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207807
《史记》从成书到初次刊刻已历千年,从其初刻至今亦有千余年。从公元前一世纪问世到公元十世纪,《史记》的文本内容发生了极为关键的变化:两汉时期的删削与续补,晋唐之际注本的形成乃至唐代定型的三家注都大致出现在这一时段。本书关注的正是这一历史阶段《史记》的经典化问题。全书以《史记》的多种古写本为重要文献来源,将写本内部及写、刻本间的文本变化作为切入点,详细梳理了汉代以来《史记》的传写、阅读史。同时,本书还对《史记》日藏古写本及敦煌本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衍及日本《史记》学的变迁。本书持论严谨,资料详实,探研深入,心得独具,从书籍史、阅读史角度,为学界的《史记》研究提供新的着眼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道势背景下的《史记》文本问题
引言
第一节 道统与治统
第二节 太史公之意
第三节 汉武治统与《史记》的文本问题
第四节 史书续改与史家道统的易位
第五节 作为权力象征的《史记》及其史书化
余论
第二章 汉晋士人的抄读与《史记》文本之变迁
引言
第一节 内廷本及其抄读
第二节 家藏本及其抄读
第三节 《史记》文本的层累与变迁
第四节 经典化与《史记》经典文本的形成
第三章 从古写本看汉唐之际《史记》的抄写与阅读
第一节 《音隐》与写本时代《史记》的抄读特质
第二节 吐鲁番《史记》写本残片与《史》《汉》对读的风习
第三节 从《春秋后语》残卷看晋唐史家的《史记》阅读
——兼论《史记》的文本衍生现象
第四章 裴注八十卷集解本《史记》篇目考
引言 裴氏八十卷本之旧不可复见
第一节 《二中历•经史历》所载八十卷集解本《史记目录》
第二节 论《史记目录》为《集解》篇目之旧
第三节 《史记目录》与古书篇卷的再认识
余论
第五章 从写本到刻本——唐宋之际《史记》传本的变迁
第一节 刻本时代与《史记》的文本规范
第二节 写本与刻本的兴替——刻本时代《史记》的形态转变与文本校订
第三节 从《史记目录》看写刻演变与《史记》篇名篇序之改易
余论 刻本时代与《史记》写本的淡出
第六章 《订正史记真本》与《史记》真本问题
第一节 《订正史记真本》与宋代《史记》删本
第二节 洪氏“真本”之形貌
第三节 《史记》“真本”之遗音
余论
第七章 长安、西域与东瀛——大江家国写本与日本平安时期的《史记》阅读
第一节 《史记》文本的传入及其在平安时期的传写阅读
第二节 大江家族与博士家的《史记》学
第三节 大江家国写本的传写特征及其致误规律
第四节 批注、师说与背隐义
余论 长安、西域与东瀛:日藏古写本的再思考
附录 日藏大江家国写本《史记》所见中古佚注八种考述
第八章 余论:《史记》阅读的四个向度
引言
第一节 政治性阅读
第二节 应用性阅读
第三节 文献性阅读
第四节 审美性阅读
结语
附录 现存《史记》古写本叙录
征引文献
后记
《史记》从成书到初次刊刻已历千年,从其初刻至今亦有千余年。其间,《史记》的文本传播形态凡经数变:由简牍至纸本,从抄写到刊印。在宋淳化五年(994)以前,《史记》皆以写本形态传布,我们可称这一时段为“《史记》的写本时代”。本书所关注的正是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世纪左右,人们对《史记》的传写与阅读。
关注“《史记》的写本时代”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史记》文本最为关键的变化发生于这一时期。在文本内容上,两汉时期的删削与续补,晋唐之际注本的形成乃至唐代定型的“三家注”大致都出现在这一时段。在载体形态上,简帛、卷子本乃至刊刻本渐次更迭,而每一次的载体转变对《史记》文本内容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俱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其次,在这一时段内,读者对《史记》的态度与阅读方式有较大的差异,这种观念上的变化也使得《史记》的际遇跌宕起伏。由传扬续写到贬抑删削,《史记》在汉代的遭际耐人寻味。这不仅取决于该书内容本身,更与人们的观念密不可分。读者不同,立场各异,他们眼中的《史记》也迥然有别。因此,本书也积极探寻在读者的立场与视角转变的背后,又有着何种知识与社会背景。
再次,千余年间,《史记》已逐步完成经典化的过程。我们同样想知道,该书在这一时段内,在何时去过何地,又见过何人,它对读者知识体系的建构又起到何种作用,对汉宋之间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清理写本时代《史记》文本的变迁史和阅读史,不仅能使我们对今本《史记》的局限有更明确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对我们认识有宋以前典籍的文本变迁也颇有裨益。因此,本书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对文献传播与接受的考察,更是一种对古书流播进行重新认知的尝试。古之学者多因人以究学,后之学者多因书以究学。因人之弊,往往过于信奉家法师说,而忽略文献;因书之弊,徒见其书,不见其人,则易将典籍看作一个封闭的文本系统,难以窥见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本书拟将二者俱置于社会历史脉络之中,考察人与学、书与世,乃至文本与作者、读者以及社会的交互影响。
评论
还没有评论。