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061145
《学爸学霸:一位作家的家庭教育手记》是以“学霸”张阔高中一年级第一次心理危机为开篇,纪录了一个高中生在三年的高中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个人困惑、学习方法探索与价值观疑虑等诸多问题。
“学爸”作家父亲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学习精神,巧妙地与儿子进行思想沟通与价值观的传递,帮助儿子提高学习专注力、修正因情绪起伏而受影响的学习状态,以及在不进行任何补习的情况下深度思考。最后张阔坚持自己成为物理学家的理想,以691分的高考成绩放弃北大、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
序一 多年父子成兄弟
序二 把理想传给儿子
第一章 谁的青春不经历几次心理危机
第二章 一个人成熟与否取决于是不是理解父辈
第三章 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心理活动,不能被情绪左右
第四章 教育的本质是进化,父辈要规避自己犯过的错
第五章 启迪就是让孩子学会理性思考
第六章 在日常沟通中让孩子学到知识
第七章 训练抽象思维是学习理科的捷径
第八章 家庭是培养孩子兴趣的第一场所
第九章 爱思考的孩子专注力都好
第十章 大格局源于大视野
第十一章 学霸与考霸的区别不是分数,而是人文素养
第十二章 顽强拼搏不是现在美好,而是有美好的希望
第十三章 相互欣赏了,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十四章 理想是靠达成一个一个小目标实现的
第十五章 青春期适度的叛逆是对情绪的自我修复
第十六章 别让家庭矛盾干扰孩子的心情
第十七章 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精神源泉
第十八章 父母有时恰当地示弱也是一种智慧
第十九章 让高中生不断地用文字发掘自己的内心
第二十章 学霸是睡觉时在学习,学渣是学习时在睡觉
第二十一章 家长身体力行更能理解孩子学习的不易
第二十二章 未来学习已经升级成一种“构建知识”的智力游戏了
第二十三章 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务是价值观的传递
第二十四章 聪明的父母站着说话时也要装腰疼
第二十五章 坚持理想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第一章 谁的青春不经历几次心理危机
接到一个陌生的固定电话,我挂了。电话刚放进兜里,又响了。一看,仍是那个电话号码!“这些做推销的!”我又挂了。电话又执拗地响了。怕是什么急事,我接了。
“爸爸!”儿子在电话那头喊。
“怎么是你?儿子!”我很意外。
“我用学校的公用电话打的。”儿子压着嗓子说。
“怎么了,这个时间打电话?”下午三点正是上课的时间。
“爸爸,我的精神崩溃了……”清清楚楚地听到儿子是拖着哭腔。我的 头轰一声,耳根深处像刚炸了一座山。习惯性地咬了一下嘴唇,我镇静下来安慰儿子:“儿子,怎么了?”
“午休后,我突然想哭。我忍不住,到卫生间哭了半个小时。谁知道越哭越伤心,到教室里仍止不住泪,我就出来哭。”
遇到什么事了,孩子?”以我对张阔的了解,理性思维相对成熟的他如果不是遇到非常规的打击,是不会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
“没有遇到什么事,就是伤心,想哭!”张阔说着说着,又呜咽起来。
“孩子,别哭了。你在学校等着,我马上过去!”
我一边稳住孩子的情绪,一边给妻子打电话,让她从单位出来一起去学校。妻子一脸惊慌地来了,刚要说什么,张阔班主任的电话进来了。班主任是一位很不错的年轻教师,一直对张阔格外照顾。
“张阔爸爸,最近张阔压力过大,情绪有些波动。您到学校来一趟吧!”
“嗯,我正往学校赶呢!”
“儿子怎么会精神崩溃呢?”车上,妻子焦躁地问我。
“不是精神崩溃,是情绪失控!”我纠正妻子。
“正好好上学呢,情绪失控也不应该呀!”
“情绪讲道理吗?”我清楚这时候给妻子说得越多,她越担心。出租车司机也很知趣,车上没有伺机找些话题解闷。
“师傅,你在这儿等着我,五分钟内回来。”
司机旋了一下车,安安静静地等着。七中的门岗以为我是学校的老师, 破天荒地没有登记。我匆忙进去,儿子抱着几本书刚从一年级的博学院门口出来,眼睛哭得像桃子一样,见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儿子,没有事吧?”妻子焦急地问。
“没事,只是心里难受。”张阔说着,眼圈又红了起来。
“正常,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呢。”我故作轻松地说着,向妻子使了一个眼色。班主任事先开了假条,我们和儿子顺利出了校门,坐上等候的出租车。
妻子忍不住了:“儿子,怎么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呢?”
“开始,老师给我说的是一次演讲。现在我都讲三次了,还没有结束。” 张阔的成绩不错,老师希望张阔在“百天冲刺”时给学弟学妹们讲讲自己的学习方法、复习心得与个人成长经历。张阔去讲了,尽管内心里不情愿。张阔七岁开始学弹钢琴,获得过两次钢琴大赛特等奖,有一定的舞台经验,自然发挥得不错。他自己没有想到的是,还有两所学校邀他去演讲。“委屈呀!我是来上学的,不是来演讲的。天天搞这些事,耽误学习呀!”张阔说着眼圈又红了。
“你不想去讲,可以不去嘛!”妻子直截了当地说。
“我正在这个学校上学哩,能这样说吗!”张阔不是做事鲁莽草率的人,无礼的话他根本说不出口。
“钢琴大赛氛围那么紧张,你都淋漓尽致地临场发挥了,给学弟学妹们传授一些学习经验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压力呀。”我喜欢用疏导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这种不愿意做又不得不做的事,让人憋屈!”情绪还没有缓解过来, 从张阔的语气中就能听出来。
“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古人说,常思一二。况且,给学弟学妹们传授学习经验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尽管儿子个头比我还高呢,我还是喜欢像他小时候一样拍拍他,给他安慰。儿子的情绪已经平静多了,脸上的表情也一点点转暖。郑州堵车是常态。出租车从三全路到农业路,我觉得走了很久。
“老爹,你儿子干了一件很丢人的事!”张阔虽然是高中生了,忍耐性方面毕竟是个孩子。
“什么事,你说吧!”我心里清楚,他绝对不仅是因为演讲的事就会感觉这么委屈的。
“很丢人呀!”张阔仍在铺垫。
“天天在学校上学呢,能干出什么丢人的事?”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对度的把握,谈话也是。为了引导孩子,我经常装傻。
“我对一个女孩一见钟情!”张阔憋不住,说出来后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又看了妻子一眼,向车窗外瞅去。
“儿子,你不知道上高中……”妻子正要给儿子上政治思想课时,我用眼神制止住了她。
“儿子,你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吗?”人的思维很有局限性,情绪又受思维的牵制。这个时候,既不能给孩子讲大道理产生情绪对立,也不能顺着孩子的思路自怨自艾,而是要交错岔道地将谈话继续下去。
“这个女孩长得一般。”张阔又试探性地说了一句,见我俩没有反对,大胆说了下去,“去初中部演讲,不能我一个人吧!老师让我再挑两个人。我们学校参加模拟联合国的赖振宇,我选上了。剩下的一个名额要选一个女生,她成绩和整体素质都不错,所以也入选了。我们三个人就一起去初中部演讲了。”
“嗯!演讲就演讲呗,和一见钟情有什么关系?”妻子是一个急性子。“我喜欢看这个女生听我讲话时的神情。想到活动结束了,我俩不一个班,高中生活这么紧张,想再见面就非常难了。想着想着,就忍不住了……”儿子悲切之情溢于言表。
“儿子,这一切都是幻象。刚才你也说了,她长相一般。更重要的是,演讲是你不情愿做的事,你感觉压抑。这时,正巧她出现了,她喜欢听你说话。你是因为喜欢她听你讲话时的神情,所以,感觉对她一见钟情。”我调动所有的思绪,尽力分析得丝丝入扣。张阔若有所思地听着。
“所谓的缘分都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其实,这时候出现了张三、李四、 王二麻子……只要能安静地倾听你说话,你都会感觉到一见钟情……”
“真的吗?”张阔有些狐疑地看着我。
“当然呀!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时机合适,果断能让信念变成信仰!更帮忙的是,出租车到我们小区门口了。看着儿子下车时利索的身影,我知道他的心理危机云开雾散了……
回到家里,儿子打了一个盹儿,晚饭妻子提议出去吃顿好的,重点是出去走一走。附近有一家 42 公里慢熬粥店,是营销大师叶茂中策划的,我出版长篇小说《封口:中国营销界的罪与罚》时,他给我写的推荐语是“一塌糊涂,十分精彩”。爱屋及乌,我们经常去这家店里喝粥。
“晚上,吃点清淡的吧!”妻子征询了孩子的意见后,决定到 42 公里慢熬粥店喝粥。妻子点了三个小菜,要了粥。我看着粥店里“42 公里,用跑马拉松的精神熬粥”的广告语,正要和儿子交流一下,张阔突然又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妻子紧张得手足无措、语无伦次起来。我用眼看了她一下,制止住她的劝慰后,一张一张地给儿子递纸。张阔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将一包纸快擦完时,才悲怆地说:“现在,我知道下午为什么那么难受了。我们这
一代小孩太孤独了!”
“嗯!”我清楚独生子女的孤独,作为高中生不应该感触这么深。
“我们寝室的老七,每天无数遍地叫我:阔哥,咱们中午吃啥?阔哥,你是怎么学的?你接他的腔吧,他后面的话没有头了;你不理他吧,明显地看到他眼神中的失落!”
“是呀!每一代都有每一代人的伤痛。我们这一代人为了跳出农村,拼命地读书。走进城市了,有些生活习惯还保留着农村的痕迹!”我是想从时代特征上劝解儿子,正视孤独。
“我们学校的小玲(化名),给我们班一半的男生写过信。虽然,我们是音乐特长班,很活跃。其实,小玲目光是空洞的呀,落寞得空洞!”儿子准确的字词背后,是一种切肤的感受。“我们寝室的老大,不爱学习,却不得不在班里每天圈十几个小时,那种煎熬……”倾诉有时非常容易推高情绪。说着说着,儿子仰脸长叹一下,泪水簌簌而下……
妻子也在一旁抹泪。我沉思了一会儿,等着张阔的情绪一点点平缓下来了,才缓缓地对他说:“孩子,对不起。这种孤独是我遗传给你的。”张阔诧异地看着我。
“我像你这么大时,和你一样的感受,孤独、压抑,甚至是躁郁。可是,你奶奶不识字,不能和我沟通;你爷爷脾气暴躁,不会和我沟通。怎么办?在你这个年纪,我们的任何心理问题都需要我们自己消化。所以,少年时期的同学有的叛逆得莫名其妙,有的老早就辍学打工去了。有的在家待两年学门技术,算是有一个谋生之道。还有的,因为心理问题过分严重成了问题少年。我上学时,有一个同班同学叫军华,就是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疯了,没几年病死了。我在《故乡在纸上》这本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下来。我还好,通过写诗,将这种青春期的情绪用文字倾诉出来了……”我是一个眼窝很浅的人,说着说着感觉自己的眼眶发烫。
“问你妈妈,我们生活在一起将近二十年了,我也四十余岁了,孤独还一直缠绕着我。但是,像你这种情绪失控的情况,次数不多。第一次是十五年前在泰国。晚上,住在外边的我一个人去看海。晚上的大海不是蓝的,是黑的,黑幽幽一片。头顶上星光灿烂,背后万家灯火,眼前却是漆黑一片……
我怀疑这就是人生,忍不住号啕大哭……”说完,我没有停顿,也没有看他,接着阐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第二次是坐国际航班。国内航线的飞机飞行高度一般都是七八千米。国际航班是一万三千多米。我坐在飞机上,能看到云霭包裹着地球。尤其是飞机转弯时,你会怀疑飞机有可能像风筝断线一样被甩出地球。人那时那个渺小,那个无助!触景生情,悲怆感让我的眼泪擦不净,惹得空姐站在我身边递纸……”对于这段经历,我从不讳言,同时,我也知道这是我从事文学创作的原因所在。
“问你妈妈,现在,我为什么生活那么有规律:十一点前一定要睡,五点半起来读书。因为过十一点,我睡不着觉就到凌晨四点了。子夜,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汗毛在飘,皮肤渗水,孤独浸入肺腑……这种感受,我不写作会憋死……”我是发自内心的,这几十年来,孤独给我带来很多灵感,却也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折磨。
儿子第一次听我如此悲怆地谈孤独,像受到惊吓一样,转瞬间又变得诧异,之后是一种同病相怜,等到他的目光变得温暖时,服务员将粥端上来了……
晚饭后,儿子提议像往常一样到公园里走一走。“行呀!像以前一样,东门进,西门出。”我们三个人融入乍暖还寒的城市,像城市里所有的人一样,有问有答地走在这生活洪流中……郑州人民公园有一个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上百人的“暴走队”。每到晚上七点多一点儿,领队的人腰上挂一个小喇叭,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大家挺起胸、迈开腿在公园里转大圈。在儿子端详公园里“暴走队”的空隙,妻子小声对我说:“老公,幸好你在。否则,儿子哭,我只能陪着他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