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58817
编辑推荐
本书辑录周有关先生及其弟子苏培成教授自1994—2013年的通信118则,内容主要涉及汉字改革、语文现代化、简繁体之争等诸多语言学问题,是研究周有关先生语言学观点及晚年思想的重要文献。读者可以从这些书信中,体会到周有光先生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平等待人的学术涵养以及对后学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可以从中窥见两代语言学学者之间如切如磋、其乐融融的师生唱和之情。
前 言
前言我在1957年暑期考入北大中文系。1960年秋季开学后,系里请周有光先生为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从此我就有幸成为周先生的学生。那时周先生50多岁,风华正茂。每两周上一个下午,三节课,站着讲也不喝水。没有教材,只印发简单的讲课提纲。周先生的课使我对文字改革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时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彼此极少交流。一个学期的课下来,我没有和周先生说一句话,周先生也不认识我这个学生。“文革”结束后,政治环境变得轻松,慢慢地我和周先生有了交往。等到1994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成立后,我们来往逐渐多了起来,而且有了书信往来。多数情况是周先生给我写信,我给先生回信,而且每信必回。有时回信很匆忙,忘了留底,现在也就无法找到。我主动给先生写信比较少。对先生交办的事情,我尽力而为。近日我在整理周先生和我来往的信件。除去因保管不当而遗失的以外,从1994年到2013年,现有周先生给我的信75封,我给周先生的信43封。这些信主要是讨论学术问题。周先生给我的许多信就是学术论文。例如,1995年8月讨论《孟子》的“鸡豚狗彘之畜”里的“豚”和“彘”,2000年3月至5月的信讨论如何编选《周有光语文论集》,2005年头几个月反复讨论汉字性质和文字类型学,2007年7月提出研究“汉字表音化的量变和质变”等等。从周先生的信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例如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讨论学术问题时平等谦逊的态度、对后学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这些使我终生受益。周先生的这批信件是他的重要著作,如果能够公开出版有很重要的意义。至于我回周先生的信,除了表示虚心向先生学习外,有时也谈一点个人浅见,请周先生指正。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对这批信件做了初步整理。整理工作主要有:(1)周先生的信件大多是用打字机在热敏纸上打印出来的,时间一长,许多字已经模糊不清了。这样的信,我在电脑上重新打印。我十分认真地做,尽量避免出现差错。(2)排序。大体按照信件的书写时间,尽量把来信和复信放在一起。(3)加“编者注”,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到今年,周先生已经110岁高龄,我这个老学生也已80岁。这项工作只能做到目前的样子。其中的差错和缺陷,还请各位读者多多指正。我也希望收藏有周先生信件的单位和个人,好能把信件公开发表,以利学术的发展。苏培成于北大燕北园 2015年10月
在线试读
2008年3月29日 苏培成致周有光 周先生台鉴: 您寄给我的《两会出现恢复繁体字呼声》一文收到了,多谢。文章说《汉字五千年》受到中南海的推崇,不知是否可信。这次出现的“复繁”的呼声除了学术本身的原因,恐怕更为主要的是非学术的原因,是不是有某种势力在利用简繁字问题做文章?您看,近对于五一是否恢复长假的问题,有的地方明显地在闹独立性。——不知我说的对不对。前天,上海电视台艺术人生频道的编导邀请我去上海录制节目,和潘庆林委员辩论要不要恢复繁体字。我答应了他们的邀请,准备4月2日去上海,当天晚上录节目,播出的时间我还不知道。因为艺术人生频道没有“上星”,北京看不到。提出恢复繁体字的潘委员在日本,由他的同伙苏灵(本名吉启鸣)还有一个什么人出场,反对恢复繁体字的一方有复旦大学的葛剑雄和我。我准备严格控制在学术层面讨论问题。针对潘委员认为简化字“粗糙”的观点,我想说,90%的简化字来自中国的古代,与繁体字的历史同样古老。繁体和简体都是汉字,都是我们的祖先的创造,无法区分“粗糙”和“细腻”。现有的繁体字其实在古代有些本来就是简体字,例如“车”的繁体“車”,在甲骨文里它就是简体。如果说简化字“粗糙”,像“車”怎么会由粗糙变为“细腻”了呢?——我这样说不知合适不合适。现在把上海电视台传给我的一点资料寄给您,请便中翻阅。我现在在为商务印书馆主编《新华大字典》(一卷本)。另外,十五年前我编的一本《标点符号实用手册》,现在要转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前要做一些必要的修改。祝春安!学生苏培成 2008年3月29日原信附录: 两会出现恢复繁体字呼声:从简回繁笑话百出《亚洲周刊》 江迅央视纪录片《汉字五千年》追溯汉字渊源,受中南海推崇,一个月内连播三次。总策划麦天枢预测,繁体字终会恢复,取代简体字。而诸多政协委员也在两会期间发出重新振兴繁体字的呼声。纪录片《汉字五千年》一个多月前在中央电视台套节目播出,初始反响不大。不过,人们对这部纪录片的关注度渐渐升温,先是知识界的反应,而后是中南海高层的推崇,于是,中央电视台套、第四套节目同时在黄金档期重播,一部纪录片一个月内连播三次,在中国电视史上实属罕见。作家、学者麦天枢是这部纪录片的总策划和撰稿指导,谈到简繁体字之争,他相信终会改回繁体字,繁体字才是华人文字和文化的根源。麦天枢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报道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也是多年前热播的《大国崛起》总策划人之一。麦天枢说:“过去之所以要简化,是对效率的追求。现在认字、写字越来越键盘化,繁体字之繁,对人认字写字已经不成问题,而繁体字却直接包含了对传统和对文字本质的认识。不过存在两种成本: 一是电脑的普及度,有多少人习惯键盘化书写;二是简体用了几十年,转成繁体如何被接受。因此不是观念问题,而是社会成本、社会策略问题。汉字出现已有三千二百多年,简体字才几十年,它是在外界压迫下一个不得已的、令人棘手的选择。在中国,简繁体字之争数十年来始终没有销声匿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也从未停止。近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是刚闭幕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侨联副主席潘庆林递交了用十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他的建议有三条理由: 首先,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其次,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另外,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地区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还要为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大陆方面造成压力。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