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634443
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淡水主要经济虾类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概况、生物学特性、饲料营养搭配、成虾的不同健康养殖方式及健康养殖模式的饲养管理措施、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苗种及商品虾的运输、生态防病、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常见病害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要点及其难点,并对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和阐述,以便读者在淡水主要经济虾类的健康养殖生产中,联系本地实际,针对注意问题及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健康养殖技术水平或有所创新,从而保证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书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可供广大农村水产养殖户、水产养殖生产者在从事经济虾类健康养殖时参照应用,也可供大中专学生、水产技术人员在学习、指导及研究时作为参考资料。
章南美白对虾概述(1)节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概况(3)一、养殖背景(3)二、养殖生物学特点(4)三、国内外养殖现状(5)第二节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9)一、存在问题(9)二、发展前景(12)第二章南美白对虾生理生态特征(16)节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16)一、形态特征(16)二、生理特征(18)三、生活史(24)四、蜕壳和生长(25)五、栖息习性(28)六、繁殖习性(31)第二节南美白对虾的营养与饲料(35)一、南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36)二、饲料配方设计与加工(46)三、饲料投喂和饲养效果(51)第三章南美白对虾的成虾养殖(55)节养殖场建设(55)一、选址要求(55)二、水源环境要求(56)三、养殖池的构建(59)四、配套设施(59)第二节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72)一、健康养殖(72)二、养殖前期准备(79)三、虾苗的选择和淡化标准增粗(84)四、虾苗的放养(92)五、饲养管理(92)六、实用捕虾技术(110)第三节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117)一、大棚多茬养殖(118)二、工厂化养殖(123)三、稻田养殖(127)四、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131)第四章南美白对虾规模化育苗技术(133)节育苗场地建设(133)一、蓄水池(133)二、养殖繁育池(134)三、育苗室(136)四、配套设施(136)第二节亲虾培育(137)一、亲虾选择标准(137)二、亲虾运输和暂养(138)三、暂养及促性腺成熟(140)第二节苗种繁育(142)一、受精卵收集和孵化(142)二、质量鉴别(144)三、苗种的计数与运输(146)第三节日常管理(148)一、育苗温度管控(148)二、育苗水质管理(149)三、饵料管理(151)四、充气的意义(152)第五章南美白对虾生态防病与抗生素替代品的运用(154)节生态防病(154)一、生态防病原理(154)二、主要防病措施(155)三、南美白对虾的生态防病(156)第二节抗生素替代品的运用(159)一、抗生素的危害(159)二、微生态制剂(162)三、小肽(寡肽)(176)四、大蒜素(178)五、中草药(178)六、酶制剂(179)七、多糖(179)八、有机酸(180)九、寡糖(180)第六章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182)节病害的发生及诊断(182)一、病害的发生(182)二、病虾的一般特征(184)三、诊断病虾的要点(185)四、渔药的正确使用(186)第二节南美白对虾的常见病害及其诊断与治疗(188)一、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病害(188)二、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89)三、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94)四、寄生虫性疾病及其他类型疾病的诊断及治疗(201)参考文献(204)
南美白对虾属杂食性物种,食性广,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摄食的种类和成分也不完全相同。在自然海区,浮游生活的幼体,主要摄食藻类等植物性饵料,变态发育至仔虾时,可摄食多种动物、植物作为饵料;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中,南美白对虾幼体,可投喂轮虫、卤虫、蛋黄和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培育,仔虾及成虾可投喂小杂鱼、贝类及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南美白对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在13~40℃的水域环境中存活,当水温低于16℃出现明显停食现象,低于13℃,出现个体死亡,其适生长温度为20~30℃。南美白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能在2‰~34‰盐度的范围内存活,适生长盐度为10‰~20‰,可采用逐渐淡化的方式实现完全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适宜生长在弱碱性水体中,适宜生长pH值为75~85,当pH值低于7时生长受到抑制;适宜生长的溶解氧浓度为6~8 毫克/升,在粗养的池塘中,溶解氧应保持4毫克/升,当养殖池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时会出现浮头甚至死亡的现象。此外,南美白对虾对养殖水体中非离子态氨、重金属、农药等较为敏感。此外,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显著优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等虾类,已经成为主要的海水养殖虾类品种。目前,用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全书同)产量在1 000千克以上,纯利润在3 000~10 000元。经过淡化,在纯淡水池塘进行养殖,经过90天左右的饲养,成虾体长达到12厘米,每千克约80头,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可达500~1 000千克,发病少,养殖成功率高。〖MZ(2H〗节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概况〖MZ(3H〗一、养殖背景在南美白对虾引进中国之前,我国对虾养殖呈现南北分庭抗礼之势。北方以中国对虾养殖为主,南方则以养殖斑节对虾为主,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曾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育苗、饵料生产、捕捞运输、冷藏加工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产量长期占据世界首位。1988—1992年,年产量达到20万吨,年产值将近百亿元。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虾白斑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开始大规模爆发,中国对虾及斑节对虾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感染对虾白斑病毒后,一个池塘内的对虾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全部死光,养殖户损失惨重,养殖成功率仅在10%~20%之间。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从事水产养殖的工作人员也找不出应对此病毒的有效措施,整个对虾养殖行业受到重挫。为了挽救对虾养殖产业,科研工作人员一方面刻苦研究对虾病毒,找寻破解之法;另一方面寻找新的对虾养殖品种,促进行业复苏。在此时,南美白对虾的出现,让整个行业看到了新希望。自1988年,张伟权教授从美国夏威夷引进南美白对虾,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92年取得了南美白对虾人工繁殖的初步成功。南美白对虾凭借出色的抗病能力,特别是抗白斑病毒能力,再加上其产量高、价格高、成本低、出口顺等优势迅速得到了大多数养殖户的青睐。南方地区率先开始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养殖过程中发现白斑病毒对南美白对虾的影响甚微,多有个别“偷死”显现发生,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率远远高于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养殖在我国从此衰落,只有野生中国对虾仍生活在黄渤海区域,已经很难见到人工养殖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在中国南方的养殖规模也日益缩减。南美白对虾为热带虾类品种,对温度要求较高,适生长温度为22~35℃,我国对虾养殖区也逐渐转变为以南方为重心,再加上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促使其成为全球南美白对虾的生产基地。〖MZ(3H〗二、养殖生物学特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在对虾类中属上等的,比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快。在盐度20~40、水温30~32℃,不投食的情况下,从虾苗开始到收获为止的180天内平均每尾对虾的体重可达40克,体长由1厘米左右增加到14厘米以上。自然海域内头胸甲长度达到4厘米左右时,便有怀卵的个体出现。在池养条件下卵巢则不易成熟。一般雌虾成熟需要12月以上。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生物学特点如下。(1)繁殖周期长,可以周年进行苗种生产;(2)营养要求低,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20%时,即可满足其正常的生长需求,饵料系数15左右;(3)南美白对虾生活力强、适应性广,盐度适应范围0~45‰、温度适应范围11~36℃、生长适温23~32℃、pH值适应范围73~86、溶氧阈值为12毫克/升,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4)生长迅速、产量高、规格整齐,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经过3个月的养殖,半精养产量达200~300千克/亩,精养产量可达500~1 000千克/亩;(5)离水存活时间长,因而可以活虾销售,商品虾起捕价高于其他对虾;肉质鲜美,既可活虾销售,又可加工出口,加工出肉率达65%以上;(6)南美白对虾不仅适合沿海地区养殖,也适合内陆地区淡水养殖。〖MZ(3H〗三、国内外养殖现状1国外发展现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岸的南美洲沿岸,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各国,从秘鲁到墨西哥沿海地区常年水温较高的海域均有分布。南美白对虾的繁殖周期较长,在厄瓜多尔北部沿海地区每年3月份即有大量虾苗涌现,一直持续到9月,繁殖周期延续时间达7~8个月。厄瓜多尔利用捕获的野生虾苗进行养殖,由于其天然虾苗很多,构成了养殖虾苗的主要来源。在养殖初期苗种并不是问题,这就为厄瓜多尔养殖南美白对虾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但可能由于洋流和天然资源定期变动的缘故,天然虾苗每隔四年会出现一次匮乏。再加上南美白对虾生长快、食性杂、适应性强等特点,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是极具有养殖潜力的品种,并引起了对其进行苗种繁育的兴趣。Edwards等人研究发现南美白对虾成虾在近海成熟产卵,当后期幼虾体长长至6 毫米时开始进入河口和半咸水区,稚虾和小虾在盐度为28‰的海岸小湖中出现多,待长至100~170毫米时再次洄游入海。研究还发现南美白对虾的成长与底泥的成分息息相关,含有有机物高的底泥有利于生长。这些研究发现都为后来的南美白对虾种苗繁育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研究学者在墨西哥湾一处半封闭的海域内发现有一个南美白对虾种群,这一种群很少与其他种群交叉混合,疾病问题并不突出,认定该种群极适合人工养殖,经过采集和优选出一部分天然种虾,运回德克萨斯州进一步进行种苗繁育工作的研究。美国的科技人员先后完成了南美白对虾繁殖、育苗和高密度养殖生产中的科研攻关,至此南美白对虾产业在中南美洲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虾类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倍数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虾种种质不稳定、退化和高密度养殖模式,虾类疾病在全世界横行,一时间致使养虾成为了高危行业。自1985年首例南美白对虾肠腺坏死症确认后,在美国及中南美洲等养殖区域频频发生类似病例。美国德克萨斯州种苗繁育中心生产的虾苗输送至美国及中南美洲各地时,致使携带病菌或病毒的南美白对虾蔓延开来,一发不可收拾。白斑病毒、桃拉病毒也相继出现,在秘鲁造成一半以上的养殖场停产甚至倒闭。在此之后,美国率先提出无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虾苗,并委托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负责承担SPF虾苗的研究和生产。至1991年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开始对外提供SPF虾苗和亲虾,尽管每年提供的产量不高,但在成虾的养殖过程中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SPF虾苗产量比非SPF虾苗产量提高了30%以上。1996年后美国又提出,运用人工育种方法,筛选出高品质、对特定病原有较强抵抗能力的种苗,即抗特定病原(Specific pathogen Resistance, SPR)。20年已经过去了,SPR的研究在实现生产性的应用方面,可能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期。2国内发展现状我国于1988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从美洲引进南美白对虾,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成功,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获得成功。自1992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发生后,南美白对虾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养殖蓬勃发展,先后推广到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山东等省区。因南美白对虾属于广盐性虾类,可以进行逐步淡化养殖,近年来内陆地区对其淡化养殖日渐发展,1998年以来已在北京等北方内陆地区淡化养殖获得成功,其在养殖过程中显示出的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性强等优点更受到养殖者的青睐。我国台湾对南美白对虾引进也较早,早于1985年由巴拿马引进虾苗,经3年培育,尾产卵量达45万粒以上,达12万粒,自然交尾成功率158%,精荚移植成功率达25%。但当时我国台湾地区草虾养殖业发达,南美白对虾未引起养殖者的重视,1987年草虾养殖受病害影响一蹶不振后,方掀起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热潮。198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将南美白对虾引入我国,同年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的人工繁殖试验,初3年,南美白对虾的自然交尾率仅为15%,每尾虾平均怀卵量只有45万粒,培育成仔虾的成活率仅有25%。1992年,自然交尾率提高到75%,尾平均怀卵量达125万粒,人工繁育获得初步成功,培育仔虾的成活率提高到40%。1994年通过人工繁育获得一小部分的虾苗,到1995年已可批量生产虾苗,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有一定的规模。199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北海市银海区水产发展总公司“南美白对虾引种繁养试验”通过了验收鉴定。1999年,深圳天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三高海洋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将美国SPF南美白对虾种虾和繁育技术引进并成功培育出了SPF南美白对虾苗。2000年,南美白对虾繁殖场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2001年后,南美白对虾育苗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沿海地区,致使虾苗价格从400~600元/万尾滑落至200元/万尾,至2002年,苗价仅60~100元/万尾。近年来,中国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出现下滑趋势,通过往年的产量数据观察分析可发现,中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量涨跌的步伐与世界养殖总产量基本保持一致。中国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分布表现为华南地区养殖产量下滑,华东地区如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基本持平,华北地区则有增长的现象。2009年,早期偷死综合征(EMS)首次在中国海南出现,EMS疫病的病原尚未确定。之后的2012年,整个华南地区甚至江浙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均出现了大量病害,包括肝脏疾病、空肠空胃、白便、肠炎和早期偷死综合征等,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困扰着广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们,同时对整个南美白对虾产业链造成了重大影响。2013年,EMS在全球蔓延扩散开来。而国内养殖市场更是受到重创,特别是华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除了遭受疾病的困扰,还受连续阴雨天气、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养殖成功率不足1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南美白对虾的价格较往年都要高。市场的刺激下,使部分养殖户铤而走险,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来治疗,无法通过药物检验的南美白对虾由出口转变为内销。药物的滥用对生态环境、病菌的耐药性、苗种抗病能力甚至食用者身体健康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MZ(2H〗第二节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MZ(3H〗一、存在问题结合近几年国内养殖和产业链的现状,从养殖技术、种业、种苗、产业生物技术及应用和产业资本、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别阐述。(1)根据国内养殖技术现状分析,现在对虾养殖技术的进步速度赶不上病害与环境的变化,同时缺乏对技术的系统认识和应用,对水质、气候和对虾的生长之间的逻辑、规律认识也存在严重不足。整体来讲,现在对虾养殖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这也是目前对虾养殖的全球性的问题。(2)根据国内种业体系现状分析,中国优质种虾来源依然依赖进口,2013年中国进口种虾18万~19万对,但集中度越来越高,比较突出的还是SIS、KonaBay和CP这3家公司,其他种源公司无论从研发能力还是销量相比差距都比较大。而且,中国进口种虾的公司由过去的40多家已缩减为20多家。目前中国有1万多家对虾种苗公司,但90%以上的种苗公司对种虾的引进缺乏专业分析。6年前中国种虾进口来源基本被一个代理商垄断,现在很多种苗公司自己尝试走出去,直接面对种虾公司,但在选择种虾上还是凭感觉和跟风。其实即使大家公认较好的SIS种虾,也存在质量差异。SIS有3个种虾基地,分别在迈阿密、夏威夷和新加坡。有些种苗公司凭感觉认为SIS本土的也就是迈阿密的种虾比较好,但实际上迈阿密种虾的表现是不一致的。2011年表现很好,2012年则在SIS的整个种虾体系中表现差。其余两处的种虾质量,夏威夷的表现居中,反而新加坡的种虾表现为稳定。(3)根据国内种苗现状分析,现在很多养殖户喜欢通过种虾来判断苗种的好坏,这并不十分准确。苗种的好坏取决于种虾基因的同时,也跟整个育苗体系相关(如水处理系统和生物饵料培育),仅仅看种虾外观是否漂亮是不够的,也看不出来的。种虾幼体生产技术粗放,90%以上的种苗公司缺乏独立的、并具备严格的生物防控体系的种虾幼体生产场,以及专业的种虾团队。衡量团队技术水平,往往单从每一对种虾所产的幼体数量来评价。把种苗做出来不叫水平,做出来的种苗能够让养殖户养好才叫有水平,这也是苗企应该有的良心和担当。目前,一代苗的市场占有率在快速上升,已成为养殖主导。过去大家认为珠三角地区不适合养一代苗,但从同样也是淡水养虾的长三角地区来看,近两年赚钱比例较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养殖户非常追求一代苗。过去华南地区是福建用的苗差,现在是珠三角地区,因为低成功率让养殖户走入误区——反正也养不成功了,不如买便宜的苗,还能少亏一点。育苗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普遍不足,主要体现在水处理系统上。行业一般水处理的投入仅占育苗场硬件总投入的10%左右,实际好的育苗场的水处理系统的投入应占硬件投入的30%以上,而绝大部分的育苗场则留更多的钱来建育苗池。此类型的育苗场由于缺乏良好的水处理,育苗场在育苗的过程中常常先用活菌或抗生素来打底做好水再放幼体,如此育出来的苗往往容易弧菌超标或虾苗免疫能力低。种苗场与饲料厂的经营理念基本一致,重营销不重技术。在国外考察中发现,外企很少营销人员,所以他们的营销成本很低,更多地投入转向技术研发。也只有技术上的进步,才能推动行业的进步,但我们同行却把更多的钱花在了营销上。(4)根据国内产业生物技术和应用现状分析,占行业80%以上的生物产品不具备专业的生产技术和专业设备,基本上以小企业为主;而且一些生物制品缺乏行业标准,市面产品鱼目混珠;养殖从业者普遍对生物制品缺乏专业的认识,只看效果;采购产品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多数产品的使用与功效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5)根据国内产业资本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在养殖和种苗环节,行业基本以个体的小资本为主,缺乏大资本的投入和长远的规划;即使有极少数大资本的投入,基本都以经营失败而告终,这是行业缺乏大资本介入的根本。养殖一线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行业“脏、苦、累”的特点,很难吸引大量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养殖行业,这是行业进步较慢的根本。〖MZ(3H〗二、发展前景南美白对虾主要在东太平洋沿岸有自然分布,我国沿海地区并没有南美白对虾的自然种群,不能提供人工繁殖所需的高质量的自然种虾。目前南美白对虾主要由海外进口,有数以千万计的美元外流,亲虾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制于外人,有的商人甚至冒充SPF南美白对虾进入国内市场。国内部分繁育场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能力,没有作长远规划和总揽全局的观念,对苗种质量对防治虾病这一系统工程的作用的认识不足,育苗生产仍处于非正常状态。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国内南美白对虾生产遇到的问题,必须严禁亲虾及虾苗的走私,并在国内建立优质的SPF全人工对虾繁育基地,且必须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以技术为本,走专业化之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重新对产业的各大环节做专业岗位的细分;加大对技术与研发的投入,产业应走强技术弱营销之路;加大专业设备以及专业设施的投入与应用;加大对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2加快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优秀种苗企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建设应包括:独立的种苗技术研究机构;独立的并具严格生物防控的种虾及幼体生产场和专业的团队;具备良好的水处理系统的育苗生产场;专业的饵料生物生产、研究及团队;独立的专业检测机构及团队;规范的养殖验证基地。(1)南美白对虾良种选育将有新的进展。南美白对虾亲虾种质是阻碍我国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美国通过控种技术,每次提供给我们的亲本只是2个家系杂交的子一代,可以满足短期养殖的需要,但不具备进一步选育的遗传资源,因此用传统育种方法是不可能选育出良种的。近期,我国还要继续从国外进口南美白对虾亲虾,而且会增加进口数量。但是依赖从国外进口亲虾不是解决亲虾来源的长远办法,只有选育出自主品牌的良种才是根本办法。需要强调的是,育种是一项长期、复杂而且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积累。没有长期的积累和坚实的基础,要求短期内就培育出若干个新品种是不切实际的,急功近利对育种工作有害无益。虾苗企业要支持选育工作,试用审定过的新品种,共同提高新品种的质量,终打破依赖进口亲虾的被动局面。(2)争取涌现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现代种业发展趋势是育繁推一体化,即良种的选育、扩繁和推广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现在已有一些繁育苗种基础设施较完善、可控性强、具有育种能力、又有推广育种成果的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种业企业,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条件,政府应评定一批现代水产种业示范企业,树立榜样,引领水产种业发展。(3)虾农对一代虾苗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长。近几年由于虾病的暴发,土苗长速慢、死亡率高,给虾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虾农开始转向养殖一代苗,对一代苗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有些苗场因生产二代虾苗、土苗亏损,也转向生产一代苗,适应市场需求。(4)南苗北飞,虾苗流通空前活跃。随着北方兴起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热,海南、湛江大批虾苗销往北方,一些大型苗企到北方开设分场或与当地苗场联营生产虾苗。北方的养虾热促进了南方虾苗生产的持续发展。3以生物技术解决南美白对虾健康问题以生物养生物,以生物克生物,此乃自然之道,是解决养殖病害的根本路径;加大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转化的投入,重点在人才的培养和专业设备的引进上;加大跨界的学习与转化应用,加快水产业的生物技术的发展;加大应用的培训和应用服务,确保效果的体现。4设施化养虾大自然的气候永远是变化无常的,设施化养殖是实现养殖环境的稳定性与可控性的好路径,可降低养殖风险。而且稳定可控的产业方可吸纳大资本,推动产业的变革和发展。在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下,中山市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此试验对传统鱼塘的生产布局、养殖比例、品种结构、操作管理等进行改造和重组,使水流动起来,达到养殖废水逐级净化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整个模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废水零排放,无病害发生,实现了生态高效的生产效果,使养殖品种的品质优化,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数据化养殖在“互联网 ”普及的时代大背景下,将养殖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始一场从传统养殖向信息化、精确化养殖的变革。而大数据的应用前提正是规模化养殖。具备足够大的规模后,才能积累一定量的数据,充分发挥智能设备的作用。大数据的应用基础是采集数据,通过管理、饲喂、水质监测、疫病监测等信息的采集,让大数据为养殖者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大数据的应用关键还在于综合分析,通过采集的数据,完成生产过程的动态监测管理,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强化建立行业数据化的意识;依靠数据化记录或表达,会更科学更准确;数据化分析是解决问题和寻找规律的路径之一。〖MZ(1H〗第二章南美白对虾生理生态特征第二章南美白对虾生理生态特征〖MZ(2H〗节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MZ(3H〗一、形态特征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称白肢虾(white-legshrimp)、白对虾(whiteshrimp),以前翻译为万氏对虾。在分类地位上,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南美白对虾体梭形,修长,左右略侧扁,体表包被一层略透明的、具保护作用的几丁质甲壳,一般情况下体色为淡青灰色,不具斑纹。其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虾体色变化是由表皮下的色素细胞调节,色素细胞扩大则体色变浓,缩小则变浅。其主要色素由胡萝卜素与蛋白质互相结合而构成。遇到高温或与无机酸、酒精等相遇时,蛋白质沉淀而析出虾红素或虾青素。虾红素熔点较高,为240℃,因此对虾用水煮熟后,其色素细胞破坏,但虾红素不起变化,使得煮熟的对虾呈红色。南美白对虾身体分头胸部及腹部两部分。头胸部较短,由头部6个体节及胸部8个体节相互愈合而成,外被一整块坚硬的大型甲壳,称为头胸甲。南美白对虾头胸甲前段中部向前突出形成额剑(额角),上下缘具齿。到胃额剑两侧有一对能活动的眼柄,其上着生由数个小眼组成的复眼,可向上、下及两侧转动,单眼水平视野200°,故虾体不需活动既可观察到周围的情况。头胸甲表面有许多尖锐突起的刺、隆起的脊以及凹陷的沟等,这些表面结构在各种对虾之间变化很大,可用来区分不同的种类。头胸甲除节具一对大的复眼外,每节具一对附肢,并由所司功能各异而转化为触角、大鄂、小鄂、鄂足及步足等。腹部发达,由7个体节组成,外被甲壳,但各节甲壳相互分离而由薄层的关节膜相连,因此,下腹部可自由伸屈。腹部体节由前向后依次变小,后一节呈棱锥形,未端尖,称为尾节。尾节腹面基部为肛门开口。除尾节不着生附肢外,南美白对虾腹部每节都具有一对附肢,称为游泳足,为主要的游泳器官。虾第六附肢宽大,与尾节合称尾扇,司游泳及弹跳功能。南美白对虾除后一节外,每一体节都生着一对附肢,附肢由着生位置不同与执行功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如头部五对附肢中附肢(小触角),原肢节较长,端部又分内外触鞭,主要司嗅觉、平衡及身体前端触觉;第二附肢(大触角),外肢节发达,内肢解具一极细长的触鞭,主要司身体两侧及身体后部的触觉;第三附肢(大颚)特别坚硬,边缘齿形,是咀嚼器官,可切碎食物;第四附肢(小颚)呈薄片状,是抱握食物以免失落的器官;第五附肢(第二小颚)外肢发达,可助扇动鳃腔水流,是帮助呼吸的器官。胸部八对附肢,包括3对颚足及五对步足,颚足基部具鳃的构造,助虾呼吸;步足未端呈钳状或爪状,为虾摄食及爬行器官(图2-1)。图2-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