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489850
遗迹寻踪
导言 / 1
一、犹太教与摩西会堂 / 2
二、嘉道理学校—教育是民族的未来 / 8
三、东海大戏院—走进犹太音乐 / 15
四、舟山路—犹太文化的痕迹 / 21
流金岁月
导言 / 31
一、命途多舛的犹太民族 / 32
二、希望在东方 / 39
三、提篮桥—东方的诺亚方舟 / 49
四、战火中的人性光辉 / 56
现代传承
导言 / 63
一、永远的第二故乡 / 64
二、传承与未来 / 70
推荐文献 / 76
后记 / 77
铭记历史,创造美好未来
说起位于虹口的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人们立刻就会联想起二战时期在这里居住、生活的那些犹太难民。这个命运多舛的民族,在二战时期再次遭受残酷的虐待和沉重的打击,在很多国家拒绝为他们签证的背景下,中国上海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几万名生长在不同的国土、却有着相同背景的犹太难民陆续从欧洲逃难到这里,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上海犹太人(Shanghai—Israel)。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就生活在唐山路—舟山路—霍山路—长治路这一圈近0.9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并在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犹太难民杂居在一起的上海市民,给予了这些犹太人体贴入微的关心和照顾。他们让出房间安置犹太难民,借给他们生活用具,从使用煤球炉开始,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的生活,还帮着犹
太难民租赁房子、照看孩子、介绍工作等。在一些重要的节日,还邀请犹太人到家中做客,让他们尝试学习中国式的烹调,中方家庭也同时学习犹太人的饮食习惯和风格。由于两个民族都非常重视伦理道德,都很关注家庭和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着相似的价值观,这些犹太人很快就融入了上海的城市生活之中。在提篮桥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大多都有一技之长,律师、医生、工程师、教师、各种手艺师约占该区犹太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站稳脚跟之后,犹太人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居住地一带建造房屋、经办商业和学校,具有欧式风格的各种商店和住
宅陆续出现,他们开设的小型服装店、面包店、冷饮店等,经营得有声有色。在一段时间里,提篮桥地区商业兴旺,舟山路、霍山路一带成为充满异国情调的文化中心,不仅商业兴旺,在音乐、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也都非常活跃,被誉为“东方的小维也纳”。不少犹太人的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生、成长、接受
教育,在犹太文化的传统中植入了中国文化的基因。虽然之后日军的隔离曾让犹太难民再次陷入困境,但由于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是渡过了难关,迎来了二战胜利的喜讯。二战结束之后,很多犹太难民逐渐离开了上海。但这段历史不能忘记,舟山路、霍山路一带保存至今具有浓郁欧式文化特征的历史风貌建筑,也在静静地向人们倾诉着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犹太人有这样一句谚语:谁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我们在帮助犹太难民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我们在拯救他人灵魂的同时,也在拯救我们自己的灵魂。前事不
忘,后事之师。我们真切地期望世界和平、繁荣,希望战争和压迫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牢记这段历史,在虹口区社区学院牵头下,霍山学校等共同参与编撰了《上海的记忆—犹太文化》一书,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向读者介绍了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二战时期犹太难民到上海的背景和在上海居住生活的状况、犹太人和上海人同命运共患难的经历。该书以“文化导学”
的形式,通过对位于虹口的主要景点的导览,描述了犹太人在上海虹口生活的全过程,具有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的特点。在相关景点的背后,还有对历史文献的梳理、核心要点的介绍、丰富的图文资料,无论什么文化程度和职业的读者,都会渐渐被其吸引,情不自禁地沿着上海犹太人走过的历程慢慢阅读。本书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了解和认识特殊历史时期犹太人在上海的概况提供基本读本。如果因为这本书的阅读,激发了您对这方面历史的兴趣,去找寻更为专业的书籍来深入研究,那意义就更大了。
常生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