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97305
刑事庭审实质化是增强我国法院解决争议能力、增强法官审判权力、维护司法权*与司法公信力的“一剂良方”,也是法治道路上不能越过的重要一步。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庭审实质化的探索目前仅是开始,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本书立足于刑事庭审实质化本身,对其基本理论范畴与具体制度构建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导论
一、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范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我国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历史背景考察
第一节 刑事庭审实质化理念的缘起
一、领事裁判权的确立与清末修律
二、刑事庭审实质化理念的萌发及其基础
第二节 刑事庭审实质化理论的生成与重塑
一、民国时期庭审实质化理念与制度的初创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刑事庭审理念与制度的重塑
三、对本阶段刑事庭审实质化理论发展的评析
第三节 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推进与回转
一、刑事诉讼立法中刑事庭审理念的转变
二、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回转
三、对推进我国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反思
第二章 我国刑事庭审实质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刑事庭审制度的特征分析
一、我国刑事庭审模式的发展述评
二、当前我国刑事庭审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我国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存在问题
一、刑事庭审实质化实现机制的“失灵”
二、缺乏完善的庭审实质化保障机制
第三节 我国刑事庭审实质化存在问题的原因考察
一、审判观念的偏差
二、司法逻辑的偏向
三、诉讼构造的偏离
第三章 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内在逻辑与构成要素
第一节 刑事庭审实质化的理念与价值
一、刑事庭审实质化的理念
二、刑事庭审实质化的价值阐释
第二节 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内涵与构成
一、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内涵
二、刑事庭审实质化的构成
第三节 刑事庭审实质化的逻辑与机理
一、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基本逻辑
二、刑事庭审实质化的运行机理
第四章 刑事审判组织的组成与庭审实质化
第一节 审判主体的组织方式与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关系
一、审判主体的组织方式与刑事庭审实质化的相互作用
二、不同审判主体的组织方式对庭审实质化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诉讼法语境下我国审判组织的组成及其优化
一、裁判主体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二、合议庭内部职能分工与裁判质效提升
三、审判委员会定位与功能的实现
第三节 法院组织法语境下我国审判组织的组成及其优化
一、审判主体与审判管理主体、审判监督主体相分离
二、审判人员的科学划分与管理
三、法官惩戒的标准界定与程序构建
第五章 刑事审判权力的运行与庭审实质化
第一节 以法官诉讼指挥权为核心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第二节 审判权对提起公诉行为的规制
一、庭前会议的程序价值与应有功能
二、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第三节 审判权对庭审行为的规范与指引
一、审判权对庭审证据调查行为的引导与规范
二、审判权对辩护权的行使与有效辩护的规范与保障
第四节 审判权对裁判行为的引导与保障
一、当庭宣判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刑事庭审实质化中的作用
二、裁判文书说理的规范及其对刑事庭审实质化的演绎与固定
第六章 刑事庭审实质化保障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赋予法官当庭训诫的权力
一、对《刑法》第三百零九条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的比较分析
二、对扰乱法庭秩序罪进行“非公诉化”改造
三、探索设立我国的藐视法庭罪
第二节 完善法官的履职保障制度
一、建立法官遴选机制
二、创新法官晋升机制
三、完善法官退出机制
四、提高法官的薪酬待遇
第三节 建立高效的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
一、刑事审前程序对案件的过滤与分流
二、刑事案件在庭审阶段的简化与分流
第四节 构建科学的刑事庭审实质化评价体系
一、建立变“指标”为“指数”的庭审考核评价制度
二、构建有效应对网络犯罪的新型刑事庭审方式
三、智慧法庭:智能化庭审的理念及其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