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83080
广东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依托地缘和文化优势,精选新丝路上东南亚沿线新加坡国家的人物故事,讲述和展示了近30位新移民在新加坡这片土地上的奋斗历程,讲述了形形色色真实而生动的故事,他们来自各个行业,经历各种各样的苦涩,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编织着各个催人奋进的成长励志故事。冀望传承精神,寄往开来。
功勋篇
追求无我的建筑设计 / 2
——访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博士
研究中国文化,发扬华族精神 / 11
——访新加坡国立大学王赓武教授
中国在我心中 / 15
——访新加坡和中国“一带一路”论坛主席许通美
勤勉尽职、卓有成效的政府部长 / 20
——记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前部长马宝山
让世界走近中国,读懂中国 / 30
——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精英篇
一心慈善 两代传承 / 36
——记发扬中华美德的赵氏父子
追寻文化根本的原乡 / 45
——访多元艺术大家陈瑞献
从工业园到互联互通的与时并进 / 53
——访新加坡东亚研究所黎良福教授
善心奉献 济世为怀 / 59
——记善济会主席卓顺发
我就做那个推动的人 / 66
——访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总裁朱添寿
我的“华族”情结 / 70
——访新加坡华裔馆馆长游俊豪
多才多艺真君子 / 75
——记诗人郭永秀
新加坡华乐引航人 / 85
——访新加坡华乐团艺术总监叶聪
创办“新加坡眼”,献力“一带一路” / 93
——访新加坡通商中国总经理许振义
他乡生活
缔造中新企业合作的桥梁 / 104
——访正和岛智库创始人兼CEO 孙静若
建功立业 不忘族群 / 111
——访山环集团总裁孙礼锋
架设中新友好桥梁的使者 / 118
——访新加坡天府会创办者杜志强
新中民间文化交流的拓路者 / 125
——记“春城洋溢华夏情”创办人林璒利
德誉狮城的教育名家 / 134
——访新加坡创新专业教育学校校长马莉
当代《诫己书》的启示 / 143
——记中新文化传播者赵炳利博士
新丝路上的幸福传播者 / 151
——记勇于探索教育新领域的甘波博士
丝路花雨书为媒 / 160
——访新加坡作家乔舟人
舌尖上的狮城 / 166
——谈新加坡华文美食平台创办人杨舟
架构交流平台 普惠新中发展 / 173
——访服务于人力资源的钟少平博士
我的故事我的路 / 181
——记追求东方美的绘画艺术实践者张春雷
让世界听见阮咸的声音 / 189
——记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
笔端砚田写使命 / 195
——记书法家马双禄
追求无我的建筑设计
——访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博士
“刘博士,为什么中国会邀请您一个外国人来设计中国的大使馆?”
见到刘博士的这第一句话尚未落地,我就觉得实在是太唐突太冒昧了。
在访问刘博士之前,我亲自到中国大使馆和中国文化中心实地考察了一番,并且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知道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是中国驻外使馆中首个邀请外国设计师参与设计的建筑,就想知道刘太格博士,这位被誉为“世界规划泰斗”的“新加坡规划之父”到底凭什么拿下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建筑设计项目。
刘博士并未在意我的冒昧,一展他那温婉的笑意:
“我们先放个幻灯片吧。”
刘博士的同事克男小姐显然已经准备就绪了。
一边放映幻灯片,一边讲解,刘博士并没有直接回答我,一个小时的讲述,我准备的若干问题已经没有提问的必要了。这就是大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资料翔实,娓娓道来,不由得你不折服。
古老的腾飞 民族的浓缩
站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主楼的前面,庄严雄伟的感觉油然而生,横向的主体建筑布局、厚重的楼体、庄严的色彩,我甚至有一种站在长城脚下的感觉。然而,真正明白这栋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设计概念及寓意,却是在听了刘博士的介绍之后。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占地达1.2公顷,包括三座办公楼和两座住宅楼,五座建筑遥相呼应,和谐完美。
它坐落于新加坡著名的使馆区,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大使馆毗邻,如何在众多使馆建筑群中脱颖而出,又凸显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刘博士着重思考的。他说,为了尊重城市规划条例,建筑不能太高,又要显示雄伟、卓尔不群。他灵活地注入了中国元素。一是窗户的设计,采用中国竖而略窄的风格,不影响采光又保持了中国建筑特色。第二,使用《易经》阴阳的理念,方和圆、直和弧的结合。左侧楼体采用立面直线设计,高而
挺拔;右侧楼体是圆弧形,浑厚沉稳优雅。整个楼群雍容华贵大气又兼顾细节。我最感兴趣的是右侧楼体的窗口,一个圆形,一个方形,标准的中华文化特色,地阁方圆,天庭饱满,幸福祥和之相也,用在这所建筑上实在是恰如其分。最精巧的还是窗户窗棂的设计,实在为刘博士的用心和匠心感动不已。这样的细节和良苦用心,足见刘博士深谙中国文化。
同时,整个建筑群又蕴含了强烈的时代感,深绿色玻璃墙面、挑高的天台、屋顶镂空的遮阳天棚、庭前的水池,都洋溢出浓浓的南洋风格和现代建筑风韵。太湖石和怪兽的生动设置,是中国元素画龙点睛的精彩回放。
很遗憾,我们一般很难远视或高空俯瞰,使得即使是来到它身边的人也无法完全领略它的风采,这一点又暗合了中国文化藏而不露、大气而谦逊的人文理念。真的是天合之作呀!
谨在此祝贺《丝路文苑•他乡故事》丛书的出版,希望读者通过新加坡卷更多地了解中国和新加坡的合作和友谊,为中新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 肖江华 (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
华人形象的立体化,跃然于这本书上。“功勋篇”表彰的丰功伟绩,体现了心系社稷的胸襟;“精英篇”显现的出类拔萃,反映了努力奋斗的成果;“他乡故事”记载的生命轨迹,折射了移民内涵的提升。深度的采访、生动的文笔,让这本书成为珍贵的文献,多面呈现了华人实为精神可嘉的族群。
——游俊豪(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馆长)
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从容铺展,而新加坡作为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要枢纽,除了经济的沟通交流,文化的互通也同样重要。本书不仅有助于新一代新移民更好地融入新加坡,更有助于加强两国经贸文化交流。未来合作前景广阔,大有
——杜志强(新加坡天府会会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