喘:肺俞、膻中、定喘、膏肓、足三里、脾俞、肾俞、关元、气海。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2.耳针
屏尖、平喘、脑、下脚端、屏间。以毫针直刺,中等度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本病各型。
3.电针
取肺俞、定喘、膻中、天突、足三里、丰隆,选用疏密波,电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
4.雷火灸法
急性期可取肺俞、定喘穴治疗,功能温肺散寒,止咳平喘;缓解期可辨证取肺俞、脾俞、膻中等穴位治疗,标本兼治,调节脏腑功能。
四、穴位注射疗法
喘可治注射液0.5~1mL,急性期咳喘取双侧定喘穴,缓解期选用肺俞或肾俞、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具有温阳补肾、止咳平喘功效。
【病案参考】
龚某,男,12岁。反复咳喘10年,今日复发,痰浊壅塞,胸胁牵痛,息高肩抬,目红齿燥,便秘数天,昨午突发抽搐,但惊定则神识尚清。脉洪大而滑,舌红,苔甚垢腻。证属痰浊蒙窍,引动风木,病情危重。治以豁痰攻逐,开窍定惊。处方:炙麻黄3g,淡竹沥30g(加姜汁3滴冲),炙苏子、白芥子、生莱菔子、钩藤(后下)、炒莱菔子各9g,橘皮、橘络、鲜石菖蒲各4.5g,细辛1.5g,瓜蒌仁、礞石滚痰丸各12g(包煎)。1剂。
二诊:痰喘仍重,神志清,但时有昏糊,无再抽搐,无发热。舌苔腻浊,脉弦滑。邪热尤甚。治以继续豁痰开窍。处方:胆南星、桔梗各3g,淡竹沥30g(加姜汁3滴冲),象贝、杏仁、黄郁金、丝瓜络、瓜蒌皮、瓜蒌仁、钩藤(后下)各9g,橘红、橘络、鲜石菖蒲各4.5g,天麻6g,控涎丹1.5g(化服)。2剂。三诊:2剂药后下痰甚多,神志全清,饥而思食,喘咳大减,痰声亦少,惟胸膈仍痛,舌绛而燥,脉转软滑。证属胶痰尚留,津液不足,治拟润燥化痰。处方:天花粉、炒莱菔子、炙苏子、桑白皮、杏仁、黄郁金各9g,川贝、橘红、橘络、鲜石菖蒲各4.5g,竹茹6g,全瓜蒌12g,控涎丹1.5g(化服)。3剂。3剂后病情日减,调理而安。(单书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风旋 –
这本书很好,都是中医儿科经验精华,很系统很全面。真好,值得好好学习。实用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