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6307736丛书名: 经贸名家经典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经贸名家经典规划教材·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务(第3版)》的章节设置和内容基本保持了原第二版的体系,重点对第十三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根据国际商会目前实施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INCOTERMS2010),对国际贸易术语补充了*发展动态和相应的解释。同时对一些文字进行了修订,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文字数据更加精确,形式更加方便教学。
总之,第三版教材编写的宗旨依然是:适应高层次教学特点,力求简明、系统地介绍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规则、惯例、贸易措施、贸易方式、实务操作等内容,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国际贸易领域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果。在编写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将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国际贸易实务的内容相结合,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更全面、系统和完整地适应教学的需要。在编写体例上,我们针对教学的特点,用引例和简明的分析作先导,从而引导学生深人学习的兴趣。为了在书中尽可能突出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特邀在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专家、中信银行的孙建林、朱腾先生编写了相关内容。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特点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第二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从古典到新古典一一相互需求理论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节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检验
第四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倾销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需求与国际贸易
第五节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一一产品生命周期论
第五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三节 跨国公司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三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进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
第四节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五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八章 关税措施
第一节 关税概述
第二节 关税的种类
第三节 关税的征收和通关手续
第四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第九章 非关税措施
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概述
第二节 传统的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的新趋势
第十章 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政策
第一节 出口鼓励政策
第二节 出口管制
第十一章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制度规则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十二章 进出口交易程序
第一节 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
第二节 出口与进口流程
第三节 合同的执行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第二节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总体介绍
第三节 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第四节 其他国际贸易术语
第五节 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原则
第十四章 国际贸易交易条件
第一节 合同标的物条件
第二节 交货条件
第三节 货物价格与支付条件
第四节 货物的检验条件
第五节 争议处理条件
第十五章 国际货物运输
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第三节 运输单据
第十六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概述
第二节 国际海洋运输保险的承保范围
第三节 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及险别
第四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操作实务
第十七章 国际贸易的支付与结算
第一节 票据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
第二节 结算方式
第三节 信用证和托收统一惯例简介
第十八章 国际贸易授信
第一节 国际贸易授信概述
第二节 出口贸易业务中的授信品种
第三节 进口贸易业务中的授信品种
第十九章 国际贸易方式
第一节 直接的贸易方式
第二节 间接的贸易方式
第三节 资本贸易方式
第四节 对等贸易
第五节 电子商务贸易方式
第六节 特许经营方式
第二十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第二节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服务贸易自由化
参考文献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特点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第二节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从古典到新古典一一相互需求理论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节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检验
第四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倾销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需求与国际贸易
第五节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一一产品生命周期论
第五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三节 跨国公司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三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进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
第四节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五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八章 关税措施
第一节 关税概述
第二节 关税的种类
第三节 关税的征收和通关手续
第四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第九章 非关税措施
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概述
第二节 传统的非关税措施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的新趋势
第十章 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政策
第一节 出口鼓励政策
第二节 出口管制
第十一章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制度规则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十二章 进出口交易程序
第一节 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
第二节 出口与进口流程
第三节 合同的执行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第二节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总体介绍
第三节 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第四节 其他国际贸易术语
第五节 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原则
第十四章 国际贸易交易条件
第一节 合同标的物条件
第二节 交货条件
第三节 货物价格与支付条件
第四节 货物的检验条件
第五节 争议处理条件
第十五章 国际货物运输
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第三节 运输单据
第十六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概述
第二节 国际海洋运输保险的承保范围
第三节 国际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及险别
第四节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操作实务
第十七章 国际贸易的支付与结算
第一节 票据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
第二节 结算方式
第三节 信用证和托收统一惯例简介
第十八章 国际贸易授信
第一节 国际贸易授信概述
第二节 出口贸易业务中的授信品种
第三节 进口贸易业务中的授信品种
第十九章 国际贸易方式
第一节 直接的贸易方式
第二节 间接的贸易方式
第三节 资本贸易方式
第四节 对等贸易
第五节 电子商务贸易方式
第六节 特许经营方式
第二十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第二节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服务贸易自由化
参考文献
免费在线读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
发展与特点
国际贸易是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国际贸易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展开的商品交换活动,因此,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则是政治条件。前者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后者是指开始出现各自为政的国家实体。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扩大,以及国家的形成是对外贸易产生的基础。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这时的社会,既没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也没有私有制和国家,因而也就不会有对外贸易。原始社会中后期,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或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还只是偶然的物物交换。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一一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直接引发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与商业的分离,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阶层。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逐渐分化瓦解并形成了独立的国家。这时,商人的交易活动开始超越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国家间的对外贸易。
二、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一)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制度最早出现在古代东方国家,如埃及、巴比伦、中国(殷周时期已进入奴隶社会),但以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国的古代奴隶制最为典型。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终身为奴;实行奴隶主阶级专政;拥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完备的国家机器。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化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外贸易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展开。
……
发展与特点
国际贸易是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国际贸易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展开的商品交换活动,因此,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则是政治条件。前者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后者是指开始出现各自为政的国家实体。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扩大,以及国家的形成是对外贸易产生的基础。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这时的社会,既没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也没有私有制和国家,因而也就不会有对外贸易。原始社会中后期,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或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还只是偶然的物物交换。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一一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直接引发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与商业的分离,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阶层。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逐渐分化瓦解并形成了独立的国家。这时,商人的交易活动开始超越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国家间的对外贸易。
二、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一)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制度最早出现在古代东方国家,如埃及、巴比伦、中国(殷周时期已进入奴隶社会),但以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国的古代奴隶制最为典型。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终身为奴;实行奴隶主阶级专政;拥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完备的国家机器。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化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外贸易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展开。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