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0198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给内向者的全面而友好的生活指南;精神的复原,内心的快乐,这些才是乐趣、轻松和深邃的前提;德国《商业日报》评选本书为2014年法兰克福书展优秀商业书籍。
内容简介
亚伯拉罕o林肯,奥黛丽o赫本,希区柯克、沃伦o巴菲特、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德国总理默克尔、《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哈利o波特》作者J. K. 罗琳以及书中的主角哈利和赫敏……
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名人和文学作品中的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性格内向者。在这个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世界上,内向者的优秀品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他们专注、低调、思想深刻、脚踏实地、忠诚善良、严格保守秘密、不会虚张声势。内向者拥有的这些宝贵的特质,正是外向者所缺乏的。
当然,没有纯粹的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即使是外向者,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隐藏的内向特质。
同为内向者,有的感性敏感,有的理性客观,有的善于交往,有的不善于,德国人际沟通权威家多丽丝o迈尔亭博士首创的”内向类型问卷”,将内向者的人格特质分成”雄才大略型””不通世故型””超级敏感型”和”隐蔽蛰居型”等四大类型,让我们可以通过问卷,找出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内向者(想了解你是什么样的内向类型,请翻到正文第9页进行测试)。
书中针对每种类型的内向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遭遇的问题,提供了*实用的指南,包括如何了解自己、找到自信、发挥天赋,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发现自己的领导力优势,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卸除压力,如何沟通、交际、维系亲密关系,如何向公众展示自己、释放天赋、改变世界……帮助你善用自己的优点,彻底发挥”静者制胜”的影响力!
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名人和文学作品中的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性格内向者。在这个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世界上,内向者的优秀品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他们专注、低调、思想深刻、脚踏实地、忠诚善良、严格保守秘密、不会虚张声势。内向者拥有的这些宝贵的特质,正是外向者所缺乏的。
当然,没有纯粹的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即使是外向者,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隐藏的内向特质。
同为内向者,有的感性敏感,有的理性客观,有的善于交往,有的不善于,德国人际沟通权威家多丽丝o迈尔亭博士首创的”内向类型问卷”,将内向者的人格特质分成”雄才大略型””不通世故型””超级敏感型”和”隐蔽蛰居型”等四大类型,让我们可以通过问卷,找出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内向者(想了解你是什么样的内向类型,请翻到正文第9页进行测试)。
书中针对每种类型的内向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遭遇的问题,提供了*实用的指南,包括如何了解自己、找到自信、发挥天赋,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发现自己的领导力优势,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卸除压力,如何沟通、交际、维系亲密关系,如何向公众展示自己、释放天赋、改变世界……帮助你善用自己的优点,彻底发挥”静者制胜”的影响力!
目 录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01
CHAPTER
章
解锁内向型人格
内向概念面世 / 3
我们都是内向型吗 / 4
四大内向类型 / 6
内向基因基本类型 / 8
雄才大略型:冷静的引领者 / 17
超级敏感型:敏感的唯美主义者 / 19
不通世故型:孤僻的天才 / 21
隐蔽蛰居型:低调的和气人 / 23
02
CHAPTER
第二章
露出你外向的一面
01 察觉另一面 / 29
02 假装如此 / 31
03 扩展舒适区 / 33
04 切换于两极间 / 35
03
CHAPTER
第三章
培养身体意识
05 透视大脑 / 41
06 避免能量危机 / 43
07 加固神经外壳 / 46
08 雏形初具 / 48
09 应对痛苦和恐惧 / 50
04
CHAPTER
第四章
发现你的天赋
10 剥去外向者的光环 / 55
11 散发安静的魅力 / 57
12 深入探寻 / 59
13 优于表象 / 61
14 逆流而上 / 63
15 培养细腻的感觉 / 65
16 有纪律地达成目标 / 67
05
CHAPTER
第五章
走出你的蜗牛壳
17 住在更安静的地方 / 73
18 与刺激隔离 / 75
19 开心上路 / 78
20 中场休息 / 80
06
CHAPTER
第六章
给你的私人生活减压
21 相互给以空间 / 85
22 爱的表达 / 88
23 找到安全感 / 90
24 经营家庭生活 / 93
25 一起成长 / 96
26 维护友谊 / 98
07
CHAPTER
第七章
在言谈中展现自己
27 以外向的方式理解 / 105
28 对人进行研究 / 112
29 参与聊天 / 114
30 融入谈话 / 117
31 设限 / 120
32 心平气和地商量 / 122
08
CHAPTER
第八章
不再因节日和庆典而发抖
33 做个受欢迎的主人 / 127
34 接受正确的邀请 / 129
35 得体地拒绝 / 131
36 稍作隐退 / 133
37 来和走 / 135
09
CHAPTER
第九章
开发你的外在表现
38 开发个人魅力 / 141
39 巧用服饰语言 / 144
40 不要明星派头 / 146
41 说出你的成绩 / 148
42 待在热闹的地方 / 151
10
CHAPTER
第十章
为工作日减压
43 划定工作范围 / 157
44 挺过这一天 / 159
45 与外向者合作 / 162
46 在团队中发挥重要性 / 165
47 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 / 168
11
CHAPTER
第十一章
发现你的领导优势
48 成为领导者 / 173
49 将聪明的头脑聚集到身边 / 176
50 有效的激励和引导 / 178
51 像个领导样 / 181
52 超越自我,不仅只是专家 / 183
12
CHAPTER
第十二章
让你的顾客无法对你说不
53 适应所有情况 / 189
54 策划出令人惊艳的演讲 / 192
55 写一部扣人心弦的剧本 / 195
56 呈现状态 / 198
57 走上舞台 / 201
58 站在舞台上 / 203
13
CHAPTER
第十三章
释放你的内向性格
59 雄才大略型内向者:思考和掌控 / 209
60 不通世故型内向者:水平思考和研究 / 211
61 超级敏感型内向者:同情和创意 / 213
62 隐蔽蛰居型内向者:体会和平衡 / 215
后记:内向者的时代正在来临 / 218
可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籍、文章
或网络资源 / 219
参考文献 / 224
译者序
前言
01
CHAPTER
章
解锁内向型人格
内向概念面世 / 3
我们都是内向型吗 / 4
四大内向类型 / 6
内向基因基本类型 / 8
雄才大略型:冷静的引领者 / 17
超级敏感型:敏感的唯美主义者 / 19
不通世故型:孤僻的天才 / 21
隐蔽蛰居型:低调的和气人 / 23
02
CHAPTER
第二章
露出你外向的一面
01 察觉另一面 / 29
02 假装如此 / 31
03 扩展舒适区 / 33
04 切换于两极间 / 35
03
CHAPTER
第三章
培养身体意识
05 透视大脑 / 41
06 避免能量危机 / 43
07 加固神经外壳 / 46
08 雏形初具 / 48
09 应对痛苦和恐惧 / 50
04
CHAPTER
第四章
发现你的天赋
10 剥去外向者的光环 / 55
11 散发安静的魅力 / 57
12 深入探寻 / 59
13 优于表象 / 61
14 逆流而上 / 63
15 培养细腻的感觉 / 65
16 有纪律地达成目标 / 67
05
CHAPTER
第五章
走出你的蜗牛壳
17 住在更安静的地方 / 73
18 与刺激隔离 / 75
19 开心上路 / 78
20 中场休息 / 80
06
CHAPTER
第六章
给你的私人生活减压
21 相互给以空间 / 85
22 爱的表达 / 88
23 找到安全感 / 90
24 经营家庭生活 / 93
25 一起成长 / 96
26 维护友谊 / 98
07
CHAPTER
第七章
在言谈中展现自己
27 以外向的方式理解 / 105
28 对人进行研究 / 112
29 参与聊天 / 114
30 融入谈话 / 117
31 设限 / 120
32 心平气和地商量 / 122
08
CHAPTER
第八章
不再因节日和庆典而发抖
33 做个受欢迎的主人 / 127
34 接受正确的邀请 / 129
35 得体地拒绝 / 131
36 稍作隐退 / 133
37 来和走 / 135
09
CHAPTER
第九章
开发你的外在表现
38 开发个人魅力 / 141
39 巧用服饰语言 / 144
40 不要明星派头 / 146
41 说出你的成绩 / 148
42 待在热闹的地方 / 151
10
CHAPTER
第十章
为工作日减压
43 划定工作范围 / 157
44 挺过这一天 / 159
45 与外向者合作 / 162
46 在团队中发挥重要性 / 165
47 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 / 168
11
CHAPTER
第十一章
发现你的领导优势
48 成为领导者 / 173
49 将聪明的头脑聚集到身边 / 176
50 有效的激励和引导 / 178
51 像个领导样 / 181
52 超越自我,不仅只是专家 / 183
12
CHAPTER
第十二章
让你的顾客无法对你说不
53 适应所有情况 / 189
54 策划出令人惊艳的演讲 / 192
55 写一部扣人心弦的剧本 / 195
56 呈现状态 / 198
57 走上舞台 / 201
58 站在舞台上 / 203
13
CHAPTER
第十三章
释放你的内向性格
59 雄才大略型内向者:思考和掌控 / 209
60 不通世故型内向者:水平思考和研究 / 211
61 超级敏感型内向者:同情和创意 / 213
62 隐蔽蛰居型内向者:体会和平衡 / 215
后记:内向者的时代正在来临 / 218
可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籍、文章
或网络资源 / 219
参考文献 / 224
前 言
前言
寂静的奢华:
为何安静者所拥有的,却是喧闹者还在寻觅的。
我们在文学和电影作品中见到他们。歌德描写的维特,简·奥斯汀塑造的沉默寡言的达西先生,《哈利·波特》中的赫敏·格兰杰和《饥饿游戏》中思维缜密的女主角凯特尼斯·伊夫狄恩,这都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得到他们:女演员艾玛·沃森、高尔夫运动员马丁·凯梅尔、女时装设计师加布里埃·斯朵艾、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悄无声息中达成目标。他们保护自己的私生活,使之不被窥探;他们不自负、不张扬;他们成功、耀眼而风趣,同时又内敛、敏感甚至害羞。这正是内向(introvertiert),即”向内转”,由拉丁语”intro”(入内)和”vertere”(转向)派生而来。
拥有内向型人格的人比比皆是。下面这些人很可能是内向的:
当她个来到办公室,没有人分散注意力并且盯着她看的时候,这位女同事能做出为精妙的构想和推理。
某位信息技术专家迸发的灵感能帮助公司成为行业翘楚,但当他站起来并在公司聚会上说几句话时却会脸红。
某个孩子更喜欢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天马行空或者冥思苦想,而不愿去学校参加生日聚会或者去踢足球。
某位受欢迎的演说家可以在济济一堂的听众前登场,却害怕看似轻松的闲聊。
某位母亲在儿童游乐场时更喜欢埋首于杂志中,而不是加入妈妈们的闲聊。
某位老板在听取建议时只能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思考,到了晚些时候才发来一封邮件:”你的建议非常不错。请继续完善!”
从不多话的朋友,一旦谈到自行车赛车和美的阿尔卑斯山山道,就会变得活跃起来。
偏于自制和矜持的内向者与众不同。他们与当今时代提倡的性格(乐于交友、平易近人、善于交际)格格不入。见面热情打招呼、主动讲话和大方出场,这些事都与他们无缘。这种差别被性格外向的人视为性格缺陷,甚至有时也会视为对自己的侮辱,从而被激怒。在积极参与并与他人打成一片的人们看来,内向的人较为冷淡且举止拘谨。这种人如果拥有耀眼的成功还具备明显的感知力,没准儿还要经受对其所谓狂妄和傲慢的谴责。
实际上内向、腼腆和敏感的人并非没有快乐或不善交际,他们只是处于与外向者不同的另外一极。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他们天生表现出更活跃的思维,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更强,对多巴胺这种提高感应能力的神经递质的刺激更敏感。日常生活中其意义在于:
内向的人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摆脱日常的喧闹,重新振奋起来。外向者吃完饭会与朋友看场电影,内向者则宁愿窝在家里看蓝光影碟,并非他们害怕外部世界,害怕他人或者寒暄,而是因为他们需要私密性。外向者乐于追求盛大的生日宴会和庞大的交际圈,而内向者在个人世界、二人世界或熟人的小圈子里才更为快乐。
内向者与外向者感受世界的方式如此不同,以致有时他们之间像外星人和地球人一般陌生。如果你属于比较安静的那一部分人,许多日常生活场景会令你感觉像来错了星球。高铁中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就像好友婚礼前三天的景象:世界是为喜欢熙攘喧闹的人而不是为生性谨慎安静的人创造的。
但是时代在变。在颇受瞩目的《安静》(苏珊·凯恩)和《安静之人》(希尔维亚·吕肯)出版后,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区别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安静之人》登上了德国《明镜周刊》甚至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后者通常只有安吉丽娜·朱莉或iPhone这些”大人物”才能登上。经济界也预感到,那些不太显眼的独来独往的员工具有一些优秀特质,如更理性、更有创造力和同理心。
那么内向是否就成为”酷”的新标志呢?这样说未免有些夸张。但与过去相比,人们确实越来越看重内向性格的人。原因也许是,在过劳、压力、疲于交际的时代背景下,甚至外向者也发现:精神的复原和内心的幸福才是快乐、思想有深度和轻松的前提。
畅销书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她销量惊人的著作《一辈子做女孩》中极尽自我嘲讽。在印度的隐修所,她认为通过沉默和克制保持平静是自己的福祉,同时也让自己更为神秘:”我决定,从此不再做这个隐修所里讨人欢心的女孩,不再来回跑蹿、说闲话和开玩笑。我无须站在聚光灯下,也不用抢话,或者为了别人嘴里偶尔蹦出的几个赞美词,是时候改变自己了!”1巴西的明星作家保罗·科埃略吸引了数百万个读者,也是因为他传递了这个信息–思考和冷静会使人生受益。
放慢速度和自我思考的魔力对于安静者不言自明。他们喜欢孑然一身,像法国作曲家、歌手乔治·穆斯塔基唱的那样,以蛰居为朋友,并以此作为好习惯:”我的孤独是我的一个朋友/一个美好习惯”,以及”不,我虽孤独但我并不孤单”。
我们大脑的生物钟给我们留下了纯粹享受休息的时间。若是我们过度劳累,它会强迫我们休息以待复原。外向者绞尽脑汁在日程表中为美好和有益的独处空出位子,郑重其事地戒除网络并沉静数日。这对我们这些内向者来讲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需要时常摆脱忙碌,重新恢复精力,这为安静者带来很多好处。
这一切行于无声,令人信服,但这种安静的行事风格在这个嘈杂的世界是不够的。如今每个人都需要建立关系网,然后引人注意,进而推销自己。这一额外工作耗时、费力,甚至外向型的人都无法消受。对我们内向者而言,被迫自我推销的结果是:我们仍然矜持和内向,但我们比以往更少地躲避,更多地直抒胸臆。我们需要为这种工作、生活和交流找到更为适合自己和自身特点的方式,不然没人听得到或看得到我们。本书将带给你提升你的关注度的知识、信心和策略。
知识:本书带你探讨内向性格的方方面面。内向基因(introDNA)作为安静者独有的显著的性格特征,为你进行自我评价并取得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
信心:本书旨在传递给你内向是思考、独立、礼貌、创造力之源的理念。对于他人而言,这些深邃的性格资源未必像对你来说那么与生俱来。
策略:本书将帮助你更好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内向性天赋,从而在进步的过程中逐渐超越自己的禀性。
圣雄甘地曾说:”你能以安静的方式改变世界。”这个世界上不止有一个理想的性格类型。影响世界,也未必需要撼动世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迈克尔·杰克逊和维克·冯·比洛(艺名Loriot)都曾如此。当今的美国演员索菲亚·科波拉、英国作家J. K. 罗琳、加拿大摇滚巨星艾拉妮丝·莫莉塞特这些内向者真实地活在我们周围。他们的成名表明,安静者有自己成就大事的方式。终他们的成功与喧闹者相差无几。
寂静的奢华:
为何安静者所拥有的,却是喧闹者还在寻觅的。
我们在文学和电影作品中见到他们。歌德描写的维特,简·奥斯汀塑造的沉默寡言的达西先生,《哈利·波特》中的赫敏·格兰杰和《饥饿游戏》中思维缜密的女主角凯特尼斯·伊夫狄恩,这都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得到他们:女演员艾玛·沃森、高尔夫运动员马丁·凯梅尔、女时装设计师加布里埃·斯朵艾、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悄无声息中达成目标。他们保护自己的私生活,使之不被窥探;他们不自负、不张扬;他们成功、耀眼而风趣,同时又内敛、敏感甚至害羞。这正是内向(introvertiert),即”向内转”,由拉丁语”intro”(入内)和”vertere”(转向)派生而来。
拥有内向型人格的人比比皆是。下面这些人很可能是内向的:
当她个来到办公室,没有人分散注意力并且盯着她看的时候,这位女同事能做出为精妙的构想和推理。
某位信息技术专家迸发的灵感能帮助公司成为行业翘楚,但当他站起来并在公司聚会上说几句话时却会脸红。
某个孩子更喜欢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天马行空或者冥思苦想,而不愿去学校参加生日聚会或者去踢足球。
某位受欢迎的演说家可以在济济一堂的听众前登场,却害怕看似轻松的闲聊。
某位母亲在儿童游乐场时更喜欢埋首于杂志中,而不是加入妈妈们的闲聊。
某位老板在听取建议时只能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思考,到了晚些时候才发来一封邮件:”你的建议非常不错。请继续完善!”
从不多话的朋友,一旦谈到自行车赛车和美的阿尔卑斯山山道,就会变得活跃起来。
偏于自制和矜持的内向者与众不同。他们与当今时代提倡的性格(乐于交友、平易近人、善于交际)格格不入。见面热情打招呼、主动讲话和大方出场,这些事都与他们无缘。这种差别被性格外向的人视为性格缺陷,甚至有时也会视为对自己的侮辱,从而被激怒。在积极参与并与他人打成一片的人们看来,内向的人较为冷淡且举止拘谨。这种人如果拥有耀眼的成功还具备明显的感知力,没准儿还要经受对其所谓狂妄和傲慢的谴责。
实际上内向、腼腆和敏感的人并非没有快乐或不善交际,他们只是处于与外向者不同的另外一极。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他们天生表现出更活跃的思维,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更强,对多巴胺这种提高感应能力的神经递质的刺激更敏感。日常生活中其意义在于:
内向的人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摆脱日常的喧闹,重新振奋起来。外向者吃完饭会与朋友看场电影,内向者则宁愿窝在家里看蓝光影碟,并非他们害怕外部世界,害怕他人或者寒暄,而是因为他们需要私密性。外向者乐于追求盛大的生日宴会和庞大的交际圈,而内向者在个人世界、二人世界或熟人的小圈子里才更为快乐。
内向者与外向者感受世界的方式如此不同,以致有时他们之间像外星人和地球人一般陌生。如果你属于比较安静的那一部分人,许多日常生活场景会令你感觉像来错了星球。高铁中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就像好友婚礼前三天的景象:世界是为喜欢熙攘喧闹的人而不是为生性谨慎安静的人创造的。
但是时代在变。在颇受瞩目的《安静》(苏珊·凯恩)和《安静之人》(希尔维亚·吕肯)出版后,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区别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安静之人》登上了德国《明镜周刊》甚至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后者通常只有安吉丽娜·朱莉或iPhone这些”大人物”才能登上。经济界也预感到,那些不太显眼的独来独往的员工具有一些优秀特质,如更理性、更有创造力和同理心。
那么内向是否就成为”酷”的新标志呢?这样说未免有些夸张。但与过去相比,人们确实越来越看重内向性格的人。原因也许是,在过劳、压力、疲于交际的时代背景下,甚至外向者也发现:精神的复原和内心的幸福才是快乐、思想有深度和轻松的前提。
畅销书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她销量惊人的著作《一辈子做女孩》中极尽自我嘲讽。在印度的隐修所,她认为通过沉默和克制保持平静是自己的福祉,同时也让自己更为神秘:”我决定,从此不再做这个隐修所里讨人欢心的女孩,不再来回跑蹿、说闲话和开玩笑。我无须站在聚光灯下,也不用抢话,或者为了别人嘴里偶尔蹦出的几个赞美词,是时候改变自己了!”1巴西的明星作家保罗·科埃略吸引了数百万个读者,也是因为他传递了这个信息–思考和冷静会使人生受益。
放慢速度和自我思考的魔力对于安静者不言自明。他们喜欢孑然一身,像法国作曲家、歌手乔治·穆斯塔基唱的那样,以蛰居为朋友,并以此作为好习惯:”我的孤独是我的一个朋友/一个美好习惯”,以及”不,我虽孤独但我并不孤单”。
我们大脑的生物钟给我们留下了纯粹享受休息的时间。若是我们过度劳累,它会强迫我们休息以待复原。外向者绞尽脑汁在日程表中为美好和有益的独处空出位子,郑重其事地戒除网络并沉静数日。这对我们这些内向者来讲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需要时常摆脱忙碌,重新恢复精力,这为安静者带来很多好处。
这一切行于无声,令人信服,但这种安静的行事风格在这个嘈杂的世界是不够的。如今每个人都需要建立关系网,然后引人注意,进而推销自己。这一额外工作耗时、费力,甚至外向型的人都无法消受。对我们内向者而言,被迫自我推销的结果是:我们仍然矜持和内向,但我们比以往更少地躲避,更多地直抒胸臆。我们需要为这种工作、生活和交流找到更为适合自己和自身特点的方式,不然没人听得到或看得到我们。本书将带给你提升你的关注度的知识、信心和策略。
知识:本书带你探讨内向性格的方方面面。内向基因(introDNA)作为安静者独有的显著的性格特征,为你进行自我评价并取得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
信心:本书旨在传递给你内向是思考、独立、礼貌、创造力之源的理念。对于他人而言,这些深邃的性格资源未必像对你来说那么与生俱来。
策略:本书将帮助你更好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内向性天赋,从而在进步的过程中逐渐超越自己的禀性。
圣雄甘地曾说:”你能以安静的方式改变世界。”这个世界上不止有一个理想的性格类型。影响世界,也未必需要撼动世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迈克尔·杰克逊和维克·冯·比洛(艺名Loriot)都曾如此。当今的美国演员索菲亚·科波拉、英国作家J. K. 罗琳、加拿大摇滚巨星艾拉妮丝·莫莉塞特这些内向者真实地活在我们周围。他们的成名表明,安静者有自己成就大事的方式。终他们的成功与喧闹者相差无几。
媒体评论
“你能以安静的方式改变世界”。–圣雄甘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