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211918
1.本书从两个独特的角度讲解中国近代史:
从文明史的视角揭示近代中国所面对的挑战与应战之道;
从社会史的视角探索近代中国变革的内驱力与政治逻辑。
2.读完本书,可以锻炼你深度思考的能力:
(1)明朝的时候中西交流已经非常频繁,300年后,林则徐却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期间文明的传播与冲突是如何演变的?
(2)曾国藩一开始就意识到了洋务运动的内在矛盾,他是如何闪转腾挪,推动这一运动的?
(3)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4)有人怂恿李鸿章称帝,为什么被拒绝?
(5)袁世凯称帝的背后有什么苦衷吗?如果袁世凯再多活5年,会发生什么?
……
3.阅读本书能够获得:
(1)客观了解1840-1915这75年中国近代历史的细节;
(2)捋顺近代中国的关键事件: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之难、皇族内阁、辛亥革命,把握历史的脉络。
(3)了解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在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下,中国是如何迎接挑战的;
(4)学习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不得已的处境中如何推动变革;
(5)明白甲午海战后中国频繁变革背后的政治逻辑与社会因素。
4.著名历史学者马勇教授的代表作:
马勇老师是国内少见的有着深厚思想史基础的历史学者,他的作品既有宏大、深刻的历史叙事与洞见,又有温情、细腻的细节描写与共情力量,特别值得细细品读。
晚明时期的中国已经置身于全球化的大潮之下,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在对英贸易顺差的刺激下,鸦片引发了近代中国的叠变,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0年以来,中国人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探索,在迷茫与徘徊中,进行了抗争、学习、融合、改革与改良。外部列强势力犬牙交错、内部政治斗争拉锯不断、内外部战争频仍、洋务运动开启、新一代知识分子开始成长、民智渐开、工业发展……在各种驱动因素的叠加与聚合下,叠变继续。
然而,甲午之战的失败以及稍后列强强租胶州湾、广州湾等,深刻刺激了中国人,成为近代中国的转折点,罕见的奇耻大辱震撼了国人,谭嗣同诗曰: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溟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落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震撼之后则是怀疑、彷徨、困惑与愤怒,是民族精神的大觉醒,是叠变的加速:维新变法、新政、共和,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花了几百年所走的路,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亡与新生撕扯着苦难深重的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至此也才真正展示出其优势与劣势,困境与顺境。这是中国历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下,中华文明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近代中国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局?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驱动力是什么?引发中国叠变的各种驱动力是什么,是如何交织与叠加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基于此,本书重新审视近代中国,探索内在的政治演变逻辑和社会发展规律,以期以史为鉴。
序言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
第一部分 序幕
第1章 西风东来
第2章 文明中国再发现
第二部分 攀登
第3章 “破门而入”的陌生人
第4章 先驱者的悲哀:中国坐失二十年
第5章 “跛足”的现代化
第三部分 文明的半山腰
第6章 文明的包袱
第7章 宗藩解体
第8章 走进维新时代
第9章 外交剧变
第10章 戊戌风波
第11章 由内政而外交
第12章 归零
第四部分 悬崖上的眺望
第13章 新政重启
第14章 政治变革的不归路
第15章 一个人的革命
第16章 紫禁城的黄昏
第17章 从南京到北京
第18章 鬼迷心窍的帝制
近代中国是一个古今中西交汇碰撞的非常之中国,也是一个从器物到观念进而到制度的变革之中国。如何理解这个中国,如何把握其歧路复歧路中的波诡云谲与沧桑正道,这是一个困扰历史学家的时代命题。马勇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近代中国的历史叙事,看似卑之无甚高论,却又处处若合符节,知微现著,纲举目张,结构饱满,观点清晰。在保守、改良与革命的张力中,在冲击、固守与融入的对峙里,作者展示了一幕幕悲欣交集的历史画卷。中国现代化之艰难卓绝、偶然变异之不确定、世界大势之不可抗拒,凡此种种及其内在因缘逻辑,俱在其中,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马勇教授的这部史论结合之佳作,值得一读。
——高全喜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
本书是马勇先生厚积薄发的论史名著,作者认为,甲午海战后的二十年是中国近代发展变化的分水岭,强烈的对比使得中国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各方力量拉锯,在短短的二十年间使中国经历了戊戌变法、庚子之难、皇族内阁、辛亥革命等大事,到1915年竟发生了袁氏称帝这类“丑剧”。跟富国强兵或器物、制度、文化等变革阶段的论说不同,马勇先生提供了现代化这一历史范式命题,给我们复盘了二十年间各方人物、思想的消长进退,检讨了现代化的思想资源。在当下逆全球化的阶段,在现代性话语式微、现代化等观念淡出人们视野之际,作者提供的历史镜像极具现实参考意义。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余世存 著名学者、作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